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数学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高中数学论文,学案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国内很多知名中学都在采用学案教学模式,在推广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教学成效也颇为显著,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编写中存在的问题
①教学目标大而不当,和具体内容不一致;
②教学环节与过程不完整;
③课前、课堂、课后使用内容不明确;
④容量大小、难易程度差异较大;
⑤未能按课时编写课时学案;
⑥知识点不全,重点不突出;
⑦知识点零散,系统性不够强;
⑧问题探究的设计流于形式.
(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认为完成学案即完成教学任务;
②教师脱离学案组织教学,仅把学案当作业本;
③课前学生做好学案,课上教师只讲学案内容;
④教师未能在课前集体备课时认真研究学案,课上临时删减学案内容.
三、解决的对策
(一)教材内容问题化
用预习提纲全面呈现教材知识要点,并在重要知识点上贴上标签,可以把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强化问题意识.学案和教材内容的衔接应有一个比例,既要重视教材又要夯实基础,更要培养能力.
(二)预习知识网络化
检查中应有知识结构梳理,可以由目前平面式换成框架式,编织知识网络.呈现其内在逻辑性,并注意和教师板书设计的衔接.
(三)预习问题探究化
填空题改用问题引领,可以要求学生自由阅读课本,然后思考并小组讨论某个问题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问题探究的设置是此次学案教学的亮点,也是学案不同于练习册的地方.它将知识呈现过程寓于丰富多样的情境材料中,通过核心问题或核心材料从不同角度加以呈现,学习的过程不单纯是一个被动接受过程,而是一个既有接受更有探究和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学案中问题的不同层面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获得知识和技能.
(四)作业设置多样化
在原有题型基础上,设置一些研究性、开放性、赏析性作业,同时把课后作业放在学案教学的突出位置,及时提供解析思路、参考答案,结合教材对答案进行完善调整.适当增加资源链接和激励学习的名人名言,提升学案导学助学的可读性功能.
(五)教学过程四段化
1.以案导学,查知学情
(1)理论依据是遵循“先学后教”原则,先行组织者策略和系统优化理论.
(2)操作步骤与方法:
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在课前按学案要求预习的基础上再对预习予以深化,可以是个人的梳理、整合,可以是同座位同学的简单交流;教师要检查了解预习的效果.可以课前收查、部分批阅,课前、课始巡查,课中随时检查、了解;还可以由学生统计检查汇报.
其次,教师和学生双方要知道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可以习得的,哪些问题是需要老师、同学帮助才能解决的.
2.讨论深化,创设环境
(1)理论依据是遵循“以学定教”原则、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互动学习理论.
(2)操作步骤与方法:
首先,组织、引导对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学案中“问题探究”等内容实行生本互动、生生互动.对于学生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通过小组讨论、个体发言、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学生参与互动.
其次,一般性讨论后,应组织、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学习中的问题和收获;可以以学生代表的个体发言、板演为主.教师要适时地引导讨论走向深入,同时迅速准确地捕捉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再次,在互动基础上要及时组织、指导学生梳理、深化个人学习,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不断提升自主学习层次,扩大自主学习成果.
(3)课堂问题生成的策略:
①应由个体在阅读、练习等生本互动中暴露;
②应从生生、师生互动中产生;
③应由问题学生代表予以阐明和呈现;
④应通过追问使问题深刻、有价值,有思维的张力,具有挑战性.
3.精讲点拨,学会提升
(1)理论依据是最近发展区理论,互动教学理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策略.要最大限度做到精讲,坚决做到三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仍然不会的不讲;确保教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展开,通过教学将“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
(2)操作步骤与方法:
首先,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要讲规律、讲规范、讲变式、讲技巧;通过即时组织或补充相关训练,消化、强化、深化、活化.
其次,对学生难以自己学会的重点、难点,先讲背景、讲视角、讲思路、讲方法,立足于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主领悟,必要时才直接讲出过程、结果.
再次,对易混、易错、易漏点,注重在教学中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兴趣,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即时反馈、矫正,促进消化、巩固、提升.
在讨论后,建议教师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或学习内容的重点、关键.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对于某个问题,某些同学已经解决,其他同学仍有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同学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
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普遍性问题,重要的规律,在学生渴望释疑、提升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关键,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疑点、关键为出发点,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领悟知识、规律的精髓,形成分析、综合、应用的能力.
4.即练即评,迁移达成
(1)理论依据是讲练结合理论、学了即练、当堂达成原则、多感官参与理论、学习迁移理论.
(2)操作步骤与方法:
首先,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结构、了解方法规律之后,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让学生当堂训练,巩固知识,理解规律、掌握方法.
其次,针对达标训练中再次出现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及时进行点评,或者再次展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及时指导检查学生进行矫正;另一方面,还应再补充练习题,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或者根据学情,布置并指导学生课后进行个性化学习.使学生真正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整理,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再次,布置、引导、拓展学生课后个性化学习,巩固和深化课堂师生教学成果.
(六)学案模式个性化
授课类型可以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章节复习课、单元复习课)、习题讲解训练课等.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大致包括“新授课+习题讲解训练课+复习课”,在这里提到的每个课程类型中,根据学生水平差异和教师的教学习惯,我们又分为不同的模式,从每个课程类型中选择一种学案模式,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1].
下面是三种课程类型的不同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选择和组合适合的“学案”模式,例如,可以选择“模式2+模式4+模式6”等,实现教案与学案的实质性配套互动,满足个性化需求.
1.新授课学案模式
模式1
课堂导入 《课时详解》“课堂导入”的内容.
课前预习 ①自主预习,《课时详解》中“课前自主学习”内容,不设答案;
②问题发现,预留空白.
课堂笔记 《课时详解》“课堂合作探究”的内容.
①情景激疑,可随机设置;
②知识点归纳,对内容的关键词挖空;
③典例剖析,例题、变式训练题只给出题,解析、答案、点拨均留白.
本课小结 “概括整合”内容.
课堂训练 “定时巩固检测”中“基础训练”栏目的习题.
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中的习题.
本节练习 可以根据实际测试的需要和页码印张的要求,随机增加《一课3练》的习题.
注 本案为传统的“学案模式”,内容的讲解突出了基础,适合成绩中等学生使用.
模式2
课堂导入 《课时详解》“课堂导入”的内容.
课前预习 ①自主预习,《课时详解》中“课前自主学习”内容,不设答案,
②问题发现,预留空白.
课堂笔记 《课时详解》“课堂合作探究”的内容.
①情景激疑,可随机设置;
②知识点归纳,只保留标题,内容留白;
③典例剖析,例题、变式训练题只给出题,解析、答案、点拨均留白.
本课小结 预设“概括整合”内容,全部预留空白.
课堂训练 “定时巩固检测”中“基础训练”栏目的习题.
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中的习题.
本节练习 可以根据实际测试的需要和页码印张的要求,随机增加《一课3练》的习题.
注 本案留有的空白较多,给老师更多的自由空间,适合学习主动性较强的学生.
模式3
本课小结 《精析精练》“规律方法总结”的内容,形式为完整表述或者预留空白.
课前预习 ①自主预习,《课时详解》“课前自主学习”栏目多课时内容的综合,不设答案;
②问题发现,预留空白.
课堂笔记 《课时详解》“课堂合作探究”预内容.
①重点难点突破;
②典例剖析,例题、变式训练题只给出题,解析、答案、点拨均留白.
课堂训练 “定时巩固检测”栏目中多课时“基础训练”的习题.
课后作业 “定时巩固检测”栏目中多课时“能力提升”的习题.
本节练习 可以根据实际测试的需要和页码印张的要求,随机增加《一课3练》的习题.
注 本案以课(节)为编写单元,内容讲解突出重点、难点,适合高年级,如高二、高三年级备考的需要.
2.习题课学案模式
模式4
本课小结 《精析精练》“规律方法总结”的内容,形式为完整表述或者预留空白.
课堂笔记 《精析精练》“典型例题分析”内容,例题、变式训练题只给出题,解析、答案、点拨均留白.
课堂训练 可以针对学科特点的实际需要设置该栏目,内容为“定时巩固检测”栏目中“能力提升”习题.
课后作业 本栏目可选用《一课3练》的习题.
注 本案适合程度和基础比较好的学校.
模式5
本课小结 《课时详解》“概括整合”内容,完整表述或者预留空白.
课堂笔记 《课时详解》“课堂合作探究”内容,只保留知识点名称,例题、变式训练题只给出题,解析、答案、点拨均留白.
课堂训练 “定时巩固检测”中“基础训练”栏目中习题.
课后作业 “定时巩固检测”的“能力提升”的习题,每个课(节)后设有《同步练习》,内容是以教材课(节)为编写单元的习题(或者使用《一课3练》的习题).
注 本案讲解的例题相对比较简单,适合中等及以下成绩一般的学校.
3.复习课学案模式
模式6
课前预习 设置“本章知识体系构建”栏目,预留空白让学生回忆本章知识体系表,或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回忆.
课堂笔记 “单元复习课”内容;例题和变式训练的解析及答案部分留白,其余均完整给出.
课后作业 单元测试卷.
注 本案为单元(章)复习课模式,适合在每个单元(章)复习时使用.
四、认识与思考
学案要求精讲多练、当堂巩固,可迫使教师积极钻研教材教法,改变以往教师只顾自己讲解、忽视学生的参与;只知道磨时间、忽视课堂效率;只重视教学结果、忽视学生情感体验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主体地位而展开,实现由以往的“先教后学”到现在的“先学后教”的根本跨越.
总之,学案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促进学业进步和不断发展的学习方案.作为教师,一方面要立足校情学情,确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认真研究学情、教情,及时采纳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案的编制和使用;另一方面要以建构主义理论、发现学习理论等作为指导.认真学习布鲁姆的教育目标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理论,深入开展高效互动的学案教学课堂模式研究,充分发挥学案导学助学的功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