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论文_梁湛钊

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论文_梁湛钊

翔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云浮 527400

摘要:现阶段,随着城建进程愈加深入,对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来说,若想确保建设紧跟城市建设趋势,需秉持以“绿色理念”为导向推进施工。绿色理念需要从传统施工出发予以改革,除了保障质量外,还应有效控制能耗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效益契合预期目标。

关键词:绿色理念;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引言

以绿色理念为导向,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相关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对“绿色理念”融于施工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对相应施工要求、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着绿色化转变夯实基础。

1工程施工秉持“绿色理念”的重要意义

绿色施工主要是以质量、安全为基础,借助先进手段对建设资源加以节约,并对建设影响进行把控。该理念是从建筑工程层面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施工单位而言,企业若想强化形象,需要针对施工阶段强化管理,针对污染控制、环保以及文明施工等层面予以把控,以工程实际为导向制定“绿色化”的设计,从而对相应干扰进行规避。基础设施具备工期长、技术难等诸多特点,推动绿色理念融于工程施工便需要借助新工艺、绿色材料等技术与资源,强化管理水准。工程施工秉持“绿色理念”能够针对传统施工予以改革,从而有效延长工程寿命、强化其相应功能作用。其次,绿色施工还可以确保施工建设更富安全性和环保性,为强化工程各方效益夯实基础。最后,绿色施工还可以促使环保理念的生成,有效推进工程的“绿色”建设。

2推动绿色理念融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的相关要求

2.1对场地干扰进行把控

对于基础设施来说,其施工通常会经过由平整场地至废物处理等多项环节,上述环节会使基础设施四周的地形地貌、地下水位以及动植物等遭受影响。有的会给现存文物或者是特色资源等代开破坏。因此,推进绿色施工必须对场地干扰进行把控,对于生态环境做到充分尊重。建设企业需要以当地自然以及构筑物等诸多特征为导向展开设计、施工,有效保护此类特征。例如,施工时应深入了解对应的保护区域与方法,并降低临时设施和管理等的数量。此外,还应从库存区域出发加

2.2以气候条件为导向调整施工

工程施工因为工期较长通常会遇到季节变更,所以施工还应以气候条件为导向进行调整。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对应的气候特征,从而有效把控成本支出,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规避:(1)对于关键施工或者是重点部位来说,其施工必须提前在不利气候出现前;(2)还应充分考虑场地排水工作,避免材料机械等受到威胁;(3)场地布置也需要对气候变化加以重视,例如,木工棚便需要于下风向位置进行布置。

2.3从工程施工出发强化管理

推动绿色理念融于工程施工,需要依靠施工管理来体现。建筑企业需要积极组织员工就“绿色理念”展开学习,明确其重要意义,并了解相应的绿色建设规范。例如,对于规划、采购、人员等层面的管理来说,便需要秉持“节约”理念,强化材料、机械等的使用效率,为增强工程效益夯实基础。

2.4提升工程资源使用率

对于基础设施来说,其施工必须依靠巨大能源消耗,因此,提升资源效率显得极为关键。可以通过:(1)施工需要针对水源使用加以监测,可以进行小流量设施的装设,并有效利用雨水或是废水;(2)还应节约电能,施工时可于现场进行节能灯具、声光传感器等的装设,设备选取也可依据“节能原则”进行;(3)还应对材料损耗进行把控,不论是材料采购还是后续库存和搬运,均需要对不必要支出进行把控。例如,对于钢筋使用来说,便需要对其加工、焊接相应参数进行计算,从而避免钢筋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推动绿色理念融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的技术分析

3.1污染控制

3.1.1扬尘控制

施工通常会伴有较多的土方工程,因此,扬尘污染很难避免,必须针对扬尘污染加以控制。首先,施工时应进行挡风扬尘墙的合理设置,其不论是应用范围还是便捷性均较为理想。并且墙体具备合理的透风系数,其抑尘效果较为理想。其次,还可借助扬尘剂来进行湿润、凝结,从而将粉尘微粒等固定在网状结构之中,它们会因重量提升而迅速降落,从而对二次污染进行规避。现阶段,抑尘剂具备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应积极推广。

3.1.2噪声控制

通常工程施工伴有的噪声污染多源于各类设备运行,所以噪声控制便需要从设备这一源头出发加以把控,可利用噪声较为理想的设备,如装载机或者发电机;还应以施工实际为导向对机械位置进行切实规划,不应紧靠住宅区,从而降低噪声。此外,还可针对声源处进行消声器的合理装设,将消声效果控制于10~50dB。若需要针对传播途径加以消声,那么可利用吸声、隔声等材料。对吸声材料来说,诸如玻璃棉、木丝板等均可吸收一定噪声。而对于隔声材料而言,则需要进行混凝土挡墙的设置,并且其需要超过声源波长,确保噪声得到有效隔绝。同时,对于人为噪声,需要借助相应规章机制予以控制。

3.1.3光污染控制

工程施工可能伴有一定光污染,通常包括:(1)钢材加工会因电焊操作而导致光污染;(2)夜间赶工也会因照明灯具亮度过高而引发光污染。因此,对于前者需要在作业时合理使用遮挡,对光外泄等情况加以规避。就夜间施工来说,则应保证灯具亮度契合施工作业,还可依靠挡光板等来规避光污染。

3.1.4化学污染控制

化学污染多是由于施工时相应的外加剂作用。因为其一般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必须完善隔水措施。当然化学药品还需要做到集中处理,防止部分物质渗入到地下。建设企业还应就土壤质量做到实时监测,技术人员需要以相应规范为导向,从运输、加工等多个层面出发强化管控。

3.2水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

首先,基坑降水可依靠土层具备的自渗作用引导上层水向着下层集中,确保水向着地下回灌从而展开回收利用。其次,还应针对降水做到适当地抽取存放,随后加以合理利用。对于雨水来说,需要经历由收集直至沉淀处理的流程操作,随后可将其用在洗车、现场抑尘等作业中,若其处理达标还可将其用于混凝土养护或者砌筑抹灰等作业,对于生产废水来说,则需要借助过滤、沉淀等系列措施予以处理,做到二次利用。

3.3“三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三新”技术作为保障绿色施工的重要手段,要求建筑企业按照工程质量样板引路,精细化施工管理模式,大力推广建筑绿色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鼓励企业推广运用绿色建造方式,如采用铝合金模板,预制混凝土整体构件,整体爬升式外脚手架等绿色施工技术及工艺,应用纳米涂料,玻璃纤维筋等新型材料,减少建材消耗和施工现场扬尘,促进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提升建筑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以生产进度、质量保证、安全风险防控等为出发点,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参观学习,总结及创新,将工程建设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管理工作和现场生产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三新”技术对生产的良好的推动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把“三新”技术的管理作为日常工作深入开展会为工程建设绿色施工带来极佳的效果。

结语

总之,推动绿色理念融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之中是市政工程向着物质、精神文明推进的重要途径,建筑企业需要明确“绿色”施工相应的要求与措施,确保企业施工紧跟绿色趋势。工程施工还应以工程实际为导向规划绿色施工基础,为强化工程相应的经济、社会效益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魏般.基于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6):35-36.

[2]赵术平.绿色施工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运用方面[J].建材与装饰,2017(51):50.

[3]张建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7):197-198.

论文作者:梁湛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  ;  ;  ;  ;  ;  ;  ;  

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论文_梁湛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