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乡村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倪海明
(兴安盟党校,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摘 要: 文章先分析了乡村治理中的问题,包括发展乏力、精英外流、公共参与有限,随后提出了乡村治理对策,包括改革治理机制、优化治理结构、创新治理方式,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乡村治理;公共参与;治理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乡村社会产生巨大改变,为此针对乡村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于治理发展角度,创新乡村治理方法,实现管理民主、治理有效的目标,促进乡村振兴。
一、乡村治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发展乏力
在市场化的环境下,乡村社会面临着发展乏力的问题。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乡村一直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城乡差距也逐渐扩大,促进乡村居民逐渐朝着城市聚集。在新的挑战下,乡村治理无法充分动员、组织乡村中的内在发展资源,同时也无法有效利用其它的发展资源。乡村治理更多是依靠基层组织和乡镇政府,接受国家惠农项目扶持,但对其自身发展能力的培养上呈现出一种动力不足的问题,无法提高协调组织实效性。
(二)精英外流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乡村处于一种流动时代,而乡村治理中的主要问题是乡村人才和精英的外流,即大量精英从乡村外流,而回流的人才数量却逐渐降低。在社会发展新时期,乡村中的精英能够利用升学的方式外流,部分则是通过经营渠道或外出打工的方法进入城市,只有少数政治精英会留下成为乡村干部。精英外流意味着乡村治理中会遇到一种结构不均衡或精英匮乏的社会。在这种条件下,创建均衡、合理、有效的治理结构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公共参与有限
想要提升乡村治理效率,需要增加公众的参与,利用群众智慧。但是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着公共参与限制的问题,从而对乡村治理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空巢结构是乡村治理中的限制和阻碍,即乡村社会整体呈现出一种成员空缺的问题,代表着参与乡村治理的人员大都是女性和老人。因为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大都是弱势群体,因此对治理决策实效性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分析相关实践经验能够发现,妇女和老人在乡村公共事务处理过程中通常无法做主,同时大部分的公共事务也找不到充足人力操作。
二、乡村治理对策
(一)改革治理机制
改革治理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首先联合新时期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基于城乡一体化构架,促进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发展正处于一种加速状态,可以参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原则,转变城乡发展的二元治理机制,创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治理机制。想要创新乡村治理机制,需要彻底消除二元制的限制,将村民自治添加到制度设计中,融入城乡一体化战略。其次,促进乡村自治和公共管理的有机结合。
此外,通过对人、车方面的历史通行数据进行分析,逐渐完善人和车的诚信评价维度数据,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人车诚信评级系统,使基于人车诚信评级系统的数据辅助绿通治理得以在高速公路管理中推广应用。
(二)优化治理结构
优化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需要先根据乡村治理的改革趋势,将各种社会力量引入到乡村社会治理中来,具体包括社会团体和组织,引领各种市场机构进入乡村社会活动实践中。上述对策能够有效提高乡村治理效果,提升治理的实效性。其次应该健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机制,乡村社会治理离不开基层群众支持,只有广泛吸收群众力量,才能促进乡村治理结构的有效优化,使社会治理结构的内在联系更加均衡。最后应该形成协调发展的多元治理结构。想要提高乡村治理效率、质量,单纯依靠政府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应该联合社会、市场、政府三方力量,发挥出多元治理的协调作用。通过该种治理结构促进乡村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发展的有效分工,在促进乡村发展的同时,协调好各方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1]。
现在播放的是《月光》吗?那么德彪西是谁呢?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再陌生不过了。从电话的内容看,和她打电话的应该是个搞音乐的女子,坐在背后的这个也是搞音乐的吗?她那样夸赞对方,显然不是。对音乐很了解,是搞舞蹈的吗?声音这样悦耳,倒像是播音员了;这样文静,也许是个文员吧?唉,她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有着这样动听的嗓音。从月半湾走出去后,他很自然地就不去思索这些问题了,似乎完全遗忘了。
通常情况下,乡村治理具体由自治组织担任各项任务,并负责实施。但乡村自治组织的能力有限,无法提高乡村治理的实效性。乡村治理机制创新,需把村民自治组织中所承担的公共管理任务添加进公共管理体制当中,自治组织负责辅助内部自治和公共管理实施。最后,创新集体产权和乡村土地制度,促进乡村治理制度改革。当下乡村治理机制和乡村集体产权、土地所有制具有密切联系。在乡村经营不断改革创新的背景下,产权制度和经营制度中存在不协调元素,现有治理机制无法解决不协调问题,针对这种状况,应该从创新产权制度层面入手,优化乡村治理机制,即剥离村民自治中的组织管理村级经济和集体土地的功能。
(三)创新治理方式
健全乡村自治管理,促进乡村社会实现民主化发展。村民自治的核心是四种民主,即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选举。促进乡村生活民主化实际上是将民主建设重点放到社会生活领域,保证乡村居民能够自主选择生活方式,针对自己的事务可自主决策,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决策。民主管理需要转向社会事务领域,包括各种生活性事务和社会性事务,使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进行自我监督和教育,在各项公共管理中进行互相监督,规范社会行为[2]。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党在十九大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从广大人民利益角度出发,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和谐因素,激发社会活力,同时在乡村治理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需要乡村管理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实现现代化治理目标,促进广大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坍落度控制在7~9cm,配合比采用二级配,混凝土灌车运输,长臂输送泵输送混凝土经溜筒漏斗入仓,四周均匀上升,平铺法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40 cm,人工平仓振捣。每层混凝土衬砌厚度为2.0 m,各层之间施工缝采宽30 cm,厚1.0 mm紫铜止水为防水,建基面做好人工凿毛。
[ 参 考 文 献 ]
[1]李宏峰.社会治理创新与乡村振兴的完美结合——鹤鸣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J].甘肃农业,2018(10):43-44+52.
[2]汪锦军,丁丁.乡村衰败与乡村社会治理资源的重构——基于浙江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整体性思考[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03):49-55.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7-0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