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洁、快速是精髓——电视口播新闻制作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袁侃[2](2018)在《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演变 ——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法治建设、电视变革的历史背景,和电视涉法传播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公共领域建构价值,将中国电视涉法传播的实践视为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实践,采用历史分析法、系统分析法、话语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全面剖析了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与演变的历史轨迹。研究结论认为,从功能完善性标准和发展衡量标准等维度来看,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主要经历了开创期、扩张期和再造期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并分别产生了“记录体”、“说法体”和“沟通体”三种特色话语形态;同时,尽管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建构成效,但是远未达到成熟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状态。其中,第二章主要在前一章的相关文献分析基础之上,进一步从词源学、现有界定、东西方不同语境三个不同维度探讨了公共领域的中国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何为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及其内在结构、建构前提和主要特征。研究发现,从本质上说,公共领域是公众围绕公共利益而进行公共意见交流的精神领域,具有普遍的客观存在性。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主要是指在中国这一特定的空间语境下由电视所提供的一个开放性的法治公共议题公共话语空间,包括了空间载体、参与主体、空间话语和话语规则等构成要素,具有公共意见交流和公共议题呈现等主体功能,和载体的扩张性、平台的开放性、参与的平等性、话语的公共性等基本特征。第三章至第五章沿着上述理论思考路径,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从功能完善性标准和发展衡量标准等维度,通过全面系统的仔细梳理和深入分析,认为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建构与演变阶段。其中,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开创期(1980——1998年)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与演变的建构语境、探索历程、结构形态与主导话语。研究发现,在这段极为漫长的时间里,其主要呈现出话语地位的非主流、时间形态的断断续续、空间样态的相对单一、“普法”话语的强势主导等基本特征。并且,在这一阶段后期,以央视《社会经纬》为代表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模式基本定型,并由此确立了“记录体”的话语主导地位,其以纪实为主要风格,以“故事化”为主要的话语表达手段,较好地承载起了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议题呈现功能。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扩张期(1999——2010年)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与演变的建构语境、扩张历程、结构形态与主导话语。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条件的向好转变,其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横向规模与纵向质量的“突变”式发展。特别是以《今日说法》为代表的“说法体”电视法治节目的崛起,使得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在前一阶段单一的议题呈现功能基础之上,进一步具备了意见交流的功能,标志着其已经在形式上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功能。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再造期(2011年至今)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建构语境、建构表现、主导话语及其公共领域再造意义。研究发现,这一阶段的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在前一阶段的“说法体”建构模式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了“沟通”的作用与功能,实现了参与主体的极大扩充、意见交流的更加充分、观点碰撞的初步显现。同时,由于新媒体传播手段的日渐兴盛,原有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与网络公共领域开始逐步叠加,并且相互交融,从而使得其具备了不同于以往的实践形态。第六章将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和访谈的方式获取了社会公众、业者对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现状、问题的认知和对其发展的期望,另一方面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相应主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远未达到成熟的状态,由于技术变迁、建构认知、经济因素等综合影响,其主要正面临着以媒介格局变迁下的“整体失落”为主要表征的载体危机、以空间层次的结构性失衡为主要特点的形态危机、以话语表达方式的日渐僵化为主要标志的话语危机,以及以公共领域功能的错位与异化为突出问题的功能危机。为此,本研究提出,未来的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应当从外部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以建立有效的空间发展社会保护机制,力争实现其生态的重建;推动其主要建构者(电视媒体)公共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双重提升,力争实现其认知的重构;建立复合空间主导下的多元空间体系,力争实现其空间的重组;以全新融合思维重塑法治公共领域面貌,力争实现其手段的重整。
田晓雪[3](2018)在《我国电视新闻语态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发展的代言人,需要不断剥离陈旧的传播模式和理念,紧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电视新闻自诞生以来,其语态同样在社会环境的变迁中不断和谐“变身”。电视新闻语态贯穿电视新闻主动表达的各个方面,对传播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便是从电视新闻媒体的表达特性——“语态”开始的,在此基础上逐步展开对我国电视新闻语态演变的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观察法与归纳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创新性地以“我国电视新闻语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系统性分析逻辑来探索语态转换的规律,并进一步提出关于电视新闻语态构建的观点,以期为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在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电视新闻语态”与“电视新闻语态演变”两个概念,梳理了电视新闻语态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相关理论与本研究的结合点,并对接下来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构做出了一定假设,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第二章,电视新闻语态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概述了电视新闻语态的内涵,结合诸学者对“新闻”、“电视新闻”以及“电视语态”等概念的阐述,归纳出“电视新闻语态”的整体概念,并对电视新闻语态的含义、属性与类型分别进行分析论述。第三章,电视新闻语态的演变。事物发展演变的过程能够呈现事物的发展规律与趋势。该部分则从我国电视新闻语态发展演变的视角,依次论述了以政治叙事为主的官方话语、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平民语态的盛行、信息时代的意见表达、多元化语态共存与央视《新闻联播》改版六个方面,并深入探析了每一时期背后的时代背景与社会背景。第四章,电视新闻语态变革的驱动力。驱动我国电视新闻语态演变的动力有很多,但究其主要动力,无非包括电视新闻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内部发展的需求。该部分则分别从技术因素、新的媒介格局的形成、受众多元化信息需求三个主要的外部动力与电视新闻媒体自身发展需求的内部动力展开论述。第五章,电视新闻语态的构建趋势。通过梳理我国电视新闻语态演变的历程,分析驱动语态变革的原因,总结出我国电视新闻语态演变的规律,并进一步探索语态的构建趋势。这一部分主要对我国电视新闻语态构建的专业化、故事化、新媒体、人格化与贴近性五个趋势进行了探索。结语。该部分得出了论文的研究结论,即:电视新闻语态是不断融合发展的;电视新闻语态的演变与社会发展互动相关,更与受众的需求密不可分;电视新闻要实现语态的软化表达,同时将价值导向内隐其中,肩负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电视新闻语态的构建不是封闭静止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该部分进一步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将来我国电视新闻语态的发展与研究加以展望。
宋易倩[4](2017)在《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大众传媒不足百年的发展史中,电视因其声画合一、可实时播出的特殊性,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最快速和最直观渠道。自1993年央视《东方时空》的开播改变了中国人早晨不看电视的习惯,早间新闻节目就开始被中国百姓所接受。然而,在新媒体日益强大的今天,传媒电视媒体的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电视荧屏也逐渐被娱乐节目垄断,新闻节目备受冷落。当下早间新闻节目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早间市场除去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和《第一时间》及个别优秀省级卫视外,其他电视台则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早间节目开设数量也较之前有所减少,节目的质量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发展状况令人担忧。本文主要针对国内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发展不平衡的状态,立足于分析大量国内早间新闻节目的基础上,结合优秀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的成功经验,提炼出可供国内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借鉴的观点。第一章主要针对国内省级卫视的兴起和发展现状作出分析,总结出当前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应当符合新鲜、明快的特点,分析早间节目受众的特性和需求,以期对早间新闻节目的整体概况有所了解;第二章主要通过抽样统计和观看大量节目,对拥有常态早间新闻节目的省级卫视进行内容分析,包括新闻地域性、新闻类型、新闻时长、报道形式、新闻发生时间五个维度,节目形式方面则包括节目编排、栏目包装、演播室设计、主持人风格等;第三章主要针对目前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的现状,从节目内容和形式上发掘其中存在的定位模糊、时效性不强、贴近性不够、编排老旧等问题;第四章主要研究问题对策,结合前期对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的分析、优秀节目的经验以及学界的研究成果,提出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的发展对策应是加强新闻立台意识、强化内容制作、创新早间新闻形式等。
荣翌[5](2017)在《《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报的生命线。从红色年代到融合时代,党报新闻实践活动的理念内容历经更迭,形式手段更是发生了颠覆性、创造性的剧变。在瞬息万变的媒介镜像中,有一根红线自始至终贯穿着党报历史,那就是党报的群众路线。在新闻活动中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多方位实践群众性原则,是党报的立身之本、活力之源。在深度融合与市场化的媒介语境下,回顾党报群众路线的历史实践,探讨这一党报基因的时代传承,紧握这根党报文化品格的血脉,应是一项长期课题。群众路线是一条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路线。它既是为党服务的路线,也是为人民服务的路线,这与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契合。同时,这与《人民日报》“既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的定位不谋而合。《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广大人民的报纸,理所当然地成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中的“领跑者”,将群众路线贯穿在各时期、各阶段、各环节的新闻实践活动中,书写了党报群众路线的实践范本。因此本文将《人民日报》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聚焦《人民日报》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党报个体,围绕党报群众路线这一重要主题,在大量相关历史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6)中一千余篇报道进行量化统计或文本分析,结合与人民日报社工作人员的访谈交流,力图系统呈现《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图景与时代面貌。研究工作致力于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日报》如何将抽象的党报群众路线具体化为新闻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历史规律?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和核心环节是什么?实践动力包括哪些因素?党报群众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之间关系如何?新的媒介环境为党报群众路线赋予了怎样的时代内涵?传承群众路线这一党报血脉的当代价值何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展开了层层剥茧式的论述。围绕《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这一中心,各相关侧面由一点发散、以扇形打开,各章节之间基本呈并列式结构。第三章至第五章将群众路线实践的完整体系拆分为通讯员、读报组、读者来信、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言论等不同环节和要素,分别呈现《人民日报》在制度保障、内容生产、作风建设等各方面如何保证党报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第二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则是每章剖析一个群众路线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以土地改革、“走转改”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等标志性事件中的群众路线实践来说明问题。这样,党报群众路线这一抽象概念就在《人民日报》的各种具体新闻活动中具象化、具体化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文将各个时期的《人民日报》均纳入研究范围,但并不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对各个时期内的《人民日报》活动逐一分期描述,而是依据《人民日报》在群众路线实践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结构全文,打破时间界限,打通历史空间,再围绕每个问题对各时期的活动材料择其典型、信手拈来,不求绝对完备、面面俱到。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研究对象和问题、选题意义、内容框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和综述,并对选题涉及的关键核心概念予以界定;第二章关注农村办报时期的《人民日报》如何通过参与土地改革、设立大众黑板等途径,在乡村传播中践行党报群众路线,并将历史经验联系新时期以来的对农传播和农村报道;第三章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的通讯员、读报组、读者来信三大工作,如何合力为群众办报这一核心原则提供制度保障、搭建制度框架,并呈现这三大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状;第四章探析《人民日报》如何运用报纸批评这一武器,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群众监督,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报传统,并对新时期以来的舆论监督与传统的报纸批评展开辨析;第五章聚焦《人民日报》核心业务——评论创作中的群众路线实践,集中研究了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群言型评论中的群众性评论生产;第六章从党报宣传党的群众路线和自我践行群众路线两个方面出发,以《人民日报》先后在“走转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报道活动为例,探讨党报群众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七章考察媒介技术因素对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影响,呈现融合时代的底色上,“互联网+群众路线”和“互联网+新闻生产”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赋予的新色彩;第八章结语部分在前几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分析,归纳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主要动力、嬗变轨迹等历史规律,并将落点置于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当代价值,为今后的党报活动提供思考角度。最后一章也是全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群众办报是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核心,通讯员制度、读者来信、批评与自我批评构成了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党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需要,通过增减一些环节和要素,比如农村办报时期的大众黑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读报组、新时期以来的群言型评论,以及媒体融合时代的用户生产内容,构成不同阶段的群众路线实践模式。第二,群众运动、新闻改革、媒介技术和党内建设构成了党报群众路线的主要实践动力。其中,群众运动和党内建设属于政治性主导的外部动力,新闻改革和媒介技术则是出于媒介自身发展需要的内生动力,在不同历史时期,四种动力因素的力量对比有所变化。第三,在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对象、实践目的、实践方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嬗变。群众从一个阶级概念发展到一个民主政治概念,内涵与外延都极大拓展;实践群众路线的目的从政治本位过渡到以人为本,人本意识显着增强;实践群众路线的姿态也随之从自上而下的发动到主动贴近,群众的主体性明显提高。第四,党报实践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在于唤起新闻学界与业界的“双重自觉”,即中国新闻媒体实践的伦理自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理论自觉,为当下中国新闻界治理媒介伦理失范、增强文化理论自信提供了根本思路。
钟央[6](2015)在《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模式及其绩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的裂变式发展,给以电视新闻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人人都是公民记者,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和网络随即发布和获取第一手新闻资讯。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重构,使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传播效率大打折扣,乃至被“边缘化”。为求生存谋发展,自2007年开始,国内掀起了电视台与广播台“两台合并”浪潮,并开始了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尝试。然而,两台合并“形融而神未融”,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也不尽如意。电视新闻真正的全媒体融合迫在眉睫。必须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融合模式和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使真正融合后的电视新闻媒体以其权威性和专业性,更具迅捷的反应能力、高效的采编播效率、丰富的受众定制服务,长久的持续发展能力。为此,作者选择了本论文命题,旨在从学术视角对媒体融合这一社会前沿问题做一点引导性探索,从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层面为后续深化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为业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全文共分九章,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释研究背景,进行文献综述,提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论文的基础性工作,共三章。首先,对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和阐释。包括媒体传播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产业共生理论、合作及演化博弈理论等,勾勒出这些理论与本文研究课题之间的联系,作为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然后,对国内外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融合经验进行比较分析。这一工作得出相关启示:适度规模经营,快速与新媒体融合,在媒体融合中大胆创新。这些为后文研究提供参考。接下来,对我国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和动力机制进行剖析。包括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及困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及市场环境等。结合分析结论基于系统学理论,构建了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提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及模式构建基础。第三部分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共四章。首先,提出了电视与广播、报刊资源整合发展模式:所有权融合。这是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第一步。旨在探讨广电报如何进行实质性的全媒体融合。然后,提出了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的全媒体融合模式:合作联盟。是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第二步。当然,这两步并不是严格锁定的。在进行第一步融合的同时,各传统主流媒体已在尝试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为第二步的融合奠定基础。对这两步的融合,分别运用演化及合作博弈理论构建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分析表明,媒体融合最终能够实现“多赢”。第三,构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媒体融合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无可借鉴的经验,论文主要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通过文献研读及实地调研,综合运用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权重法和乘积法等,构建了该指标体系。再以SMG为例,对所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应用验证。第四,联系实际并结合论文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对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第四部分为论文的总结及展望。主要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方法层面,对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论文创新点如下:(1)探讨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模式。包括:电视与广播、报刊的所有权融合模式,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的合作联盟融合模式。它给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真正一体化的管理和运作框架,以及未来与新兴媒体非产权融合的总体构架和运作框架。为后续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为业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2)建立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演化博弈及合作博弈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演化博弈和合作博弈分析。包括电视与广播、报刊融合的演化博弈模型以及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模型。通过重复博弈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机制设计推动参与融合的媒介组织实现深度合作。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3)构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表明,电视新闻之所以能够进行全媒体融合,有其必然的动力机制。基于系统学思路建立的动力机制模型,包括引力、推力和支持力三大子系统。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根本动力。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4)构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媒体融合之后的绩效评价尚无经验可鉴,该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种尝试。为业界和研究者对其进一步探讨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韩超[7](2015)在《《中视午间新闻》与央视《新闻30分》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视午间新闻》是台湾地区中国电视公司的一档午间新闻栏目,在台湾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在论文中均简称《中视午间新闻》。《新闻30分》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新闻频道每天中午12点播出的半小时新闻栏目,作为大陆官方媒体的电视新闻节目,同样有着广泛的收视群体,在论文中均简称央视《新闻30分》。虽然同是处于午间新闻档,并且运用相同语言,但是由于两者的媒介生态环境不同,导致两档节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试图对《中视午间新闻》和央视《新闻30分》两档电视新闻栏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央视《新闻30分》以及大陆新闻节目提供可借鉴的发展建议。文章采用深入访谈法、内容分析法、网络语义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两档节目进行了分析,包括两档午问电视新闻节目的新闻来源、新闻类型、新闻形式、报道方式等多个方面。透过两档新闻的分析,发现《中视午间新闻》和央视《新闻30分》之间存在着差异性:第一,在新闻价值选择方面,前者注重新闻价值的接近性与趣味性原则,后者注重新闻价值的重大性和显着性原则;第二,在新闻标题体现的要素方面,前者突出新闻“点”,后者展示新闻“面”;第三,在新闻时效性方面,前者以当日上午新闻为主,后者以前一天新闻为主;第四,在新闻编排方面,前者注重同一类事件的组合编排,后者注重同一个事件的组合编排。两者的差异性分析给双方节目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考,综合《中视午间新闻》的优势与特点,希冀央视《新闻30分》在节目的时效性、新闻贴近性、标题的吸引力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改进。
崔立霞[8](2015)在《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和消费主义的兴起,人们的媒介使用经历了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现已经全面进入了移动媒体时代。在这样的前提下,受众的媒介使用更加便捷,媒介使用的时空限制得到解除,信息获取的数量与渠道得以丰富。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随之发生变化,移动媒体逐渐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受众的“新宠”。新兴的媒介使用习惯加之电视新闻的“教化”色彩浓重,电视新闻的受众逐渐流失。电视新闻节目做出诸多努力,其中电视新闻记者配音以其独有的亲和力和“反权威”,迎合了受众的某种心理需求,记者配音现象得到空前发展。电视新闻记者配音无疑成为我国电视新闻改革的生力军。但是记者配音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质疑。如记者配音重形式而轻内容,以配音的随意性取代专业性,以配音的消遣娱乐取代配音的信息传达,引起受众,尤其是播音主持界人士的普遍担忧。记者配音表达欠缺对电视审美的影响、以及记者的情绪性因素对新闻客观的消解也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那么,记者配音的合理性到底是如何体现的?受众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它的发展出路与方向是什么?基于以上的问题,本文将记者配音放在新的传播语境与电视文化的双重背景下加以探讨,梳理记者配音的发展阶段与特点,肯定记者配音现象的合理性,从受众方面对记者配音进行传播学解读,最后结合当前记者配音的发展现状,展望其发展出路与走向。记者配音的确带有随意性、缺乏权威性等倾向,但它的发展是时代发展、传播观念发展等多方面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碎片化传播时代,记者配音是电视新闻节目寻求突围发展的新方式,受众大可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相反,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到它对当今社会话语构建的特殊意义,引导记者配音更好地为社会转型服务。
王嘉曼[9](2014)在《北京卫视和上海东方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内容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资讯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继电视媒体的黄金时间竞争之后,不得不把眼光转移到“早间”这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时段,而目前尽管央视和部分省级卫视频道相继推出了早间新闻节目,但是由于对早间新闻节目的传播规律认识不足,导致节目形态定位不够成熟,品牌效应并不突出,仍存在着相对宽松的提升和竞争空间。由此,本文借鉴新闻学、传播学、电视文化学、受众心理学等理论,并参照国内外优秀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根据受众的心理需求和收视习惯,从新闻内容和节目编排的双重维度出发,对北京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北京您早》和上海东方卫视《看东方》进行内容分析,力图从其动态变革中挖掘出理性轨迹,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寻求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并试图根据媒介地理学分析其优势与劣势出现的背景与原因。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并不在于对地方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做终结性的概念界定,而是密切关注地方卫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现状和生产,并从具体的节目出发,发现其节目制作的特点与各自的地理位置、社会因素、风土人情等有何关系。本文通过对媒介地理学的深入了解,运用媒介地理学中对媒介、人类与地理之间关系的剖析,结合前文中对《北京您早》与《看东方》的内容分析与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相同的媒介形态下,不同地区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受不同的人文、地理及社会特征不同的影响,无论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与制作方面,还是整体节目的编排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时,考虑到当地的人文、地理及社会特征可能对节目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兰妮子[10](2014)在《湖南经视《直播大事件》节目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直播已经从最初的简单记录,发展成为各大媒体秀技术、求速度、抢夺话语权的重要手段。而究竟应该如何操作大事件的直播?有无标准可循?在笔者所收集的过往资料中,并没有发现较为详尽的论述。本文所研究的《直播大事件》节目,是湖南经视——一家省级地面频道的常规节目,长期以来坚持打造常态化、“眼球性”、热点类的策划型事件纯直播模式。在八年时间里,成功地制造了一批批热点话题,也成为了目前内地唯一一档此类型常规节目。本文从该节目的组织构成及具体操作出发,是关于该节目类型的一次具体研究,旨在分析该节目的成功因素。与此同时,打造一个关于策划型大事件节目的直播模板,供他人参考。本文以《直播大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节目的具体案例分析,结合新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方面相关理论知识。从《直播大事件》的品牌历程,探析整个中国电视直播的发展;从该节目的运作方式中分析其从选题初期到节目最终形成的整体过程与节目的总体构成要素;具体操作中,提出一个直播节目所需要的相对标准的配置与分工;从媒体成就及展望里,探究电视未来产业化盈利方式的改变。如何对电视常规类大事件直播节目进行操作,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对该节目大量案例的分析,本文总结出了一些相对模板化及标准化的流程与要求。通过对比分析相关的节目内容,初步探析了该节目未来的产业化道路,以及盈利方式的转变。
二、简洁、快速是精髓——电视口播新闻制作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洁、快速是精髓——电视口播新闻制作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演变 ——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公共领域的研究 |
1.2.2 关于电视涉法传播的研究 |
1.3 研究视角与方法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理论探讨 |
2.1 公共领域的中国适应性 |
2.1.1 公共领域概念的词源学分析 |
2.1.2 公共领域概念的学术探讨 |
2.1.3 公共领域的东西方不同社会语境 |
2.2 从公共领域到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 |
2.3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 |
2.3.1 要素结构 |
2.3.2 功能结构 |
2.4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前提 |
2.5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发展的衡量标准 |
2.5.1 载体的扩张性 |
2.5.2 平台的开放性 |
2.5.3 参与的平等性 |
2.5.4 话语的公共性 |
3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开创与“记录体”的确立 |
3.1 开创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语境 |
3.1.1 逐步演替的社会转型 |
3.1.2 法律体系建设的提速前行 |
3.1.3 “自己走路”的中国电视改革 |
3.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艰难探索 |
3.2.1 庭审直播: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初步尝试 |
3.2.2 《冯大兴的下场》:理想化的直接对话空间建构实践 |
3.2.3 《焦点访谈》:“介入式”间接对话空间建构的独特景观 |
3.2.4 《社会经纬》:故事化“记录体”的确立 |
3.3 开创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形态 |
3.3.1 非主流传播: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话语地位 |
3.3.2 时间断层: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历时形态 |
3.3.3 相对单一: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空间样态 |
3.3.4 普法话语: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宏大主题 |
3.4 “记录体”的确立及其故事化特色 |
3.4.1 纪实风格:“记录体”的直观面貌 |
3.4.2 权力博弈:“记录体”的内在本质 |
3.4.3 故事化:“记录体”的现实选择 |
3.4.4 “化枯燥为形象”:故事化的编码逻辑 |
3.4.5 隐含的意义:故事化背后的法治意识形态 |
4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扩张与“说法体”的兴盛 |
4.1 扩张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语境 |
4.1.1 高歌猛进的改革开放与加速重构的社会秩序 |
4.1.2 国家法律体系的建成与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 |
4.1.3 电视市场化与民生化的互动演进 |
4.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极速扩张 |
4.2.1 《今日说法》:“说法体”话语模式的强势崛起 |
4.2.2 《经济与法》:专业细分趋势下的独特法治公共领域 |
4.2.3 《法治在线》:“记录体”的新闻话语表达变体 |
4.2.4 社会与法频道: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横向扩张 |
4.3 扩张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形态 |
4.3.1 突变: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极速膨胀 |
4.3.2 集中:直接对话空间的强势崛起及其功能转向 |
4.3.3 不适:大浪淘沙之后的重生与消亡 |
4.4 《今日说法》“说法体”现象的多维透视 |
4.4.1 “说法体”探源 |
4.4.2 参与主体视角下的“说法体”功能认知 |
4.4.3 “说法体”表意系统的确立 |
4.4.4 公共议题选取的“点滴”思维 |
4.4.5 公共讨论设计的开放色彩 |
4.4.6 “姥姥文化”的话语表达追求 |
4.4.7 “说法体”现象的扩散及意义 |
5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再造与“沟通体”的创设 |
5.1 再造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语境 |
5.1.1 从“四个全面”进入“新时代” |
5.1.2 从“法律体系”迈向“法治体系” |
5.1.3 从“电视媒体”转向“融合媒体” |
5.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再造 |
5.2.1 《小区大事》:“参与式”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开端 |
5.2.2 《我是大律师》:“直接对话空间”的极致表达 |
5.2.3 《律师来了》:“融合对话空间”的积极建构 |
5.3 “沟通体”的基本话语形态及公共领域再造意义 |
5.3.1 “沟通体”的核心意涵 |
5.3.2 “沟通体”的基本话语形态 |
5.3.3 “沟通体”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再造功能 |
6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危机与风险应对 |
6.1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危机 |
6.1.1 载体危机:媒介格局变迁下的“整体失落” |
6.1.2 形态危机:空间层次的结构性失衡 |
6.1.3 话语危机:话语表达方式的日渐僵化 |
6.1.4 功能危机:公共领域功能的错位与异化 |
6.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危机归因 |
6.2.1 技术归因:“危”与“机”中的艰难调适 |
6.2.2 认知归因:公共意识的不足与法治观念的落后 |
6.2.3 经济归因:公共属性与经济属性的长期博弈 |
6.3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危机启示 |
6.3.1 生态重建:建立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社会保护机制 |
6.3.2 认知重构:公共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双重提升 |
6.3.3 空间重组:建立融合对话空间主导下的多元空间体系 |
6.3.4 手段重整:以全新融合思维重塑法治公共领域面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社会公众电视法治公共领域认知与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中国电视法治节目业者电视法治公共领域认知与满意度访谈提纲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我国电视新闻语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核心概念 |
三、研究现状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假设与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二章 电视新闻语态概述 |
第一节 电视新闻语态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电视新闻语态的含义分析 |
一、语言:表达方式 |
二、态度:人-媒关系 |
第三节 电视新闻语态的属性分析 |
一、一以贯之的政治立场 |
二、灵活可塑的表现形式 |
第四节 电视新闻语态的类型 |
一、官方语态 |
二、平民语态 |
第三章 电视新闻语态的演变 |
第一节 以政治叙事为主的官方话语 |
一、“政府主导”的官方话语的统一 |
二、计划经济下的媒介环境(1958年-1992年) |
第二节 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
一、受众地位的凸显 |
二、媒介走向市场化(1993年-2001年) |
第三节 平民语态的盛行 |
一、民生新闻的突围 |
二、市场化进程加速(2002年-2008年) |
第四节 信息时代的意见表达 |
一、新闻锐度的提高 |
二、信息进入过剩时代(2009年-2013年) |
第五节 多元化语态共存 |
一、融合时代的语态共生 |
二、媒介融合方兴未艾(2014年至今) |
第六节 典型案例剖析:央视《新闻联播》改版 |
第四章 电视新闻语态变革的驱动力 |
第一节 技术因素 |
一、互联网的冲击 |
二、媒介技术的革新 |
第二节 新的传播格局的形成 |
一、新闻客户端加速扩散 |
二、微博成为公共讨论的主阵地 |
三、问答平台成为新的策源地 |
第三节 受众多元化信息需求 |
一、认知性需求 |
二、时效性需求 |
三、接近性需求 |
四、互动性需求 |
第四节 电视新闻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
一、电视新闻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受到冲击 |
二、电视新闻媒体公信力、引导力有待增强 |
第五章 电视新闻语态构建趋势 |
第一节 语态构建的专业化趋势 |
一、硬新闻软化表达 |
二、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
三、加强议程设置能力 |
第二节 语态构建的故事化趋势 |
一、新闻叙事故事化 |
二、悬念的设置 |
第三节 语态构建的新媒体趋势 |
一、融合化趋势 |
二、社交化趋势 |
第四节 语态构建的人格化趋势 |
一、强化服务功能 |
二、关注人物命运 |
第五节 语态构建的贴近性趋势 |
一、语言表述亲民化 |
二、内容生产智能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对国外早间新闻节目的研究 |
(二)对国内早间新闻节目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的概述与发展 |
第一节 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概述 |
一、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定义 |
二、节目特点分析 |
三、节目受众分析 |
第二节 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的兴起与发展 |
一、早间新闻节目的兴起 |
二、发展衍变 |
三、播出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内容及形式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及抽取样本情况说明 |
一、研究对象说明 |
二、抽样方法介绍 |
第二节 省级卫视在播早间新闻节目内容分析 |
一、新闻地域 |
二、新闻类型 |
三、新闻时长 |
四、新闻报道方式 |
五、新闻发生时间 |
第三节 省级卫视在播早间新闻节目形式分析 |
一、节目编排 |
二、互动形式 |
三、包装和演播室设计 |
四、主持人的播报风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整体发展存在问题 |
一、权威不如央视,本土不如地方 |
二、停播改版随意,缺乏规范性 |
三、发展不受重视,缺乏长远意识 |
第二节 节目内容存在问题 |
一、定位模糊,内容同质化严重 |
二、缺乏本土特色,忽略受众需求 |
三、缺乏时效性,少见现场报道 |
第三节 节目形式存在问题 |
一、因循守旧,节目编排呆板老套 |
二、缺乏互动性,不善运用新媒体 |
三、主持人专业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提高思想认识重回新闻本源 |
一、坚定不移,确立新闻立台的理念 |
二、务本守拙,遵循早间新闻发展规律 |
第二节 优化节目内容提高核心竞争力 |
一、针对目标受众,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
二、贴近本土,提供早间服务资讯 |
三、力争新闻时效性,增加现场报道 |
第三节 注重节目编排创新早间新闻形式 |
一、与时俱进,重视节目编排 |
二、多种方式,增强观众参与度 |
三、精心包装,培养专业化主持 |
第四节 融合新媒体扩大节目影响力 |
一、精心管理两微 |
二、善用移动媒体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编码表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目的及意义、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对象和问题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人民日报》历史的研究 |
二、关于党报群众路线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群众:一个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的概念 |
二、群众路线: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路线 |
第二章 农村办报时期《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与乡村传播 |
第一节 土改宣传中群众路线实践的正反经验 |
一、《人民日报》前期土地改革报道中的左倾偏向 |
二、人民日报土改工作团与“土改复查”中的路线纠偏 |
第二节 大众黑板:深入农村群众的传播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讯员、读者来信、读报组:群众办报的制度保障 |
第一节 通讯员制度:群众性的新闻生产机制 |
一、人民日报农村办报时期的通讯员队伍建设 |
二、人民日报城市办报时期的通讯员制度演变 |
第二节 读者来信:联系群众的报纸窗口 |
一、群众来信+编者按:受群众欢迎的“豆腐块”专栏 |
二、从服务性到思想性:读者来信的形态与功能演变 |
第三节 读报组:一种群众性的传播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监督的有效形式 |
第一节 “黄金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
一、20世纪50年代报纸批评繁荣的背景 |
二、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批评实践的特点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历史演变 |
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报纸批评”让位“舆论监督” |
二、2013年以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话语回归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群言型评论:改革开放以来的群众性评论生产 |
第一节 群众作者、群众话题、群众语言、群众观点:群言型评论的基本特征 |
一、广泛的群众作者 |
二、开放的群众话题 |
三、朴素的群众语言 |
四、小中见大、参差多态的群众观点 |
第二节 引导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群言型评论的运作路径 |
一、策划系列征文,引导群众参与 |
二、开展特别策划,集中凝聚共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党的群众路线与党报群众路线的同构:“走转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宣传报道 |
第一节 “走转改”:党报群众路线的一次生动实践 |
一、走基层、访群众,建立党报与群众的“命运共同体” |
二、说真话、写实情,透视中国社会的“时代景深” |
三、群众话、百姓事,捕捉丰满生动的“百姓相册” |
第二节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大规模宣传战役 |
一、集中策划、广开专栏,打好主题宣传“攻坚战” |
二、点面结合、今昔对比,绘出群众路线实践“长画卷” |
三、配合阶段、分步推进,跑好活动宣传“接力赛” |
四、正反典型、对照并举,树立批评表扬“红黑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媒体融合时代的《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 |
第一节 “互联网+群众路线”:为党的群众工作开辟网络新阵地 |
一、搭建网络问政平台,为群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
二、构建网络监督平台,为群众监督开辟新渠道 |
三、打造公益帮扶与便民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公益和生活服务 |
第二节 “互联网+新闻生产”:为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开拓新路径 |
一、人格化交往,与群众构建“亲密关系” |
二、多元化互动,让用户生产群众性内容 |
三、可视化传播,为群众语言增添色彩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规律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和主要动力 |
一、基本模式 |
二、主要动力 |
第二节 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嬗变和当代价值 |
一、历史嬗变 |
二、当代价值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6)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模式及其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和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 |
2.1 媒体传播理论 |
2.1.1 传媒的威权主义理论 |
2.1.2 传媒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
2.1.3 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 |
2.1.4 传媒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
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1 产业融合的内涵、类型及动力 |
2.2.2 传媒产业融合的三种形式 |
2.3 产业共生理论 |
2.3.1 产业共生理论内涵 |
2.3.2 产业共生的特征 |
2.4 博弈理论 |
2.4.1 合作博弈理论 |
2.4.2 演化博弈理论 |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比较及启示 |
3.1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经验 |
3.1.1 英国BBC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2 美国媒介综合集团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3 美国CNN的媒体融合的经验 |
3.1.4 法国France 24电视台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5 日本NHK电视台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6 上海文广集团的媒体融合经验 |
3.2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比较 |
3.2.1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的相同点 |
3.2.2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的不同点 |
3.3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的启示 |
3.3.1 通过媒体融合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
3.3.2 传统主流媒体快速与新媒体融合 |
3.3.3 在媒体融合中大胆创新 |
本章小结 4 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环境及动力机制 |
4.1 我国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困境 |
4.1.1 全媒体环境下我国广电新闻媒体的融合进程 |
4.1.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
4.2 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分析 |
4.2.1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
4.2.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内部环境 |
4.2.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市场环境 |
4.2.4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环境的优化方向 |
4.3 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4.3.1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利益相关主体 |
4.3.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系统分析 |
4.3.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
4.4 媒体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及模式构建的基础 |
4.4.1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 |
4.4.2 基于动态演化过程的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构建的基础 |
本章小结 5 电视媒体与广播及报刊媒体的所有权融合模式 |
5.1 广电报媒体融合模式构建的原则、依据及思路 |
5.1.1 构建原则 |
5.1.2 构建依据 |
5.1.3 构建目标 |
5.1.4 构建思路 |
5.2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模式构建 |
5.2.1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模式总框架 |
5.2.2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模式的运作构架 |
5.3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的演化博弈模型及分析 |
5.3.1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过程中的共生演化 |
5.3.2 广电报媒体融合的决策 |
5.3.3 广电报媒体融合过程中的资源共享 |
5.4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后的自媒体引导能力建设 |
5.4.1 提升互联网思维的新闻资讯自媒体传递能力 |
5.4.2 提升新闻媒体的自媒体舆论引导能力 |
5.4.3 做好新闻媒体自媒体平台的舆情监测 |
5.4.4 利用新闻媒体的自媒体平台为经济建设服务 |
本章小结 6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的合作联盟融合模式 |
6.1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模式构建原则、依据及思路 |
6.1.1 构建原则 |
6.1.2 构建依据 |
6.1.3 构建目标 |
6.1.4 构建思路 |
6.2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媒体合作联盟融合模式的构建 |
6.2.1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合作联盟融合模式总框架 |
6.2.2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模式的运作框架 |
6.3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模型及分析 |
6.3.1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过程分析 |
6.3.2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模型构建及分析 |
6.4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
6.4.1 无激励约束机制 |
6.4.2 引入激励约束机制 |
6.4.3 博弈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7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评价 |
7.1 基于BSC的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分析 |
7.1.1 BSC的核心思想 |
7.1.2 BSC在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评价中的适用性 |
7.1.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后共生演化运作绩效的四个层面 |
7.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目标 |
7.2.2 基于BSC四层面的绩效指标的筛选 |
7.2.3 基于BSC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指标体系确定 |
7.2.4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7.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评价案例及分析 |
7.3.1 目标案例的绩效评价 |
7.3.2 目标案例绩效分析 |
本章小结 8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建设和完善媒体规制 |
8.2 变革和创新体制与机制 |
8.3 处理好媒体经营与新闻生产的关系 |
8.4 强化新闻媒体自律和职业伦理 9 总结及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一(第一轮) 附录二(第二轮) 附录三(第三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
(7)《中视午间新闻》与央视《新闻30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中视午间新闻》与央视《新闻30分》节目分析 |
2.1 《中视午间新闻》节目分析 |
2.1.1 新闻来源丰富 |
2.1.2 报道以社会新闻为主 |
2.1.3 新闻报道中负面消息居多 |
2.1.4 新闻形式统一并且固定 |
2.1.5 新闻镜面花俏 |
2.2 央视《新闻30分》节目分析 |
2.2.1 注重时政新闻报道 |
2.2.2 国际新闻报道数量多 |
2.2.3 新闻稿件呈现制式化 |
2.2.4 新闻报道方式丰富 |
3 《中视午间新闻》与央视《新闻30分》差异性分析 |
3.1 新闻价值的选择不同 |
3.1.1 《中视午间新闻》注重新闻价值的接近性与趣味性原则 |
3.1.2 央视《新闻30分》注重新闻价值的重大性和显着性原则 |
3.2 新闻标题体现的要素不同 |
3.2.1 《中视午间新闻》标题突出新闻“点” |
3.2.2 央视《新闻30分》标题中展示新闻“面” |
3.3 新闻时效性不同 |
3.3.1 《中视午间新闻》以当日上午新闻为主 |
3.3.2 央视《新闻30分》以前一天新闻为主 |
3.4 新闻编排方式不同 |
3.4.1 《中视午间新闻》注重同一类事件的组合编排 |
3.4.2 央视《新闻30分》注重同一个事件的组合编排 |
4 央视《新闻30分》节目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
4.1 央视《新闻30分》节目存在问题 |
4.1.1 新闻时效性不足导致话语权缺失 |
4.1.2 新闻框架官方化内容缺乏贴近性 |
4.1.3 新闻语言制式化导致传播效果欠佳 |
4.1.4 新闻标题较生硬缺乏吸引力 |
4.1.5 新闻编排整合差导致议程设置效果薄弱 |
4.2 央视《新闻30分》节目发展建议 |
4.2.1 增强新闻现场性引领主流话语权 |
4.2.2 丰富新闻框架加强新闻贴近性 |
4.2.3 新闻语言灵活化扩大传播效果 |
4.2.4 标题突出新闻点激发观众兴趣 |
4.2.5 注重新闻编排形成整合效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对《中视午间新闻》编辑张子豪的专访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理论的构建 |
1.4.1 记者配音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的界定 |
1.4.2 记者配音与播音员配音的异同 |
第2章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概述 |
2.1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特点 |
2.1.1 自上而下兴起,全国遍地开花 |
2.1.2 注重小人物故事,拒绝宏大叙事 |
2.1.3 配音低沉客观,努力厘清个人色彩 |
2.1.4 口语化表达,凸显原生态 |
2.2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发展历程 |
2.2.1 打破常规记者发声的萌芽期 |
2.2.2 走基层真情对话的发展期 |
2.2.3 以点带面发展的勃兴期 |
2.3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问题 |
2.3.1 表达欠佳与电视审美的矛盾 |
2.3.2 基调不准与声画统一的矛盾 |
2.3.3 记者移情与新闻客观的矛盾 |
2.3.4 记者配音与职业分工的矛盾 |
第3章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合理性 |
3.1 电视距离文化下的人文沟通 |
3.1.1 立足他者文化视角的温情对话 |
3.1.2“面对面”沟通召唤受众参与 |
3.2 电视听觉传播的重新演绎 |
3.2.1 电视语言视听关系 |
3.2.2 电视声音叙事情结 |
3.3 媒介传播语境的演进发展 |
3.3.1 碎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 |
3.3.2 物质交换到精神交往的转变 |
第4章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受众分析 |
4.1 受众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4.1.1 问卷调查抽样与实施 |
4.1.2 深度访谈 |
4.2 记者配音的受众接受 |
4.2.1 使用与满足理论概述 |
4.2.2 受众接触行为剖析 |
4.3 记者配音的受众选择 |
4.3.1 编码与解码理论概述 |
4.3.2 配音形式与内容传播 |
第5章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
5.1 记者配音的发展趋势 |
5.1.1 多层次常态化发展 |
5.1.2 记者角色纵深拓展 |
5.2 记者配音的发展建议 |
5.2.1 重视内容,谨防“形式化” |
5.2.2 提倡真实,谨防“朗诵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央视记者配音优秀作品创作年表(2011-2015) |
附录C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受众接受调查问卷 |
附录D 记者配音的实践之媒体采访纪实 |
致谢 |
(9)北京卫视和上海东方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内容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相关理论及概念 |
(三) 相关研究 |
(四)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抽样方法 |
三、 《北京您早》的内容分析 |
(一) 整体节目中新闻内容的选择与制作 |
(二) 整体节目的编排 |
(三) 以时段划分的串联的编排 |
(四) 《北京您早》的节目特色 |
四、 《看东方》的内容分析 |
(一) 整体节目中新闻内容的选择与制作 |
(二) 整体节目的编排 |
(三) 以时段划分的串联的编排 |
(四) 《看东方》的节目特色 |
五、 《北京您早》与《看东方》节目特色的差异比较 |
(一) 新闻内容的特色差异 |
(二) 节目编排的特色差异 |
(三) 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湖南经视《直播大事件》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本论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电视直播与湖南经视《直播大事件》 |
2.1 电视直播 |
2.1.1 电视传播的直播方式 |
2.1.2 电视节目直播 |
2.1.3 非节目电视直播 |
2.2 湖南经视《直播大事件》 |
2.2.1 《直播大事件》的历程 |
2.2.2 《直播大事件》的现状 |
2.2.3 作为湖南经视品牌的《直播大事件》 |
第3章 《直播大事件》的节目运作 |
3.1 《直播大事件》的节目选题 |
3.1.1 《直播大事件》的选题标准 |
3.1.2 《直播大事件》的选题来源 |
3.1.3 《直播大事件》的题材分类 |
3.2 《直播大事件》的节目构架 |
3.2.1 《直播大事件》的纵向构架 |
3.2.2 《直播大事件》的横向构架 |
3.3 《直播大事件》的节目运作流程 |
3.3.1 节目的前期准备 |
3.3.2 直播前的调度工作 |
3.3.3 直播中的运作过程 |
3.4 《直播大事件》的运作机制 |
3.4.1 《直播大事件》的项目负责人制 |
3.4.2 《直播大事件》的协同机制 |
3.4.3 《直播大事件》节目中的配置与分工 |
第4章 《直播大事件》的直播操作 |
4.1 《直播大事件》直播规程 |
4.1.1 节目时长 |
4.1.2 直播流程 |
4.1.3 电视必要元素 |
4.1.4 《直播大事件》的语言表达要求 |
4.2 《直播大事件》的直播间操作 |
4.2.1 直播间的导演操作 |
4.2.2 直播间的主播台操作 |
4.2.3 直播间的短片操作 |
4.3 《直播大事件》的现场操作 |
4.3.1 转播车上的操作 |
4.3.2 直播现场的操作 |
4.4 《直播大事件》的技术设计原则 |
4.4.1 图像的基本原则 |
4.4.2 声音的设计原则 |
第5章 《直播大事件》的媒体成就 |
5.1 《直播大事件》的传播影响 |
5.1.1 《直播大事件》的社会影响 |
5.1.2 《直播大事件》助推地方发展 |
5.2 《直播大事件》的节目经典 |
5.2.1 收视奇迹——新疆贵人赛买提 |
5.2.2 载誉而归——直播好朋友杰布·克里斯 |
第6章 《直播大事件》展望 |
6.1 《直播大事件》的持续尝试与探索 |
6.1.1 《直播大事件》的媒体资源创新 |
6.1.2 公用信号全球化 |
6.2 《直播大事件》的可持续发展 |
6.2.1 后节目时间盈利思考 |
6.2.2 联动直播实现资源最优化 |
6.2.3 《直播大事件》与新媒体融合的思考 |
6.2.4 《直播大事件》与新闻领域的互动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简洁、快速是精髓——电视口播新闻制作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演变 ——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D]. 袁侃. 武汉大学, 2018(02)
- [3]我国电视新闻语态演变研究[D]. 田晓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4]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宋易倩.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5]《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D]. 荣翌. 中国传媒大学, 2017(02)
- [6]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模式及其绩效评价[D]. 钟央. 武汉大学, 2015(01)
- [7]《中视午间新闻》与央视《新闻30分》对比研究[D]. 韩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8]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研究[D]. 崔立霞. 湖南大学, 2015(03)
- [9]北京卫视和上海东方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内容的分析[D]. 王嘉曼.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1)
- [10]湖南经视《直播大事件》节目研究[D]. 兰妮子. 湖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