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莲
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石洞中心卫生院)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伍用所致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50例进行头孢菌类药物伍用而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原因、具体临床表现、用药情况及处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在用药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主要表现进行对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用药前为98.00%,用药后为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用药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症状进行评估,并熟悉头孢菌类药物伍用的不良反应,合理搭配药物,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头孢菌类;二重感染;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ephalosporin class drug adverse reaction caused by wu use.Methods: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betwee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50 cases of cephalosporins wu fungus drug use and cause adverse reaction of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alyses the reason of its adverse reactions,clinical manifestations,medications and treatment measures.Results:all patients in drug adverse reac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clinical,comparing the main performa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In terms of patient satisfaction,before medication was 98.00%,86.00% after medication,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in clinical medication should be according to assess the patient's specific symptoms,and familiar with cephalosporin wu fungus drug adverse reactions,reasonable collocation drugs,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cephalosporins fungi;Double infection;The digestive system adverse reactions;The nervous system;Allergic reaction;Renal impairment
在所有的抗生素中,头孢菌类药物以其强大的杀菌能力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头孢菌类药物属于一种广谱抗生素,可以抵抗多种病菌的感染,但是其弊端在于副作用较多,尤其是与其它药物伍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1]。本文就我院诊治的50例进行头孢菌类药物伍用而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表现,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50例进行头孢菌类药物伍用而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分布于23-63岁,平均年龄(44.17±5.63)岁。所有患者中包括22例来自住院部,18例来自门诊部,8例来自普外科,2例来自其它科室。
1.2方法
医护人员观察并且记录所有患者的不良症状及用药情况,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原因、具体临床表现、用药情况及处理措施[2]。除此之外,对患者用药前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1.3疗效评定标准
由医护人员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必须涉及患者的预期治疗效果、实际效果、有待改善问题、相关建议及意见等,一般采用三个层面进行衡量,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所有患者在用药之前有5例出现二重感染不良反应,占10.00%,在用药后有8例,占16.00%,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耐药菌株大量繁殖;有4例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8.00%,在用药后有10例,占20.00%,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有6例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占12.00%,在用药后有11例,占22.00%,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失眠、头痛、头晕、神志不清;有5例出现过敏反应,占10.00%,在用药后有9例,占18.00%,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红斑、呼吸困难;有3例出现肾功能损害,占6.00%,在用药后有6例,占12.00%,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尿、管型血、蛋白尿、肾功能异常;有2例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占4.00%,在用药后有6例,占12.00%,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乏力、浮肿。由此可见,所有患者在用药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临床疾病的认识逐渐加深,过去习惯的单种药物治疗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人们对药物的要求,二联、三联治疗法的优势逐渐显现,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头孢菌素作为最为常用的抗菌药物,其临床应用范围越来广泛。
临床研究表明,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与患者的自身情况也有密切的联系,当患者对所用药物的敏感程度较高时,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也就较高,如生产药品的过程中掺杂了其他的杂质,或由于药物自身的代谢产物与患者体内的大分子载体产生不可逆结合,进而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临床研究发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患者对头孢菌素素的敏感性越高,过敏反应的发病率越高[4]。
本文就我院诊治的50例进行头孢菌类药物伍用而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发现,所有患者在用药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主要表现进行对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用药前为98.00%,用药后为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用药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症状进行评估,并熟悉头孢菌类药物伍用的不良反应,合理搭配药物,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朱莉萍.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致不良反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0(04):306-308.
[2]刘彩霞.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致不良反应的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2(03):51-52.
[3]屈伟红.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1(09):454-456.
[4]植少娟.门诊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52例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1(20):120.
论文作者:刘兴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头孢菌素论文; 患者论文; 头孢论文; 药物论文; 菌类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