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胜发
核工业井巷建设公司
摘要:我国基础建设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道路建设的需求。对道路桥梁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其工程主体的路基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本文着重对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技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施工技术
1 道路桥梁路基处理方法
1.1 加筋技术
加筋技术指的是在挡墙内或者是在人工填土的路堤内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或钢条、钢带、尼龙绳以及钢筋混凝土带等;或者是通过将碎石桩、土锚或土钉、树根等等打入边坡内。经过这种处理,能够降低路基沉降,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能够更大的抗拉、抗压、抗剪和抗弯作用。目前我国已经编制了《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和《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1.2 管桩加固法。
现场灌注钢筋混凝土管桩是目前国内桩基工程中最新出现的桩型。通过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机和大直径长螺旋现浇薄壁筒桩钻机制成的管桩,通过桩简的内壁与土体的结合,增加了整桩和土体的摩阻力,从而使单桩的承载力得到提高。具承载力高,耐久性好,成桩质量可靠,施工快工效高,经济性好,适用土层广泛并具有环保意义等优点。
1.3 塑料排水板加固法
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土地基是指将塑料排水板用机械插入不同深度的软土层中,然后通过预压荷载的作用。使软土地基内水份沿塑料板向上渗入到砂垫层中,达到加固软土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整体承载力的一种新工艺、新技术,近年来该技术在水上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且打设深度越来越深。该方法造价比较低.加固效果好,施工也简单.且经验较为成熟。
1.4 碎石桩加固
砂石桩加固法指的是在软弱路基中通过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成孔,然后在已经成孔的孔中灌入砂或碎石,使之形成大直径的密实的砂石桩体,主要有砂桩、碎石桩和砂石桩。砂石桩与土共同组成复合土层,作为基础下的持力层,减小路基的变形,并且使得地基承载力有所提高。砂石桩加固法主要适用于粉土、黏性土、松散砂土、素填土及杂填土路基地段。随着多年来不断的发展和研究,砂石桩加固法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动力固结法
动力固结法是通过采用9至30吨位的重锤在9至20米的落距对路基实行锤击,给路基施以强大的冲击能,通过在路基形成动应力和冲击波来实现对路基的压密和振捣来加固路基,改善路基的压缩性和减少沉降,使得路基的整体承载力和强度有所提高,也称强夯法。动力固结法原本适用于饱和粘性土路基,通过近年来在实际工程中的不断发展,已经发展了动力固结置换法,就是利用夯击能在路基中强力挤入碎石、矿渣等材料,使得在路基中能够形成碎石墩,通过与周围土体形成碎石墩复合地基,使路基的整体承载力和强度提高,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2、路基压实和填土
我国相关规范明确规定了路基填料的选择条件,对其粒径的最小值和强度的最小值进行量化规定,使用CBR值对路基强度进行标示,使用路床概念,推动施工技术的发展,填料的限制具体指的是,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和大型桥梁的路床CBR水平应大于等于8,下路床的填土都应该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如果路基填料和相关标准不吻合,应该使用石灰、换填和掺合等方式进行处理,我国目前的道路施工,一般使用吨位较大的压路机,对碾压效果进行显著提高,有助于道路桥梁的压实,使压实度不断提高,一级公路、大型桥梁和高速公路路面之下90cm至160cm部分的上路堤压实度应该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五,在其它等级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和大型桥梁的要求进行压实,使路基的压实度大于等于百分之九十三。
3、路基排水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会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危害都由于受到水的寝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避免对施工地区水利设施的损伤,重视路基排水工作,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与施工地区自身的排水规划相适应,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应重视排水工作,避免因多种原因而导致的水患灾害,为路面施工和路基施工造成严重的损失。
地面排水多使用排水管、急流槽、跌水、截水沟和边沟等设施,一级公路、大型桥梁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应使用铺砌防护的措施,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加固,改善了以往沟渠的布置,对路线双侧的灌溉沟渠进行系统规划,避免排灌涵洞穿越路线的现象,最终使路基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得到提高。
路面排水的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排除降水,避免雨水从路面渗入,减少对路基边坡的冲刷,保证路拱横坡大于等于百分之二,雨水在路面中排除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首先:集中排水,指的是在硬路肩的外侧设置拦水带,每隔40m至60m设置泄水口,将雨水引致排水沟中,在圆形雨水井和开口排水沟对高路段的雨水进行排除。
路基地下排水多使用渗井、深沟、盲沟和暗沟等,使用渗透方式进行排水,如果水流较大,应使用具有渗水管的深沟,近几年研制的合成纤维、滤布和钢圈能够组成软式透水管,直径为10cm至40cm,在地面排水中有广泛的使用。
4、路基防护
路基在施工的过程中,转变了天然地层的状态,将路基暴露在室外空间中,受到复杂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进行多种类型的防护。
防护坡面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道路桥梁受到地面水流的冲刷,减少岩石剥落风化的现象,与施工现场的环境相协调,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在道路桥梁的边坡,多使用种草防护的方式,使用石砌防护,易受到风化影响的岩石应使用喷射混凝土的方式进行防护,但因为使用混凝土进行防护具有较高的造价,很容易破损,因此,应该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推广能够改善、美化环境的种草防护措施。
冲刷防护指的是在边坡地区使用直接防护的方式,转变以往使用挡土墙、抛石、砌石进行防护的方式,避免不均匀沉降等现象的产生。在支挡防护中,挡土墙受到建筑商的广泛认可,一般适用于有较好地基和石料丰富的施工场合。
5、软土地基处理
随着我国一级公路、大型桥梁和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软土地基应重视失稳问题,对沉降水平进行观测,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控制,如果软土层的含水量较高或较小,应使用灰土挤密桩,含水量较大,应该在孔内添置石灰粉和干土粉,吸干内部水分,如果含水率较小,应该首先对加固范围内的土层进行浸湿,之后进行间隔,已经成孔之后,应避免受到水的浸湿,及时进行回填夯实的工作,根据实验得出的密实度需求,进行及时的夯实,对夯实的次数和下料的速度进行控制,夯锤应保持在100kg左右,有助于对边缘土进行夯实,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该首先降低水位之后再进行回填夯实工作,如果产生夹层、断裂和疏松的现象,应该使用洛阳铲去除,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回填,满足设计的要求。
6、结束语
总之,在施工的过程中,应不断提高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强度,根据施工的实际条件,使用有效和经济的方式对填土需求和压实水平进行满足,避免因自然灾害对道路桥梁产生的侵蚀,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防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大型桥梁不断增多,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上述技术措施值得在施工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姜新平.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传播。2011,(14).
[2]杨山,程周.市政排水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J].科技信息,2010(14).
[3]聂斌根.道路路基处理方案优选[J].中外建筑2001(6).
论文作者:江胜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路基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防护论文; 承载力论文; 碎石论文; 方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