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园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十二病区骨科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探究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关节护理中对患者关节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2016年25月—2018年5月5月的5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按照实验相关要求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含有25名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的关节恢复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00%),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8.00%),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更低。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情况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关节恢复状况比较高,并且患病后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治疗有效改善了并发症产生,对于临床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关键词】临床护理;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308-02
造成股骨粗隆骨折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的老年病人的创伤所致。股骨粗隆骨折情况发生在老年人中,随着老年人的衰老,病情发展也越来越快,现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逐渐增多,股骨粗隆骨折已经成为老年人的重要疾病之一[1]。所以在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存在重要作用尤其重要[2]。本次研究中,探讨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所带来的临床结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2016年25月—2018年5月5月的5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按照实验相关要求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含有25名患者。在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的年龄信息介于49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54.8±4.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11例,患者的年龄信息介于52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55.9±5.2)岁。所有患者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也无重大遗传疾病,且了解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骨折程度上未有较大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包含告知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日常禁忌和需注意的事宜等。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根据护理人员个人信息建立分管小组,其成员主要为专业临床护理人员、骨科医师、科室相关管理人员等,其主要内容是为患者提供实时的检查,对患者不良情况及时反映以及用药治疗等。其次建立护理计划表,根据患者的相关情况,对患者进行入院心理指导、评估、具体身体检查、康复训练等相关的专业护理计划表来治疗。然后对患者进行股骨粗隆骨折病情知识讲解,使患者从心底战胜恐惧及压力,心情状况变好,从而提高满意度,并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最后对患者进行出院时候的相关治疗情况的总结评估。
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首先应当帮助患者调试至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如果在康复锻炼期间患者的疼痛感较强,应当对患者进行适当卧位调整,必要时可以应用相应的镇痛药物,同时还应当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避免在患者康复锻炼期间发生二次损伤。
在进行康复锻炼时,可以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按摩,避免患者在长期卧床休息期间形成静脉血栓,同时还应当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负重训练,但训练强度不宜过高,应当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做好相应的训练。
同时还应当对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观察,在患者治疗后三周可以对患者进行监测的抬腿和屈伸训练,每日训练时间在30分钟左右即可。
1.3 评价标准
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记录,主要记录压疮、深静脉血栓、便秘的发生状况。同时应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髋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价,主要记录患者的屈曲、内外旋和外展功能,满分1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肢体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涉及到的关节恢复状况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则应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案,从入院开始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表,护理人员根据制度的方案按照标准化的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患者有任何不是的情况能第一时间发现,并且配合医生用药治疗,让患者了解其身体状况以及住院治疗护理计划和目标,并且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3]。早期康复护理是近年来应用广泛的新型护理方式,这种护理方案较常规护理来说更为人性化,这项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恢复期间对患者进行全程关注,并且当患者的状态改善到一定水平后,鼓励患者进行相应的功能训练,使患者的患肢骨骼和肌肉恢复至正常状态[4]。在进行康复锻炼时,主要采用收缩和蛐蛐的方式进行关节恢复,避免由于关节活动度下降导致患者股骨粗隆骨折康复[5]。本次研究结果中实验组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较对照组来说更优,这说明患者在接受康复护理后,患者的康复训练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在术后进行良好的肢体恢复,进而对患者的关节功能进行改善。说明早期功能锻炼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长期卧床下所出现的关节功能损伤,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但这种护理方案需要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程进行分析,避免在康复锻炼过程中急功近利,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6]。
综上所述,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情况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关节恢复状况比较高,并且患病后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治疗有效改善了并发症产生,对于临床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娜.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5017,28(04):489-491.
[2]张梅芳,周勇.股骨粗隆骨折护理中的舒适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5015,9(14):211-212.
[3]耿丽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与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5017,17(18):247.
[4]郑海伦,黄巧萍,王春,刘玉莹,吴佳玲,曾林淼.早期康复护理在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5015,15(11):1327-1333.
[5]黄晓兰.早期康复护理在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5015,19(16):148-149.
[6]郭程程,李香,周雅琪.早期康复护理在颌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5016(04):129-130.
论文作者:戚园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患者论文; 股骨论文; 实验组论文; 关节论文; 状况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功能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