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罗小丽

新课程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罗小丽

四川省阆中中学 637400

摘 要:初中学生的学习处于十分重要的时期,其心理与生理的发展也处于关键时刻。智力、情商、品质、思维模式等都属于心理发展范畴,这个阶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负责。学生的思维能力属于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此高度重视。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数学是一种具有较强逻辑思维、需要积极进行思考的学科,必须让学生充分运用数学思维去有效地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初中数学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知识内容的实践性、逻辑思维性较强,对学生数学素养、数学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

1.提高初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有效地进行数学思维的拓展,在初中数学中的数学知识,拥有着较为抽象的特点,这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地进行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这就使学生愿意进行初中数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在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跟上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进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步。

2.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现阶段,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一直处于较为低下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初中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使得学生不能易懂地进行理解,导致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不能顺利的进行;另一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能力的拓展以及思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有助于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来源于人们对生活中各种现象与方法的总结,是自然学科的带头学科。正因为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其在学生科目学习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由于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比较枯燥难懂,而且数学语言又是一整套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语言体系,如果不能教会学生如何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其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就会无从下手,那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新课标对初中数学科目教学的要求也就无法完成。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

1.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提升学生思维速度。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提高初中数学的解题速度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首先要用部分课堂时间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得学生能够强化数学思维的基础,提高解题速度。对于学生来说,其把握基础知识的本质越深入,对知识的理解越深刻,运用起来才越发得心应手。教师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运算解题速度,其实运算速度反映的就是学生的运算习惯和思维对知识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通过概括总结习题解题规律的方式进行。具体说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习题分类,并对不同类题的解题方法加以详细介绍;教师可以安排各类解题方法(如,类比法、化归法、数形结合法、代入法和特定系数法等)的习题帮助学生强化解题思路,锻炼学生快速运算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能够向学生传授总结的速算要领,使学生对部分经常使用的公式和数据等熟练掌握,从而使学生加快解题速度。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巧的归纳总结,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为教学目的的实现留下足够的时间。

2.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对教材有深入的探究,并能够发现学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一些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来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如银行的活期、定期的利率不同,存款所得的利息计算等。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弄清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有针对性地挖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数学现象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在难度上有所区分,并坚持由易到难的学习进度,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二次加工,便于学生的不同程度地接收。在问题的设计中要尽量设计一些具有新颖性、思维性、扩散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乐于分享自己思考的结果,让学生在分享之后进行再次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探究学习的过程较以往教师灌输式的模式要更有效率,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鼓励,并营造了思考的氛围,学生长此以往就会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从而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在解题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解题,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但是,练习的题目并不是越多越好,教师既要让学生做题,又要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提高做题效率。练习的重点并不是结果而是解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过程。数学题大部分都会有很多种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在解题过程中总结经验,把一般的解题过程抽象为特殊的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体会解题过程中运用到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到达会“做一道题”就会“做一类题”的目的。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组织反思与讨论的教学,让学生在反思与讨论过程中学习到应该从哪里开始思考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分析问题,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把解题方法内化为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错误的解题过程,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从错误的基础上探究出正确的解题过程,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科学利用问题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维。事物之间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对于教师来说,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学会由表及里,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本质的深刻认识。因此,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与想法,并发现和总结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一做法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水平,这样做符合新课标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思维创造力。在数学课堂上,要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内驱力,将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激发好奇心和发现欲,使学生置身于渴望得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中。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以数学问题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创新的环境和机会。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往往呈现螺旋发展的态势,原有问题的解决会产生新的问题情境,为进一步的学习又提供了契机。所谓“螺旋递进式”的问题模式,也就是根据问题解决活动的发展态势,由问题引入知识,再由知识产生问题,通过进一步解决问题再产生新的发现,或者引起对前面问题的质疑,倒回来重新思考,因此把它看成是一个螺旋式的逐渐递进的过程。可见,这种问题模式重视以问题驱动教学,不仅要在新课导入部分创设问题情境,而且要把数学问题贯穿于课堂始终,通过不断引发新的数学问题,使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携手并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层层深入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重新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并提出一些问题去自主探究解决,重视数学活动的过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启发、诱导、教育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索、善于探索。

参考文献

[1]盖群 巧用“做数学”,创新初中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

[2]赵晓英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J].学周刊,2014,(11)。

[3]李亚君 浅谈初中数学的创新教学[J].学周刊,2014,(14)。

论文作者:罗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4月总第1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新课程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罗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