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传播学的“把关人”原理透视出版工作的若干环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播学论文,透视论文,环节论文,原理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9.21
[文献标识码]A
经过十余年的交流、消化和创造,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被我国新闻界接受。属于大众传播范畴的出版业对其借鉴略显迟钝。用大众传播学的原理分析出版工作的若干环节,可启发我们的思路。本文试用传播学的把关人原理对出版的三个环节作一论析。
把关人(或称守门人)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传播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后又经美国传播学家怀特、麦克内利、巴斯等人发展完善。把关人原理认为,在大众传播领域,传播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把关人从超过可能传送的信息中进行选择,决定取舍,控制着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并直接影响着受众对信息的理解。
把关人决定着信息的重点所在,掌握着解释信息的权力和信息传递的关口,比如,报刊的记者和编辑能够决定报道什么事、采访什么人、传播什么消息、什么为重大新闻、版面和节目如何编排;出版社的编辑能够决定采用什么稿件、出版什么作品。而且,在每一个环节,信息经过把关人的处理都会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可见把关人是大众传播活动的控制者、执行者和保证者。
出版社的图书编辑是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把关人,肩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光荣任务,承担着文化传播的艰巨任务。要做一名出色的出版物把关人,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把好关,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偏废。那么,图书出版有哪些基本环节呢?在每一个环节中,把关人应如何把好关呢?
一、收集信息
属于大众传播的出版工作是信息加工、传播活动,即由传播者向受众输出各种需要的信息。任何一个系统中只有输入了一定的内容,才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输出。出版活动也是如此,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出版社编辑只有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之后,才能有选择、高质量地向外输出,才能完成把关人的角色责任。出版社编辑要把广泛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作为自己重要和首要的任务,作为自己当好把关人的立身之本。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向人们提供着纷繁复杂的信息,不同阶级、党派、团体的人士纷纷著书立说,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向大众传播自己的观点。但是,哪些观点、信息适合出版图书,广泛传播,哪些不适合?哪些观点、信息已为其他出版机构传播过了?哪些新的、有利于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信息还等待着去发掘?这就要求图书编辑根据社会主义国家传播的目的和要求,根据社会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收集各类信息,尽量扩大信息的收集面,从中筛选出有出版价值的信息,多出精品。具体地说,在收集信息的环节,编辑应做到:
第一,主动出击,不图安逸。作为出版社的编辑,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积极主动地搜寻信息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整日坐在编辑部里等“米”(信息)下锅很难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多方搜寻信息可以拓展出版社的信息资源,开阔编辑的眼界,为出版社觅得社会、经济效益俱佳的书稿。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依托,否则对信息难以作出正确、及时的判断,与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失之交臂。
作为图书编辑,要时刻注意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调整。图书编辑要经常和专家、学者打交道,即使学识较高的编辑,也难以望其项背。这就要求图书编辑注意更新知识,拥有与作者对话的资格,在组稿时能说内行话,一个满口外行话的编辑能组到高质量的书稿,似乎是天方夜谭。学习,学习,再学习,对图书编辑来说,似乎是个常讲常新的话题。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报纸、图书、杂志、电视、网络等包含着众多的可资利用的信息,孕育着诸多出版商机,不可不加以利用。只有多读书,多看报刊,频频上网,才能把握社会脉搏,洞察世道人心,从中觅得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整理,进而发现有潜力的作者,培育选题。作为图书编辑,绝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必须投身与火热的生活,纵览时代风云。
其次,直接从作者处获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讲,作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一个出版社如果没有一个高层次、高水平的作者群,其欲推出两个效益俱佳的图书,是根本不可能的。作者一般来说是一个学科的研究者,有的是重要的学术权威,他们是学术信息的集大成者,对一个学科的研究状况了如指掌,烂熟于心。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可获取丰富宝贵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他们对图书选题的把握很有分寸,因此,充分利用作者这个信息库,可开阔我们的视野,掌握学术界的动态,为深度开发选题做准备。
总之,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必须具备开放的心理素质,乐于和善于接收外来的事物。不乐于和善于交朋友的人是难以做好编辑工作的。一个综合素质很高的编辑才能发现、团结、结识高层次、高水平的作者队伍。
第二,要有较强的信息敏感性。编辑在收集信息时,面对的是五光十色、变幻无常的自然界和社会,只有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苗头,才能顺藤摸瓜,有较大的收获。编辑在收集信息时要多观察,多思考,既做细心人,又做胆大人,能从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发现信息,在别人不敢想象的地方找到宝藏。相反,如果对社会的变化习以为常,不进行观察、思考、识别、判断,什么都是后知后觉,人云亦云,就毫无信息敏感可言了。
总之,收集信息的过程可简单地概括为:广博的知识——众多的信息——可资利用的信息。
二、加工制作信息
信息的加工制作过程是出版把关人把关的最关键环节,也是把关人角色最直接的体现。当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将大量的信息收集到手后,它们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错误,绝不能直接进入传播过程。这就要求编辑对书稿进行内容形式上的加工,使之既符合党和政府的出版规定,又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同时也适合出版印刷的技术要求。编辑在这个环节投入的劳动、精力是最大的,工作过程也是最复杂的。
在对信息(书稿)进行制作时,编辑要注意克服惟作者马首是瞻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作者的学识水平是较高的,其书稿能代表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作为一名编辑加工书稿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书稿的观点、知识、文字等都值得编辑学习,编辑编一本书稿可以说和作者进行了一次学术对话。
但是,编辑必须以批评家的眼光看待书稿,对作者要敬而不畏。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以挑战的眼光审视书稿,才能发现书稿的缺陷和疏漏,才能较好地完成审读加工的责任。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编辑应把好哪些关口呢?
第一,把好内容关。这是“硬”标准,对书稿有质的规定性,通常由书稿的思想性、真实性、知识性等构成。从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分类而言,图书与报纸、新闻刊物等不同,它主要承担文化积累和传播的功能。因此,要求书稿的内容要相对稳定,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要特别重视书稿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内容的把握,对于某些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内容,坚决不予放行;对于一些有争议和不确切的提法也要查找资料,并向领导、专家、同行请教,探讨是否放行;对一些陈旧的观点要及时修正。
第二,把好形式关。这是“软”标准,主要指书稿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等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图书承担着文化积累和传播的功能,因此其出版形式必须尽可能完美,减少差错。要特别重视写作技巧。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稿、审稿中,在这方面对作者提出严格要求。在写作中,少些无病呻吟、老生常谈、四平八稳,多些奇兀而又不失公正,深厚而又见灵性的语言,多些令人惊、令人喜、令人思的深刻见解。
作为一个图书编辑,对书稿进行“淬人”后,应当自问:1.书稿的读者是谁?其读者群有多大?什么价位合适?2.是否有同类书?如有,是否有区别、有新意?3.书稿政治上是否有问题、有偏差?学术、艺术、保存等价值如何?能否在书架上立得住?4.书稿文字质量如何?5.书稿还有哪些不足?能否在发稿前解决?
三、收集反馈信息
系统论告诉我们,要使一个系统良好地运转下去,离不开反馈这一环节。出版工作的系统工程也是如此。一本(套)书到底是不是精品,到底有没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要在受众那儿得到检验,出版把关人要想得知这种检验的结果,则依靠对受众反馈信息的收集。因此,作为一名编辑,一本书出版后,要直接和间接地了解其销售状况,征求专家和一般读者对它的看法,请他们提出意见或建议,同时要注意收集报刊上的书评和读者的来信。对赞誉性的意见,要注意总结经验,同时要特别注重收集不同的看法,并加以分析。对于批评性的意见,要听得进去,总结教训。
当然,对于出版系统工程来说,将把关人的把关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也只能是相对的。通常情况下,这三个环节又相互交织,贯穿于出版物把关人的整体工作中。无论如何,在我们的编辑生涯中,我们都要把好关,守好口,对信息加以收集、筛选、过滤,将有利于人民的信息放进门来,将不利于人民的信息拒之门外,出版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图书,多出版能在书架上立得住的图书。
[收稿日期]200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