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真正的主角,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因此,要依据实际情况,积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课前预习、课中改进、限时作业”的“三环节”的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也沐浴在“三环节”教学的春风中,努力进行本人的语文教学改革,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精讲多读,深化体验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课标中对阅读也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
1.读得“言从字顺”,即读通、读懂、读得流利。我们以往的课堂,学生读也读不懂,说也说不出,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泡沫直冒”,归纳段意,提炼主题,完事了,学生一无所知,最基本的字词读不准,句子读不通。“得意不忘形”,就是说得时下部分课堂不注重语言文字及其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只讲“意”,不清不楚,简直就是空中楼阁,最后的结果肯定是“高处不胜寒”,学生仍然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词语、读通句子,初步领会词句的书面意思,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再读加深理解,基本能做到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章中句段的意思。如《鸟的天堂》一课中描写榕树的句子、描写鸟儿的句子,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大榕树的生命力旺盛以及和谐环境给鸟儿带来的舒适,从而体验人与鸟类等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境界。可以采取对比读、分段落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验。
3.读出“语文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读味”中要体现的就是情,做到“情”与“语言文字”的一致性,即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读出语言文字所囊括的宽度和厚度。如“天高云淡”,要读出在晴朗的蓝天上飘着一朵又一朵的白云,看见此情此景所产生的一种开阔、宁静的思想感情,将此情融入语言文字中,通过自己的口读出这种境界,这就是“熟读成诵”的境界、“朗诵”的境界、“诗人”的境界。
二、精讲多激励,启迪智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及时点拨。以往的语文课我们往往走极端,以老师串讲为主,教师占据了课堂这一主阵地,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索然无味。
要激在关键处,引导思考。如《中彩那天》,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体会父亲矛盾的感受,可以问道:“如果是你,在彩票没有任何记号的情况下,你会自觉地归还吗?”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会体会到父亲抉择的不易,然后指导学生用读来体现这种心情,情与言融为一体,言为心声。每篇课文都有重点段、重点句,也可以在这些关键处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三、精讲多议,激发求知欲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议”可以说是合作交流,也可以说是探讨,从自身来看是自身思维争辩的一个过程,从集体的角度看是课堂讨论的体现,不管怎么说“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鲜活的课堂。
1.“议”中明“义”。如“青翠欲滴”一词,在教学时必须借助图片体现翠绿明亮的叶子上一滴水珠似滴非滴,透明的水珠中折射出浓淡的变幻的色彩,引导学生看图、读词、想象,读出这美丽景色的一个瞬间。
2.“议”中悟“道”。如《自然之道》一课,出示救龟部分的内容,教师提问:这段中哪些词语是值得大家积累的?学生朗读汇报,如“踌躇不前”、“欲出又止”等。请同学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并用你的动作表演出来。在这儿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形象思维不够发达的特点,借助动作,更加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小海龟的“谨慎”和“侦查”之义。就在这时危险来临了,当游客和向导发现这一幕时他们有怎样不同的反应?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游人“焦急”、“呼喊”,向导“若无其事”、“极不情愿”。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游人呼喊什么、向导的“见死不救”。向导为什么这样表现?因为他觉得这是“自然之道”。在两者的对比中体会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向导为什么认为这是“自然之道”?游人为什么说向导是“见死不救”?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从同学们的交流争辩中体会出“自然之道”的含义,同时也让同学从游人的不同言语中看出不同人物的内在涵养,体会出向导在非常无奈、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救了这只小海龟。在此实现了课内课外知识的融汇贯通。这就是“议”的作用。
论文作者:李道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学生论文; 语言文字论文; 向导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之道论文; 教师论文; 游人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