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藏日报》援藏报道的研究
刘 敏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 :西藏民主改革60年以来,西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援藏计划的实施。报纸的“喉舌论”,决定了报纸在宣传政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用抽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西藏日报》2009年~2018年刊登的援藏报道进行分析,总结《西藏日报》援藏报道的不足,并以此给出改善意见。
关键词 :西藏日报;援藏报道;内容分析
一、引言
2019年是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西藏自治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决胜之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的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些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中央的援藏政策主要形成于中央召开的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这些政策包括两方面:一是中央政府对西藏自治区的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二是号召全国“援藏”。在1980年的召开的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中央要求各部门加强对西藏工作的正确指导,组织全国各地支援和帮助西藏。1984年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标志着全国性的援藏工程的兴起。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方式。2001年中央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并确定了国家312亿元直接投资117个援藏项目。
由于样品前处理添加水的体积和提取时加的乙酸乙酯的量对氯霉素的提取浓度有影响,本实验利用两因素三水平实验,研究这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分析如表1所示。
给予常规护理,即指导儿童家长定期携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对儿童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介绍每次所接种疫苗的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时家长对疫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询问家长,儿童在近1个月是否出现某些疾病,是否应用药物治疗等,以及饮食、睡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是否继续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后应留观30 min,并告知其下次疫苗的接种时间等。
40多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援藏工作,西藏自治区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西藏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巨变。
《西藏日报》作为西藏自治区的党委机关报,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要起到告知、组织、宣传和鼓舞民众的作用。因此研究《西藏日报》的援藏报道对开展援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抽样调查法
工作通讯以指导工作和思想为目的,这是我国报纸的一个重要特点。援藏工作的深入推进需要不断地抓典型人物、推广和总结工作经验,工作通讯就是最有效的选择。
(二)内容分析法
按照广东海事局发布的《平安西江”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共建“平安西江”行动已棋至中盘,在肯定一年多来取得成绩的同时,吴建生还积极布局2019年的工作任务,力促“平安西江”行动再上新台阶。“我们这个行动是长期性,常态化的,所以每一年我们都要做年度建设实施方案、年度重点建设任务、年度建设任务分工及进度计划图,只有把任务认真分解,责任到人,才能把行动落到实处,真真正正为西江保驾护航。”
三、《西藏日报》援藏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新闻体裁
首先,从《试点办法》第5条第2款的规定来看,值班律师的工作场所是法院和看守所。长此以往,值班律师同法院和看守所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在这样一种休戚与共的环境之中,如果不将值班律师定位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利益的维护者(辩护人),那么值班律师很有可能将自己视为为国家服务的“国家法律工作者”,从而尽力去配合公安司法机关对认罪认罚案件的处理,这时的值班律师实际上充当了办案人员说客的角色。如果这样,就会对本处于弱势一方的被告人的诉讼地位更加不利。
根据抽选出来的样本,笔者将《西藏日报》的援藏报道的体裁分为消息、通讯、评论、公文、其他这五类。
表1 《西藏日报》援藏报道体裁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一共有123篇援藏报道,消息体裁最多,占比超过50%;通讯体裁数量位居第二,占比约为40%;评论、公文和其他三类报道体裁占比总和不超过10%。
不同的新闻体裁对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援藏工作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政策,任何政策上的变动都牵动着西藏社会的发展和西藏人民的生活,因此采用消息体裁进行援藏报道是最好的选择。
但很可惜,那时我太少不更事了,童年时期竟然没有想到为韭菜写一首歌。不过这也没什么,谁还没有点儿失误呢?再说人生不就是在一连串的失误中走过的吗?再再说我现在不正在弥补吗?再再再说那时我也不会写歌呀!
通讯与消息相比报道内容更加详细、具体,尤其是在政策解读、典型人物报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用通讯体裁进行援藏报道更加具有说服性和宣传效果。
图1 《西藏日报》援藏通讯体裁的类型
将样本中的49篇通讯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工作通讯有44篇,占比90%,人物通讯有4篇,占比8%,事件通讯只有1篇。在对具体的工作通讯进行分析后发现,工作通讯的内容都是援藏队伍和援藏干部在支援西藏的工作中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多是以工作综述的形式呈现,用数据的变化展现援藏成果。如:“情洒藏东筑梦高原——福建省第八批援藏队工作综述(2017.7.4)”中“截至目前,福建省7个县与昌都市7个贫困乡镇,7个较大的镇与昌都市7个贫困村实行结对帮扶……半年来,援藏工作队已争取计划外财政资金4879.6万元,到位2228.6万元。”
本文样本选取的时间段是《西藏日报》2009年5月~2018年5月,在知网的数据库中用关键词“援藏”为主题对《西藏日报》进行搜索,共检索出1514篇文章,为了减轻样本统计的工作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23份样本进行分析。
(二)报道地区
援藏行为包含着两个地区主体,一个是支援方地区,另一个是受援方地区。在对《西藏日报》援藏报道进行分析,发现《西藏日报》的援藏报道既包含支援地区的报道,也包括受援地区的报道。
图2 《西藏日报》对支援省份的援藏报道
图2是《西藏日报》对支援省份的援藏报道,涉及支援省份的报道共有57篇,报道地区多为北上广等政治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其中北京的报道数量最多,16篇,江苏位居第二,10篇;山东7篇;广东、陕西、湖南、安徽各4篇;重庆、天津、浙江只有2篇。
根据《西藏日报》援藏报道的内容,将援藏报道的报道议题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图3 《西藏日报》对受援地区的报道
图3可以看出《西藏日报》对拉萨的报道有29篇,山南17篇,日喀则7篇,那曲3篇,关于阿里的援藏报道最少,只有2篇。
关于拉萨的报道最多,原因可能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社会发展的水平相对较好,援藏工作进展顺利,交通便利,有助于记者的采写工作的展开,降低记者的采访成本。同时,支援地区的报道数量和受援地区的报道数量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这可能与我国对口援藏的政策有关。
(三)版面位置
图4 《西藏日报》援藏报道的版面分布
版面的位置决定了新闻报道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西藏日报》援藏报道的版面分布看出,援藏报道大多刊登在头版和高原要闻版,占比分别是44%和24.5%。这两个版面都是《西藏日报》的重要版面,多刊载国内重要时事新闻,可以看出《西藏日报》在议程设置上,将援藏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对于援藏政策的普及和推广有重要作用。
生物数学课程的每一章节结束后,都需要对重点概念或相关性质做出详细总结。诸如章节复习中必须具备连续性,而以知识结构图进行阐述则更为清晰,能够辅助学生梳理关键知识的关联程度,进而掌握运算法则,达到预期的知识呈现效果。以一元函数连续性的知识点为例,其知识结构图设计如图1所示。
(四)报道主题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援藏工作中具有排头兵的表率作用,因此关于北京的援藏报道必定是值得报道的。陕西虽然是西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但由于其地理位置靠近西藏,是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因此也是对口援藏的重要城市,所以陕西的报道比重也相对较多。
(2)经济方面:中央部门、各省份、各企业援藏投资方面等方面的报道;
第一步:处理应用公钥格式。将公钥文件去除头尾、换行和空格,转成一行字符串。把该字符串提供给支付宝账号管理者,登录开放平台上传应用公钥并获取支付宝公钥。
(1)政治方面:援藏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相关领导调研和援藏工作综述等方面的报道;
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为契机,中央电视台自9月份以来联合多家媒体推出大型公益活动“我的父亲母亲”,呼吁中国人关注全国高达1000万人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其中,央视在全国范围内为该病征名的活动最为引人注目。2012年10月10日,卫生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此回应说,1995年审定公布的“神经病学医学名词表”中没有“老年痴呆症”这个名词。医学术语对其严格的表述是:阿尔茨海默病(曾称老年早期痴呆症)。
(3)医疗方面:医疗人才援助的报道;
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并归纳选取的报道样本中的新闻体裁、报道主体、报道议题、版面位置和报道篇幅,分析十年间《西藏日报》援藏报道的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4)教育方面:教育援藏方面的报道;
(5)民生方面: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报道。
图5 《西藏日报》援藏报道主题
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援藏报道中的政治议题的报道最多,占比35%,《西藏日报》作为党报,在援藏报道中起着“传声筒”的作用,向读者传递援藏工作的最新进展。如:“张庆黎会见黑龙江吉林援藏干部陪送团及援藏干部领队吴英杰参加会见(2010.6.28)”。医疗议题的报道数量位居第二,占比15%,医疗卫生问题是西藏最重要的议题,在西藏一直都存在着缺医、少药、少设备的问题,这些都关系到老百姓切实生活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经济、教育和民生议题的报道数量相对持平,占比分别为13%、15%和13%。
(五)报道篇幅
表2 《西藏日报》援藏报道的篇幅
为了便于统计,笔者将报道篇幅分为500字以下、500~1000字、1000~2000字、2000字以上四个档次。
可以从表2中明显地看出,《西藏日报》96%的援藏报道都在500字以上,且大部分都是分布在1000~2000字之间。报道篇幅长的新闻,信息量往往要高于报道篇幅短的,因此,《西藏日报》援藏报道的报道内容多,报道的信息量大,能够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26)下滅妖氛:邪氛侵氣,妄逞收平。(《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三,《中华道藏》30/554)
四、《西藏日报》援藏报道的不足
(一)报道体裁单一,报道篇幅过长
《西藏日报》援藏报道体裁以消息和通讯为主,新闻评论等深度报道少,缺乏报纸自身的观点,对援藏报道只停留在表层报道,没有发挥到舆论的监督作用。同时,报道内容中大段摘抄政府官员的会议发言和政府报告,使报道框架模式化新闻记者没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西藏日报》援藏报道以中长篇报道为主,报道篇幅影响报纸版面安排,援藏报道多安排在版面的重要位置,过长篇幅会抢占其他报道版面。报纸版面寸金寸土,在有限的版面上最大限度地刊登报道新闻,才是新闻编辑的最优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量不少于400万字,高中阶段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是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阅读量的基本要求。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小学学生读什么、怎么读、读多少才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这需要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和实验。
(二)报道对象、报道区域失衡
《西藏日报》的援藏报道在报道区域上存在倾向性,对发展较好、援助成果显著地区的报道多,有利于营造出正面向上的积极氛围,调动社会建设积极性。但过度的失衡,却会出现潜在问题,影响各省市的援藏工作热情,降低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援藏工作的展开。
(三)重成果,轻反思,宣传色彩浓厚
在抽取的样本中,有44篇工作通讯,内容多是援藏工作纪实,如:“科学援藏结硕果——北京市石景山区对口支援堆龙德庆县工作纪实” “情系羌塘有作为——浙江省第五批援藏工作纪实”等,向受众展现援藏工作的进展和成果,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媒介舆论监督的作用,体现援藏工作的透明度。
但在报道中却缺乏对具体援藏工作的反思,只有3篇援藏工作的评论,都是从宏观层面上对援藏工作进行评论,并没有对具体援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评论。
一味地报道政治新闻,脱离群众生活,无法和受众产生共情,说教氛围浓厚,单方面向受众传递信息,传受双方在信息交流方面地位不平等,宣传色彩过于浓厚。
五、《西藏日报》援藏报道的建议
(一)调整报道策略,淡化宣传色彩
《西藏日报》的记者应该抛开官本位思想,调整报道策略,创新报道方式,注重报道内容的可读性。在担负起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重视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内容生产,改变单一宣传策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满篇的空话、套话只会引起读者的反感。
(二)减少成果报道,重视典型人物报道
国家重视西藏发展,号召全国开展援藏工作,西藏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援藏工作中,涌现出了许多支援西藏的典型人物,他们为建设西藏奉献青春,扎根西藏,这都是援藏工作的生动体现。在援藏报道中,要体现人的主体性,与生硬、死板的成果报道相比,典型人物报道具有人文性、可读性和生动性。
(三)扩充报道主体,重视民间话语表达
我国公民具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舆论监督权,在援藏报道中却缺少民间话语表达的平台,底层意识表达不足。《西藏日报》应该对援藏工作的利益主体和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话语赋权,进行多方对话交流,提供一个对话沟通渠道,更好地服务于援藏工作,充分发挥媒体的平台作用。
总之,西藏的发展离不开援藏工作的开展,《西藏日报》作为自治区党委机关报要做好援藏报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推进援藏工作顺利进行,维护西藏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
[1]杨明洪,等.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实证研究[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2]周胜林,尹德刚,梅懿.当代新闻写作[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袁爱中,王阳,杨静.援助与发展:发展新闻学视域下《西藏日报》援藏20周年报道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105-110.
[4]刘萍.中国政策报道研究[D].湖南大学,2012.
[5]张明,许乃选.试析《广西日报》精准扶贫融合报道的不足与改进[J].新闻研究导刊,2019.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18-0096-03
作者简介 :刘敏,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