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节能减排与内蒙古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结构、节能减排与内蒙古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结构、节能减排与转变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蒙古论文,产业结构论文,经济发展论文,节能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03~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4年居全国之首。此外,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的增速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创造了西部地区颇具代表性的“内蒙古模式”。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特点是高度依托资源密集型产业,而资源的富集程度与经济增长并非呈正向关系(Auty,1993;Stijns,2005)。因此,转变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是防范资源型经济悖论的发生,有效规避“资源诅咒”,实现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我国在“九五”规划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是,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保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但是,单纯提高经济增长率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发展问题,相对经济快速增长而言,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利用、居民收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缩小相对滞后。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

由于不同增长阶段经济赖以增长的主要源泉不同,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增长方式在一定时期也具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国内外经济增长经验和文献表明,单纯依赖生产要素投入实现经济扩张,尽管在一定时期也可能实现高速增长,但最终都被证明不具有可持续性(Young,1992; Krugman,1994)。前苏联曾经表现出比西方国家快得多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其增长是典型的靠增加投入而在外延上实现的,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微小,而且呈现日益降低的趋势,以致经济增长速度不能持续。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从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到索洛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经济增长被认为只是资本、技术、储蓄率、就业等的函数,没有把自然资源纳入模型之中,经济增长理论把“资源问题”演绎为单纯的“生产成本问题”。既忽视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也忽视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更深刻、更宽泛的内涵。它既包含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又包含从单纯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既注重数量扩张又注重质量提高;既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更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既重视经济的发展,更注重保持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传统经济增长影响下,人们把追求经济增长视为终极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把“终极目标”转变为“中间目标”,用经济增长的成果去解决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利用、居民收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等问题,并在经济增长中实现统筹发展。

二、转变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

(一)依托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

产业经济理论认为,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和一定阶段的产业结构相对应的。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计算,2002年我国人均GDP约为1000美元,对照钱纳里的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型,人均GDP在560~1120美元之间处于工业化中期。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进入新一轮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新发展阶段,国内发达地区的发展受到资源的瓶颈制约。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稀土保有储量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75%以上,居世界首位,占全国的97%;煤炭保有储量2200亿吨,居全国第二;天然气资源丰富,苏里格天然气田探明储量7000多亿立方米,有些资源具有明显的独占性特征。

内蒙古准确把握住国内经济发展升级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满足全国需求的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新材料、畜牧及乳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工业迅猛增长。

随着工业的高速增长,内蒙古的产业结构也发生变化。1990年三次产业比例为35.3:32.1:32.6,2000年为22.8:37.9:39.3,2005年为15.1;45.5:39.4。从发展速度看,第二产业发展速度最快,2005年第二产业的增长率为42.5%,在第二产业中,资本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重化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内蒙古重工业增长速度由“九五”时期的平均9.0%提高到“十五”时期的平均21.8%,2005年重工业比重达到69.7%。

(二)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能耗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型产业成为推动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主体。“十五”期间,内蒙古资源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分别占自治区的57.94%、56.15%、58.52%、57.63%与59.75%;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分别占55.67%、54.30%、57.92%、59.41%与61.11%。

在此基础上,内蒙古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形成了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六大特色产业。2005年,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35亿元,是2000年的3.8倍;优势特色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9.55%提高到2005年的59.64%,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其中,能源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占20%以上,冶金、有色工业占15%以上。2006年,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区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支柱。

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内蒙古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资源作支撑,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2000年以来,内蒙古能源消费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05年能源消费增长率超过了能源生产增长率。同时,能源消费偏高,产出效率偏低,能源效率损失偏大,更加大了对能源的需求。2002~2006年,内蒙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1.24、1.25、1.56、1.44和1.0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能源消费结构看,工业是能源消费大户。2006年,内蒙古全社会总能源消耗11356.5万吨标准煤,其中工业能源消耗8858万吨标准煤,占全区总能耗的78%;万元GDP电耗1838.9千瓦时,同比上升7.28%,均未完成年度节能指标。内蒙古85户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费约占全区的45%,占工业的58%;年综合能耗5000吨以上的680户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费约占全区的59%,占工业耗能的75%;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六大行业能源消费占全区的69%,占工业耗能的88%。万元GDP电耗1838.9千瓦时,同比上升7.28%,均未完成年度节能指标。

2006年,内蒙古万元GDP能耗2.3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4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5.35吨,同比下降5.64%;万元GDP电耗1838.9千瓦时,同比上升7.28%;各项指标均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除了能耗高外,2006年,内蒙古二氧化硫实际排放总量为155.7万吨,比2005年增加10.1万吨,增长6.96%;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9.8万吨,比2005年增加0.1万吨,增长0.34%。

可见,依托资源优势形成的内蒙古的优势产业,一方面,成为保持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也成为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主体。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情况下,内蒙古的发展不仅要求速度,更要求质量,要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最低的环境代价来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发展,并让尽可能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未来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既要依托资源优势,又不能依靠资源优势,其关键就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高增长到统筹、科学、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三、转变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重要在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可持续性以及经济增长的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是由发展主体的需求所诱致形成的,需要市场主体的自主转变。同时,需要一个“约束——激励”的外部机制,经历由政府强制约束到企业自主转变的轨迹。

(一)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经济特征、市场特征和公共产品特征,决定了其产权难以实现私有化,任何私人和企业都无法有效行使对生态环境的产权。同时,私有产权的特性也决定了没有外力的干预,企业是不会放弃传统发展模式。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初始期的外部强约束性制度。

按照国际上判断发展可持续性的标准,我国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率;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对环境的污染排放速率,大于环境对污染的吸收速率。这些直接导致资源难以支撑、生态环境难以改善、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的后果。“十一五”期间,国家确定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节能减排目标。

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提出,到201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1.86吨标准煤/万元,比“十五”末降低25%;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在2005年的基础上,将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40万吨以内,削减率为3.8%,年均减少0.79%;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27.7万吨以内,削减率6.7%,年均减排1.4%。这些约束性指标的设定,迫使企业改变流程与工艺,以实现最大化利润。

(二)以调整工业结构、发展非资源性产业为手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单纯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并且对资源的独占性容易形成垄断弊端,使企业失去技术创新的动力。目前,内蒙古非资源性产业占工业比重仅为10%,单一的工业结构受市场影响的敏感度太高,产业风险大。根据产业竞争特点,引导资源型产业走原材料自身的高技术化模式和向产业链下游深加工方向发展之路,加强技术创新,拓宽产业范围,增加产业链条,既可以形成地区特色多元化发展的工业产业格局,也可以降低工业化进程中的市场风险。

(三)以发展循环经济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基础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难,源于资源能源的不循环。循环经济是从输入端、生产过程到输出端对生产和消费进行控制的经济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顺序进行。从国民经济角度看,资源型产业大多属于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和制造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起点,下游产业的发展依靠资源型产业提供能源和原材料,资源约束很大程度上来自资源型产业自身的浪费。

从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看,资源性产业是循环经济的输入端。国家发改委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集中在矿产资源开采、原材料和高耗能行业、机电产品制造、高污染和包装行业等资源型产业领域。内蒙古的工业机构特征决定了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通过市场主体的自主转变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企业乐于采纳,必须以获利为前提。内蒙古的包头、乌海和鄂尔多斯在煤矿、钢铁、石化等企业进行了循环经济的试点。包铝集团的水循环已经在集团内部做到完全循环再利用。但是,循环经济只在一些大企业开展了,小企业以及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未能实施循环经济。其症结不在于循环经济技术,而在于缺失物质循环利用的市场联系,小企业的排泄物形不成在内部处理的规模经济,又没有完善的废弃物交易市场吸纳这些排泄物。

针对循环经济模式中的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方面,建立高效的循环经济市场运作机制和价格体系,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投资、补偿和回收处理机制;另一方面,发展资源型产业集群,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围绕特色资源的开发和优势产业的发展,由核心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最终形成产业集群的。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一个最突出特征就是上游企业的废弃物往往是下游企业的原材料,通过产业链延伸把资源型企业连在一起,通过市场交易把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建立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标签:;  ;  ;  ;  ;  ;  ;  ;  

产业结构、节能减排与内蒙古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