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技术、制度与中国工业部门工资溢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部门论文,溢价论文,中国论文,工资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部门33个细分行业1998-2009年大中型企业的统计数据,从经验上估计了贸易、技术以及制度等因素对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工资溢价的影响。首先估计了中国工业部门在研究期内熟练劳动的相对需求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中国工业部门对熟练劳动的相对需求在1999-2009年间总体上体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细分行业内部熟练劳动需求的变化对中国工业部门熟练劳动需求变化的贡献占明显的主导地位,而行业间劳动配置的作用并不重要且不存在推动熟练劳动需求上升的作用和趋势,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再配置从需求方面是偏向熟练劳动的。其次,中国工业部门细分行业净贸易额在1998-2009年期间对熟练劳动需求变化的影响为正,而对非熟练劳动需求具有负效应,贸易从需求面具有扩大中国工业部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工资差距的倾向。最后,利用面板模型估计了贸易、技术以及制度等因素对中国工业部门研究期内熟练劳动对非熟练劳动工资溢价的影响。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具有扩大中国工业部门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工资溢价的效应,但效果不太显著,贸易并未如经典理论所预期的提高中国非熟练劳动的相对工资;研究期内技术进步具有拉大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工资差距的作用,在统计上非常显著且效应明显;研究期内就业保护指标具有降低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工资溢价的效应。
从相关国家的发展经验看,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工资差距上升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经阶段,为缩小工资溢价创造条件并逐步解决这一问题成为降低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的重要方面。本文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第一,中国需要在全球化深化和技术进步加速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和完善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保证非熟练劳动的实际收入得到稳步提高。第二,政府需要对不同类型劳动的需求加以正确引导,在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鼓励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使各种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避免对高人力资本的过度需求。第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改革劳动力市场制度,增加熟练劳动的供给,迅速提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技能和边际生产力。
标签:溢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