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它体现了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关键。本文针对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阐述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及发展趋势,总结出结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及大量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才可圆满完成,它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工作之一,只有提高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成本管理;问题;方法;发展趋势
1.引言
1.1工程成本管理概述
工程成本即企业用于施工和管理的一切费用的总和,综合反映工程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状况,属于检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成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工程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方面。直接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组成。间接成本是指直接从事施工的单位,为组织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
1.2加强工程成本管理的意义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国家投资结构不断调整,全国建筑市场竞争愈演愈激烈,低标价中标,大标段和工程总承包已成为模式化,加之建筑材料价格的狂涨,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而业主采取一口价合同,导致追加索赔十分困难,企业盈利的空间越来越小,全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因此,要想立足于建筑行业,关键在于如何把成本降低到最满意的程度。
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主要是通过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来完成的,整个成本管理活动是一个大循环,开工前,首先通过成本预测制定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目标,然后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最后进行成本分析,找出偏差,总结经验教训,修正成本计划,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其具体内容如下:
2.1事前计划准备
成本计划是项目实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准备活动,是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根据内部承包合同确定的目标成本。公司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的配置等情况,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个项目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成本计划,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作为控制施工过程生产成本的依据,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
2.1.1制定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降低工程成本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个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械设备也不同。因此,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为依据,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订几个施工方案,互相比较,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为保证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严格执行技术组织措施。
2.1.2签订合理的分包合同与材料合同,控制成本支出
分包合同及材料合同应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由公司经理组织经营、工程、材料和财务部门有关人员与项目经理一道,同分包商就合同价格和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讨论,经过双方反复磋商,最后由公司经理签订正式分包合同和材料合同。招标投标工作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标书要求密封,评标工作由招标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不搞一人说了算,并且必须有完整的审批手续。同时,还应建立分包商和材料商的档案,以选择最合理的分包商与材料商,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
2.1.3搞好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抓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中标价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2.2事中动态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就是围绕成本目标,确立成本控制原则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1成本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对象是工程项目,其主体则是人的管理活动,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此,成本控制的一般原则有:1、节约的原则2、全面控制的原则3、目标控制的原则4、动态控制的原则
2.2.2成本控制的途径
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2.3事后分析总结
全面有效的工程成本管理必须建立在周密详尽的成本分析上。成本分析是下一个循环周期事前科学预测的开始,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在坚持每月每季度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取PDCA的方法,及时检查、分析、修正、补充,以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
2.3.1竣工结算
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将转向新的项目,应组织有关人员及时清理现场的剩余材料和机械,辞退不需要的人员,支付应付的费用,以防止工程竣工后,继续发生包括管理费在内的各种费用。同时由于参加施工人员的调离,各种成本资料容易丢失,因此,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情况,做好竣工总成本的结算,并根据其结果,评价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总结其得与失,及时对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进行奖罚。
2.3.2成本分析
在施工项目完成后,就要进行必要的成本分析,以预测成本和实际发生成本为依据,考量企业的成本偏差,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成本管理。
2.3.3成本总结
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管理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不同的工程,分析结果千变万化,所制订的方案亦不尽相同,具体实施起来也是花样繁多,但大体都必须包括如下几点:
(1)以人为本,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提高职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工程成本进行前馈控制。
(3)加强施工生产过程管理,降低消耗,加强质量安全监督,进行事中控制。
(4)注重工程竣工后的事后成本控制。
(5)注意施工工期控制,争取提前完工。
2.3.4绩效考核
根据项目部制定的考核制度,对成本管理相关部门、责任人及施工作业队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是完成工作量、材料、人工费及机械使用费四大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奖罚和任免,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全国工程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李书源,高晓兵.工程项目经济核算与成本控制.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
[4]杨晓林,许程浩,冉再平.造价工程师实用手册.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徐蓉,王旭峰.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实例(项目施工管理技术丛书).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任汉波,等.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7]李志鼎,齐伟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河南:河南交通科技,2000.
[8]姚兵,等.施工项目管理概论.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9]石新武.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0]田振郁,黎冰,聂政,董肖恒.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
[11]周朝琪,候龙文,孙学军等.目标成本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工业出版社,1999.
[12]丁士昭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刘慧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成本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工程论文; 计划论文; 目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