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要:目的:探讨给予患有黄疸的新生儿冷光源蓝光的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将2011年12月~2014年12月三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给予传统蓝光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冷光源蓝光治疗的治疗组,每组75人,然后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而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治疗组患儿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在对照组患儿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在治疗组患儿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7%;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冷光源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关键词:冷光源蓝光;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疾病,治疗不当会导致胆红素脑病,遗留后遗症,也常有患儿死于胆红素脑病的报道,因此对病理性黄疸早期治疗尤为重要[1]。临床上常给予蓝光照射治疗,效果确切,其中冷光源蓝光照射具有光能量强、副作用少的优点,同时进行相应的护理可以促进患儿胆红素的下降,早日康复。我院在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对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冷光源蓝光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在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150例,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75例患儿。治疗组患儿中,男性45例,女性30例;患儿日龄在6~17天之间,平均日龄(8.5±3.3)天;29例患儿经阴道分娩,46例患儿为剖宫生产;患儿病程8.6~16.7天,平均病程(10.5±4.3)天;在对照组患儿中,男性44例,女性31例;患儿日龄在7~18天之间,平均日龄(9.1±3.2)天;30例患儿经阴道分娩,45例患儿为剖宫生产;患儿病程8.7~17.5天,平均病程(9.8±5.0)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分娩方式、病程等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蓝光照射前后半小时均给予口服维生素B2,每天2次,每次2.5mg。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蓝光(蓝光箱型号YP-910,50赫兹,浙江戴维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照射,每天照射10小时。治疗组患者给予冷光源蓝光(BT-400LED冷光源,韩国博特公司生产)照射,每天照射10小时。治疗5天后,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护理方法:a照射前,向家属交代新生儿的发病原因、预后,以及不进行治疗的危害,向其交代蓝光照射的优缺点,缓解其焦虑的心情;清洗患儿皮肤、修剪指甲,预防照射时抓破皮肤,影响照射效果;检查蓝光灯有无损坏,并及时擦拭蓝光灯上的灰尘,将蓝光箱内的温度调节适宜,垫上软被在内,眼罩、尿布准备恰当。b照射时,用黑眼罩蒙上患儿的双眼,尿布盖住外阴,预防视网膜及外生殖器的损伤,将患儿放置妥当后,关上蓝光箱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呼吸变化,对流泪、呕吐、汗液等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每隔4h测一次体温,给予相应的处理;患儿由于哭闹、蓝光照射等原因,失液较多,注意补水,如脐部等存在感染,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各项护理操作时注意无菌。c照射后,将眼罩及尿布取下,观察患者眼部等处有无损伤,给予相应处理,出箱后使用温水擦洗患儿,记录照射时间。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本次研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清胆红素值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而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治疗组患儿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在对照组患儿中,有13例患儿发生皮疹、12例患儿发生腹泻、10例患儿发生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在治疗组患儿中,有3例患儿发生皮疹、3例患儿发生腹泻、2例患儿发生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7%;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血清胆红素水平高,对患儿的影响较大,加上新生儿的血脑屏障未发育成熟,位于白蛋白结合的游离胆红素极易进入脑内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胆红素脑病,后果十分严重,对病理性黄疸早期积极的治疗十分重要[2]。
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对患儿进行蓝光照射,其原理是间接胆红素会在蓝光下从IXa(Z)型胆红素变为水溶性高的异构IXa(E)胆红素,从而能够加快间接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内或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减轻黄疸,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3]。而传统蓝光照射方案,存在以下缺点:a光照强度仅能达到0.1μT,且随着时间延长而减退,对重症黄疸患儿效果较差;b仅能进行间断性照射,会使患儿皮肤水分蒸发增多,而出现脱水、发热等不良反应。c有研究指出,传统蓝光箱可产生紫外线的波谱,引起的不良反应多[4]。而冷光源蓝光灯的照射强度可达到传统蓝光的4倍以上,其光谱范围在450-475nm之间,与促进胆红素转化的波长相符,因而能够快速的促进未结合胆红素排泄,减少患儿黄疸症状,提高治疗效果[5]。同时在护理上,做到细致、严密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本次研究中,在治疗前,两组患而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治疗组患儿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在对照组患儿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在治疗组患儿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7%;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冷光源蓝光照射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冷光源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盛枝.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62-663.
[2] 胡建儿,施红霞.预防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41-42.
[3] 孔艳霞.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6):168,封3.
[4] 杨丽清,江英.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2746-2747.
[5] 马繁荣,单玲.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0(14):150-152.
论文作者:侯启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患儿论文; 胆红素论文; 黄疸论文; 蓝光论文; 新生儿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