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共产党执政述评(统一马克思主义)_尼泊尔共产党论文

尼泊尔共产党执政述评(统一马克思主义)_尼泊尔共产党论文

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执政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尼泊尔论文,述评论文,马列论文,共产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位于喜玛拉雅山脉高山之巅的尼泊尔王国,国土仅1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2千万人,居民几乎全都信奉宗教,其中信奉印度教者约占85%,信奉佛教者约占13%。然而这个小小的宗教王国却于1994年11月间出现了旷古未有的奇迹,即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通过议会选举上台执政,奉国王之命组成内阁。如今正当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因苏联东欧的剧变而陷入低潮之时,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影响甚微的尼泊尔共产尔党居然能够通过和平方式、民主途径在一个信奉宗教的王国执掌政权,它不仅引起世人瞩目,而且值得探析。

一、尼共(联合马列)上台执政的社会历史背景

任何貌似偶然出现的奇迹都有其必然的社会历史根源。尼共上台执政这一现象,必须从当今世情和尼泊尔国情、政情及党情着手来条分缕析,才能解开纽结。

尼泊尔自1951年2月18日独立后,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制度,实行多党联合执政。1959年2月国王颁布第一部正式宪法,设立两院制议会,2月至4月举行第一次多党竞争的大选,大会党获胜,于5月组阁。此后由于大会党与王室矛盾加剧,导致1960年12月马亨德拉国王下令解散大会党内阁和议会,由国王亲自执政,1961年1月进而取缔一切政党活动,在全国实行无任何党派参加的评议会制度。1962年国王修改宪法,规定尼泊尔为印度教君主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国王,国王拥有立法、行政、司法、修宪、宣布紧急状态等最高权力,另设全国评议会为立法机构。1/5的议员由国王指定,其余由选举产生,任期五年。首相由全国评议会选举后向国王推荐,再由国王任命。

70至80年代以来,世界民主潮流势不可挡。以民主共和制取代君主专制,以多党制取代一党制或无党制,以文人政府取代军人专权,已经汇为强大洪流。尼泊尔实行的君主专制的评议会制度遭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内民主势力愈益激烈的反对。在强大的人民运动中,1990年大会党联合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实行30年之久的落后腐朽的无党派评议会制度,重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成立了由大会党掌权的临时政府,重新制定宪法,准备多党选举,巩固民主运动成果,推进政治民主进程。1991年5月,尼泊尔在相隔32年之后,举行第二次多党竞争大选。在众议院205席中,大会党获110席,超过半数,单独组阁;共产党各派得82席,跃居全国第二大党(1959年第一次大选时共产党才获4席)。至此,尼泊尔大体上已经形成了与西方相似的两党制格局,即大会党与共产党争雄,共它几个政党均为小党。

究竟什么原因使共产党发展如此神速呢?为此需进一步剖析泥泊尔具体的国情、政情和党情。尼泊尔属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在亚洲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低的国家,1990年仅有170美元(比不丹还少20美元)。尼共代表了占全国人口总数80%多的贫苦人民的利益,同时赢得青年知识分子的广泛支持。主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大会党在临时执政一年中领导无方,物价飞涨,失业加重,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供应不足,贪污腐败恶习加深,群众对此深为不满,加之对外政策过分亲印,群众忧虑国家主权受损。这也促使选民较多地转向支持尼共。从尼共本身来看,经过多年政治风浪的考验和锻炼,也日益趋向成熟。尼共自1949年9月15日成立后,1950年11月曾参加反对拉纳封建专制统治的武装起义,1951年通过的党纲提出尼泊尔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党的当前任务是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50年代初,党员曾发展到40多万人。1954年尼共被宣布为非法。1954年党的一大号召各进步党派建立民主阵线,成立民主政府。1957年党的二大主张建立共和国并实行土地改革。1959年尼共参加第一次多党议会选举,在下议院获得4个席位,占总议席的3.6%。1963年尼国王宣布各政党非法后,尼共也因此被迫转入地下活动。1960年国际共运大论战公开化。受中苏对立和印度共产党分裂的影响,小小的尼共逐渐分裂为十几派。主要有四派:以总书记拉伊玛吉为首的一派追随苏联、靠近国王;以政治局委员图尔西·拉尔和普什帕·拉尔为首的一派靠近印度、流亡印度;以党的创始人曼·摩汉·阿迪卡里为首的一派,领导人大都被捕入狱;1978年12月成立的尼共(马列)支持中国。各地党员处于涣散和混乱状态。进入80年代,政府又对尼共加强镇压,尼共面临严重困难。严峻的形势使尼共各派改变斗争策略,决定从抵制评议会选举转而参加1986年的全国评议会和1987年的地方评议会选举,主张“参加评议会以摧毁评议会制度”。此法果然一举成功。当选的评议员获得合法席位后,利用合法斗争,舌战群儒,同评议会派展开针锋相对的面对面斗争,同时在议会外发动群众,联合大会党并肩战斗,终于在1990年迫使国王比兰德拉(1972年1月马亨德拉国王逝世后继承王位)取消了评议会,重开多党竞选之门。同时,尼共内部各派着力求同存异,加强联合。先是1987年3月曼·阿迪卡里派与萨·普拉丹派在印度沙尔纳召开联合会议,决定成立尼共(马)。1990年1月,尼共(马)、尼共(马列)、尼共巴尔马派、尼共马南达尔派、尼共拉玛派、尼共洛希特派、尼共拉尔派召开七派代表会议,决定成立尼共左翼联合阵线、提出开展群众运动、废除评议会制度、开放党禁、释放一切政治犯、提高工资、改变双重土地所有制等主张,1991年1月尼共(马列)与尼共(马)中央委员会举行联合会议,1月17日正式宣告两党组成尼共(联合马列),宣称该党代表尼无产阶级,保护工人、农民、妇女、青年、学生、知识分子、民族资本家、商人及所有劳动阶层和爱国民主力量的利益,党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现阶段是实现新民主主义,即争取国家自由、富裕和进步,结束封建主义,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对外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不结盟为基础,强调民族主义。为纠正过去“左”的错误路线,党决定改变以往以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新的人民民主”的主张,转而采取以议会斗争为主、争取通过和平途径实现“多党人民民主”的新方针。尼共(联合马列)是目前尼共各派中力量最大的,约有1万多党员,在全国75个县的65个县设有县委,10个县有地委、下属工、农、青、妇、学群众组织,近200万成员。此外,尼共图拉尔派、尼共马南达尔派和尼共瓦尔玛派也于1991年8月4日联合成为尼共(联合派)。尼共各派从分裂、分立走向联合、团结,这是尼共力量增强、威望上升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只有从上述世界情况和尼泊尔国情、政情和党情的实际出发,才能加深了解尼共(联合马列)是如何上台执政的以及执政后的前景将会如何。

二、尼共(联合马列)上台执政前后

尼泊尔大会党于1991年5月通过议会大选执政,5年一届,本来应该到1996年5月才进行换届。可是大会党在内外交困的政治形势下,政府总理柯伊拉腊被迫提前18个月,在1994年11月举行议会选举。迫使大会党采取这种异常措施的原因是:

首先,大会党内部的派系斗争激化。该党原是尼泊尔势力大(代表新兴民族资产阶级)、资格老(建立于1950年)、成员多(曾拥有近60万党员)、影响广(曾发动人民运动和武装斗争,建立解放军和许多地方政府)、执政经验丰富(1951年在第一次联合政府中拥有一半席位,1952、1959和1991年曾经三次单独执政)的头号政党。但是该党内部不团结,内乱频生。该党领袖梅·普·柯伊拉腊于1991第三次出任首相后,决策主观武断,在选民中拉帮结派,排斥异己,滥用权力,把党执政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样在执政党内部就形成了反柯派,他们不断揭露、抨击柯派。尤其是1994年2月党的主席巴特拉伊在补缺选举中失败,促使党派之间的内部斗争发展为公开争吵,反柯派强烈要求柯伊拉腊辞职。

其次,柯伊拉腊执政三年多,决策失误,日益引起党内外广大群众不满。政府虽然执行经济开放的方针,强调民营化,但是却把国营企业卖给印度资本家,并且从印度进口的商品只征收低关税。这就使得印度商品充斥国内市场,严重影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同时,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群众生活恶化。大会党在竞选中保证要提高国民生活和社会福利水平的诺言几乎完全没有兑现。加之上层官员贪污受贿的丑闻不断曝光,屡遭国民指责。

最后,作为在野反对党的尼共(联合马列)正确地开展斗争。尼共主席阿迪卡里作为议会反对党党团领袖领导许多议员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在议会讲坛上不断对柯伊拉腊政府的错误政策和腐败行径提出批评,要求它悬崖勒马,改弦更张。1994年6月间,尼共(联合马列)的两位领导人在离奇的车祸中突然身亡。该党要求调查清楚车祸原因,遭到首相柯伊拉腊拒绝。全国左派组织为此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倒柯运动,戟指柯政府不但无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无力维护社会治安。7月间,柯伊拉腊首相向议会报告1995年社会经济计划,本来这是每年例行公事,议会一般放行无阻。这次主要反对党尼共(联合马列)坚持要对政府报告进行表决。由于争取到执政党内部反柯派近40名议员弃权,结果议会以86票对74票否决了政府报告,从而引发了一场政府危机。在遭到议会否决的情况下,柯以退为进,向国王提交辞呈,同时建议解散议会,提前于11月间举行中期议会选举,准备笼络选民,争得2/3以上的议会压倒多数,组建一个稳定的大会党一党政府,调整班子,舍车保帅,重新巩固自己的统治。国王为此分别紧急征询议会多党领导人,尼共(联合马列)表示希望任命该党组阁,反对提前选举;大会党反柯派要取而代柯,继续由大会党执政,也反对提前选举。但是由于柯坚持己见,广大群众也要求政府换马,国王终于同意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为迎接11月间议会大选,各政党紧锣密鼓,精心策划。共有64个政党参选,主要是大会党与尼共(联合马列)两党进行角逐和较量。7月下旬以后,尼共多次发动全国性大规模的总罢工、总罢市、总罢课和群众性的示威游行,要求解除柯伊拉腊看守内阁首相的职务,切实保证选举的公正性,同时发表竞选纲领,提出候选人名单,呼吁广大选民投本党的票。尼共在竞选中高举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旗帜,强调尼共是爱国的、民主的政党,提出“保护国家利益”和“发扬国民自尊心”等口号,强调要关心平民百姓的切身问题,保证尊重和捍卫现行宪法,坚持和加强民主制度,扩大地方自治,进行土地改革,整治贪污腐败,保持清正廉洁,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实现民族经济自力更生等等。这些主张都是符合当今尼泊尔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眼前要求,因此深得民心。大会党由于政绩不佳,劣迹昭彰,遭到反对党猛烈抨击,加上党内分裂,使柯伊拉腊腹背受敌。9月间党的最高领袖戈·曼·辛格为抗议柯伊拉腊不退位而退党。党内反柯派在全国近100个选区自立候选人,与大会党指定的候选人分庭抗礼,以致力量大为削弱。为防止政治骚乱,当局调用了10万名警察,在各地投票站站岗值勤,3.5万军队也处于戒备状态,还封锁了尼印边界,防止外国势力插手选举。11月15日选举结果是,在议会下院全部205个席位中,尼共(联合马列)由上次的69席升至88席,大会党由110席降为83席,亲王室的民族民主党从4席猛增到20席。除这三党大体上鼎足三分之外,其余小党也获得少量席位,如亲印的亲善党3席,农工民主党4席,独立人士7席。如果从得票率来看,大会党为33.3%,尼共为30.8%。大会党还略占优势,而民族民主党占17.9%。尼共(联合马列)所得席位虽然比大会党多5个,但是还不足205个席位中的一半(103席),不可能单独组阁。大会党不甘示弱,它想联合民族民主党共同执政;国王本想让民族民主党出面组建中立的联合政府,但因该党只获得20个席位,也无法如愿以偿。在其它政党无望联合组阁的情况下,尼共(联合马列)主席阿迪卡里于11月29日晋见国王比兰德拉,要求由尼共单独执政。比兰德拉对尼共的要求即表示同意。这样,11月30日阿迪卡里在国王主持下于王宫宣誓就职,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君主立宪制的政府在宗教王国宣告成立。但是依照尼泊尔宪法规定,少数派政府或联合政府自成立之日起,在30日之内还必须获得议会的信任投票。尼共继续争取到民族民主党、亲善党和独立人士的支持,最后这一关也顺利闯过了。

尼共(联合马列)之所以能够通过议会民主程序和平地上台执政,概括起来不外四个原因:第一,尼泊尔国王顺应世界民主潮流,已从1951年起开始走上民主道路。虽然君主立宪制只实行了10年,1961年又倒退到君主专制,但是1991年后又采取欧洲型的多党议会民主制,各政党必须依照宪法通过议会竞选执掌政权。第二,选举是在选民独立自主、没有外来干预下进行的。第三,主要对手大会党因政绩不佳、内部矛盾而力量削弱,其它政党也缺少竞争力。第四,尼共(联合马列)纠正了长期以来“左”的路线,不仅于1991年在组织上克服分裂、实行团结联合,而且在政治上改弦更张,从而在群众中改变了形象。竞选宣言符合广大群众意愿,竞选策略比较得当,组织工作又较严密。前三者是客观条件,后者是主观条件。总之,正是世情与国情、政情与党情、客观与主观的巧妙结合,才创造了奇迹。传统观念认为,共产党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度的合法途径和平地上台执政。尼泊尔的实践证明了在上述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能够打破传统惯例,另辟蹊径。

尼共(联合马列)执政5个多月来,对内实行市场经济,鼓励私有经济发展,准备进行土地改革,要求内阁大臣在7天之内公布他们的不动产和其他财产,尊重王室的地位和作用,注意听取反对党的意见,致力于抑制物价上涨,逐步改进人民福利,改善社会治安。对外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不结盟政策,努力改善同邻国的关系。今年4月间,尼泊尔首相阿迪卡里先后访问印度和中国,在争取经济援助和经济合作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阿迪卡里还表示:“我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和印度两国也在改善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我希望尼泊尔能够成为它们之间和平与友谊的桥梁。”(《法新社》加德满都1995年4月16日电。)

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执政的还是少数派的政府,随时都会遇到议会其他在野多数反对党设置的重重障碍,同时还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同王室的关系、同其它各派共产党的关系以及如何维护党内的团结和统一等一系列问题。要把尼泊尔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向富裕、民主、文明及现代化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尼共(联合马列)能否顺利坚持5年任期,以及在任期之内究竟能取得多大政绩,还有待今后的实践来验证。(1995年5月稿)

标签:;  ;  ;  

尼泊尔共产党执政述评(统一马克思主义)_尼泊尔共产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