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一人民医院创伤一区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常规组为常规护理,干预组为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干预组好于常规组。结论 人性化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非常的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心理状态;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on the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Methods:Forty-four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routi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uman care.Group care situation.Results: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Conclusion:The improvement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is very significant and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humanized care;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mental state;
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发作于患者的下肢动脉,少见上肢动脉发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患者皮肤温度降低,怕冷,并伴有轻度麻木,活动后出现疲劳,肢端足部麻痛感;到第二期出现间歇性的跛行,到第三期出现静息疼痛,最后甚至出现组织坏死。1]。由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容易使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我院选择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44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4例开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患有该病症。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分布在58岁到81岁,平均年龄为(67.4±4.3)岁。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下肢麻木、寒冷、关节僵化等临床症状,经患者、家属同意,4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将44例患者按入院诊治顺序均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22例。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经严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经临床动脉血管造影确诊,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标准;(2)患者意识清醒,自主同意参与本次研究;(3)患者身体条件适宜手术治疗,按期接受手术;(4)排除肝、肾等严重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抗抑郁等有关药物患者、非自愿参与研究患者。
1.3护理办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病房管理、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等,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其主要内容如下:
(1)人性化的心理疏导:此病患者有着较强的担忧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在手术结束后,待患者意识清醒,需主动、积极、温和的告知患者手术已顺利完成,手术效果良好。详细回答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的术后疑问,并安慰、鼓励患者于术后积极接受护理,调整心态,争取早日康复出院[2]。
(2)人性化环境护理:心理学明确:温馨的环境和灯光能够有效缓和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基于此,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的患者群体,医护人员要侧重将其所在病房灯光、温度、湿度做出相应调整。调整后询问患者是否满意,按照患者个人意志改变,一定做到让患者舒适、放松。
(3)人性化饮食管理:熟悉的食物能够帮助人类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因此,在满足患者术后所需营养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可参考患者个人饮食偏好,对患者饮食细微调整,让患者获得充足的安全感。
(4)人性化肢体护理:术前患者的下肢通常存在难以忍受的病痛,由此引发患者种种不良情绪。术后,医护人员在调整患者肢体体位时要着重询问患者,一定保持患者的体位舒适度。根据病房温度和湿度对患者所盖被子厚度增减,保证患者体表干燥整洁。
(5)人性化肢体锻炼:要帮助该病患者积极恢复,需侧重下肢肢体功能性锻炼。医护人员要全程从旁协助、鼓励患者接受下肢肢体锻炼,并在锻炼中记录患者个人感受:锻炼强度、下肢感觉、肌肉酸痛情况等。根据患者回馈信息对锻炼强度和时间予以调整。
1.4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评价,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两组自量表评分,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 SPSS 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AS、SDS两组自量评分表所得分数并未见明显区别,而在系统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表所得评分出现明显差异,干预组患者不良情绪明显更少,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比较( ±s)
注:*P<0.05表两组数据有比较意义
3探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临床上属于致残率相当高的一种非外伤性疾病,其病发迅速、病情凶险,很容易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活影响。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群体中,据陈明环[3]的研究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患者会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在接受系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后,仍有50%左右的患者担心手术效果不如预期,下肢残疾。因而该病患者在术后,普遍存在悲观厌世、消极抑郁的情绪。但是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心理状态对临床治疗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调整患者术后心理情绪是护理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院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发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提供术后常规护理所取得的效果不甚明显。随着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普及,我院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提出了人性化护理理念。人性化护理将以往侧重于疾病护理的护理重心转变为以患者感知为关键所在,提倡护理人员主动服务、主动发现、主动探究的“三主动”,从患者心理需求出发,满足患者最根本的所需[5]。本次研究中,我院通过对干预组的22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22例患者中有19例表示对护理工作满意,且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生根本性转变。这是因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人性化护理,是从满足患者安全感入手,营造温馨的氛围,潜移默化的降低患者不良情绪,而且适度的肢体功能锻炼,有效的促进患者下肢功能性恢复,情绪的管理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形成良性循环,高效的提升了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烈烈,苏小游,戴慧芳,等.心理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浙江医学教育,2017,16(3):35-37.
[2]王智文,李金玲,朱东林,等.护理干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8):2041-2043.
[3]陈明环.自我管理教育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3):10-11.
[4]史晓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7):650-653.
[5]冯玉芳.中医护理在减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疼痛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6):119-119.
论文作者:郭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动脉硬化论文; 闭塞论文; 术后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