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通常指发生火灾危险性高、危害性大,能够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仓库、厂房,以及人员密集的商场、娱乐场所等单位。这些单位一旦发生火灾,则会给社会及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影响社会安全。因此,本文介绍了消防安全管理对重点单位的重要性表现,阐述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1消防安全管理对重点单位的重要性表现
(1)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就是从单位自身的社会责任出发,积极的做好管理工作确保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实际的消防安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缺陷,就消防设计方面还有安全隐患,比如,其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报警设备、消防员培训等没有一套长期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些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消防安全问题是整体性的,只要是制度上出现问题,在执行的时候就会出现漏洞。(2)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改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管理制度进行修缮主要有几个重要的方面,首先就是,及时将先进有效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消防安全措施的设计中,促使管理方法的不断优化;然后就是在技术上要不断的提高,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相关的知识等都要及时的更新,实时的积累。让技术和安全意识等多方面形成一个管理整体。要落实各种常规的消防安全管理章程,将责任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个人上,做好安全管理的落实工作才能促进各个工作环节的顺利开展。
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消防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有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及控制室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未经专业技能培训就从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消防设施的管理、使用知识不了解,常识性消防知识极其缺乏,且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尽管近年来消防部门开展多频次多形式的消防培训,使得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责任人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消防常识,并能组织员工开展消防演练、培训及宣传等活动,但重点单位的此类活动常流于形式,没能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因单位员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加上岗前培训的缺失,致使其员工眼中缺乏消防知识及初期火灾的扑救技能知识,对初期火灾未能作出合理处置。
2.2消防设施管理不善。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消防安全提供了较高的技术支撑,消防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其应用也越发广泛。然而,在消防技术的不断应用中,一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设施管理非常滞后,相当一部分消防值班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消防设施使用的相关技术,不了解消防设施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会给单位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同时,加上消防设施管理体制不健全,未能形成有效的消防管理体制,加上其消防管理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未能了解和熟悉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及器材的使用。尤其是饭店、宾馆等行业,因自身经营特点,其单位内人员流动性较大,单位员工未能及时熟悉和了解其消防器材的使用,甚至不能识别和使用,这使其内部消防管理非常困难。
2.3消防宣传组织机构发展不成熟。消防宣传组织机构发展不成熟问题厄待解决。主要表现在:第一,单位内部领导不重视;第二,管理体系不完善;第三,队伍班子发展不成熟。自从新的相关法律颁布以来,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效果还不是很明显,从全国看来还不是很完善,但随着新法律、法规的出台,政府一定会加大力度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缺。
3解决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治理问题的管理措施
3.1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消防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站在自身发展角度来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演习,使每位员工都掌握消火栓及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利用微信、微博及论坛等自媒体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并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及消防设施管理制度,落实到人,以保障各项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制定火灾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实行责任到人,追究未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及隐情未报者责任,并给以处罚。严格记录火灾隐患整改的部位、检查人员、整改内容及处理情况等,记录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期限,并上报消防安全负责人且签字。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应行专题报告且提出方案,落实防患整改措施,以确保安全。
3.2认真落实行业系统的消防管理职责。前些年间发布的相关条令已经对消防监督检查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由原来的定期检查改为定期抽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其不完善的地方就是,在实行抽查后,有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抽查间隔可能比较长,若是一两年才抽查一次的话,那么其消防安全仍然是令人担忧的。除此之外,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对重点单位的监管工作依然存在漏洞。监管人员失职,对存在问题的地方不进行盘查。解决这种问题主要就是加强对本行业系统、本行业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本系统、本行业的消防工作组织网络,培养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夯实行业系统消防管理基础。
3.3加强消防安全评价体系。由单位、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单位涉及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对其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做出评价,并针对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提高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和管理水平,并为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提供科学依据;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要建立领导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负责人,对消防安全制度不全、落实不到位,并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单位严格追究领导责任,加强监督管理。成立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坚持把消防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落实惩治和预防安全问题工作规划。
3.4强化消防检查,员工持证上岗。各级消防部门应强化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大力整治未能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堵塞占用消防车通道、使用可燃材料装修及安全疏散通道不畅等消防违法行为,对施工现场实施专项检查。对于建筑消防设施,应严格按照消防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安装火灾自动报警、消火栓及自动灭火系统等,通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按照消防规范要求配备逃生器材及灭火器材,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等。同时强化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应用消防设施的技能,实行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消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做好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治理工作需要消防部门和重点单位共同努力,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制度、认真落实行业系统的消防管理职责、加强消防安全评价体系以及强化消防检查等,从而提高消防安全,这对保障重点单位安全稳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铁路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郭军.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2)
[2机关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究[J].于雪.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
[3]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消防安全风险调控探析[J].杨明炜.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5)
作者简介:
李敬东(1970.7-10),男,辽宁省锦州市人,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助理工程师,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自动化,邮编:125001.
论文作者:李敬东,桂和情,徐春友,付雪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消防安全论文; 单位论文; 重点论文; 火灾论文; 消防设施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