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
绵阳市安州区一大渠管理处 四川绵阳 622651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有效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各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其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全方位管理工作,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做好日后的工程管理和保护,最大限度的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因此,本文笔者总结了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措施。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
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管理部门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前气候、地质、水文等外界因素,选择合理的工程建设类型,为当地农田管理、农田灌溉打下重要的基础。下面就针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展开论述。第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以末端工程为主,工程建设规模不大,能够满足区域内农田水利灌溉的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毛渠、灌水沟等。灌溉渠道主要包括干渠、支渠等。第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类型多样,很容易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满足实际抽水、引水、蓄水的功能,从而做好农田灌溉工作,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多种形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满足当地农田灌溉的要求。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管理资金,导致工程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甚至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遭到破坏以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
2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设计者依据水土资源进行人为调控分配后展开的建设工作,是农业灌溉所需水源的基础保障工程。俗话说,水是农业的命根,只有充足的水源才能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而水源的充足,不仅仅依赖于降水或者江河,更要实现人为的科学化调控。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在旱季或者缺水地区的农作物的基本需求,促进农业化发展。而我国的地域辽阔,水源分布不均,需要大量修建各种形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仅能为农民灌溉农作物提供便利的条件,从而减少农民耕作的强度,提高种植效率,为农民的稳定增收提供保障,同时还能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这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目标,也是新农村绿色生态化建设的方向。
3 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问题
当前,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管理有效性的明显提升,不利于水利工程各种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现将这些问题归纳如下:
3.1权责不明,群众不积极参与。权责问题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尤其对部分年代久远的水利工程来讲,权责不清就会导致责任归属方面存在较大纠纷,就会阻碍各种管理措施的高质量落实,从而减缓了政,最终难以满足新时期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标准。
3.2管理低效,运营模式不合理。当前,在很多人看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属于管理部门完成的内容,与其他人无关,这种落后的观念导致很多周边群众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不支持、不关心,更没有参与的积极性与机会。这就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资金来源仅限于政府部门的拨付,数额有限,并且不易让水利工程周边群众将管理责任与自己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他们都不能主动配合水利工程管理活动,也不会与毁坏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行为做斗争。
3.3维护不当,管理能力比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一种特殊的工程,长度较大,且长期暴露在外,在各种天气情况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必须借助有效而及时的养护才能更好地运营下去。同时管理人员也是临时找来的或者转岗过来的,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的、先进的维护知识与能力,这就使得当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工作成效较低,并且管理者专业素质也难以满足新时期的管理需求。
4 有效解决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问题的对策
4.1 调动主体积极性,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方案
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就是调动当地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只有让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人参与进来,发动群众的力量,才能鞭策和促进施工主体担负起自身职责所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内容。在方案方面,勘测单位要做到巨细无遗,对于各个标段的地势、地形和地质情况都要做到实测实量,保证后期设计单位拥有一手真实可信的资料,并对标段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应的建议;设计单位要根据资料合理设计内容,保证设计的效果和项目用途;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行自我监管义务,严格按照监理实施细则进行工程建设监管工作;而施工单位要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做到科学的施工部署,并使用优秀的劳务班组和从业人员投入到工程施工中;政府部门要指派专业的人员进行施工过程中的不定期和不定时的巡逻和监管,达到熟悉现场进度和明确项目计划的程度。
4.2 深化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管理体制
为了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规范的管理,首先应当对农田水利建设条款进行细化,为管理人员提供可以依循的规章制度,也应该明确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的建设,使农田水利建设有关投资者可以依法享受到相应的权利与权益。其次,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明确管理责任制,以便实施农田水管理中的各事项和问题。最后,还应定期对农田水利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使农田水利管理人员趋向专业化。加强员工的专业评估质量,使员工掌握相关的水管理技术,以确保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更好的发展。
4.3 管养分离,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针对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不分家而导致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都难以优化质量的现状,就需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与维护团队,在明确权责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编制管理人员、科学定岗,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养护人员及维修养护业务中分离开来,联合或独立创建更为专业的养护团队,做好培训管理人员的工作,逐步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一般情况下,乡镇级别的水利站是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直接管理单位,并且也是改革水利工程产权活动中的关键主体,而要想显著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就需要这一管理主体充分重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针对水利站站长及其他重要管理人员做好培训安排,使得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掌握大量水利专业知识。
5 总结
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能够顺利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建设和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将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全面反映出拟建和在建的工程价值。总之,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只有不断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总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百姓的用水需求,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对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建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 2016(18)
[2]马润芝.浅谈农村小农水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 2017(33)
[3]徐荣才.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06)
论文作者:吴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农田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新时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