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方式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融资方式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问题的提出
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5%,GDP增速连续30年超过9%,连续5年超过10%,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也迅猛发展,2002-2007年,我国电影产业连续5年在电影生产数量、电影票房收入、电影综合收入等主要指标上保持快速增长。(参见表1)
在亚洲,我国大陆地区电影产量已经跃居第一,即使在世界电影范围内来看,中国大陆电影的绝对数量也已经不低,目前在数量上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居全球第三位,并且增长幅度显著②。(参见图1)
表1:2002-2007年中国电影产业统计资料①
年份2002 20032004 2005 2006 2007
产量(部) 100
140 212
260
330
582
银幕数量(块) 815
834 2396 2668 2900 3485
票房(亿)910 15 2026.2 32
图1:电影大国美、日、韩电影产量与中国的对比(2006-2007年)
电影产业规模的迅猛扩大促进了我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引发了电影制作发行的资金缺口不断增大。虽然我国电影制作的投融资水平近年来有所提高,但是从整个产业的投融资规模来看,电影产业的资金总量与国外电影大国相比,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2004年我国电影全行业资金投入量只有41亿元人民币,2005年达到50多亿,到2007年达到60余亿元③,虽然有接近50%的增长率,但相对于电影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而言,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就完全不相称了。电影产业要实现快速健康成长,必须有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实现整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另外,我国电影制作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特别是多数国营电影制片厂仍然依赖非商业资金进行电影的制作发行,市场导向性不强,能够进入电影流通环节的电影在电影制作总量中占比偏低,相当数量的电影制作带有偶然性、盲目性和投机性。我国电影产业期盼能够从融资机制上较好地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从而突破发展瓶颈,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建立电影制作发行科学规范的市场导向机制,实现电影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 电影产业融资方式
(一)电影产业的产业链
产业链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它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
电影产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电影产业链包括三个环节:电影制作、电影发行和电影放映(图2)。可以表示为:制片人有制片想法—制作投资备忘录融资—建组—拍摄—完成首部校正拷贝—与发行商交易(其中也有很多种情况)—发行商在全国做广告—影片在院线得到上映—观众消费。我国电影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电影制作业、发行业和院线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④
(二)电影产业融资方式
一般而言,企业融资方式主要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包括企业本身财产、留存盈利、企业成员集资等方式;外源性融资可以分为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和政策性融资三个方面,其中间接融资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直接融资来源于证券市场、风险投资基金、产权交易市场等,而政策性融资则主要来源于政策性银行及财税扶持。
电影产业融资方式也不外乎这几个方面,但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当前国际电影产业中,比较盛行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内源性融资和间接融资,而其中抵押贷款方式是最普遍的融资方式。中小电影企业融资基本上限定在私募和银行信贷上,而大的电影企业则会选择上市和债权方式。
三 国外电影产业融资方式
纵观世界各国电影产业的走向,融资方式的多元化是支撑电影大国的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石。为了推动本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少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和扶持政策,拓宽投融资方式,推动本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业外资金大量涌入电影产业,尤其是第三方融资、私募基金和避险基金等越来越多地开始涉足电影项目。本节以两个电影强国美国和韩国的融资方式为例。
(一)美国电影产业融资概述
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的霸主地位无以伦比,这一点连电影的诞生地法国也不能与美国媲美。在世界大部分国家中,美国电影的票房收入通常占据该国总票房收入的50%以上。美国目前电影业是由少数主流电影制片公司和数量众多、规模不等的独立制片公司组成。
图2:电影产业的产业链
1.完备的融资模式
美国的电影产业具有完备的融资模式,融资方式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图3)
图3:美国电影融资模式
在美国,一个电影融资模式通常会涉及到4个主体:制片商、发行商、投资商和保证人。制片商首先与发行商签订发行协议,据此制片商同意按照商定的技术规格制作影片并如期将其交付给发行商,而发行商则获准在合同规定的地域和时限内完成影片发行工作;作为回报,发行商同意在影片制作完成并交付后向制片商支付发行预付款。同时,在发行协议签订之后,制片商将就影片制作所需的资金向投资商(通常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寻求短期贷款,并用发行协议中制片商享有的收取发行预付款的权利作为抵押。投资商则为了降低制作无法完成的风险而要求制片商就影片的制作完成提供担保。这样也就形成了好莱坞电影融资模式中最为独特的角色——保证人(一般为保险公司或电影专业人士)。
这种融资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制片商对于资金的需求,同时将投资商可能承担的商业风险降到了最低。
2.融资方式
近几年在好莱坞,行业外部资金越来越多地进入电影领域。美林投资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⑤及其子公司至少30%的制片成本是通过外部的伙伴融资,相当于25亿美元。好莱坞电影业的融资主要有以下特点:
(1)外部融资数额越来越大;
(2)片商普遍接受外部融资,几乎各大主要片商都有融资伙伴;
(3)电影融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电影融资的范围包含发行AAA债券到股权融资;
(4)私募基金和避险基金越来越多地涉足电影项目。
(二)韩国电影产业融资概述
1.融资方式
多元化且具有大胆创新的融资模式是韩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韩国电影产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风险投资、抵押版权融资和通过投资基金融资等。1997年11月,韩国通商事业部宣布电影业及相关产业属于风险投资业,这意味着电影融资门槛的降低,并且可以享受到减免税等优惠待遇。同时,韩国政府于1997年后开始实行抵押版权融资制,1998年国有的电影振兴公社为10部电影作抵押版权融资,共提供30亿元韩币。韩国政府适时开辟了好几个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如中小型商业投资管理委员会、韩国电影委员会等。2000年,来自各种渠道的组合基金投资电影行业的总额达到了9200万美元。
2.融资趋势
在实体融资方式之外,韩国出现了通过互联网进行融资的现象。网络融资源于1999年的网民基金,当时为了增加网站互动,Intz.com为喜剧片《茅趸王》建立网民基金接受网民投资,最终从464名网民手中筹集7.75万美元投资,投资者回报收益率高达97%。在韩国还有一种类似股票市场的网民基金网站。以Simmani.com为例,其基金开放至影片进入录像带市场的前三个月,网民可根据票房行情买卖自己的“股票”。基金关闭后核算影片总收益,投资者就可得到自己的投资回报。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成为了Simmani.com网站的第一个试点,结果收益率为10%。这种融资方式将投资与宣传炒作融为一体,分摊了风险又培育了忠实影迷。⑥
四 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方式
电影产业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明星片酬的不断上升、场景的复杂度和广度宽度不断提高、高科技制作技术的引入等,使得电影制作对于资金的需求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电影制作发行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电影产业也开始朝市场化的角度转型。2003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第20号令《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和2004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商务部第43号令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电影产业的准入门槛被打破,电影产业各个环节的投融资格局已经突破了由国营企事业占据的单一化局面,多元投资局面初步形成。
图4:我国电影融资方式
在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我国电影业的融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融资方式得到明显的拓宽。政府投入、海内外企业融资、风险资本、金融贷款、广告投入、版权预售、个人融资、间接赞助和电影基金赞助等融资方式都成为我国电影资金的重要来源。(图4)
由于我国电影产业的改革措施和审查标准及程序的调整,使得外部资金的进入成为了可能,大量社会制作主体进入电影产业,加上电影投资来源的多样性、资本诉求的复杂性,特别是行业外资金和机构以及海外资金和机构的进入,带来了中国电影制作业的活跃。
(一)我国电影产业投资主体
目前,各类电影产业投资主体主要包括国有电影制片单位与多种资本构成的新型制片机构。国有电影制片机构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已经完成转企改制的国有电影集团,以中影集团、上影集团、长影集团、珠影集团、西影集团等为代表;二是仍然保持文化事业单位性质的省级电影制片单位和人民解放军所属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新型电影制片机构包含了民营影视公司、中外合资影视公司以及多种资本构成的制片机构。民营制片机构方面,华谊兄弟、橙天娱乐、北京新画面、保利博纳、光线影业比较活跃;中外合资机构,以中影横店华纳为代表。此外,香港英皇、香港寰亚等香港电影制片投资主体也积极参与了多部影片的投资拍摄。
2007年,国营机构仅依靠自身力量,生产了98部影片,占到了总数的20%,在比例上与2005年、2006年变化不大,民营电影企业生产的影片大幅度上升,达到214部,占53%,与头两年相比有比较显著的增长。民营与国有,以及境外制片机构之间跨资本主体的合作生产63部,占总数的15.7%,比例有所下降⑦。(图5)
图5:2007年国产电影按制作单位性质的分布
可见,由于政府放开了电影产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其他机构进入电影产业,激发了很多非主要从事影片生产的文化机构开始参与到制片行业来,从而使全年民营制作公司和其他社会机构的电影产量已经占据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半壁江山。
(二)我国电影产业融资途径
当前我国电影制作格局中,不同生产主体、不同类型的电影产品,其资金有着不同的来源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投入
此类资金主要用于主旋律影片的生产,生产主体以各级国有制片机构为主。这些影片制作完成后,其中部分“重点影片”往往在“红头文件”以及特殊政策的照顾下,或者通过“优秀国产影片展映月”等形式半强制性地进入院线放映,或者可以通过电视频道以及其他包场等非市场化形式在区域范围、二级市场获得一定回报。
2.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在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方面已经逐步流行开来,深圳发展银行为《夜宴》提供了5000万元两年期贷款,招商银行为《集结号》贷款5000万元,广东发展银行为《功夫之王》贷款6500万元,担保方都是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外银行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例如德意志银行便有意为华谊未来制作的影片提供2亿美元的打包融资。除了华谊,目前成功的银行贷款业务还包括香港渣打银行对《满城尽带黄金甲》和《赤壁》的贷款,后者达7000万美元,此外,渣打银行还将为王家卫新片《东邪西毒》续集提供资金。
3.预售融资
“大片”往往倾向于采用这种融资形式,即传统上所说的“卖片花”,在拍摄前或拍摄中,制作方可以获得目标市场发行方的预售资金。日本是中国电影主要的预售市场,有的资金还相当可观,比如《夜宴》、《墨攻》在日本的预售融资分别达到500万美元和350万美元,《梅兰芳》也在日本融资300万美元。
4.私募资金或股权融资
华谊兄弟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2004年TOM集团以1000万美元收购华谊35%的股份,华谊完成了第一次融资;2005年,华友世纪以3500万元人民币获得华谊兄弟音乐公司51%的股权;2006年,华谊募集到以马云为代表的投资方1200万美元的境内外资金。几轮私募之后,华谊兄弟的股权结构逐渐多元化,最近已经连续三年邀请毕马威(KPMG)对公司进行财务审计,这使得公司的管理和财务更加透明和规范,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融资奠定了基础。2007年,分众传媒、联席及万向集团总裁共同注资华谊2000万美元。2007年9月,华谊兄弟已经进入IPO准备阶段,开始其上市辅导期,律师、会计师、承销商已经进入公司,预计公司将于2008年在境外上市。⑧
与华谊类似的还有橙天和保利博纳。私募或股权融资为几家公司扩大制作规模与升级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5.国际化基金与风险投资
国际化电影基金的建立标志着电影融资方式的成熟和投资者的接受和关注程度,2007年,数个国际化电影基金陆续成立。2007年5月,由中影集团和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建立的“IDG中国媒体基金”,主要致力于资助我国低成本电影,《胡同里的阳光》成为首个项目。A3国际电影基金预期募集1亿美元,计划在5年内投资30部亚洲电影,重点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合拍片,其中约60%的资金将投资于中国电影。美国韦恩斯坦的“亚洲电影基金”,共2.85亿美元,未来5年内超过50%的资金将投资给20部中国电影。这些基金的投资意向都表明国际国内投资者对中国电影前景充满信心。
在美国,约25%的影片投资来自银行贷款,来自基金的融资则超过了50%。电影基金是美国这个电影大国的主要融资方式。未来几年,每年进入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基金数额至少有6000万美元。如果这些基金计划能够执行,对于目前仍然主要依赖预售和股本融资的制片环节来说,基金投资将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方式。同时基金投资具有国际化、专业化背景,在带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成熟的电影工业制片管理规范和透明的财务制度,对我国电影产业的规范和健康成长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⑨
除此之外,一些新的融资模式也正在进入人们的视野,比如通过影展项目或电影投资会融资,香港国际影视展及HAF(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已经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影视展;又如面向青年导演的专项资助计划,国家广电总局2007年制定并出台了对青年导演资助计划,包括贾樟柯、陆川、王小帅等在内的16位青年导演成为首批资助对象,每人新创作的优秀剧本都将接受50万元的资金资助。
五 小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并且与国外融资模式有不断接轨的趋势,这表现在渠道多元化、融资规模扩大、民营资本比重不断提高等方面。然而,与其他电影产业强国相比,我国电影产业融资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例如电影产业融资规模在GDP中占比过小、社会资金对于我国电影业的信心不足、政府配套政策尚待改进、企业信用欠缺等。根据本文的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1.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近年来,在产业化发展道路上,政府从战略全局出发,在我国电影产业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许多积极主动的努力,今后仍需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以更好地拓展融资渠道,吸引投资者。
2.大力发展新型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结构。
虽然现在相对于以前电影的只能由国营制片厂投资来说,融资渠道要宽阔一些,同时诸如广告植入、版权预售、海外投资等国外非常流行的融资方式也开始出现,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融资方式仍比较传统、单一,银行贷款、私募基金、大企业投资、网络融资等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今后需要逐步优化融资结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国有资本为引导、以民营和国际资本为主”的融资机制,逐步缩小我国电影产业和国外电影大国的融资结构差距。
3.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2007年,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中影集团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准,于12月13日成功发行5亿元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用于中影集团的怀柔电影生产基地、数字院线、新建及改造影院等项目。这是我国首次发行文化传媒业债券,标志着国有电影企业正式登陆资本市场。这表明,无论是电影制作、发行还是放映环节,都可以考虑大力引进资本市场的资金来促进增长,为解决我国电影产业资金总量不足的缺陷开辟渠道。
注释:
①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电影报》、太平洋电影网(http//:www.cinema.com.cn)和网页http://www china.com.cn/culture/zhuanti/08whcy/2008-06/05/content_15642241.htm的有关数据搜集整理。
②据《Screen Digest》2007年刊载的电影生产报告统计及报道。
③参见网页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165332_4_58931.htm。
④电影院线制是以若干家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
⑤即美国电影协会目前的6个成员:索尼影业、福克斯、迪斯尼、华纳、派拉蒙、环球。
⑥《韩国电影投融资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电影网)。
⑦资料来源:中国电影合拍网http://www.cfcc-film.com.cn/。
⑧资料来源: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主页http://www.huayimedia.com/。
⑨数据来源:2008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