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杰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杰

李杰

江西华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330038

摘要:BIM技术使水利施工企业更加高效、精确的完成施工,提高水利行业的技术水准,也能促进水利行业的健康长久发展。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与水利工程管理进行结合,可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控制,推动水利工程快速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技术管理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水利工程;施工

引言

BIM 技术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主要是对工程项目的物理、功能等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数字信息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信息资源具有共享特性,可以将建设项目的所有信息进行分享,同时还能为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项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BIM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使得施工管控的信息化能够达成,最后保证工程生产效果,同时还可以保证施工周期,减少水利施工的成本,并且对于质量以及安全问题可以及时排查,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目前,很多水利施工管理中都在使用 BIM 技术,并且效果显著。

1BIM技术概述

BIM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手段,集合了项目的所有信息资源。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对项目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IM技术的特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可视化。BIM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思路,而今建筑的形态呈现出多元、异形的形式,传统二维模型,很难让人建立三维想像能力。基于 BIM 技术的三维模型,将图纸上的线条构件转变成立体实物图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给人更直观的视觉效果。同时通过三维模型的模拟可以提前发现建筑设计中的诸多问题,及时对建筑模型进行实时的修改。(2)可模拟性。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BIM技术可以实现多种模拟。在设计阶段可以对建筑性能进行模拟,例如:日照模拟、风模拟、噪声模拟、消防逃生模拟等。在施工阶段BIM技术可实现对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模拟等。(3)协调性。一个项目往往由多个专业组成,多参与方共同完成,在信息集成中难免会出现多处的矛盾与问题,在沟通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最终还描述不清。通过BIM技术可实现多专业协调,利用BIM项目管理平台可实现多专业多参与方的协调工作,从而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4)信息关联性。建筑信息模型包括建筑物存在的所有信息,如:几何信息、时间信息、物理信息等,这些信息具有关联和一致性,如果其中一个对象信息发生了变化,与之关联的所有信息都会随之而更新。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建筑信息随项目的实际情况而发生实时的变化与更新,与实际建设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进。(5)可出图性。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对三维模型自动生成项目中应用的图纸,利用碰撞检查功能,对图纸进行优化,并进行图纸深化设计,能够更好的指导施工。对三维模型可以生成任意剖面,以方便不同人员的使用和查看。

2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技术管理中的应用

2.1优化施工设计

施工图纸设计是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施工图纸设计技术,需要设计师到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信息,并结合自身的设计理念,形成二维平面图纸。由于施工数据信息较多,过于集中在施工图纸上,容易出现模糊、杂乱等问题,不利于施工单位进行理解,即使进行施工交底,也容易出现误差。而BIM技术具有协调性、模拟性、可视性等特点,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独特的功能将工程设计通过三维模型的模式展示出来,这样可以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更直观地展现出来,便于设计人员对其及时进行调整,进而使图纸更加完善。另外,工程设计会涉及到很多部门和专业,他们相互之间需要进行深入地沟通,BIM技术的这些特点,非常有利于各部门对工程设计的了解,使沟通更加顺畅。利用BIM技术,可通过人工勘察、网络收集等手段来获取施工数据,并以信息化、数字化等方式呈现在计算机系统中,便于设计师进行观察。同时,可将这些数据信息制成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正与完善,有利于保障设计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还可模拟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问题,合理设计施工技术,保障施工质量,以强化建筑物抵御灾害的能力。当施工单位拿到三维立体设计图纸时,能快速明确各项施工信息,从而合理制定施工计划,以保障施工质量。

2.2构建BIM模型

BIM模型促进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利用BIM三维模型,加入时间、成本维度组建5D建筑模型,实现动态实时监控,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资金计划、人员计划、材料计划和机械计划等。在BIM模型中,每个构件都被赋予参数化信息,如进度、材料、位置、工时消耗、工序安排等,可以任意组合各构件信息,这为工程项目的多算对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造价管理的效率,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BIM模型,施工各个环节也都直接在模型中体现出来,将施工的各个环节清楚的划分开来,使得整个施工更加直观。在构件进行位置移动和更换时,可以在模型中做出信息更新,记录更改的时间和维护信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3三维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主要应用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是利用三维可视化来减少识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对管线排布方法加以优化,继而进行工程交底与施工模拟。利用BIM技术将建筑项目进行三维建模,在施工前,方便碰撞检查工艺设备、工艺管线、工艺土建等,在设计建模阶段就可发现各种冲突与碰撞,及时调整,进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返工。达到优化工程设计的最初目的,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错误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水利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促使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期完工。例如,BIM虚拟施工技术能将设备吊装的过程以动态方式展示出来,模拟吊装流程,一旦出现碰撞就会有系统警报,便于技术人员设计吊装方案和路线。在一切安排就绪后,就可以按照工艺路线进行设备吊装了,避免事故的发生。BIM虚拟施工技术还能与鲁班移动应用相结合,把施工现场的画面与模型中的位置一一对应,将其中的不同之处及时反映到电脑中,以便于技术人员的检查与部署,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5实现材料统计

由于水利工程材料管理中会包含大量的数据以及信息,在传统的记载方式中,无法对特殊的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查找。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获取极为强大的数据库以及相应技术的支持,可从海量的数据中将特殊的数据信息快速、准确的找出。另外,无论是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还是施工完毕,都可对数据库进行随时随地的访问,获取相应的数据信息。BIM能够利用构建与材料的特征、尺寸与空间关系等内容进行竣工结算,还能够进行大数据核对,来推进结算进度并保证计算质量。例如,在对分部分项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核对,需要在完成分区核对之后进行,可以通过导入“外部清单”功能,以BIM模型构建的方式来生成对比分析表,继而以设置偏差百分率警戒值依据百分率自动进行排序,迅速对数据偏差的分部分项工程,以BIM模型构建系统对所要清算的环节构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项目最终划分并得出分部分项子目,以明确探查漏项与错项。

结论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对其予以高度重视,正视当前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最科学的精神、最严谨的态度和最专业的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促进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措施,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薇.BIM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J].门窗,2017(01).

[2]张红梅,姚彦春.BIM下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6,(6):155.

[3]曹坤.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7(1).

论文作者:李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