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国际视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野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紧扣时代脉搏的世界历史性哲学,因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具有辐射全球变迁及其趋势的世界历史眼光。只有在世界历史视野中,我们才能形成真正立足于全球并积极影响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在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国际视野”的第十四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当代世界历史的演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国际视野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国际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路径”、“世界历史视野中的中国问题研究”、“世界历史视野中的经典研究”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当代世界历史演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来,世界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此带来的必然是哲学赖以生存的时代基础的变革,那么,如何在这种变革中依然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力和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必须加以关注的问题。毫无疑问,在国际化视野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基于这一历史事实的思考。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提出,以国际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核心在于理解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思想力量,但是纵观目前的研究状况,依然存在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如文本研究有余,现实研究不够;注释性研究有余,前瞻性研究缺乏;功利性研究有余,问题研究欠缺。因此,在国际视野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关键在于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继续开掘当代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这包括:研究主题的国际视野,一方面要研究由中国道路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引起的世界格局新变化和历史变迁所内生的“世界问题”和“中国问题”,另一方面要研究西方世界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与和平崛起;研究路线的国际视野,要具有全球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研究世界历史变迁中的“世界问题”和“中国问题”,研究“中国道路”、“历史变迁”、“结构转型”和“力量转移”带来的全球性问题;研究方式的国际视野,要把“回到书房”和“走出书斋”结合起来,建构面向全球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国际化,即建构与世界其他话语体系进行平等对话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 对此,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吴晓明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实质性”的国际视野而不是“形式性”的国际视野。他提出,在一般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国际视野主要是指研究者必须精通外语,对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的文献要有清晰理解,对国外事件、历史、现状经验的把握要较为全面和完整。应该说,这是研究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只是“形式”的,而不是“实质”的或“批判”的国际视野。作为“实质性”的国际视野,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找到立脚点:中国问题或者中国道路。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中,我们才能认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才能在世界历史的变迁中,在持续不断的学习西方文明以及在对外学习中取得自我主张,使学来的东西成为反思的和批判的,从而在文化结合的锻炼中开辟一种新的人类文明类型。 在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的时代,任何民族、国家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因此,在中国日益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能盲目跟随西方主导的学术话语,而应在超越学术对话与学术接轨的基础上,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为世界提供富有远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如此,在国际视野中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实则就是思考如何在学术理论的层面总结和概括中国道路的问题,并由此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就包含在这样的探讨与思索中。 国际视野中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在世界历史的大格局中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对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意义重大。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叶险明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国际视野,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视野和全球视野,即在世界历史变迁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只有在国际视野中,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摆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区分“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等的关系,才能在全球问题的解决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袁银传提出,我们只有梳理、考察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总结、反思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比较好地理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文喜认为,在国际视野下研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重点是要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对社会主义作出客观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在本质上应该是追求公平正义的、平等的社会主义,是能够给现行国家秩序奠定合法性的社会主义,即能够为每一个个人创造同等的发展机会,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各得其所。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赵剑英看来,在国际视野中探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关键在于客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和文明形态,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张盾认为,从近现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看,资本主义在20世纪末确实一度取得了从体制到话语的全面胜利,这主要体现在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上;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看,这两个绝不仅仅是一般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时尚,而是资本和利润作用的结果。这决定了,在世界历史演变过程中,当代资本主义依然面临诸多深层危机:能源危机、恐怖主义、创新形式的危机,以及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类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社会矛盾)等。因而,尽管资本主义一段时期取得了胜利,但资本主义依然面临危机,导致其走向“内爆”的各种因素和矛盾依然存在。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隽鸿飞提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权国家债务危机如幽灵一般死死地纠缠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虚假、贪婪的本质以及对人的强制。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实质是资本逻辑主导下现实的人的生存危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在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走出危机。在资本全球化时代,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找到适合中国人自己的社会发展道路。通过对美国学者福斯特的资本主义危机论的解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正东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生态危机,这一危机本质上源于资本主义的扩张性生产方式和把资本形式的积累财富视为社会最高目标。因而,破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应该彻底抛弃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从社会关系内在矛盾性视角出发,不断推动资本主义的社会运动。 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在国际视野下分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才能在世界历史的变迁中看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客观评价资本主义的未来,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才能在批判中借鉴资本主义文明,在批判与继承中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国际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在国际视野中观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对此,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了诸多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学明认为,在国际视野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者们应做到: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济学领域的学者联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原则,分析当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将马克思解释成资产阶级的启蒙主义者、把马克思等同于后现代主义者这两种倾向;更加集中地强化问题意识,把研究视角聚焦在对市场条件下人的存在状态上;坚守共产主义理想,用整体的、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基于对现代社会风险特性的分析,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贾英健提出,应该围绕发展中国道路,解决中国问题来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国际视野。从社会层面讲,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全球化时代和社会历史转型期带给人类生存的风险困境,以及由于普遍交往所引发的人的生存困境。 在国际视野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否意味着对本土资源不予观照呢?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汪信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既需要国际视野,也需要本土情怀,即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尊重、认同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传统,这个传统有三个鲜明特点: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问题;立足中国实践,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话语。基于这一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只能是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路径上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的意义;恢复和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研究。 在国际视野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应加以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在国际视野中,我们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涵,才能构建与世界其他话语体系进行平等对话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从而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思想资源。 世界历史视野中的“中国问题”研究 关于世界历史理论,在文本考察的意义上,马克思虽没有提出全球化概念,但有世界历史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空洞抽象的人,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个人”概念。为了说清“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提出了世界历史概念并着意加以界说。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理论包括:世界历史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践论,客观基础是生产力和交往发展的特定社会历史水平;世界历史诞生的标志是世界市场的形成;历史是否为世界历史的判定标准在于用什么生产和如何生产;世界历史分为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和共产主义世界历史,必然趋势是从前者走向后者;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与交往方式之间的矛盾运动;世界历史的分析单元是世界而非民族和国家;世界历史的价值取向是无产阶级。由此看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自成系统的。 作为国内外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研究呈现出诸多拓展性研究趋势。特别是把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现实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论研究视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本届论坛中,围绕世界历史视野中的“中国问题”,针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道路的未来进路、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等现实问题,与会学者从文明多样性、社会主义平等观、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历史总体观等不同视角展开讨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梁树发认为,把文明的多样性看做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新认识。这一认识有其理论和实践的根据,是对全球化的一种反应。我们应在广泛的和具体的意义上理解文明的多样性。文明的多样性通过多种形式表现为历史进步的动力。社会主义文明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标志的、特殊的、进步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在世界文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卜祥记认为,哲学对时代的关注不是对时代现象的直观,而是理性的关注,是合乎理性的关注,是对现实必然性的关注。作为对时代的哲学关注,马克思哲学的关注方式与“劳动”和“唯物史观”、“资本”和“资本哲学”密切相关。在唯物史观和资本哲学的理论视野中,资本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下中国的社会资源配置;我们所面对的时代问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即表现为生态环境、利益分化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博弈等问题;而中国的时代精神则集中表现为在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下,有效利用并合理驾驭资本与市场,既做到高效率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又能有效化解“三大冲突”,从而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性发育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就是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现实土壤。 在思想竞争中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孙麾副总编辑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届论坛的问题导向是:中国的崛起对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具有何种影响?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形象该如何塑造?中国道路的未来走向、全球大国政治对世界格局的变数、中华文明软实力的思想内涵,这个层面的重大问题,已开始引起世界高度关注。从我们的观察角度也可以说,一个逐渐强大却不同于西方意识形态的新兴大国将以何种方式融入世界秩序,这背后的种种关切、猜疑和探寻已然越过经济乃至政治层面,在更深的层次上集中在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所承载的哲学理念中。那么,基于世界历史的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创造为解答世界性的疑问能否提供体现时代精神的历史观和历史价值观?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中国学派、中国哲学形态能否创造性提出契合时代主流的新的思维方式?这正是现实对哲学的提问。 在世界新体系重构的历史过程中,我们更愿意将国际交往和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定义为思想的竞争,而不是“文明的冲突”,在这个基点上我们所说的“国际视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与国际学术接轨,不能盲目地跟随“战略性大国”一元主导的议程设置,不能遵从那些最大的文明且拥有世界主要权力的国家所制定的规则。随着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人类走向更加多样的文明形态,需要富有远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毫无疑问,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全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全球化的社会结构,是这个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基础。面对已经实质性变化的历史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就不能以依附经典文本解读的学术回归路径来代替对变革时代呈现的现实及其精神的理论探究。 毫无疑问,中国已然不是脱离世界历史之外的“地域性共产主义”的样板,面对现代性的多种可能性替代方案的历史诉求,面对中国道路释放的历史独创性的世界意义,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话语的封闭性走向视域的开放性。 毫无疑问,世界整体化态势正在加剧,克服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能拘泥于自我意识范畴中的碎片化叙事方式,人类文明的演化轨迹需要理论建构更加宏大的气魄和更加整体化的哲学思维方式。 我们期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开领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风气之先,期待哲学在申张中国自身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方面给出理性的、价值的承诺。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中国问题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