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连锁经营的基本思路_连锁经营论文

发展连锁经营的基本思路_连锁经营论文

发展连锁经营的基本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连锁经营论文,基本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连锁经营是指零售业、饮食业中若干同行业店铺,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权等方式连接起来,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商业组织形态。其实质在于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原理实际应用于分散的商业活动,通过标准化、统一化、单纯化达到提高规模效益的目的。当前在全球范围内,连锁经营和超级市场被称为现代流通革命两大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培育和规范要素市场,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积极发展配送中心,产需间直接供货、代理制、连锁经营等形式,提高规模效益,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当前,发展商业连锁经营,对于推动流通企业改革,实现流通产业现代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连锁经营的实质、特征、基本形式和必然趋势

连锁经营是商业企业经营组织形式方面变革的一次重大飞跃,也是现代商业流通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对我国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连锁经营的实质,从深层次分析,就在于把大工业、大生产的组织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通过店名、店貌、商品、服务的标准化,采购、送货、销售的专业化,信息汇集、广告宣传、员工培训、管理规范的一致化,把复杂的商业活动分解为像工业生产流水线上每一个环节那样相对简单,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效益的目的。

实行连锁经营,无疑,将为我国流通结构重组,流通方式的调整以及国有商业合作商业的改革注入崭新的现代化经营机制。通过连锁经营,可以淡化各部门行政干预的垂直性与随意性及盲目性,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在不影响分店积极性的基础上发挥整体经营优势;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专业化和标准化作业,享受分工效益与规模效益。

连锁经营有四个基本特征,即网络化、标准化、专业化和统一化,现在分述如下:

第一,网络化。它不是单个商场或门点,而是一个范围广泛的销售网络,在不同的地方开设同样的商店或连锁店;

第二,标准化。实行店名、店貌、商品、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化;

第三,专业化。实行采购、送货、销售、经营决策等专业化;

第四,统一化。实行信息汇集、广告宣传、员工培训、管理规范等方面的统一化。

连锁经营按形式分类,可分为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三种:

第一,正规连锁。指同属一个资本,经营多个店铺,高度集中统一,实行店名、装修、进货、定价、管理、核算、税贷和营销策略高度的统一;

第二,自由连锁。不属同一个资本的若干店铺,形成连锁经营,总部与店铺之间是协商、服务的关系,统一订货、送货,统一销售战略,统一使用物流和信息设施;不同店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人事自主,在经营品种、经营方式和经营策略上有很大的自主权;各个店铺都要按照销售额或毛利的一定比例向总部上交一定的加盟费和指导费;总部也应将经营利润部分地返回各加盟店;

第三,特许连锁。是由专利、特殊品牌商品或管理技术的有偿转让而形成的连锁经营。总部与加盟店签订合同,特别授权使用自己的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和其他为总部所特有的经营技术,在同样的形象下进行销售服务;加盟店对店铺拥有所有权,但经营权集中在总部,并按销售额或毛利的一定比例向总部支付报偿。

发展连锁经营必须具备4个基本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第一,工业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生产商品的企业要能按时提供规格统一、质量稳定、品种多样的商品;

第二,人均GNP达到一定的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保证居民有较强的购买能力。我国人均GNP虽然很低,但如果按照汇率平价计算,考虑各个国家人均收入与物价的比率,我国国民收入已经达到中等国家水平;我国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比全国水平要高。

第三,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比较发达;

第四,市场体系比较完善。

现在我国业已基本上具备发展连锁经营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一日千里、日新月异,连年迈上新的台阶;我国人均GNP比80年代末期又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我国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已有很大改善,正朝着现代化方向迅速发展;我国统一的市场体系正处于构建之中,将伴随着连锁经营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决不会成为发展连锁经营的障碍。

发展连锁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良好的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完善的市场体系,以及居民较高的购买力水平为前提条件的。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先行试点,取得成功的经验,逐步进行推广,决不能不顾客观条件,一哄而起,遍地开花,盲目上马。

当前,随着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我国流通体制改革中不可逆转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连锁经营是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优势,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知名度较高的名牌企业的经营优势,通过连锁经营,壮大企业规模,扩充企业经济实力,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实行连锁经营也是迎接“复关”后国外商业企业对我国商业企业严峻挑战的有效途径。当前商业连锁是发达国家流通产业一种重要形式,“复关”后我国商业必将面临国际商业集团和激烈竞争,这些国际商团资本雄厚,管理先进,广告效应强,我国商业企业只有实行连锁,增强资本实力,利用规模效益,以增强我国民族商业的竞争力,才能有效地与国际商业集团进行抗衡。

还必须指出,当前我国国有大中型商业零售企业在全国零售商业总额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主导地位日渐消弱。要扭转这种局面,坚持和确保国有大中型零售商业的主导地位和领导作用,就必须尽快发展连锁经营,并且把连锁经营和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密切结合起来,从深层次上增强国有大中型零售企业的生机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导地位以及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利用正确的政策,引导各个市场健康运作。

第二,连锁经营是降低消耗提高利润率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当前只有发展连锁经营才能使商业企业在经营方面以较低的消耗获取较大的利润,提高利润率;通过规模经营,有效地降低流通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国际上看,发达工业国家商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变革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百货商店经营组织形式作为变革的标志;第二阶段是以连锁商店和超级市场经营组织形式作为变革的标志;第三阶段是以购物中心经营组织形式作为变革的标志。当前我国大中型零售企业基本上仍处于购销一体,柜台服务,单店核算的百货商店阶段,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较低层次的商业经营组织形式,其规模相对较小,触角也相当有限,基本上没有走出本市本省本地区,更谈不上跨境经营和国际化。如果不尽快发展连锁商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就很难实现规模效益,避免无序竞争,充分发挥国有商业的主渠道作用。

第三,连锁经营是增强企业活力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需要。连锁经营有利于提高中小型商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扬长避短,实现企业资源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增强生机活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国有中小型企业不仅处于散兵游勇状态,势单力薄,人才匮乏,负担沉重,而且面临大型企业规模经济和个体与私营商业灵活经营的夹击,正所谓“左右夹攻,腹背受敌,处境艰难”,货源不畅,销路狭小,资金短缺,经营每况愈下。尽管在实行改、转、租、包,国有民营等改革后,开始出现转机,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但是企业效益差、组织化程度低和市场竞争能力相对弱小的情况未见根本改观。因此,只有通过发展连锁经营,才能提高中小型商业企业的生机活力与市场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促使企业摆脱困难,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连锁经营是社会扩大再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商品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商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W′-G′-W…P…W”。商品只有通过流通领域实现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运动过程,才能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使用价值得到转让。鉴于生产部门生产商品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交换,为了别人消费,因此,商品的运动一般都伴随着空间位置的移动,换言之,商品从产地流向销地是一种内在本能的要求与冲动。通过发展连锁经营,使商品沿着合理的流向运动,可以加快商品资本循环和周转,促进商品价值的实现和使用价值的转让;如果相反,商品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就受到阻碍或延缓,不利于扩大再生产的发展。可见,发展连锁经营是扩大再生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要。

二、发展连锁经营的基本思路

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刚刚进入起步阶段,除必须了解连锁经营的概念、实质、特征、形式以及发展趋势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发展连锁经营正确的对策和有效的战略,推动连锁经营的健康发展,实现流通产业现代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一,要以关系国计民生的粮油、食品和小杂货为主的便民连锁店和主要经营副食品、日用品的连锁超级市场为连锁商业发展重点。鉴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是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生活水平的过渡阶段,连锁经营的重点必须选择在以销售居民食品、副食品、日用消费品为主的便民商店和超级市场上,切实做到便民、为民、利民,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由大中型百货公司发展形成的连锁百货商场,以及经营名牌如精品为主的精品连锁店,在有条件的地方,必须根据经营发展实际水平,逐步予以发展;对于快餐业、服务业连锁店连锁经营,也必须认真组织,切实予以发展。

第二,要以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依托,重点发展连锁经营,辐射全国。我国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多种功能,不仅是我国的工业中心,而且是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交通枢纽、信息中心、消费中心以及科学技术中心、教育中心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具备首先作为地区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1)拥有行业齐全、技术先进、基础雄厚、配套完备的工业体系,其产品数量大、品种齐、质量高、成本低,商品交换具有较大的广度和深度;(2)人均收入水平比较高,购买力强,人口密集,形成大量集中的消费,能吸收消费数量巨大的商品;金融业发达,是居民储蓄、企业借贷、商品交易、资金结算的中心,为发展连锁经营提供了重要条件;(3)拥有现代化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内外相联的交通线路等,运输能力大,商品的聚集力和辐射力强;有严密的通讯和信息网络,能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商品流通信息;(4)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第三产业发达,有良好的生活服务设施,为吞吐大量商品提供优质服务;拥有优越的商品流通的物质技术条件,如商品的仓库、运输、冷库、加工等物质设施;商业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比较高,是全国著名的科学技术和教育中心。

第三,要采取企业自我发展和国家扶持相结合的方针,有效地推动连锁经营迅速发展。要切实加强企业和公司的功能建设,推动企业与公司自我发展,按现代经营管理要求,逐步把公司和企业建设成为具有系统开发功能、商品开发功能、信息功能和经营管理功能的现代化企业,以适应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企业自我发展要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积极争取和倡导在各级政府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在地方税的征收上给连锁商店以优惠待遇。例如,上海对列入发展规划的连锁超级市场,实行经营蔬菜、副食品达到规定标准的,即可享受税收优惠;在商业用房产权问题上,可以将商业用房一次性划拨或按优惠价格有偿转让给商业部门;对利用原有商业用房改建连锁店的,不得提高租金;在资金问题上,发展连锁经营装修门面、增设柜台、配置电脑、投入铺底商品所需资金,可以考虑由企业通过引进外资或者发展股份制、进行证券筹资等方式加以解决,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气候,简化审批手续,提供政策性指导等多种方式,给予有力的支持;在运输问题上,配送商品车辆的通行与停靠需要地方交管部门支持照顾,可以设计特殊标志,发放特殊通行证。

第四,要采取经济手段,促进商业企业的联合,推动连锁经营的健康发展。发展连锁经营必须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即使是对同一地方、同一部门的所属企业进行连锁也必须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决不能采取行政手段强行控合,搞“拉郎配”、“劫富济贫”、“抽肥补瘦”、“吃大锅饭”,大店带小店,甚至以连锁为名,甩包袱;在形式选择上,鉴于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各具特色,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选择适当形式,大型零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宜采取正规连锁的形式,中小型零售企业宜采取自由连锁或特许连锁的形式,以便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第五,要打破部门与行业以及地区分割,高度重视发展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连锁组织。要选择工商一体、大小结合、多种经济成份协作和中外合资合作等连锁组织形式。工商一体连锁组织是由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组成连锁集团,形成经济上相互联系、分工协作、产供销统一的连锁店。有利于增强企业自主权,淡化行政干预的垂直性与封闭性,打破地区和行业界限;大小结合连锁组织是以大型零售企业为龙头,联合众多中小型企业,组成自由连锁,实行统一进货、统一管理,联合行动、协商决定经营方针、营销策略和发展规划。大型零售商业集批发零售为一体,克服了中小企业组织化专业化水平低的缺陷,促进中小型企业的繁荣,从管理费用、购销差价和进货折扣等方面受益;多种经济成份连锁组织通过国有、集体、私营与个体等多成经济成份资产和利益上的联系,形成主体多元化格局,克服国有企业作为唯一投资主体带来的弊端;中外合资合作连锁店,既有利于走向国际市场又有利于缓解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单一带来的负相关影响。

第六,要提倡正当竞争,防止通过行政权力形成垄断,保证连锁经营的健康发展。连锁经营通过统一进货、统一核算、统一价格,能有效地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降低商品流通的成本,取得价格优势,参与市场平等竞争;连锁企业必须重视声誉,从商品的采购、进货、销售到售后服务,都要保质保量;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连锁,统一进货,分散销售、严格把关,能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国有商业以优质低价参与市场竞争,对于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保证商品价廉物美,改善人民生活,都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第七,要把发展连锁经营和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密切结合起来,推动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量资金投入是发展连锁经营的先决条件。国有大中型零售企业只有实行股份制改造,才有解决资金问题的正确渠道。可以通过股权转让和招募新股的方式形成“法人交叉持股”,也可以通过向职工发行股票的方式形成“职工交叉持股”。股份制企业制度和内部管理机制一旦形成,就要积极推进连锁经营改革。

第八,要把发展连锁经营与深化商业改革和调整企业营运结构密切结合起来,促使我国商业组织形式上一个新台阶。在发展连锁经营时,要对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实行国有民营等多种形式的改革,提高商业企业组织化程度;并且要在现有商业网点的基础上,根据网点布局调整情况,适时组建连锁店;发展连锁经营要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相结合,鼓励有条件的批发、零售、饮食、商办工厂等企业以批零兼营,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采用改造与新建并举的方式发展连锁经营。

标签:;  ;  ;  ;  

发展连锁经营的基本思路_连锁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