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关于2002年新闻服务改革进展的备忘录

新华社关于2002年新闻服务改革进展的备忘录

一、新华社2002年新闻业务改革进展备忘(论文文献综述)

邓绍根[1](2020)在《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历程及其未来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是中国新闻传播史整体研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分为曲折前行、恢复开拓、反思创新、繁荣发展等四个阶段;研究成绩不小,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展望未来,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创新发展,应立足于新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紧跟新时代,加强思想理论指导,增强宏观历史思维和责任感,推进史料文献的系统整理工作,全面系统、客观深入地研究新中国新闻传播史。

刘冰宇[2](2020)在《话语分析视阈下的新华社新闻述评研究 ——基于述评文章(2018-2019)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历时百年的新闻述评文体,以夹叙夹议为核心特征,兼顾报道与评论之长,在民国报刊史上有着“几乎所有大报都有此一栏”的辉煌历史,其后在漫长的战争年代,更成为剖析时局、强我民心的有力工具,至新中国成立至今,又着眼“经济述评”“政治述评”“大事述评”等内容,活跃于各大报刊,发挥着重要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功能,是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面临当今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现和发展,新闻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媒体间互相冲击和挤压日趋加大,新闻述评这一文体的价值也受到怀疑,有观点认为其难有能抓住读者眼球的亮点,且在采编过程中存在相对的高要求、高风险、高成本“三高”文体,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报纸甚至出现了“去述评化”倾向。那么,新闻述评文体的发展现状如何?有何发展趋向?基于此问题,本文搜集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2018年至2019年间12个月中刊发的共计137篇述评文章,并以此为样本,辅以相关统计工具,从刊发时间及数量、篇幅、主题分布、内容对象等角度入手,获取新华社对新闻述评文体使用的整体情况。而后又借助梵·迪克话语分析理论工具,从宏观、微观以及风格与修辞三个视角入手,梳理并归纳新华社新闻述评文章的话语特征。研究发现,新华社述评文章在话语表达方面主要呈现出三个特征:其一,内容广泛聚焦重大主题。系列述评文章在内容方面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涉及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涉及重大主题的宣传活动,更是新华社述评文章的写作重点。在具体的写作方面,则通常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体现宏观主题;其二,相关控制式结构凸显宏观主题。新华社系列新闻述评文章在宏观和微观的文本组织架构上有其常用的结构模式,宏观层面上主题结构的实现上以相关控制式结构为主导,即围绕核心主题,对相关事例材料进行组织,控制性的完成全篇内容。在微观层面的主题实现上,通过对存在逻辑或意义关系的命题进行删略、概括等宏观规则,逐级推导最终实现宏观命题;其三,创新性的话语表达营造出独特的风格。新华社述评文章在词汇、句式以及修辞引语的运用上,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词汇方面多使用凸显主题性与时代感的词语,体现时代感与新鲜感;在句式上,以陈述句式为主,表达事实与观点,同时也穿插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式,使得文章语势富于变化;此外多种修辞手法、混合型引语及数据等的使用,在彰显着文本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同时,也体现着文本的生动性和戏剧化色彩。在以上特征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新华社述评文章独特的话语风格。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在新闻述评文体的应用方面有其独特性和优势所在,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如多聚焦政治经济领域,存在主题失衡倾向等,但其所呈现的话语特征仍可为各级党媒党报的新闻话语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尤其是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波澜壮阔的转型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转型过程中,有许多新事物、新课题需要给以合理的指导与引领。新闻述评文体以述评结合的方式,提供着新鲜的、深刻的、独特的见解,帮助广大受众加深对事实的社会意义的理解,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和应用新闻述评文体,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方婧雯[3](2020)在《郭玲春新闻作品研究》文中认为郭玲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着名的女记者,以“散文式”新闻作品蜚声新闻界。她的新闻报道本着为人民与国家服务的宗旨,力求创新、不落俗套。长久以来,学界不乏对我国新闻史上女记者的研究,但是对于郭玲春新闻作品的整体研究却并不多见。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内容丰富,涉及多层次、多领域,具体表现在她的会议新闻善于挖掘读者欲知应知的信息;人物新闻以知识分子为重点,力求树立新时代的榜样;文艺新闻能够从侧面展现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进程。此外,郭玲春作为新华社记者,她十分注重报道的政治性,她的新闻报道以正面题材为主,多角度地为人民群众展现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气象。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在写作上也极具特色:一、角度独到,选材灵活。郭玲春的新闻报道无论是角度选取还是素材撷取都新颖独特,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二、文章架构不落窠臼。郭玲春的新闻报道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结构,而是根据主题与内容“量体裁衣”。三、写作技巧灵活多变。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常运用多种写作技巧,极具感染力。如:使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引导读者,通过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与可读性,采用丰富多彩的新闻语言,使新闻变得更加鲜活丰满。郭玲春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呈现出以上特色,是因为她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在领导与同事的支持下,成功借助了新华社强大的平台优势、以及依靠自身成长经历培养出独特的品格。总而言之,郭玲春的新闻实践活动对新闻业有着突出的贡献,不仅开启了七、八十年代新闻写作的新篇章,对今天的新闻从业人员同样有着示范作用。

乔傲龙[4](2019)在《《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文中认为《抗战日报》创刊于“晋西事变”结束之后的1940年9月18日,1946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停刊,前后历时9年。作为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晋绥分局)的机关报,在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为中心,分五个部分对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进行了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考察。本文所称的文化动员,既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称的以文化为手段所进行的动员,即以文学、艺术、新闻等方式动员民众参与中共领导下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同时亦包括以文化建设为目的而进行的人才动员,即中共为了发展其领导之下的文化事业,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第一部分追溯了中共的办报传统及其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以及从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到“晋西事变”之前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牺盟会、战动总会在晋西北地区的办报活动,论述了这一时期报纸所具有的鲜明的统一战线色彩,并重点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采编队伍的发展。这支采编队伍的人员具有双重角色,他们因动员而加入这支队伍,又通过办报动员了其他广大群众。在文化动员中,他们起到了核心的引领作用。从初期以国共对立时期的储备干部及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发展的知识人才为主,到1942年延安知识人才的大量补充,再到抗战胜利之后本土知识分子的崛起,《晋绥日报》(《抗战日报》)办报队伍9年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动员的总体进程,由此可以看出此种动员不同于其他社会动员的渐进性特征、其对人才培养的依赖,以及文化人才培养的接续性要求。第二部分论述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通讯队伍的建立和完善。报纸的通讯工作在1942年之前和之后的对比结果表明,在文化落后的根据地,只有党的各级政权把办报视为一种“深入的组织工作”,举全党之力并发动群众参与,报纸才能体现出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党性,并成为党对群众进行文化动员的有力武器,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则必须通过完善的通讯网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事实上,在《晋绥日报》(《抗战日报》)9年的发展过程中,报纸质量与通讯工作始终呈现出极强的正向相关。报纸通讯员队伍的逐渐壮大、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讯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提升了文化动员的覆盖面及有效性。第三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三级报网中的地方油印报纸和基层乡村的黑板报,及其与晋绥农村的冬学运动、识字运动、读报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油印报和黑板报作为大报的二级和三级系统,其成败的关键依然在于群众路线是否得到了有力的执行,而冬学、识字、读报等群众运动的开展,不但本身就是文化动员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报纸的文化动员能否得到预期回应的根本性前置要件。第四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在社会动员中的新闻“客里空”问题及其成因,并对晋绥边区反“客里空”运动中“新闻求实”与“思想土改”两条线索进行了梳理,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证明:工具目的只能通过专业主义途径得以实现,因此工具主义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以保证新闻真实性与政治正确性之间最低限度的平衡,否则将适得其反。第五部分得出全文结论: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文化建设是“比打倒一个日本帝国主义更难的题目”,文化动员应充分估计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特征,而人才能否接续、动员能否持久则是文化动员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战时的教育条件导致了特定门类人才在供给侧的困难,而受众的接受水平则导致了特定文化产品在需求侧的疲软,由供需关系所导致的失衡结构,是文化动员的决策者和文化建设的规划者必须理智面对的现实,因时因地制宜是上策,一味求全可能适得其反;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动员中成功的群众路线并非线性结构,而是一个棋盘状系统,在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之下,“棋盘效应”使每个运动都与其他所有运动相为支撑,从而形成化合作用;群众路线的本质是群众利益路线,文化动员本质上也是利益动员,其功能是通过“利他”而实现的,只有以此认识为前提去组织动员,才能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不能切中民众的利益诉求,无助甚至有损于民众利益的实现,则动员的意图终将落空;党报是政党开展社会动员的有效工具,但工具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尊重新闻自身规律为前提,以牺牲新闻真实为代价的工具追求必将适得其反。

陈龙[5](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说明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孟庆麟[6](2019)在《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党对意识形态及传媒领域的重视程度、举措密度和网络治理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从而营造了团结、鼓劲、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十九大召开以后,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及新闻出版工作,新时代要求新闻出版领域能够实现舆论引导、传承文明、凝聚共识、提高公众素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价值,在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等方面做出积极有效的探索。本文对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进行分析挖掘,并且对新闻出版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做了深入研究。首先,运用CiteSpace方法对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状况做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探讨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的网络、热点、内容聚类和发展趋势等,发现了研究热点集中在新闻出版业、新闻出版强国、小康社会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也发现了新闻出版研究的内容形成了法制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与时代背景、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和政府职能五大聚类中心这些研究特征。特别是通过对热点关键词的趋势分析,发现了媒体融合与数据新闻是近年来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这些研究内容是后面几个专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其次,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特征、数据新闻发展特征以及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这三个专题做深度分析,特别是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挖掘了数据新闻、媒体融合研究的关注热点和关键内容。对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特征的分析包括媒体产业多模式发展特征、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定位、新闻媒体的需求融合与市场融合等;对数据新闻发展特征的分析包括数据新闻的发展历史、国外数据新闻的热点、人工智能对数字新闻的影响及数据新闻发展趋势分析等;对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特征的分析包括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概况、国家出版基金与国家发展战略关联、国家出版基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文化产业投入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分析等。再次,探讨了当前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包括我国新闻出版业数据新闻发展路径与对策、新媒体融合多模式发展路径与对策以及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发展路径与对策等。最后,探讨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实施中的保障机制,包括媒体组织绩效评估机制、新闻出版健康发展的导向机制、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保障机制、现代数字技术保障机制、促进媒体融合的激励机制以及新闻出版监管机制等。

邓绍根,张文婷[7](2019)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新闻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是百年中国新闻史研究史上的繁荣时期。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新闻史研究走过了逐步恢复、全面展开、锐意进取和创新发展的四个阶段。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新闻史研究成绩巨大,研究视野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成果数量空前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改革开放40年,不仅是中国新闻史研究者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四十年;而且是新闻史学科地位确立、成熟、反思和拓展的四十年;更是新闻史研究受国家资助力度最大、涌现成果最多、社会反响最好的四十年。展望未来,中国新闻史研究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强化新闻史研究的本体意识,确立新闻史研究的总体目标,推进整体新闻史研究,提升中国新闻史研究整体水平。

黄春平[8](2018)在《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百年进展与反思——基于学科发展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成果从民国的零散专文发展到今天的专题性编目和学术史着作,百年来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标志性的进展与成就,但从学科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它仍然在学科成果体系的完整性、学科方向的分类细化、乃至整理研究的学科队伍方面留下了不少亟待提升的空间。基于学科发展的视角进行系统的百年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还须做好如下几项基础性工作:完善中国新闻学论着百年编目,创新整理研究方法构建文献数据库,以问题为中心,进行专题性、个案性、跨学科性的整理研究。

李彬[9](2015)在《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文中认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新闻变革似有一种正反合的三部曲:八十年代高度政治化、九十年代去政治化与新世纪以来再政治化。文章由此政治视角审视了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系列演化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在纷繁复杂、众语喧哗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梳理归结中国新闻变革之轨迹、踪影与脉络。

王继先[10](2015)在《新闻人马星野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着名报人、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及新闻管理者,马星野是研究20世纪中国新闻史绕不过去(或不应绕过去)的重要人物之一。自1931年由国民党“中央政校”保送到美国密苏里大学研修新闻,1934年回国任教于政校开始,马星野就成了“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作为体制内新闻人和“保守派中的开明分子”(李金铨语),他的一生始终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相伴随。他尽其一生所做的就是以折衷协调的方式,努力在矛盾对立面中找到交叉点和共同点,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以“圆融贯通”的中庸态度努力接近自己的理想,力求解决“三民主义”、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和中国传统儒家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平衡问题,并努力将三者融合内化为自身所特有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本文对马星野人生道路与新闻人生涯的研究,展现了少年、青年和新闻人三个不同时期马星野的人生经历。认为马星野之所以选择“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这条人生道路,有历史、社会和个人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来源于诸如家世熏染,导师影响,时代环境、个人对理想的追求及对社会现实尤其是国民党统治的顺从等多种因素。对马星野新闻教育实践的研究,把他14年人生经历划分为“试验新兵”、“全职园丁”、“兼职导师”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叙述,首次提出了国民党新闻教育的“政校模式”和由此形成的“政校(政大)新闻帮”这两个概念,指出“政校模式”新闻教育所具有的以模仿“密苏里模式”专业主义新闻教育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儒家精神和“三民主义”要求而形成的特征;对马星野新闻业务和管理实践的研究,系统梳理叙述了马星野在《中央日报》、“中央社”的新闻业务实践以及任职国民党“中宣部”新闻事业处、国民党“中央第四组”、国民党“中央新闻党部”、“中国新闻学会”、“大众传播教育协会”等机构和组织里44年的管理实践经历,指出在时代和社会大环境背景下,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的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想和中国传统儒家人文情怀最终必然受制于国民党统治需求这一现实的归宿;对马星野新闻思想的研究,提出了马星野新闻思想的“三民主义”与西方专业主义两个来源,并以之为贯穿其新闻思想的主线,厘清了其新闻思想“产生”、“发展”、“延拓”的“三阶段”脉络,归纳出其新闻思想在各阶段的侧重内容,即“产生期的西方理论指导下的专业主义新闻思想”、“发展期的‘国家民族至上’的‘三民主义’新闻思想”和“延拓期的‘蒋公语录’精神阐释下的现代大众传播思想”,既体现了马星野新闻思想在各阶段必然存在的差异性,也体现了马星野新闻思想随时代和个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成熟的连续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星野以“三民主义”为政治指导,以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为实用方法的新闻事业思想的局限;对马售闻人个性风格的研究,凝练出作为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重要代表的马星野所具有的“以‘三民主义’为政治导向,以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为方法,以中国传统儒家精神追求为核心”的“马氏风格”内涵及承载这种风格的“中体西用”、“矛盾协调”方式的形成动因、具体体现和导致的“得”“失”。马星野在20世纪的中国新闻史上虽然不是推动或制约当时新闻业发展或变化的主流动力,但因其特定的社会角色使他成为这段时期新闻史发展历程,尤其是民国时期新闻史研究中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因为他不仅代表“他”自已,而且代表了与他人生经历、人生哲学、理想追求及实现方式都有相近或相似之处的那个“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群体。对“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群体的重要代表马星野在20世纪中国新闻史尤其是民国时期新闻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及历史地位予以历史、客观、辩证的评价,是本研究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新华社2002年新闻业务改革进展备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华社2002年新闻业务改革进展备忘(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历程及其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回顾: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曲折前行(1949-1978)
    (二)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恢复开拓(1978-1999)
    (三)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反思创新(2000-2009)
    (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繁荣发展(2010年以来)
        第一,新中国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面向更加多元。
        第二,新闻人物研究中广泛运用口述史方法。
        第三,反映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年鉴纷纷出版。
        第四,地方新闻传播史研究着述颇丰。
二、现状评述: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不足之处
    (一)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存在滞后性
    (二)新中国新闻传播史整体性研究成果数量少,规模小
    (三)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整体性研究成果受“革命史”范式影响较大
    (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文献资料缺乏系统性整理
    (五)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未能跟上新时代步伐
三、未来展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创新发展
    (一)紧跟新时代,加强思想理论指导
    (二)增强宏观历史思维,突破“革命史”范式束缚
    (三)推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料的系统性整理工作
    (四)史实描述梳理与经验规律归纳总结并重
    (五)增强历史责任感,全面系统、客观深入地研究新中国新闻传播史

(2)话语分析视阈下的新华社新闻述评研究 ——基于述评文章(2018-2019)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背景
    (二)研究综述与回顾
        1.关于新闻述评文体
        2.关于新闻话语分析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1.研究框架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1.研究意义
        2.创新之处
一、新华社新闻述评样本选取及概览
    (一)选取新华社述评为研究对象的缘由
    (二)新闻述评样本的筛选
    (三)新闻述评样本概览
        1.述评时间分布
        2.述评篇幅分布
        3.述评主题分布
        4.述评选题类型
        5.述评内容类别
二、新华社新闻述评的宏观结构分析
    (一)新华社新闻述评的结构形式
    (二)新华社新闻述评的新闻图式
        1.事件性述评新闻图式分析
        2.非事件性述评新闻图式分析
    (三)新华社新闻述评主题结构分析
        1.形势述评主题结构分析
        2.工作述评主题结构分析
        3.事件述评主题结构分析
        4.思想述评主题结构分析
三、新华社新闻述评的微观语义分析
    (一)词汇——主题性与时代性
        1.契合文本主题的高频名词
        2.富有时代感的专有新词
    (二)句子——多样化与风格化
        1.陈述句:论述与说明
        2.疑问句:互动与引导
        3.祈使句:方向的引导
        4.感叹句:情感的表达
四、新华社新闻述评修辞与风格分析
    (一)修辞特色分析
        1.修辞手法的选择
        2.引语:“混合型”引语增强真实感
        3.数据:精确数据体现客观性
    (二)风格特色分析
        1.客观理性亲民大众
        2.诗词用典文质平衡
五、新华社新闻述评的话语特征与归因启示
    (一)述评文章呈现的特征
        1.选题宏大聚焦重大主题宣传
        2.控制式结构凸显宏观主题
        3.创新话语表达营造独特风格
    (二)述评话语特征呈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1.机构属性——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
        2.根本动因——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
        3.现实需求——社会共识与认同的建构需要
        4.推动力——业界的文体实践与学界的文体研究
        5.落脚点——因人而异的读者内容需求
    (三)述评文章研究的启示
        1.把握核心议题,讲好故事提高引导力
        2.小切口大主题,亲民话语增强感染力
        3.树立融媒意识,守正创新提高传播力
        4.适应时代需求,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新华社新闻述评文章样本统计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郭玲春新闻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郭玲春新闻作品的报道题材与报道倾向
    第一节 郭玲春新闻作品的主要题材
        一、会议新闻报道:挖掘读者欲知应知的信息
        二、人物新闻报道:以知识分子典型为重点
        三、文艺新闻报道:侧面展现文艺改革进程
    第二节 郭玲春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一、内容注重政治性
        二、以正面报道为主
第二章 郭玲春新闻写作的创新
    第一节 角度独到选材灵活
        一、注重角度选取
        二、灵活撷取素材
    第二节 文章架构不落窠臼
        一、散文式结构
        二、视觉式结构
        三、并列式结构
    第三节 表现手法博采众长
        一、叙议结合,融入个人思想情感
        二、活用引语,巧摘报告
        三、新闻语言丰富多彩
第三章 新闻作品特色的成因及新闻实践的启示
    第一节 郭玲春新闻作品独具特色的成因
        一、时代因素的影响
        二、平台优势及领导同事的支持
        三、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
    第二节 郭玲春新闻实践对新闻业的启示
        一、突破陈规,勇于创新
        二、不怕吃苦,勤动脑筋
        三、以读者为中心,有高度的责任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概念阐释
    四、行文结构及内容
    五、运用的资料及分析方法
    六、本文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从固有人才到本土精英——“意识形态部队”的组建
    第一节 《抗战日报》创刊之前中共在晋绥的社会动员模式
        一、报纸是社会动员的制高点
        二、中共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
        三、抗战全面爆发前后中共领导下的晋西北进步报刊
        四、“晋西事变”与《抗战日报》的创刊
    第二节 “固有知识分子”与《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一、“固有知识分子”与国共两党对立时期的中共人才储备
        二、3:3:3——《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第三节 报纸的地方化努力与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一、《抗战日报》的地方化努力
        二、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第四节 文化动员的成果——山药蛋派与七七七文艺奖
        一、山药蛋派与《抗战日报》副刊作者群
        二、七七七文艺奖与晋绥文艺队伍
        三、1949 年干部南下对晋绥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全党办报与通讯网络建设
    第一节 融入中共组织——党报姓党的目标追求
        一、不带编号的党内文件
        二、“聋盲软哑”——言说与倾听之间的疏离
        三、一纸《决定》引领晋绥全党参与办报
        四、全党办报的生动局面
        五、书记县长笔下的新闻稿件
    第二节 链接基层社会——“局域”通讯网络的构建
        一、各级党委对报纸通讯工作的推动
        二、通讯队伍的动员
        三、通讯队伍的组织
        四、通讯员的培养:刊授、函授、面授
        五、从农民到优秀通讯员:一个生动的个案
        六、“逼”和“哄”:一个通讯模范县的成长
        七、通讯队伍规模、来稿数量、报纸发行量的变化
        八、晋绥根据地通讯网络建设的历史借镜
第三章 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黑板报”与读报小组
    第一节 冬学运动与文化翻身
        一、从《抗战日报》看晋绥冬学的起伏
        二、从晋绥冬学看民众文化需求的变动
        三、冬学运动与群众办报
    第二节 读报运动与读者的“创造”
        一、通讯网络是读报活动的基本依托
        二、识字运动是读报发展的有力助推
        三、“报纸上山”与“报纸下地”
        四、读报运动与文化觉醒
        五、读报运动的收获
    第三节 油印报、黑板报与晋绥边区三级报网
        一、油印报:在黑板报与大众报之间
        二、民众的舆论机关——黑板报
第四章 《晋绥日报》的“客里空”新闻与反“客里空”运动
    第一节 “客里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第二节 “客里空”背后的集体无意识
        一、“意义”的诱惑——从记者谷曼看“客里空”的心理机制
        二、需求指导下的供给——从“模范村”报道看工具主义生产模式
        三、私欲对“公器”的觊觎——工具主义的次级衍生
    第三节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
        一、新闻求实——专业主义视野下的反“客里空”运动
        二、“思想土改”——工具主义层面上的反“客里空”运动
    第四节 反“客里空”运动的历史回响
        一、土改纠偏与《晋绥日报》停止反“客里空”
        二、毛泽东“谈话”与此后30年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评价
        三、反“客里空”,一个未了的话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一)党管党报
        (二)全党办报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余论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6)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创新意义的讨论
        1.2.2 关于新闻出版与传播模式方面的研究
        1.2.3 关于新闻行政监管创新方面的研究
        1.2.4 关于新闻出版业投融资体系及模式的研究
        1.2.5 关于新媒体融合与演化的研究
        1.2.6 关于数据新闻和数字出版的研究
        1.2.7 关于媒体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
        1.2.8 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2.1.1 新闻出版
        2.1.2 新媒体
        2.1.3 数据新闻
    2.2 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
    2.3 数据拟合模型与理论
        2.3.1 线性趋势拟合模型
        2.3.2 二次曲线趋势拟合模型
        2.3.3 指数趋势模型
    2.4 回归分析模型
    2.5 定性预测方法
    2.6 评价与评价指标体系
    2.7 文献研究法
    2.8 本章小结
3 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3.1 文本处理过程中重要参数的选取
    3.2 新闻出版的共现现象分析
        3.2.1 共现分析的一般过程
        3.2.2 共现网络的聚类分析
    3.3 新闻出版研究特征的分析视角
    3.4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3.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4.2 研究工具
    3.5 新闻出版研究演化过程
        3.5.1 新闻出版研究的基础数据分析
        3.5.2 新闻出版领域研究学者关系图谱
        3.5.3 新闻出版研究的历时热点议题演变
    3.6 新闻出版研究趋势
    3.7 新闻出版研究特征
    3.8 本章小结
4 媒体融合发展热点分析与特征挖掘
    4.1 媒体融合概念与模式
        4.1.1 媒体技术融合
        4.1.2 媒体经营方式融合
    4.2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的发展历程
    4.3 媒体融合发展的特征分析
        4.3.1 媒体融合研究热点可视化整体分析
        4.3.2 媒体融合研究热点领域内容分析
        4.3.3 媒体融合研究知识聚类
        4.3.4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4.3.5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4.3.6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4.3.7 媒体融合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数据新闻热点分析与发展特征挖掘
    5.1 数据新闻的功能与特征
        5.1.1 数据新闻的理念
        5.1.2 数据新闻的功能
        5.1.3 数据新闻模式的特征
    5.2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基本状况
    5.3 数据新闻研究的知识图谱
        5.3.1 数据新闻研究热点可视化整体分析
        5.3.2 数据新闻研究热点领域内容分析
        5.3.3 数据新闻研究知识聚类
        5.3.4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5.3.5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5.3.6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5.3.7 数据新闻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5.4 数据新闻的发展特点
        5.4.1 新闻报道的动态化
        5.4.2 数据新闻的定制化
        5.4.3 数据新闻可视化
        5.4.4 数据新闻预测服务
    5.5 2018年全球数据新闻奖获奖分析
        5.5.1 全球数据新闻奖历史
        5.5.2 数据新闻获奖案例创新分析
    5.6 数据新闻的发展态势
        5.6.1 数据新闻的内容多样化
        5.6.2 数据新闻的形式多样化
        5.6.3 数据新闻的功能多样化
    5.7 数据新闻发展的反思
        5.7.1 扩大数据来源及深度数据挖掘
        5.7.2 急需设立我国数据新闻专业规范
        5.7.3 监管与提升需要并重
        5.7.4 需要扩展新型的新闻法律法规
        5.7.5 设计人工智能新闻伦理标准
    5.8 本章小结
6 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分析
    6.1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发展概况
    6.2 国家出版基金与国家发展战略关联分析
    6.3 国家出版基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6.4 文化产业投入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分析
    6.5 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
    6.6 本章小结
7 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
    7.1 数据新闻发展路径与对策
        7.1.1 数据新闻的本土化对策
        7.1.2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对策
        7.1.3 数据新闻的新技术对策
        7.1.4 数据新闻的专业化管理对策
    7.2 媒体融合多模式发展路径与对策
        7.2.1 媒体融合是新时代新闻出版的必然趋势
        7.2.2 新闻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需求融合和市场融合
        7.2.3 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定位
        7.2.4 新媒体融合的战略方案
    7.3 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发展路径与对策
        7.3.1 大数据对我国出版行业的影响
        7.3.2 我国出版业发展大数据的应用环境分析
        7.3.3 我国出版业大数据应用的战略分析
        7.3.4 大数据出版业应该重视个人数据隐私、企业数据安全
    7.4 本章小结
8 我国新闻出版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8.1 建立适合我国新闻出版特征的绩效评估机制
        8.1.1 媒体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8.1.2 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方法
        8.1.3 评估模型量化计算的进一步思考
        8.1.4 绩效评估的可拓优度评价方法
    8.2 建立新闻出版健康发展的导向机制
    8.3 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保障机制
    8.4 现代数字技术保障机制
    8.5 打造促进媒体融合的激励机制
    8.6 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闻出版监管机制
    8.7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新闻史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的新闻史研究逐步恢复及其学科确立(1978—1989)
    (一)新闻史着作厚积薄发,相继问世
    (二)新闻史文章涌现,史料整理工作成效显着
    (三)当代新闻史研究受到重视
    (四)中国新闻史分支学科地位被确立
二、中国的新闻史研究的全面展开及其学科成熟(1989 1999)
    (一)通史、断代史着作影响深远
    (二)报刊个案研究与专题史研究百花齐放
    (三)地方新闻史志编写工作渐入高峰
    (四)新闻史研究队伍壮大,学术团体成立,不断发挥学术组织作用
    (五)新闻史学科地位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扩大
三、中国的新闻史研究的锐意进取及其学科反思(2000—2009)
    (一)中国共产党新闻史研究蓬勃开展
    (二)报刊报人研究新意迭出
    (三)新闻教育史研究不断开拓创新
    (四)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日益成熟
    (五)世纪回顾中国新闻学术史发展
    (六)反思新闻史研究的路径与取向
        一是对“新史学”运用与借鉴的思考。
        二是针对“学术内卷化”的研究范式思考。
        三是关于新闻史研究“本体意识”的思考。
四、中国的新闻史研究的创新发展及其学科拓展(2010—2018)
    (一)新闻史研究成果蔚为壮观,新闻史料整理工作成效明显
    (二)当代新闻史颇受关注,研究成果显着
    (三)新闻史研究范式不断革新,多角度书写精彩纷呈
        1. 口述历史。
        2. 新报刊(媒介)史书写。
        3. 媒介生态史。
        4. 报刊阅读史。
        5. 新闻图史。
    (四)外新史研究“走出去”“引进来”
    (五)新闻史研究受到国际关注,提升了研究的国际化程度
    (六)新闻史研究队伍结构合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数量增多
五、中国的新闻史研究新趋向及其学科展望
    第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第二,整理史料,做好个案研究。
    第三,多元视角,齐头并进。
    第四,放开眼界,沟通中外。

(8)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百年进展与反思——基于学科发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百年进展与特征
    (一) 最早是民初黄天鹏、徐宝璜等人开启了民国时期中外文新闻学论着的整理。
    (二) 其次是建国后人民大学资料室对北京各大图书馆馆藏的民国新闻学论着的回溯性清理。
    (三) 再次是新时期以来国家图书馆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资料室先后对新中国新闻学论着的系统整理。
    (四) 新世纪初因世纪学术回顾的需要再次梳理出了一批专题性的新闻传播学着作要目。
二、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百年成就与问题
    (一) 从研究专文到着作出版, 百年新闻学的研究史得以初步摸底与总结。
    (二) 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 百年新闻学科发展史有了清晰的学科脉络呈现。
    (三) 从书目整理到着作评述, 百年新闻学的学术史初步得到了专题性整理。
    (四) 从收录范围到编目体例, 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理念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三、百年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亟待拓展的空间与面临的机遇
    (二) 整理研究的学科分类标准未能与时俱进作出调整。
    (三) 整理研究的范围多限于着作, 论文部分尚付之阙如, 更遑论百年学术史梳理。
    (四) 整理研究的学科队伍比较零散, 亟待充实和规整。
四、学科发展视野下完善百年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基本路径
    (一) 查漏补缺, 构建系统完整的百年中国新闻学论着编目, 以完善学科研究史。
    (二) 创新整理研究的方法, 借助数字化技术, 构建文献数据库, 以完善学科文献史。
    (三) 以问题为中心, 利用大数据技术突出整理研究的专题性、个案性、跨学科性。

(10)新闻人马星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四、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五、创新及意义
第一章 马星野人生道路与新闻人生涯
    第一节 少年马星野:从平阳到温州
        一、书香诗礼传家训
        二、春风和气自清师
    第二节 青年马星野:从厦门到密苏里
        一、曲折的求学经历
        二、关于“星野”笔名的考证
    第三节 新闻人马星野:从南京到台北
        一、短暂的国民党体制外新闻人生涯
        二、漫长的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生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星野新闻教育实践研究
    第一节 马星野的新闻教育实践经历
        一、新闻教育实践的试验新兵(1934-1935)
        二、新闻教育实践的全职园丁(1935-1942)
        三、新闻教育实践的兼职导师(1942-1948)
    第二节 马星野与新闻教育的“政校模式”
        一、强调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的道德培养
        二、严格选拔优秀教师和优质生源
        三、坚持课程设置的“四分法比例”
        四、贯彻“做中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三节 马星野与“政校(政大)新闻帮”
        一、“政校(政大)新闻帮”概念的缘起
        二、“政校(政大)新闻帮”的基本状况
        三、“政校(政大)新闻帮”的成因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星野新闻业务和管理实践研究
    第一节 马星野与《中央日报》(1945-1952)
        一、马星野任职前的《中央日报》
        二、在南京的四年(1945-1949)
        三、在台北的三年(1949-1952)
    第二节 马星野与“中央通讯社”(1964-1985)
        一、马星野任职前的“中央社”
        二、对通讯社业务的早期认识和研究
        三、任职“中央社”的二十一年
    第三节 马星野的新闻行政管理
        一、任职国民党“中宣部”新闻事业处(1942-1945)
        二、任职国民党“中央第四组”(1954-1959)
        三、任职国民党“中央新闻党部”、“中国新闻学会”及“大众传播教育协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星野新闻思想研究
    第一节 马星野新闻思想的主要渊源
        一、“三民主义”对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影响
        二、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对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影响
        三、“三民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分工与融合
    第二节 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马星野新闻思想的产生期(1934年9月之前)
        二、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发展期(1934年9月至1948年)
        三、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延拓期(1948年至1985年5月)
    第三节 马星野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产生期:西方新闻理论指导下的专业主义新闻思想
        二、发展期:“国家民族至上”的“三民主义”新闻思想
        三、延拓期:“蒋公语录”精神下阐释的现代大众传播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星野新闻人个性风格研究
    第一节 中体西用与矛盾协调:“马氏风格”的内涵
        一、以“三民主义”为新闻人生涯的政治导向
        二、以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为新闻人生涯的实践方法
        三、以中国传统儒家精神为新闻人生涯的价值核心
    第二节 “马氏风格”的动因、体现及得失
        一、“马氏风格”形成的动因
        二、“马氏风格”具体的体现
        三、“马氏风格”导致的“得”“失”
        本章小结
结语:对新闻人马星野的基本认识
附录·新闻人马星野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四、新华社2002年新闻业务改革进展备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历程及其未来展望[J]. 邓绍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话语分析视阈下的新华社新闻述评研究 ——基于述评文章(2018-2019)的实证分析[D]. 刘冰宇. 河南大学, 2020(02)
  • [3]郭玲春新闻作品研究[D]. 方婧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D]. 乔傲龙. 山西大学, 2019(02)
  • [5]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6]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D]. 孟庆麟.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7]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新闻史研究回顾与展望[J]. 邓绍根,张文婷. 新闻春秋, 2019(01)
  • [8]中国新闻学论着整理研究的百年进展与反思——基于学科发展的视角[J]. 黄春平. 国际新闻界, 2018(12)
  • [9]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 李彬.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0]新闻人马星野研究[D]. 王继先.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新华社关于2002年新闻服务改革进展的备忘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