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瓶颈与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性论文,瓶颈论文,民营企业论文,路径论文,新兴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速度的持续增长,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和发展,在国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得到了大幅提升。导致这一转变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无疑是中国产生巨大变化最根本性的原因。正是因为市场经济的观念变革,产生了数以亿计的民营企业大军,民营经济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中国未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从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寻找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视角,在分析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瓶颈的基础上,探索了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模式和路径,这对中国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企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回顾与战略意义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的由来与内涵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标志着自1986年首次提出产业政策来,中国的产业政策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从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ton,2001)提出了主导产业概念和主导部门思想[1],特别是日本、韩国等国家通过扶持重点产业带动整个经济迅速增长的政策取得巨大成效后,人们对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2]。最早提出战略性产业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1911),他将战略产业视同主导产业,并将处在“投入—产出”连锁关系中表现最强烈、最密切的经济体系称为“战略部门”,即主导产业部门[3]。在此之后,“战略性产业”频繁见诸各种学术著作、研究论文、媒体以及政府研究报告之中[2]。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2000)提出了识别战略性部门的两项标准:一是看该部门是否有大量的“租”存在,即该部门的资本或劳动回报率是否特别高;二是看该部门是否存在着外部经济,但很难用某一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或经验对其他企业所产生的技术外溢进行衡量,因为外溢是没有市场价格的[4]。
芮明杰和赵春明(1999)把产业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战略性产业,即体现发展重点的产业,是指对一国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和对一国经济具有提升作用的新兴产业;另一类是一般性产业,这类产业本身不能促进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但对维持经济现状是重要的[5]。方向阳(2001)根据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战略性产业选择有四个依据:一是看这一产业是否有大量租金存在;二是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国内产业结构的现状;三是外部经济效应;四是应注意成本与效益[6]。温太濮(2001)强调战略性产业的创新(技术、体制、管理)特性以及外部经济效应[7]。田千等学者(2004)根据我国目前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以技术成熟程度和市场潜力为标志),将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分为传统的规模经济产业、成熟的规模经济产业和发展中的规模经济产业三类,其中发展中的规模经济产业是本源意义上的战略性产业,具有技术未完全成熟、市场潜力和风险大的特征[8]。赵玉林和张倩男(2007)认为战略产业与主导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是有区别但又有联系的:战略产业处于产业初创期,而主导产业处于成长期,支柱产业则处于成熟期,战略产业是关系国家全局和未来利益的新兴产业,在未来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产业。他们将主导产业进一步细分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支柱性主导产业和一般性主导产业[9]。袁天昂(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将夯实产业经济基础,有效防范金融泡沫,有效发挥资本的乘数效应,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还可以为风险资本提供一条“安全通道”,促进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联动,并认为通过完善资本市场,商业银行适度介入,成立投资银行和金融控股公司,建立共同基金、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以及拓展私募股权基金、改善政府政策来发展、扶持、推进战略性产业[10]。赵刚(2010)在总结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巴西等国家鼓励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即科学选择重点产业和优先领域、着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系统培育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以及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11]。祝宝良(2010)提出了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即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推进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12]。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战略性产业的研究与描述尚存在不一致的观点:国外学者认为战略性产业类似主导产业,而国内学者认为战略性产业与主导产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新兴产业和幼稚产业,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动态性和政策导向性的特征[2]。然而也存在一致的看法:战略性产业具有外部经济效应。进一步地,国内学者(袁天昂,2010;赵刚,2010;祝宝良,2010)已提出了发展、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总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概念,指在国民经济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的行业;其次是该产业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拥有巨大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特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是未来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和新引擎,被中央称为一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革命。在2010年9月8日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意义
无疑,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民族振兴、奠定中国的大国地位具有历史性、战略性的重大意义。在此背景下,我们关心的是,谁会成为中国21世纪初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参与者、主导者和主宰者?谁是主角,谁又是配角?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自动、自发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参与其中,就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值得欣喜的是,国家已高度重视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0年5月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意见中的第26条指出,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即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投资建设节能减排、节水降耗、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这为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政策支持。此外,由于民营企业具有区别于其它性质企业(如国有企业)的优势: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和忧患意识强、经营管理机制的灵活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市场竞争意识强烈性、技术和体制创新空间的广阔性,民营企业的天然内生性、自发性、自组织性都为其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种下了具有无限潜力的种子。事实上,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鼓励、引导、扶持、帮助民营企业积极而科学地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较长时期政府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一项主要政策。
二、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瓶颈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创新型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关键核心技术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阻碍着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这也阻碍着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着核心技术瓶颈、金额融资瓶颈、高端人才瓶颈和国际接轨瓶颈等四大主要瓶颈。
(一)核心技术瓶颈:技术创新能力低下,难以迈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门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技术含量高,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但民营企业普遍从事着“加工制造”的工作,技术创新能力恰好是民营企业的弱项。技术创新既是科技产业化的催化剂,又是成果产业化的灵魂。如果把新兴产业划分为技术实用化、产品商品化、经营市场化三个阶段,那么它的每个阶段都必须伴随着技术创新,而中国的产业界正缺乏这种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机制,又由于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许多企业宁愿维持现状,生产利润空间较小的产品,也不愿意冒风险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兴产业的产品(顾海,2000)[13]。此外,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没有形成,最终薄弱甚至虚无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使得企业不愿进行工艺、流程、产品技术创新,只能偏离新兴产业越来越远。
另一方面,大多数民营企业对研发投入不足是自身自主创新能力难以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据北京中关村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数据显示,30%的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10%,超过40%的企业研发支出强度低于5%,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比重存在明显差距。①除研发投入不足外,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因创新资金不足、人才匮乏、技术信息不对称和先进设备配置不到位而受到极大的限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822家企业中,只有275家企业拥有专利,其余547家企业没有专利,没有专利的企业占2/3。而且有专利的企业也没能真正发挥好专利的价值。①正由于民营企业自主持续创新能力十分薄弱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严重匮乏以及应用支撑体系的严重不健全,严重阻碍着民营企业进行包括技术、管理、营销、生产、财务等的企业内部创新、融资方式创新、合作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最终使企业因缺乏关键性核心技术而无缘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巨额融资瓶颈:大规模资本的进入壁垒,导致融资受阻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往往还不成熟,技术路线多样,风险因素和问题点多,从技术的产生到成熟,从初试、中试到规模经营,都需要企业巨大的资金投入和长时间的亏损忍耐。这一点与民营企业却恰好相反,民营企业的单体实力往往不强,其短期逐利性和融资困难都影响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尚缺乏完善的投融资体制环境,如从研发的资金投入数量上来看,我国还没有形成高研发资金投入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创新变革的良好环境,这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差距:从研发占GDP的比重来看,我国“十一五”规划中,计划到2010年研发占GDP的比重达到2%,经过很大的努力,到2009年研发只相当于GDP的1.62%,而在发达国家,研发占GDP的比重一般要达到2.5%-2.8%。②在融资体制上,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和要求的资本市场仍不完善,如天使风险投资、创业风险投资、融资性担保机构等不发达,融资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不顺畅、不规范,多层次金融市场也不完善,导致大批处于初创期、成长期、规模较小的创新型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资金瓶颈凸显。正由于投融资体制、政策、市场渠道等的不完善、不健全、不顺畅、不规范,使得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民营企业自身通过高强度的资金投入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显然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高端人才瓶颈:高端人才引进困难,导致国际化高端人才短缺
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总体上偏低、创新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以及创新管理落后,是民营企业创新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难题。一方面表现为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需求大量增加,但这类创新人才的供给数量却明显不足,远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在人才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第一资源的今天,谁拥有一流的人才团队,谁就能占领企业发展的制高点。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偏低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对落后,导致创新人才开发受阻。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创新型人才引进及其培养、开发和管理等问题缺乏认识,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上以“事”为中心的倾向,常常是要求人适应事,而不是以“人”为中心、把人当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有活力和能动性、创造性的要素进行管理,这必然会严重扼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人失去创新活力和动力。此外,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长效的激励机制、人才技能技术培训体系不完善、对国际经营人才的储备不足等原因导致企业缺乏一流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国际经营人才。民营企业正由于缺乏创新型人才,尤其缺乏能与国际先进技术对话的复合型创新高端人才而使其无力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国际接轨瓶颈:国际视野与跨文化困境导致无法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涌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价值国际化,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整合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已经成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未来必须遵循的竞争规则。应该说,我国部分民营企业已经迈出国际化的步子,尝试着用外国人的资本和人才赚外国人的钱。如果说以万向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走出了一条中国民营企业初级跨国经营的路子,那么以无锡尚德太阳能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则在改革开放的深入期走出了一条利用自主核心技术在国外投资经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路子。尚德太阳能是在关注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绿色理念下拥有领先光伏技术并且对太阳能不断进行投入、研发、生产以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对新能源需求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产品在世界各地深受青睐,其中在国内、欧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目前已在美国和德国建立子公司,利用自有核心技术和外国资本,招收当地本土化人才,为提升尚德在国际太阳能电池产业中的地位赢得了先机。
可以说,民营企业要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必须熟悉这类产业的国际游戏规则,就必须在技术、文化、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必须正视的是,当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本身具有规模较小、资金较少、关键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装备较落后、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低、内部治理结构不够科学、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不够健全、国际化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匮乏、不懂得国际游戏规则等特征,这些都挡住了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视野,阻碍了民营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深化、跨国跨区域组织文化的培育与融合、融资机制体制的建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最终由于国际视野不明、跨文化障碍,导致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有心无力。
三、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需要高强度的资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又需要政府主导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加强市场培育引导,因而必然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针对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创新人才奇缺、高强度资金投入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缺乏等瓶颈,文章提出了四种模式供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参考,即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模式、自主发展模式、借机转型升级模式以及以企业为主导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
(一)战略联盟模式
企业战略联盟(Enterprise Strategic Alliances)是处于市场与企业组织的一种中间组织形态,但又不是市场与企业的简单混合,它可以看作是企业与市场相互渗透并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也就是说,它是在联盟各方共同的资源依托下,结合市场与企业组织特征的提高资源共同利用效率的一种合作制度。企业战略联盟最重要的特征与核心便是长期、稳定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它们多为自发的、非强制的,联盟各方仍旧保持着原有企业的经营独立性(罗必良,吴忠培,王玉蓉,2004)[14]。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998)认为,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达成的既超出正常交易,可是又达不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15]。一般来说,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迅速获取新技术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股权、契约性协议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分工协作、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型合作网络模式(Spekman等,1998)[16]。
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不是任何一个企业想进入就能进入的,如果一哄而上,资金被分散利用,不利于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如果缺乏有序发展的约束机制,就有可能在新兴产业领域里出现新一轮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民营企业与已经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合作,通过资金入股、技术合作、项目整合等方式“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可以解决单个企业不能解决的资金、人才或技术难题,使资金不足而技术创新很强的企业与技术创新不强而资金很充裕的企业形成优势互补,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促进战略联盟的各方共同发展。民营企业在组建战略联盟之前必须慎重选择其合作伙伴,目的就是使联盟各方能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信任,这样才能使组建的战略联盟优势充分发挥。通过投资参股已经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不失为没有技术能力但有充足资金的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条可行路径。
(二)自主发展模式
如果民营企业本身就具备了较完善管理的制度和组织结构、较合理的组织治理机制、较强的资金投入能力和融资能力,也有大批创新型人才和国际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使得突破关键性的独特核心技术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形下,民营企业以自主发展模式的形式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是一种合理、合适的选择。这样的发展模式具备了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实力强。能够选择自主发展模式的企业必然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技术实力和人才实力。无锡尚德太阳能、皇明太阳能、正泰集团等都是这一类企业的代表。二是战略性。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为自身的行为和发展负全责,不受别的因素支配,即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不确定和巨大的风险挑战的情形下,企业认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企业也坚信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践和创造实现企业的目标。三是自适应性。自适应原本指生物能改变自己的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的一种特征。在这里,它是指企业能够根据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科技、自然等环境的变化而创新自己的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一种生态特征,也即企业的自主发展模式具备自适应的特性。
(三)转型升级模式
一般来说,企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从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来理解(吴家曦,李华焱,2009)[17]。转型,就是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即企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前者表现为转行,后者表现为转轨。升级,就是企业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即企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位置的提升,一般通过创新和整合来实现(Gereffi,1994)[18]。但无论从哪个层面看,企业转型升级是指企业成功地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以及由生产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或资本密集型转移的过程(吴家曦,李华焱,2009)[17]。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模式是指民营企业通过对传统的经营领域(通常是指经营不善的、无利可图的领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自主技术和管理创新、引进人才等方式对企业进行从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低资本向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高资本升级以及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的一种模式。因此,对于经营产业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明显没有希望的民营企业,在全国确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好机遇中,选择借机转型,进入新的产业,不失为一次民营企业的重生机会。当然,民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力选择进入方式。既可以选择投资入股、资产重组模式,也可以考虑虚拟合作、项目整合、自主创新的模式。对于大量处于转型边缘和升级需要的民营企业来说,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一次决定命运的战略性选择。
(四)“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和成长阶段。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③在我国总体技术创新能力较为薄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背景下,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建立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是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条可行之路。
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中的“政”指各级政府,它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总筹划者和总制定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有在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中也起到协调和牵线搭桥的作用;“产”具体指企业,它需要技术并应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体;“学”是指高等院校,主要责任在于知识创造和人才培养;“研”指科研机构,它的专长是技术研究。政府应着力为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最为宽松的体制、政策环境,整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构建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主要载体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以科产学研联合为主要纽带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技术服务中介为主要载体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实现了企业与政府、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紧密结合,加快了资金、技术等各种创新资源的一体化整合,必将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为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了广阔道路。
四、结语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驱动力,作为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够发挥自身经营管理的灵活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而且对推动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和谐高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当前,虽然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存在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这样那样的瓶颈,但只要正视困难,求真务实,民营企业一定能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找到一条突破之道。文中提出的战略联盟模式、自主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模式以及“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或许还不成熟,还需进一步探索,但以期成为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行路径,为我国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注释:
①资料来源:北京中关村企业技术创新调查课题组.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DB/OL].(2007-02-05)[2011-02-20].http://www.china.com.cn/info/data/txt/2007-02/05/content-TT61931.htm.
②详见:朱敏.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大瓶颈[N].中国经济时报,2010-06-25(10).
③详见:赵刚.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避免四大误区[N].第一财经日报,2010-06-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