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线损管理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线损的高低关系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但是在线损管理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对电力企业管理造成一定影响。本文结合线损的分类,全面分析影响线损的因素,并找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此提高供电所线损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水平。
关键词:供电所;营销;线损管理;管理措施
1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地区的供电企业在线损管理方面也被提出了较高标准。线损管理工程对于技术性和专业性的要求较强,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由此可见,本文针对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技术措施展开分析,以此优化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探究意义。
2线损的定义和分类
2.1基本定义
所谓线损,指的是电能在电力网中输送时所产生的损失。供电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线损作为关键的衡量指标和经济技术质量,采取有效方法管理线损,能够减少电能消耗、提高电能运输的安全性,并且,还会相应提高电能的使用价值。
2.2线损分类
根据种类的不同,线损可分为统计线损、技术线损、定额线损和管理线损;根据损耗特点的不同,又可分为固定线损、变化线损和企业线损;根据损耗范围的不同,又有主网线损、地区线损以及不明线损之分。
3影响线损的主要因素
3.1配网管理因素
在线损管理中缺乏完善的配网管理。随着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电力企业加大了配网设备的改造力度,增强了电力设备的技术水平,但是在配网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线损管理造成影响。首先在配电设备中,依然是人工作业;其次由于过长的线路距离,并且有着较多的T接点,较大的电力半径,使配网无法经济高效运行。最后,一些配网在运行过程中,依然使用高能耗变压器和电能计量装置,并且线路存在着绝缘老化问题,使配网管理缺乏完善性和科学性,对线损管理的工作造成影响。
3.2无功补偿因素
线损管理中,配网未投入足够的无功补偿。尤其是没有准确使用一些大容量集合式电容器,导致这些设备闲置。由于缺乏足够的无功补偿投入力度,加重了线损问题。
3.3三相不平衡和供电半径因素
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三相负荷不平衡可引起线损率升高2%-10%,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若超过10%,则线损显著增加,当一相负荷轻,两相负荷重的情况下线损增量最大,最严重时可使10KV高压线损增幅12.5%。
供电半径根据有功损失的计算公式:ΔP=3倍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乘以线路长度乘以时间乘以10的负3次方。因此供电半径越长,电阻越大,在传输的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就大。这都对电能的损耗和设备的运行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3.4线损率与供电量关系因素
由于线损率与供电量及负荷电流关系十分密切。当供电线路的供电量非常少时,固定损耗远远高于可变损耗,线损率最高;但是当供电量增加到某一定值,固定损耗就等于可变损耗,线损率达到最小;随着供电量的继续增加,固定损耗开始小于可变损耗,线损率就随着供电量的增加而增大了。当线路运行的固定损耗几乎等于可变损耗,供电量达到这一特定的值,该线路的实际线损率相对较低。可见供电量值的大小决定线路的损耗程度。
4加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措施
4.1全面开展线损四分管理,完善规范管理体系
成立线损攻关小组,按公司一体化要求,在计划部、生产技术部、营销部、各供电所分别配备线损管理专职人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成立了线损四分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出台线损四分管理实施方案、线损四分管理办法、线损四分管理考核办法,制定线损管理流程,细化各部门职责,职能清晰,职责明确,形成一级管理一级、一级控制一级、一级考核一级、一级负责一级的管控体系。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线损分析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线损攻关会,实行一月一分析、一月一检查、一月一奖惩的常态运行管理机制。
4.2构筑合理指标管理体系,指标落实责任到人
通过科学测算,确定科学、公正、合理的线损指标,按分压、分区、分线路、分台区的原则下达线损管理指标到各相关部门、供电所,各部门、供电所再分解落实到班组、个人。出台线损管理风险激励机制,将线损指标细化落实责任到人。35kV线损考核到生产技术部、调度中心、输变电管理所,10kV线损(含变损)考核到各供电所,0.4kV线损考核到台区农电工。营销部、其它部门负责全公司的线损指标。形成“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头上有指标”的压力传递机制。并制定风险激励机制,当月考核奖惩兑现,充分调动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3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减少跑冒滴漏
①加强对线路设备的巡视,及时进行线路清障、设备消缺,减少跳闸率;②加强配变低压侧三相负荷平衡管理,给各供电所配备钳形电流表等专用检测仪器,每月对供电台区进行检测,及时调整线路负载。控制配电变压器出口电流不平衡度稳定在10%以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电流不平衡度小于20%;③通过安装计量收费电表、考核电表等方式,加强对公司生产经营场所办公用电、集体宿舍用电等的管理;④加强与电信、移动、广电网络等部门沟通,加大整治三线交叉跨越力度;⑤加强计量运行管理,及时进行轮校,及时更换坏表、慢表、配比不正确互感器,拆除不用电表,保证计量准确。
4.4加强抄核收基础管理,努力减少营销差错
线损率的统计计算,与抄表的正确与否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必须提高抄表核算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线损统计数据。①要严格按抄表例日抄表;②建立同步抄表制度,固定抄表日期和抄表路线,不能任意提前或推后抄表日期,改变抄表路线;③加强抄表质量检查、抽查,确保实抄率、准确率100%,杜绝错抄、估抄、漏抄、代抄现象发生;④积极推行交叉抄表,杜绝“权力电、关系电、人情电”;⑤加强电量电费核算工作,减少核算差错、确保电量电费正确无误。
5技术方面的措施
5.1合理调整电网运行电压:在负荷功率不改变基础上,配电设备的有功功率损耗的大小决定了电压,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电网的运行电压,降低线损。
5.2降低配变能耗: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是主要问题,在加强线损管理,降低线损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降低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首先要用低能耗的变压器代替高能耗的变压器。比如将传统变压器转换为单晶合金变压器,可以降低70%左右的铁损,并可以降低75%左右的空载电流。这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将单晶合金变压器代替高能耗变压器,以此减少变压器能耗,降低线损。其次停用空载的变压器,在减少线损的同时也节省了电力资源,促进了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
5.3科学选择供电半径:一般情况下,供电半径决定了线损程度。只有科学选择供电半径,才能降低线损。10KV电压可以按照当地线路的负荷密度,计算电压损失允许值,以此确定电路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12千米。
5.4合理进行无功补偿:在降低线路无功功率的输送时,可以有效实施无功功率就地平衡,这样在改善电压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线损。同时可以提高用户端的功率因数,减少配电网线损。在提高功率因数时,可以采取有效的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通过完善线损计量制度、合理进行线损理论计算以及强化线损管理评价等方法进行线损管理,通过应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增强计量准确性以及电网升压改造技术措施降低线损率,能够促进供电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当地人们的经济水平,加快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胡幼林.对电力营销农村配电网线损节能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33):44-45.
[2]吕春霞.“三步走”提高线损管理水平[J].农村电工,2017,25(08):51.
[3]胡军.农网线损管理工作经验总结[J].机电信息,2017(21):167-168.
[4]段光梦,黄保瑜.以精益管理实现供电所科学发展[J].农村电工,2017,25(03):21.
论文作者:李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线损论文; 供电所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量论文; 电能论文; 线路论文; 半径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