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图书馆学史”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概念的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45-92的学科分类与代码第五部分明确了“图书馆学 史”的代码为870.1010[1],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也明确了G250.9为“图书馆学史” 的类号,但由于目前这个概念的内涵比较混乱,所以仍然需要界定。
我们提到的混乱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学史和图书馆(事业)史的界限不分。两者都是图书 馆学研究基础理论的重要部分,图书馆史以图书馆历史渊源及发展过程的研究作为主要 内容,讨论人类进入文明世界、有文献资料收集以来,从古代、近代到现代各种类型的 图书馆,研究的对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图书馆学史简单地说是图书馆学的发展史,图 书馆学在图书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在人们对于文献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方面 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基础上发展起来,发展过程中还吸收其它学科的知识,如引入数学方 法的文献计量学。人们将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去独立研究是从近代才开始的,准确地 说图书馆学作为一门近代科学产生于19世纪初,确立于19世纪80年代,一般以为是从18 07年德国施莱廷格提出“图书馆学”专门名词开始,于是,对图书馆学史的研究也是从 这个时候开始。实际上两种史的不同也为人们所认识[2],但一直以来,图书馆学史研 究不足,并与图书馆(事业)史研究相混淆。
不可否认,图书馆学史的研究与图书馆史不可以完全分割开来。图书馆学是对图书馆 工作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其发展必定和图书馆的发展过程相关,如一段时间的主流图书 馆理论将影响图书馆的格局和机构设置等。但图书馆学史不等同于图书馆史,图书馆史 的研究也无法替代图书馆学史的研究。这是因为,图书馆史研究图书馆的发展,但图书 馆学史本身不直接研究图书馆,而是对图书馆学理论脉络的把握,包括图书馆学研究对 象、图书馆学体系和分支学科、图书馆学相关学科、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过 程,同时期望通过这个把握过程推动学科自身的发展。史的研究还不只是整个学科形成 和发展过程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对不同流派和学派观点的产生、发展、转变的客观分析 ,如对整理说、技术学、管理学分别曾作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成为不同流派的核心[3 ]的讨论。
所以说,图书馆学史研究是旨在有系统地阐述人们在解决图书馆工作中各种方法以及 因此建立的各种理论体系,并描述理论体系形成中或多或少依赖的当时社会环境和技术 环境,研究各种理论体系的性质、创立者的思想和学科背景,图书馆学史还讨论这些理 论体系对当代和后代新环境下新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2 当前现状
一般认为,一个学科研究方向的发展程度和现状与学术研究成果的状况相关。我们分 别从专著和学术论文两个方面考察。
2.1 专著
图书馆学史的中图法分类号是G250.9,以此类号分别检索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获得的检索结果见下表。
北京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6种 3种1种
8种1种
我们可以看出,“图书馆学史”方面的专著与当前炒得火热的概念如“知识管理”、 “数字图书馆”的专著相比,少得可怜。再仔细分析各个图书馆的具体书目,被较多收 藏的专著只是“中国图书馆学史/吴仲强(1991年)”、“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程焕文 (2004年)”两种。另外北图还收藏有“20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戴维民(2002年)”以及 未正式出版的博士论文“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王子舟(1994年)”、“中国图书馆学 的萌芽与形成/戴煜滨”;上海图书馆收藏“中国古代图书流通史/李瑞良(2000年)”, 武汉大学图书馆收藏“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程焕文(1997年)”等图书 馆学家人物传记。
2.2 学术论文
我们选取重庆维普为检索工具。重庆维普虽然不能覆盖所有学术期刊,但其权威性已 经得到认可,其检索结果也能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反映学术研究的成果。
我们在任意字段检索“图书馆学史”,年限为1990年到2003年,限制在“图书馆学” 类,共得29篇检索结果。也就是说,这期间(14年)平均每年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与图书 馆学史相关的论文约为2篇,按年度分布如下表。
90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2 1521111221433
2.3 分析
第一、从专著和学术论文的绝对数量上来看,图书馆学史的研究明显不足。可以说, 新概念相关专著不断出版的同时,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被搁置了。
第二、从专著出版和学术论文发表的年度看,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和本世纪初是两个 关于图书馆学史研究成果较为集中的时期。笔者认为,这是和图书馆及图书馆学发展相 关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是人们时常提及的“知识爆炸”的时期,“图书馆学系”纷纷 改名为“信息管理系”之类,不可触摸的“信息”而不仅仅是可触摸的“图书”成为图 书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而本世纪初,网络及其它新技术、新概念的引入又使得“知识 化”、“数字化”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图书馆学界反思图书馆学,关注于图书馆学 史的研究是一种必然。我们还看到本世纪开始的新一轮图书馆学史研究仍在发展中,而 由于这次变化比上个世纪初的变化更为剧烈,反思也应更彻底。
第三、我们上文提到的图书馆学史概念混淆的问题非常突出。在G250.9的查询结果中 ,有图书馆将图书馆(事业)史与图书馆学史混淆,如“中国图书馆发展史”或图书馆年 鉴也归在此类;与此相关,引进外文图书方面,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之类大馆此类 的外文图书也大多是图书馆史的专著,这将影响图书馆学史研究。
第四、对图书馆学家的研究属于图书馆学史的研究范畴,专著或学术论文中确实也有 对图书馆学家的研究。然而学术论文的检索结果中只有“美国图书馆学‘研究’史概说 (布沙,CH凌建平;晋图学刊.1990)”涉及国外的图书馆学史,且没有一篇是专门关于 国外图书馆学家及其理论的。图书馆学的社会科学属性决定了不存在如中国哲学史的中 国图书馆学史,而是图书馆学在中国的发展史,缺少了对历史上国外图书馆学理论的考 察,关于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研究的图书馆学史是不完整的。
3 目的和对策
我们在讨论图书馆学史概念及研究现状的时候,需要回答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研究的问 题,或者说研究的目的。任何一个学科及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当时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密 切相关,图书馆学也不例外。本世纪初,由于“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其在社会中的 影响,并且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的环境下,图书馆发展得以全新的空间, 然而,应该给图书馆发展以指导的图书馆学却似乎落在图书馆发展的后面。这表现在图 书馆学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图书馆学的定位无法确定、图书馆学引进其它学科的理论却 无法真正与图书馆学自身水乳交融,或者说,图书馆学理论匮乏的同时,各种“理论” 泛滥,于是浮躁学风兴起,以至于黄俊贵教授提出“丑陋的图书馆学”的批判。然而批 判是一种反思,也应该是建设性的,如同哲学的反思推动人的发展,对图书馆学的反思 也是如此。而在新的环境下,对历史的梳理是这种反思的前提,也是新环境下理论重新 建构的条件,或者我们说对于一个有200年历史的学科,仍然在“理论”泛滥的表面下 存在着理论匮乏,本质上就是缺少坚实的基础,而这基础需要在对学科历史发展过程反 观中得到加强。
国内学术界已经意识到图书馆学史研究的重要性。“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十 五’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中已经明确提出,图书馆学史的研究是“重点研究领 域”,并认为:“开发图书馆学史不仅仅是要恢复学科史的历史记忆。图书馆学要想充 满思想活力,必须回到图书馆学思想史、学术史中寻找资源和营养,磨练自己的分析武 器。而且,许多重大问题只有在学术史疏理中才能求得正解。”从而将近现代图书馆学 史研究作为重点研究课题[4]。北京大学周文骏教授也承接了作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 规划办公室”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一般项目的“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史(1949.10-197 9.12)”,并计划于2006年底出版专著[5],同时周文骏教授的博士生以此为博士论文研 究方向,完成了相关研究成果。然而,如上文对图书馆学史研究现状的分析,图书馆学 史的研究仍然不足,这种不足“十五”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中也提及。解决这种不足至 少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图书馆学教育
研究表明,图书馆学是应用型学科[6],但这并不表明图书馆学不需要理论研究,而图 书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完成的,所以,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应从图书馆学 教育展开。在课程设置上,本科教育中以“图书馆学导论”为主,其中有部分的图书馆 学史内容,我们认为,研究生教育中则需要加入专门的“图书馆学史”课程,保证研究 生能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把握学科基础理论。
3.2 细分研究方向
图书馆学作为国家一级学科,有着很多的研究方向,因此史的研究不要追求大而全, 可以先行开展一些专项的分科研究,如目录学史、分类学史等,其它如图书馆建筑学角 度的图书馆建筑史。这样一方面更容易展开,另一方面也便于开展合作。
3.3 史料收集和整理
如果说第二点按历史沿革是纵向的,那么这一点是横向角度展开。学术史研究常常首 先是学术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学术史料包括图书馆学家的著作,我们称之为原始资料; 也包括别人对图书馆学家学说、生平、观点的描述,或是批判。这个角度是在史料收集 的基础上进行图书馆学家或理论流派的研究,事实上,其它学科的学科通史研究和著作 大多是以人物为线索的。
3.4 学术机构和学术刊物的支持
学术机构和学术刊物应该对作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图书馆学史研究给以足够的支持 。各级社会科学基金应支持更多的相关项目,并支持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如博士论文出版 ;而学术刊物在大量登载新技术相关论文的同时,也应关注基础理论研究,给这方面的 研究成果以发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