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人民医院手术室 225300
【摘 要】目的 观察电动止血仪在手术中的使用情况,探讨其使用方法可能会造成的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收治的120例一般情况较好,无其他脏器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术中使用电动止血仪,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电动止血仪的止血效果,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电动止血仪;四肢手术;护理体会
电动止血仪是一种新型智能型的骨科手术治疗工具,采用电脑数字化控制,带有电子控制并有定时报警系统的气压止血仪。根据手术部位的需要设定压力、时间等各种参数,通过高效气泵快速充气于止血带,从而压迫肢体,暂时阻断血液循环。能减少手术出血量,有助于手术者操作,并且最大限度地制止创面出血后,使肌腱、神经等微细结构清晰可辨,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质量。优质的护理服务是保证电动止血仪合理应用的前提条件[1],基于此,笔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了电动止血仪在四肢手术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对120例四肢手术的病人常规正确使用电动止血仪,其中男62例,女58例,单侧肢体112例,双侧肢体8例。12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35.9±2.7岁,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单侧肢体手术55例,双侧肢体手术5例,对照组患者患者平均年龄36.2±2.3岁,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单侧肢体手术57例,双侧肢体手术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即 ① 术前访视 术前一天访视患者,向患者说明应用电动止血仪的目的和重要性。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肿胀或疼痛等不舒服的症状,以取得患者的了解及配合。检查患者皮肤情况;② 术前检查 提前准备电动止血仪,检查物品是否齐全,足够的棉纸,绷带,电源及插座,并检查袖带有无漏气,处于备用状态。使用时根据病人情况年龄、手术等因素选择长短、宽度适合的止血带,尽可能选择宽的止血带[2],因为宽止血带和皮肤接触面积大,能以较小的压力提供止血效果,这样可以减少对神经和软组织的伤害;③ 设置压力和时间 每次开始充气前,必须先提前设置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一般根据病人的年龄、收缩压、止血带宽度、肢体的大小而决定。成人上肢工作压力为40Kpa,成人下肢53-80Kpa,儿童上肢20- 27Kpa,儿童下肢27-33Kpa。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能容纳一指为宜,压力过松只能阻断静脉血流,而不能阻断动脉血流,造成肢体充血,起不到止血的作用,反而造成大量出血。压力过紧有碍于肢体的血液循环,可导致组织坏死和神经损伤。止血带使用时间一般为成人上肢60分钟,下肢90分钟,小儿上肢40分钟,小儿下肢60分钟。止血带之间间隔10—15分钟,严格控制止血时间,防止止血带充气时间过长肢体发生缺血性坏死;④ 选择合适的部位 一般距离手术部位10-15CM,止血带连接口朝上,避免污染无菌区。上肢止血带应置于近端中上1/3段,避免在中1/3段,否则会压迫神经,下肢止血带应置于大腿中上1/3交界处。靠大腿根部近腹股沟,但不能压迫男性生殖器。止血带要有合适的保护垫,袖带要均匀包扎,妥善固定,防止加压时松开,影响止血效果;⑤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很多患者感觉使用电动止血仪后非常疼痛,安慰患者的同时要检查止血仪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检查止血仪包扎的皮肤是否均匀平整。无法忍受者,建议医生暂停手术,松开止血仪,必要时停止使用,有些患者使用后伤口仍然出血,检查止血仪的压力是否适宜,上止血仪时要使用驱血带,不能使用驱血带的患者,可以将患肢太高,尽量使静脉回流,患肢皮肤出现水泡、小出血点 正确使用止血带,使袖带均匀平整的包裹在棉纸上面,松紧适宜,以摸不到远端动脉搏动为宜。如有水泡或小出血点,可不予处理或加以按摩,可自行愈合。
1.2.2 临床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χ2检验,α=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见表1。
3 讨论
正确使用电动气压止血带,有效地控制了术中出血量,确保切口无渗血,达到了术野清晰、方便术中操作、有效地缩短了手术时间[3],并且在应用中安全可靠,操作灵活简便,是保证无血手术理想的必备器材。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电动止血仪的止血效果,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皮红英,王建荣.止血带压力与并发症研究进展[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6):624-626.
[2]侯晓旭,刘延锦,冯春蕾,等.四肢手术患儿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10):52-53.
[3]彭湘平.电动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02):45-46.
论文作者:姜启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4
标签:止血带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肢体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上肢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