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与新城市化建设”文化城镇、文化经济与新城市化研讨会综述_新型城镇化论文

“文化资源与新城市化建设”文化城镇、文化经济与新城市化研讨会综述_新型城镇化论文

“文化资源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讨会观点摘要——文化城镇、文化经济与新型城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城镇化论文,研讨会论文,城镇论文,摘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怎样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继续深化研究,尤其要从文化的视角去认识把握。下面,我围绕文化城镇、文化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谈四点体会。

第一,不能仅仅从工业经济角度去认识和把握新型城镇化。对什么是城镇化的理解,人们往往会有一种路径依赖,容易受到人类特别是西方国家早期城市化发展史的误导。人类城市化过程是与工业化基本同步的,即城市一般都是脱离农业经济束缚,工业规模扩大、经济效益增长的结果。正如厉以宁教授所说:“传统的城市化是先进行工业化的发达市场国家的城市化模式。”加上当前我们还主要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期,所以,还有很多人习惯于从工业经济角度去思考问题,将城镇化等同于建设工业城市,把重点集中在推进工业化上。这种认识,没有充分把握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现实,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实际上,进入工业化后期,西方国家包括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昆山、顺德等地也对“什么是城市化、怎么推进城市化”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先后进行了产业和城市的双转型。要认识到,研究探索城镇化问题不能仅仅从工业化和工业经济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而要放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中去思考,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否则又会重走西方国家的老路。

第二,新型城镇化实际上是一个文化再造的历史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从农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跨越式转型时期,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对于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建设文化城镇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实现全方位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强调新型城镇化最关键的是人的城镇化。什么是人的城镇化?怎么去实现和衡量人的城镇化?美国著名城市建筑家刘易斯·芒福德指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将“城镇化”定义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这个定义很值得我们体会和借鉴。如果一个城镇的大多数居民未能形成与知识经济时代和现代文明、现代城镇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那么很难说是它实现了城镇化。它至多也就是一个没有灵魂支撑的,用钢筋水泥堆砌的建筑空壳和空间形态。同时,人们不仅要追求物质生活,还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如果一个城镇仅仅能满足居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无法满足居民应有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那么这个城镇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北京郊区的回龙观、天通苑等大型居住区尽管都拥有几十万居民,但一直很难被人们认同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一个重要症结就在此。我们要推进和实现的新型城镇化不是物质和空间形态上的复制和扩张,而是推进城镇由产业城镇向创意社区,再到文化城镇转型。广东顺德容桂德胜工业创意园就是一个成功实践。目前,该创意园不但是当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大引擎,也是体现岭南文化风格的创意社区和吸引知识型劳动者的文化城区。类似这样的文化产业空间形态,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已经并将发挥巨大作用。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分别经历了政治城市(1949年—1978年)、经济城市(1978年—2005年)和文化城市(2005年以来,以“宜居指数”、“文化城市”、“幸福指数”等标志)。这种看法很有启发性。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再造的过程。当然,要实现对现有城镇的文化再造,从而建设文化城镇,不是建设仅有空间和产业形态的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区,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实现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三结合”,实现文化产业与城镇社区、日常生活、时尚艺术的“三融合”,实现文化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三协调”,这样才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新型文化城镇。

第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应走跨越式道路,优先发展文化经济。因国情不同,中国目前大规模的城镇化与西方欧美国家不同,很大程度上是人口城镇化和工业城镇化,加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由此带来人口、生态、环境、社会、资源等突出问题。为破解这些问题,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被提到新型城镇化上的重要议事日程。但仅仅依托新型工业化,来推进新型城镇化还不够,这还是传统工业经济的思维。实践证明,我们不能再走传统的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文化经济的老路,而应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优先发展文化经济。文化经济是以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依托,包括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在内的新型经济门类,相对于其他经济等门类,具有自然资源依赖小、生态环境破坏小、能源消耗小、附加值高和辐射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能力强等特点。同时,发展文化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有利于实现农民职业和产业的在地双转换,可避免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可以说,文化经济对于解决当下我国人口城镇化和工业城镇化等问题,推动城镇集约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城镇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是基于文化经济的独特作用,许多国家和城市把优先发展文化经济作为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与提升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来实施,使得文化经济已成为国际上和国内产业和城市转型的重要力量,并取得积极效果。比如,伦敦提出建设“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曼彻斯特提出建设“创意之都”,巴塞罗那实施“文化知识城市战略”。以北京提出建设世界文化中心为代表,国内许多城市也纷纷开始将其发展目标从经济中心转向“文化城市”、“创意城市”、“设计之都”,并提出具体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目前,伦敦创意产业的艺术基础实施占全国的40%,设计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50%以上。此外,伦敦还拥有全国85%以上的时尚设计师、36%的出版产业值。国内的北京、上海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因此,我认为,推行新型城镇化应走跨越式道路,优先发展文化经济。当然,一定要尊重文化经济的文化属性和内在规律,避免单纯按照产业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模式去发展文化经济。

第四,发展文化经济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具有现实意义。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滞后,一个重要表现和原因就在于城镇化滞后,所以这些地方推进城镇化更为迫切。但其推进城镇化的某些思路值得商榷。比如,盲目招商引资,引进高能耗、高排放产业,过度依赖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建设中盲目拆迁改造,热衷于圈地造城;忽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导致城镇“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等等。这样做的一个严重后果,从文化的角度看,往往会导致所谓的工业文明对当地文化生态造成破坏,对当地文化传统形成冲击,甚至带来当地居民的抵制,产生一种文明(文化)冲突。比如,西藏、青海一些地区在被当地居民认为是“圣山”的地区发展工矿业,与当地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发生冲突,导致群体性纠纷,引发社会矛盾。意大利提出小城市发展中的“慢城运动”理念,值得我们反思。他们强调,小城市要拒绝城镇的同质化和全球化发展,一定要保护环境,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所以,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尊重和传承当地文化传统,保护和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城镇,是当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同时,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尽管更多的属于生态涵养区,本身不太适合发展传统工业经济,推进城镇化面临极为不利的条件,但这些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相对较丰富,为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经济,推进城镇化提供了良好基础。比如,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是中西部城镇化的重要资源,正带领中西部地区走出一条由地方特色产业带动的、从村庄开始的、自下而上的城镇化道路。云南大理、丽江依托文化旅游,河南濮阳、河北沧州依托杂技产业,河北蔚县依托剪纸产业,等等,寻找差异化发展出路,在挖掘和保护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进特色城镇发展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所以,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一定要以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文化经济。

标签:;  ;  ;  ;  ;  ;  

“文化资源与新城市化建设”文化城镇、文化经济与新城市化研讨会综述_新型城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