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推进“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以临泽县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为例
苏兴洲
(临泽县教育局,甘肃 临泽 734200)
【关键词】 网络学习空间;思路;实践;应用;一体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快速推进,为推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深度融合应用和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以甘肃省临泽县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为例,从顶层设计、经费投入和常态应用等方面对“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的做法进行阐述,以期为县域“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研究者提供借鉴。
一、基本思路
结合县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实际和国家试点工作任务,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学校、班级及师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坚持问题导向,从“顶层设计、经费保障、互联互通、常态应用和一体发展”五个层面破题,进行实践探索,全面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
二、具体实践
1.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引领机制。要让“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按照县域发展实际整体推进且取得实效,离不开科学规划设计。为此,我县在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省、市、县教育工作部署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论证,从县级层面统一了建设方案,制订了推进计划,为推进“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提供了科学顶层设计和有力政策支持。
虽然类似的看法并没有从这位牧马人车主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但我也能体会到他从一开始接触到这辆全新梅赛德斯-AMG G 63 先型特别版时的些许抵触已经逐渐被主驾驶席上舒适、柔软且带有丰富按摩功能的designo Nappa真皮材质座椅所征服。如此说来,牧马人和G级越野车之间虽然拥有不少相似的进化历程,但至少在乘坐舒适性方面,全新G级越野车座椅的文明程度明显更高,当然选购的代价也更大。
乐客(LEUCO)在精密刀具的研发和生产方面一直是全世界木材加工业公认的实力强大的合作伙伴,乐客将人、机械和相应的工件材料之间的交互达到最优。乐客研发的刀具生命周期小程序(APP Tool Lifecycle),或称为“乐客刀具云”的刀具管理新技术,可以更好地组织和优化刀具库,减少刀具库存,优化刀具更换-修磨-采购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刀具总成本。其研发的节能型刀具,力求采用可重复使用资源进行加工,乐客将一直是您可靠的合作伙伴。
3.接入公共体系,推进互联互通。为打通“空间孤岛”,我们先进行了“一站+N平台”尝试,但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后来,依托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用户统一认证系统,实现了在用部分平台空间和账号的互联互通。“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试点”启动以后,我县积极争取,被中央电教馆列入第一批试点地区,先期完成县级平台升级并成功接入了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全国一个体系、每人一个空间、平台就近服务”的要求,目前正在积极探索体系内各平台协同服务的新机制及资源有效供给和灵活应用的新模式,各类空间应用实现单点登录、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和融合共享。
(4)输液泵阀及管道。本项目所选输液泵、阀、管道各项技术指标良好,很好的适应生产工况条件。尤其是CPVC塑料管道耐蚀耐温性好、适应性强,特别是在净化工序除铁除钴空气搅拌槽采用大口径O型密闭CPVC塑料管及附件后,显著改善了生产环境,节约了能源,达到了清洁生产效果、彻底消除了在其他镍项目中U型溜槽出现的溶液输送过程中酸性水蒸气、溶液的跑冒溢出现象。
2.创新保障机制,夯实应用基础。在探索推进“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软硬件环境不够完善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为此,我县积极探索,结合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出台“学校公用经费的15%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经费投入政策,实行“学校自筹与县级奖补相结合”和“购买教师笔记本电脑使用权”的经费激励措施,全面保障“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经费,成功实施“宽带网络提速、教学终端覆盖、教学资源建设、信息素养提升、校企合作共建”五大工程,全县“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环境全面优化。
4.聚焦网络空间,推动常态应用。要推进深度融合应用,必须改革传统的、僵化的和与“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不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形式和制度。为此,我们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各项功能,推进“备课授课进空间、培训研修进空间、课题管理进空间、网络教研进空间、评优活动进空间、课外学习进空间、考试作业进空间和素质评价进空间”,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常态应用与“网络学习空间”不断深度融合。与此同时,开展优秀网络空间评选,建立了“学校空间应用带动教师空间应用、教师空间应用带动学生空间应用,班级空间应用带动家长空间应用”的良好机制,切实推动了学习空间常态应用。
5.着力教育均衡,引领一体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速推动教育均衡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现代化手段。针对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我们依托互联互通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智慧课堂教学、高清录播研训、校园智能管理、家校在线互动”等平台,将推进中小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工作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导,打造“学校责任共同体,教师发展共同体,学生成长共同体”三个应用共同体,借力“网络学习空间”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提供大数据支持和服务,促进了城乡学校教师协同发展,管理一体推进,质量同步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显著加快。
“网络学习空间”深度融合应用任重道远,仍需不断探索完善。已有的经验成果大多是长期坚持应用探索出来的,这也启发我们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常态应用,“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才会取得实效。教育信息化2.0的提出,开启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新的征程。“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是推进教育信息化2.0的生动实践。新时代,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成为教育信息化2.0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应用,才能共同推进“网络学习空间”深度融合应用,共同奋进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9—0021—01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