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的民居价值论文_刘军

辽沈战役纪念馆 121000

摘要: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是辽宁省红色旅游的主要景点,也是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也是不可多得的明末清初普通的东北乡村民居。它记录下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东北普通百姓的生活、反映了特定地域下的自然环境、也潜藏着社会文化和人文习俗,是充满着独特记忆符号的建筑。

关键词: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民居、东北

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是辽沈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的前线指挥机关。它位于辽宁省锦州市西北21公里处的凌海市翠岩镇牤牛屯村,是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锦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辽沈战役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之一。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9月28日,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从哈尔滨双城出发开赴锦州前线,在10月5日进驻牤牛屯。从此,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机关所在地—牤牛屯就与中国革命的命运紧密相关了。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机关从进驻牤牛屯到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离开这里,共历时29天,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正确指导下,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员适时调整战役部署,正确组织战役协同,连续实施大规模作战,最终解放东北全境,取得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在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的29天中,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指挥了辽沈战役中的锦州攻坚战、塔山阻击战、长春围困战、黑山阻击战、辽西围歼战、解放沈阳、营口直至解放全东北。11月2日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离开牤牛屯开赴沈阳,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也随之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却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发生了变化,牤牛屯这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以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而载入史册,扬名天下。

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因为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机关1948年进驻的29天而变得不平凡,它给世人留下了永载史册的“红色记忆”。但是,今天笔者不想讲述战争赋予它的政治意义,而是想走的距离今天更远一些,距离房屋本体更近一些,想看看在1948年10月5日之前,它仅仅作为一座普普通通的乡村民居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神秘记忆。

衣食住行从来就是天下所有人的必需之事。那些普普通通的住房记录下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普通百姓的生活、反映了特定地域下的自然环境、也潜藏着社会文化和人文习俗。今天我们居住的房子就是明天历史中的“民居记忆”。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作为一座清末民初的建筑同样有着独特的记忆符号。

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的整体布局、房屋建筑特质充分阐释了它的时代特征,用特有的建筑符号告诉人们,这是一个清末民初的合院式建筑—东北四合院。

合院式建筑是中国民居的典型代表,也是地域分布最广泛的建筑,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从北京红墙灰瓦的四合院到晋中砖雕精美的乔家大院都属于合院式建筑。只不过是大小、形状、布局和单体建筑样式发生了变化调整。不同地域的四合院特征是不同的,用“等级分明、庭院深深”来形容北京四合院是比较贴切的,而山西的乔家大院则体现为“精雕细琢、豪华精美”。那么,东北四合院有着哪些特征呢?我们看下“东北野战军锦州指挥所旧址”自己的陈述:

一、布局松散、中轴对称。

中国古代建筑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中轴对称,建筑在整体上沿着中轴线平面布局,左右对称,每个单体建筑都被安排得秩序井然、有条不紊。中轴对称的特征也体现出中国意识中强烈的政治理论色彩,浓郁的理性精神特征,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民族特色。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也体现了这一建筑特点。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占地面积2964平方米,旧址区域内原址院落的占地面积1670平方米。面积虽然不大,结构也没有其他地区四合院的紧凑,但是中轴线明显,房屋布局充分体现了中轴对称的特点。我们先看正房,它坐北朝南,间数为五。五件正房居中“明间”的入户门正位于中轴线中心点,并且与门房中间的院落大门遥遥正对。院落中间通道的中心线即是中轴线,整个院落开阔宽敞,东西厢房左右对称,并向两侧避让,整个院落体现出布局松散的特点。

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的正房间数为五,房屋间数和房屋主人的身份就足以说明其建造年代是清末民初。在我国历史上房屋的间数不可以随便建造,从群体间数到单体造型、色彩,以至于内部的装饰陈列、摆设历朝历代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同的朝代等级规定不尽相同,但大体是这样的:九间殿堂为帝王所有,公侯一级的厅堂只能用到七间,一、二品官员只能用到五间、六品以下只能用三间。明朝在房屋的装饰上曾有这样规定:王侯府邸朱漆正门三间,可饰金漆兽面锡环;三品五品官员正门也是三间,只能用黑漆漆饰;六品至九品官员正门一间,黑漆漆饰;百姓则“蓬门荜户”。这些规定一直到清朝时才有所松动,到中华民国成立,封建帝制取消之后,这些房屋建筑上的规定就基本解除了。东北地区属于“人疆骇甄脱,山川疑开辟”的边疆塞外,到民国时期五间到七间正房的大院已成为正常现象了。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是正房五间,而房屋的主人金庆章非官非宦只是经商之人,这就确定了老屋建筑的时间是:清末民初。

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院落的另一特点是:正房居中为主,厢房在布置上避让正房,使得整个院落看起来空旷宽敞。

梁启超说过:“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治国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关系是以血缘为纵轴、家族为横轴。传统文化体现在建筑上则是以南北轴为重,东西轴为辅。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院落从大门到正房按中轴线展开,正房居中,左右对称严谨。正房、厢房之间不建连廊,而用甬路连接更强调了中轴意向。完全的中轴对称,是东北四合院的一个重要特征。北京、山西的四合院也是中轴对称但都不完全。辽西地区一直是中原文化和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地,当地的汉族居民都是从关内移民而来的,东北四合院也是移民的产物。“中轴对称”、“以中为贵”的空间布局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等级观念及中庸思想物化的集中体现,儒家的“礼仪规制”也表现在空间划分上。四合院中房屋等级划分为:中为上、侧为下、左为上、右为下、后为上、前为下。这些在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里都有明显印记。五间正房位于中轴线的北端是最重要的位置,是院落主人的居室,东西厢房位置显然是次要的,东厢房一般用途为客房或者子女居住,西厢房在东北也经常将其用做碾坊、草料间等。位于整个院落最前端的门房从地位上是最低的。

东北四合院也受到了满族文化的影响。东北是满族的发源地,其祖先在史前就生活于此。最早称“肃慎”,西汉时称“挹娄”,唐代称“女真”,直到1635年皇太极继承皇位才正式定名为:满族。满人建立清朝后,东北是其“龙兴之地”,实行“柳条边”封疆政策不允许汉人进入。1861年清政府放肯呼兰的200多万垧荒地标志着清政府同意移民东北,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清政府取消了禁止汉人移居东北的所有法令。据民国5年(1916)《通北设治局采集通志资料》中记载:“自开荒后,始有满、汗人踪迹。汉人居十之七,满洲人十之三。历年经久,更姓氏,通婚姻,一切习尚早为汉人同化。”但满族的习俗也影响了汉人。体现在建筑上最为明显的就是“堂屋”的改变。在中原地区这是宗法、礼仪之地,是整个建筑中最重要的地方。但在东北却发生了改变,“屋里的热炕头”才是礼仪待客的尊贵之地。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五间正房一进门,居中的房间应该是中原四合院里最重要的地点---堂屋,但是在东北却从没有称之为“堂屋”,习惯上或者生活里称之为“外屋地”。在东北一般将这个房间用为厨房,也可放置杂物、柴火等。从“堂屋”到“外屋地”,改变的不仅仅是称谓,更有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乃至于地域文化的不同。

二、炕头文化、风水淡化

曾经的东北有着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姑娘叼着大眼袋。“养活孩子吊起来”是东北“炕头文化”的体现。东北人把孩子放在摇篮里,把摇篮吊在火炕上面的“子孙椽子”上,让孩子沐浴在南窗和煦的阳光里和火炕的温暖中。东北野战军锦州指挥所旧址正房西屋是林彪的卧室,放置在炕上的行军床和摇篮是同出一源的,正是“炕头文化”的缩影。

风水意识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和文化都有体现。无论是埃及法老王陵的选址,还是玛雅金字塔的方位,以及美洲印第安人蛰居洞穴的选择,人类都有类似的环境解释和操作模式。中国人历来重视风水,但是东北较中原、华北要淡化很多。东北野战军锦州指挥所旧址院子的大门和所有当地汉族传统民居一样位于正中。北京四合院的大门是位于院子的东南角,也就是风水家所说的“坎宅巽(训)门”。八卦中的“巽”位可“通天地之元气”,将大门设于此可助人家昌盛吉祥。但东北居民为了方便马匹车辆的出入,从方便日常生活和实际需求出发,放弃了一味地追求风水。

三、朴素实用、线条粗犷

东北野战军锦州指挥所旧址无论从院落的空间布局,还是房屋的建筑形态,以及门窗的装饰意匠,都较为简单、粗犷,传达着一种原始的、古朴的气息。从房屋构件--墙体--门窗所有做工都简单不冗杂,甚至看起来有些粗陋,但是却很好地适应了东北寒冷风大的气候。

东北野战军锦州指挥所旧址的窗户样式为支摘窗,上部可以支起,下部可以摘下。窗棂的图案简单大方,其实再精美的雕花被油纸遮挡也失去了它的装饰效果。那么,为什么窗户纸一定要糊在外?因为东北风大雪多,窗户纸有窗格在里面做支撑不易被风吹坏,下雪时窗棂也不会积雪,更不用担心窗户上的冰花融化浸湿油纸。

东北民居简单粗犷的特点也是它致命的弱点,因为单就建筑的美学价值而言,它是极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很轻易就被拆毁,像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这样的乡村民居很少被重视,百年以上的乡村普通民居现存太少了,而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因为其承载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红色使命而幸免,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那么,仅仅从民居文化的角度上看,东北野战军锦州指挥所旧址也具有很珍贵的文物价值。

“日出江花、燕啄春泥”是一种风景,“层峦耸翠、飞阁流丹”还是一种风景,那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同样也是一种风景,只不过美的表现形式和意境不同罢了。 东北野战军锦州指挥所旧址虽然在建筑美学上缺少一些观赏性,但其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清末民初东北地区最普普通通乡村民居的特点,为后人直观、真实地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东北百姓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二十二讲》解小青、梁伟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

2、《浅谈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等级制度》孙丽娜、蒋晓春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刘军:女(1965年5-),辽宁 锦州,本科,馆员,研究方向:纪念馆、博物馆

论文作者:刘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的民居价值论文_刘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