杰出的爱国主义:蔡E人生之路简论_蔡锷论文

杰出的爱国主义:蔡E人生之路简论_蔡锷论文

杰出的爱国主义者:简论蔡锷一生所走过的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论文,主义者论文,杰出论文,道路论文,蔡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蔡锷作为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主义者,经历了维新改良、军事救国、反清革命、维护共和几个阶段,他领导的云南辛亥起义和反袁护国两件大事,奠定了他在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他高举陶铸国魂,增进国力的政治理念,为国家的统一富强、社会的安定进步尽心尽力,鞠躬尽瘁,表现了高度的爱国奉献精神。

关键词 蔡锷 爱国主义 清末民初

蔡锷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在不足34年的短暂一生中做成了领导云南辛亥起义和反袁护国两件大事,从而奠定了他在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由于他师事梁启超并曾一度拥袁,人们对他的评价颇多歧异。有人用“反清、抚袁、拥孙”六个字概括其一生,说他是革命家,功大于过;有人又用“保清、附袁、反孙”六个字概括其一生,说他是改良派,过大于功。这两种看法都过于简单,且失之偏颇。实际上,蔡锷就是蔡锷,他既非革命派,亦非改良派,而是一个真诚的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依归是理解他一生所作所为的关键。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对蔡锷一生所走过的道路作一个简要的评价,以就教于方家。

从戊戌到辛亥,是蔡锷爱国主义思想形成及军事救国时期。

1897年,15岁的蔡锷考入湖南时务学堂,接受了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维新派的教育,戊戌政变后辗转到日本留学,受到西学的熏陶。1900年他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事败,师友多遇害,蔡锷重返日本,决心投笔从戎。于1901年12月考入东京成城学校自费学习陆军,1903年7月入仙台骑兵第二联队学习,同年9月转为江南官费生,12月初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分入骑兵科,1904年10月以优异成绩毕业[①]。蔡锷读书求学期间,正值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也是中国仁人志士觉醒起来奋起救亡图存之时。蔡锷写道:“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未几而薄海内外,风靡响应,皆惧为亡家之民,皆耻为丧国之狗”[②]。正是在这种时代感召下,蔡锷发愤攻读,上下求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思想。其特色首先是强烈的忧患意识,“惧为亡国之民”,“耻为衷家之狗”;其次是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以日本的隆摩喻湖南,决心维新湖南,变革湖南,坚信“我湖南一变,则中国随之矣”[③]。三是把抵御外患与学习外国长处紧密结合起来,反对守旧,力主开放,稽合国情,纯用西法,为此他主张积极引进西方文明,尤其强调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第四,抱定“流血救民”的志向,大力提倡军国民主义,变“尚文”为“尚武”,重新“陶铸国魂”,振起民族精神,并以军事作为自己救国的主要手段。

1904年冬蔡锷自日本归国之后,将其爱国主义思想付诸实践,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从事新军的编练和教育工作。“为求中国的独立自由”是他的“最高目的”,“淡泊明志,夙夜在公”是他的生动写照。其所到之处,均能兢兢业业,严肃认真。在广西,“于桂省兵事,多所建议”,“创练步标,躬亲教练,一切规模,皆所手订”[④],还到边塞考察,短衣匹马,巡行四千余里,于边情地势,逐一札记,草绘略图,“出入于瘴疠者经月,欣然有以自得”[⑤]。蔡锷1911年初离桂赴滇时,正值英国武装入侵云南片马一带,蔡锷表示“吾侪武夫,惟厉兵秣马,赴机待死已耳”[⑥]。为了培养新军将士为国家谋利益,为国民争幸福的责任感,他编成《曾胡治兵语录》作为对部队进行精神教育的材料。针对清军将领志在高官厚禄、士兵志在虚誉饷糈的状况,他明确指出:“吾侪身膺军职,非发大志愿,以救国为目的,以死为归宿,不足渡同胞于苦海,置国家于坦途。须以耿耿精忠之衷,献之骨岳血渊之间,毫不返顾,始能有济”[⑦]。其救国之志,爱国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辛亥武昌首义之后,蔡锷审时度势,在云南成功地领导了重九反清起义,并被推举为军政府都督。在督滇期间,他对云南庶政进行了改革,并派兵援川、援黔、援藏,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对此,人们多所论及,兹不赘述。

特别指出的是,蔡锷在担任云南都督之后,曾对中央革命政府的建设多所谋画。早在1911年11月9日,在仅有七省独立的情况下,蔡锷即发出通电,率先提出“急宜组织”“集中统一之机关”[⑧],11月15日他收到黎元洪的皓电,内称“亟应建设联邦国家,为对外之交涉,速派全权委员来鄂”。他立即复电,认为中华民国政府急宜建设,全权代表即日选派赴鄂。同时明确表示:“惟联邦制度于吾国不甚相宜,仍应主张建设一完全统一国家,设立民主立宪政府,内政外交均宜措置”[⑨]。11月18日,蔡锷再次致电独立各省都督,进一步提出中央政府组织纲要三端:一、定国名为中华,定国体政体为民主立宪;二、建设一强有力之统一政府,俟军政撤销,方为完全立宪;三、扩张国防辖境,缩小行政区域,以期消融疆界”[⑩]。11月下旬,蔡拟定中央会议大纲23条并电请各省速派代表莅鄂会商,从速组织中央政府,还宣布滇军政府“建设主义以联合中国各民族构造统一之国家,改良政治,发达民权,汉、回、蒙、满、藏、夷、苗各种族视同一体”[11]。综观他的通电和举措,最突出的是主张建设完全统一国家,建立民主立宪制度,建立国家统一,以实现民族平等,谋求强有力之中央政府,以期在国际社会中确占一席之地,并承认首义之区武昌的特殊地位。所有这些,都洋溢着崇高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也是正确解决时局问题的革命主张。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蔡锷电贺孙中山担任大总统,并提出三点建议,强烈反对划疆而守、省自为谋,极力主张消除党见,惟贤是任,倡导以平近手法和谨慎态度廓清相沿已久之积弊,反映了他争取恢复国家统一、追求社会有序进步的强烈愿望。针对各省用人行政省自为谋的状况,蔡锷电请孙中山及各省都督,要求中央在用人、财政、军事诸方面“统一事权”。他还致电陆军总长黄兴,愿将训练有素且将领富于学术经验的滇省北伐援川各军队留备中央,听候调遣。这一切都表明了蔡锷在南京临时政府期间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的鲜明立场。

袁继位临时大总统之后,蔡亦“肃电奉贺”,诚如他本人所说此举“非徒表欣戴袁公之意,实亦喜统一国家之成也”[12]。身为云南都督,蔡锷郑重宣布:“我国政体确定共和惟幅员辽阔,统一匪易。此时有能挈五族为一家者,敝省无不服从,以期民国早日成立”[13]。拥孙也罢,拥袁也罢,蔡锷拥护的实际上是国家的统一。

为了促进统一,支持中央,蔡锷在云南先行裁兵30余营,并倡议各省一律裁兵,以节省开支。“不仅不作待哺中央之想,且应以所余奉之中央”[14]。素称地瘠民贫的云南,一向依靠中央拨款和邻省协济。蔡锷言行一致,不求中央拨款,不求邻省协济。而是开源节流,勉力支持,他还千方百计“筹解中央20万元,以应急需”。在他看来,“中央政府为全国行政之中枢,经纬万端,需款甚巨,现库款如洗,各省宁能坐视,致陷政府于破产之危机?”[15]为此,他在云南发行500万元的“爱国公债”,号召国民踊跃认购,并带头减薪,全省公务员其原薪60元以上者,均减为60元。蔡锷的这些主张和行动。与其说是“积极为袁世凯分忧”,不如说是竭诚为国分忧更符合实际一些。

从国家利益出发,蔡锷主张各党各派无论其主义如何,均应以国利民富为宗旨。他自己组织的统一共和党即“务以国家为前提”,“以国家之乐利,人民之幸福为旨归,个人之利益不计焉”[16]。然而不久,他看到“政党林立,意见分歧,水火争持,党同伐异,或徇个人之攻击而忘国家之安危,政党之利未收而害已毕见”,于是他“力陈党祸,倡议取消”[17],并郑重通电宣告脱党。他还力倡军人不党主义。后来他解释自満脱党的目的时说:“曩者怵于党争,首倡脱党之议,无非欲巩固政府,张我国威”。并表示“其济,善也。不济,则以死济之。有渝此盟,皇天不佑”[18]。所以,蔡锷倡议取消政党与军人不党与其说是为了瓦解同盟会,不如说是为了消除党争,齐一心志,维护统一。

为了伸张国权,蔡锷认为必须使政府强固有力,而不能徒鹜共和之虚名而滋长国民凌嚣无序之风。他认为天赋人权之说,只能有效于强国之人民,而不能行之于当时的中国。“国权为人权之保障”,“国权大张,何患人权之不伸”。所以,“欲谋人民之自由,须先谋国家之自由;欲谋个人之平等,须先谋国家之平等”。“苟国家能跻于强盛之林,得与各大国并驱齐驾,虽牺牲一部分之利益,忍受暂时之苦难,亦所非恤”[19]。他还声称:“某亦缔造民国之人,宁不思为民权之保障,特以民权恒视国权为伸缩,必国权巩固而后民权有发展之期”[20]。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蔡锷在民国初年反复强调破坏后之建设,强调维护国脉、国体、统一、秩序与和衷共济、支持中央,强调搞好内治才能防止外患,不止一次地说过:“我国自改革以后,元气大伤,至今疮痍未复,断不可有第二次之破坏”[21]。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蔡锷把革命党人视为“以破坏为事”的“暴烈派”予以抨击并断然反对他们发动的“二次革命”。但他同时出于同一原因又反对袁世凯以升授官职及授勋为钓铒诱使北洋军为其卖命,指出“国内战争,实出于万不得已,应以哀矜悱恻之意出之。同室操戈,兄弟阋墙,相煎太急,隐恨良多”。主张激扬对外之敌忾,而以内竞为耻,“若胜者膺赏,是以国家品器奖励残杀同胞”[22]。

总的说来,民国成立后的一二年间,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中央权威,支持建立强有力政府以争取国际地位,维护国权并借以保障民权,是蔡锷基本的政治理念。在这种理念支配下,他拥护袁世凯,反对二次革命,在革命史上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但从更广阔的视野考察其言行,他处处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并据以规范自己的行动,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从1913年10月进京到1916年11月病逝,蔡锷在政治上经历了一个由拥袁到疑袁再到反袁的过程,而支配他政治取舍的仍然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1913年10月蔡锷离滇进京担任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此后袁世凯还任命他担任全国经界局督办,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政治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并加昭威将军的头衔。蔡锷作为非北洋系出身的军人能进入统率办事处这样一个袁氏总揽军政权力的核心机关,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这表明袁世凯对蔡锷相当器重,蔡锷也幻想依靠和匡辅袁世凯以实现自己治军强国的政治抱负。然而,事变的进程打破了蔡锷的幻想。

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先是日本乘西方列强忙于在欧洲厮杀之机,借青岛问题与德国开衅,出兵占领青岛与胶济铁路。蔡锷敏锐地看到这里日本实行灭亡中国的大陆政策的最新步骤,在参政院第15次常会上发表演说,指出“当此国家存亡危急之秋,非合全国之力以谋之不可”,“外交既不可恃,惟有全仗己国”[23]。1915年初中日围绕“二十一条”开展严重交涉,最后以袁世凯的承认而告终。经过这次外交失败的严重刺激,至诚爱国的蔡锷开始对袁世凯产生了信任危机。在《致曾广轼函》中表示:“中日交涉,不出吾人所料,可为慨叹。……主峰(袁世凯)曾语兄:交涉完,须咬定牙根,思一雪此耻。此言若信,诚吾国无疆之福,兄誓以血诚极之;如仍旧贯,则飘然远引,打个人之穷算盘已耳”[24]。

在袁世凯承认卖国的“二十一条”后,不仅没有咬牙雪耻,反而加紧帝制的步伐。8月14日杨度等人在京发起“筹安会”,宣称研究“国体问题”,袁世凯蓄谋已久的帝制阴谋遂公开化。还在年初,梁启超已觉察到袁氏父子正在搞帝制把戏,遂移家天津,梁启超反对帝制的态度自然影响到蔡锷。早在筹安会发起以前,杨度几乎每天不间断地访问蔡锷,劝他参与发起,蔡却借词推脱。杨度请他以师生关系劝梁启超不要发表反对帝制的议论[25]。筹安会成立的第二天,蔡锷以受杨之托为由前往天津与梁密商反对帝制。此后,“锷在京师,间数日辄一诣天津,造先生之庐,谘受大计”[26]。蔡锷表示:“眼看着不久便是盈千累万的人都要颂王莽功德,上劝进表,袁世凯便安然登其大宝,叫世界看着中国人是什么东西呢?国内怀着义愤的人虽然很多,但没有凭籍,或者地位不宜,也难发手。我们明知力量有限,未必抗他得过,但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拚着命去干这一回不可”[27]。于是,他们决定分头行动:梁发表反帝制文字以夺舆论之先声,蔡表面上与梁“分道扬镳”,韬光养晦,然后秘密南下举兵讨袁。

1915年10月底,蔡锷以“近患喉痛,日久未愈”为由请假五日以资静摄,11月中旬又以病势加剧而请假一周赴津就医,均获袁世凯批准。11月22日蔡又上第三个呈文,说明自己十余年供职边疆,感受瘴疠,病根潜伏,每遇治事稍勤,则诸病侵寻,迁延日久,病势加剧,近复感受秋燥,虚火上炎,以致喉痛咳嗽,发热盗汗,诸症并作。据医生诊视,系操劳过度,心血大亏,仅恃药力难责全效,宜择空气新鲜天气暖和之处,静息数月,庶真元一固,药力亦易见功。因此特予请假三月,俾得迁地调养。袁看他病情属实,要求合理,乃派员署理差缺,并批给两月长假。[28]数日之后,蔡又上第四个呈文,说明“日本天气温和,山水清旷,且医治肺胃设有专科,于养病甚属相宜,兹航海东渡,赴日就医,以期早痊,再图报称”[29]。11月30日获袁世凯批准,12月2日蔡锷便名正言顺地动身去日本了。许多论著、史书和回忆录都说蔡锷是在小凤仙掩护下逃离北京,然后又从天津潜赴日本的,恐与史实不符。诚如蒋方震所说,“时密议已定,公遂离京,以病辞,真也,非饰也”[30]。这一事实至少表明两点:一是蔡锷为替四万万国民争人格,带着重病走上反袁护国的前线。护国战争结束不久,蔡即因喉结核不治而与世长辞,“病势迁延”确是一个重要原因。抱病救国,舍身为民,蔡锷堪称伟大的爱国者和中华民族的脊梁。二是在帝制炙手可热的情势下,“以病辞”,向袁上呈文,获准而行动,体现了蔡锷的大智大勇和巧妙娴熟的斗争艺术,这对于云南正在暗中进行的反袁活动也是一个最好的掩护。蔡锷与梁启超分别时曾相约:“今兹之役若败,则吾侪死之,决不亡命;幸而胜,则吾侪退隐,决不立朝。盖以近年来国中竞争权利之风大盛,吾侪任事者宜以身作则,以矫正之”[31]。蔡锷自天津乘轮东渡日本,转赴香港,于12月19日顺利抵达昆明。

蔡锷到达昆明后,迅速发动了反袁护国战争,亲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率兵3千余人入川与10万袁军浴血奋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人们已经论述很多了。蔡锷坚决果断,富于韬略,不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身先士卒,艰苦卓绝,其影响,其声誉,其人格力量和号召力都对护国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所以他十分自然地作为“再造民国”的英雄被刻上历史的丰碑。作为一个至诚而杰出的爱国者,维护共和,维护国权,不计生死,舍身为国,反对袁世凯出卖国家利权与复辟帝制,为四万万人争人格,是这个时期蔡锷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正是本着爱国的至诚,蔡锷对人们称赞他讨袁之功不以为然,坚定表示“战胜于国外乃为雄”[32],也正是本着爱国的至诚,在溘然长逝前两小时他还扶侍者之肩观看窗外的日本飞机表演,回到床边叹息说我们国家也应赶早建立空军[33]。蔡锷临终前还口授随员,遗电国人四事:一、愿我人民、政府协力同心,采有希望之积极政策;二、现在各派意见多乖,竞争权利,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三、此次在川阵亡及出力人员,恳饬罗佩金、戴戡,核实呈请恤奖,以昭公允;四、锷以短命,未能尽力民国,应为薄葬。[34]观其内容,字字珠玑,未一语及家事与私事,充分体现了他克己奉公、操守纯洁、忠心谋国、至死不渝的精神。

从蔡锷求学时务学堂到为护国而献身,前后恰好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却是处在清末民初历史大变动的时期。甲午战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把无数仁人志士召唤到救亡图存的时代前列。由于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经验阅历、所受教养及性格特征不同,因而所采取的救国方略也各种各样。有主张变法维新的,有主张君主立宪的,有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军事救国的,更有主张通过反清革命建立民主共和而谋求国家富强的。正是这些不尽相同的方案各个付诸实践,正是无数志士仁人的共同努力,才形成为一股巨大的合力,推动着社会前进,使中华民族免于灭亡,免遭瓜分。其中,反清革命和建立与巩固共和民国又无疑是清末民初历史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蔡锷从维新改良到军事救国,再到反清革命,最后为维护共和而献身,他的光辉业绩和巨大贡献将永远彪炳史册。更重要的是,在他决定自己行动的时候,既非出于自私的动机,亦非无原则地追随和依附他人,而是基于自己的以国家利益为依归的政治理念。他始终追求富国强兵和社会进步;始终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始终主张建立强固有力的政府以增进国力、伸张国权并借以保障民权;他始终反对内乱党争,力主团结一致外竞;他始终维护国家权利,竭力谋求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他对自己的政治理念坚定不移,身体力行,表现了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爱国主义是推动他不断前进的伟大动力,也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视的精神财富。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不仅可以深刻理解蔡锷一生的政治选择,而且可以从这种理解中宏扬光大爱国主义的历史传统。

收稿日期:1996-12-06

标签:;  ;  ;  ;  ;  ;  ;  ;  ;  ;  

杰出的爱国主义:蔡E人生之路简论_蔡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