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期刊利用的调查与价值分析_研究生论文

国外期刊利用的调查与价值分析_研究生论文

外刊利用调查及价值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献价格上涨与经费短缺,文献出版数量激增与馆藏的有效控制,这两对矛盾一直是藏书建设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受经费因素影响,图书馆相对采购不足,造成文献保障率下降,又是当前主要矛盾。本文以河海大学图书馆外刊利用与采购为对象,采集部分数据,并利用价值工程原理(以下简称:VE)进行分析,提供外刊除引文分析等方法之外采购优选的另一条思路。

1 收集资料

外刊使用经费,许多单位现已占到书刊购置经费的50%以上,所以各单位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压缩文献订购量首选目标就是外刊。河海大学图书馆在1996年订购外刊时,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对1995年订刊情况作了两方面的调查。一是内部,本馆外刊订购549种,其中原版刊126种(占22.9%),合计经费约39万元(其中原版刊25.4094万元,占65.15%),占全馆总经费52%以上。二是外部,请校内各院系所专家就《’95外刊订购目录》有关专业进行选择打勾,馆内再依据内部与外部资料整理,作为1997年订购依据。为使订购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有据,笔者选定外刊原版为对象并在馆内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外刊的利用程度及学校四个重点专业近两年来研究生利用外刊情况如何;二是126种原版外刊其中价格在2000元以上的英文刊28种,总价格为14.8988万元,占原版经费的58.6%,其客观的价值应如何评价,分析方法采用VE分析。从这两方面来认识和了解外刊的客观作用与优选顺序,供采购决策参考。

2. 外刊利用

第一项调查,我们选择外刊室和研究生论文为目标,时间是1996年9~10月的调查数据。结果发现回收的138份表中,其中49.3%是本科生,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占50.7%,阅读范围60.9%是我国出版的新闻刊物(并不是我们原来意义上的外国期刊),专业外刊的阅读占39.1%。另一方面,我们随机抽样20篇论文,对研究生所作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参考文献总数为648篇,其中外文刊59篇,外文书95篇;中文刊222篇,中文书272篇;分别的百分比是:外文占23.8%,中文占76.2%;刊占43.4%,书占56.6%;刊之中,外刊占21%,中刊占79%。结果和我们想像的不一样,书的比重大于刊,中文的比重大于外文,外刊的比重相对较小。

接着,我们又从学校两个国家重点和两个省重点学科选择数名研究生,对其论文参考文献期刊类进行统计,其结果表明,外刊的引文量比例远远大于中文刊。博士论文的中外刊比例是32.7%和67.3%;硕士论文的中外刊比例是38.5%和61.5%,博士的外文参考水平高于硕士。如此可以推论,随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增加,读者对于外刊的需求将逐步增加。

3 外刊的客观价值分析

第二项调查分析是,我们选取了126种原版刊其中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28种英文刊进行调查,具体采用VE方法,即价值=功效÷成本(V=F/C)。一般地说,增加价值的途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提高其功能与效用(F);另一方面就是降低其成本价格(C)。所以VE方法就是重视逐条分析其功能与成本。我们依据经济可行的方案,在投入成本不大的情形下,在功效方面,选择了专家意见(F1)、1994~1995两年的利用情况(F2)、馆藏年限(F3)和资源共享的外协单位数(F4)之和(F);在成本方面,主要考虑的是期刊的价格(C)(不含第二年的涨价因素)。然后,计算出各自的系数,最后,计算出价值系数,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排序,得出一个新的序列。

通过以上分析,初步可以得出几点结论:一是影响外刊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除了这里分析的数据之外还可以发现其它,同时这些数据是动态的,我们应当经常地收集数据,跟踪调查。二是提高期刊价值的方法可以利用物元转换原理,对具体刊物进行分析和重新设计,让其变得更有价值。三是利用VE方法进行评价,实际是本单位文献的客观使用价值综合评价,有时与理论评价或其它方法评价结果不太一致。因此,决策取舍时要慎重,要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专业与发展、分工与合作等各方面的关系。四是要重视期刊的动态变化和知识周期变化,以确定其价值。

标签:;  ;  

国外期刊利用的调查与价值分析_研究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