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农业论文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农业论文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报告论文,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农业正处于历史性的变革时期

1.1 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急剧变革,我国农业、农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农业的宏观社会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时至今日,我们可以断言,我国农业已经基本上脱离了计划经济体制,进入了迅速发育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土地的非流动性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缺乏使农民与市场、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难以顺利进行,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大大落后于农业微观主体市场化的进程,农民的民主权利和市场经济法则仍然未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尚未得到制度上的有力保障,农村和农业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任重道远。

1.2 从农业的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趋势来看,以1978年为转折点,我国农业结束了土地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的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开始进入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而且后者的提高速度远快于前者的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1.3 从农业的投入结构来看,自6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业就进入了现代农业增长阶段,这意味着,无论是单产的提高,还是总产的提高,主要都是依靠增加农业的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强度实现的。近30年来,我国粮食单产和总产提高了一、两倍,但农业的现代性投入却增加了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1.4 从农业的产出结构来看,我国农业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1983年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1986年我国的人均粮食生活消费量开始下降,我国人民农产品消费目标正在由原先的“吃饱穿暖”向“吃好穿好”转变,消费者的选择偏好转向享受性食品、加工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尤其是以动物性食品为主要代表。这决定了能够形成有效供给的农产品必须是产品质量优良的农产品,而制约农业产出总量消长、产出结构变动的根本力量是社会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这是1984年以后农业发展机制与以前的根本不同之处。

1.5 从农业的持续发展来看,我国农业既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又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农业发展的推动力和拉动力双重疲软,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农业投入不足的根源是农业的比较收益太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受比较收益原理支配,农业生产要素(资金、人力、土地)向比较收益高、机会成本低的非农产业流动,致使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比较收益低的主要表现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主要根源是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太小。而我国的特定国情决定了在短期内土地经营规模难以迅速扩大,因此,投入不足问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困扰我国。农业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民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人均收入太低。近几年连续出现的“卖粮难”,是在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出现的,是低收入水平上的相对过剩。但是,近期内,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如不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那么,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就将始终困扰我们。

在农业稳定手段和能力弱化的同时,农业波动的风险却在强化,波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增多,出现的机会、调控的难度、危害的程度也在大大加强。

1.6 从农业的稳定发展来看,转型时期,农业发展过程中既会出现传统型波动,也会出现市场型波动。双重波动并存是我国农业面临的重大考验之一。我国农业稳定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

我国农业生产单位的特征是数量大、规模小、缓冲能力差,但对市场价格的反应又极为敏感;同时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大的缺口就会导致价格的大幅度涨落;而且农业对自然条件的强烈依赖和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极其频繁;更为重要的是农产品市场发育不足,农产品流通系统正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期,功能极不健全,这一切决定了我国农业的市场型波动将会是极为剧烈的。农业的传统型波动与市场型波动不同,它是计划经济体制特有的产物。由于整个社会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农业,因此,在近中期内,这种由各级政府干预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传统型农业波动仍将存在,而且还会拥有兴风作浪的巨大能量。在双重波动的可能性并存的同时,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一整套农业稳定和农业恢复的手段失去了作用,而新体制的农业稳定和农业恢复的手段、机制和机构尚未建立起来。在农业稳定手段和能力弱化的同时,农业波动的风险却在强化,波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增多,出现的机会、调控的难度、危害的程度也在大大加强。可以预见,新旧体制转型期的调控紊乱状态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农业稳定发展的问题的确是极为严重的。

1.7 从农业的协调发展来看,1978年以来,农村工业化的迅猛推进使我国工业化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新的三元社会结构。农村工业的发展使我国农村在原有的农业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上,又叠加了新近形成的工业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在近中期内,由于人口与发展对农业形成的双重压力日趋加大,因此,农业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会有大的好转。而且,由于农村工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环境保护能力的增长难以跟上破坏强度的增长,农村工业污染问题将更趋恶化,因此,我们认为农业协调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

二.1993-1995年我国农业进入缓慢发展时期

2.1 伴随着1992年以来国民经济的超高速增长,受我国经济运行动力机制的控制,社会经济政策向工业大幅度倾斜,与此同时,农业受到广泛而强烈的忽视。

随着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急剧膨胀,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却在迅速下降;随着工业生产超高速增长,农业生产却开始滑坡;随着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飞速上涨,农副产品价格却在不断下跌;随着货币的超历史水平的投放,农民手中的“白条”却大量增多;随着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对恶化,农民的不合理负担却与日俱增。

农村工业化的迅猛推进,城乡人口流动闸门的开启,使工农之间的收益差别公开化,大大提高了投入农业的土地、劳动、资金的机会成本,经营农业几乎无利可图。政府和农民对农业的土地投入、劳动投入、资金投入都大幅度下降。

2.2 继1992年和1993年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1994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工农业发展速度之比将在1992年(5.6)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拉大。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机制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农业的传统型波动仍在支配农业的近期发展。

2.3 1993-1995年我国农业将进入缓慢发展时期,1995年以后农业将进入缓慢回升时期。与以往历次农业波动不同,由于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这次农业波动将不会出现“大起大落”;投入不足和需求不足将同时存在;在农业缓慢发展的同时,农业产出结构将进行较大调整;粮食产出的低增长具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

2.4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农业的缓慢增长将诱发剧烈的市场型波动,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将出现“大起大落”,农产品价格将在剧烈波动中稳步上涨。政府对付双重波动并存局面的主要手段仍将是行政手段,但效果将大不如前,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条件下,不能排除政府重新启用传统的农业管理体制的可能性,市场化改革将因此受阻。

三.力争2000年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将是极为艰巨的任务

3.1 从现在起到2000年,再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经济结构变化极为剧烈的时期,也是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迈向小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人口仍在不断增加,耕地仍在不断减少,经过实力还难以支撑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非耕地的大规模开垦,而人民生活水平却又不断提高,从而使食物供求矛盾更趋尖锐。食物购买力的提高速度将显著快于食物供给能力的提高速度,由此将形成持续存在的巨大食物需求压力。因此,迅速提高食物供给能力,调整食物消费和生活结构,是这一时期特定的历史任务。

3.2 从现在起到2000年,是我国食物结构变化最快的关键时期,食物发展的重点是改善食物质量,主要目标是增加优质蛋白质的供给,也就是提高动物性食物的供给,增产的粮食将主要用作饲料粮,其比重将从现在的15%上升到33%-38%。因此,保持和提高相应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主要食物供给的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饲料粮的产量,把握种植结构转化和调整的方向,是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

3.3 我们认为在饮食习惯和资源结构给定的条件下,推动食物消费结构变动的主要力量是社会经济发展。我们选取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并设计了1993-2000年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三种可能状况,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8%、10%。根据1986-1992年期间各种主要食物人均消费量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弹性,分别计算了三种情况下各种主要食物1993-2000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并以1992年为基期推算了2000年我国人民各种主要食物的人均消费量。

3.4 我们预测的2000年我国人民的食物消费结构(中方案)为:口粮220公斤,猪肉24.51公斤、牛羊肉3.32公斤、禽肉3.53公斤、蛋类12.62公斤、奶类6.50公斤、水产品11.33公斤、蔬菜104.70公斤、水果31.21公斤、食糖6.89公斤、食用植物油7.92公斤、酒22.93公斤。相应的膳食营养结构为:每人每日食物热值3102大卡,其中植物性食物提供2635大卡,占总量的85%,动物性食物提供467大卡,占总量的15%;蛋白质76克,其中植物性食物提供59克,占总量的78%,动物性食物提供17克,占总量的22%;脂肪80克,其中植物性食物提供37克,占总量的46%,动物性食物提供43克,占总量的54%。

3.5 预测200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3亿左右。据此推算2000年我国粮食需求结构(中方案)为:口粮28600万吨,占总需求量的45.2%;饲料粮22663万吨,占总需求量的35.8%;食品工业用粮6000万吨,占总需求量的9.7%;非食品工业用粮1000万吨,占总需求量的1.6%;种籽用粮2000万吨,占总需求量的3.2%;新增库存108万吨,占总需求量的0.2%;损耗2900万吨,占总需求量的4.6%;三种方案的粮食总需求量分别为61840万吨、63271万吨、64869万吨;相应地,人均粮食总需求量分别为:476公斤、487公斤、499公斤。

3.6 我国的粮食生产远未达到自然资源提供的极限,尚有巨大的潜力可供开发,限制我国粮食供给的主要因子不是自然条件,而是社会条件,从自然条件来看,2000年我国粮食的最大预测需求量完全有可能满足。

3.7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952-1992年期间为2.52%;1978-1992年期间为3.04%;1978-1984年期间为5.35%。为达到2000年粮食预测需求量的中方案,以1992年为基期,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必须达到4.56%。这一速度对于粮食生产来说是相当高的,但并非高不可攀,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而且也曾经达到过。我们预测了三种可能的粮食供给前景:粮食以1978-1984年的年平均速度增长,则2000年总产量将达到6717亿公斤;以1978-1992年的年平均速度增长,则2000年总产量将达到5625亿公斤;以1952-1992年的年平均速度增长,则2000年总产量将达到5499亿公斤。

3.8 1949-1992年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往往是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缓慢发展、甚至是衰退的时期;而国民经济缓慢发展的时期,往往是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快速发展的时期。国民经济和农业的增长速度,此消彼长,反向运动的变化过程受制于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改革并没有改变这一规律。这意味着,1993-2000年期间,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即粮食预测需求的高方案,极有可能与农业的缓慢发展,即粮食供给的低方案同时出现。这将使2000年我国粮食的供求缺口达到最大值。相应地,也存在国民经济低速发展与粮食生产高速发展并存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远较前者为小。

粮食收购价格的加速上升是我国粮食生产至今没有出现负增长的根本原因。

3.9 缓解粮食供求矛盾的关键是解决饲料粮的供给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立三元结构种植业;调整畜牧业结构;扩大节粮型动物性食物的生产;发展季节性畜牧业;发展交错区复合式畜牧业;发展水产业,加速水域农牧化;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是确保2000年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关键

4.1 从现在起到2000年是我国粮食需求急剧扩大的时期,满足粮食需求的主要途径是扩大国内的粮食供给,而扩大粮食供给的根本措施是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的是经济活动的收益最大化,农民控制的经济资源,如土地、资金、劳动,将投入比较收益最高的生产领域。因此,要想使农民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就必须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降低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为此,首先必须提高粮食生产的绝对收益,如土地收益率、资金收益率、劳动收益率;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这包括粮食生产在种植业内部的比较收益、粮食生产在农业内部的比较收益、粮食生产在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内部的比较收益。否则,有限的资源就将从粮食生产领域外流,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不但不会增加,相反还将减少;从而导致粮食供需缺口不但不会缩小,相反还会扩大,我国粮食的供需矛盾将更趋尖锐。

我国农业必须走“优质、高效、高产”之路。国为,只有优质,才能高效;只有高效,才能高产。这是市场经济下农业发展的必然逻辑。

4.2 1978-1990年期间,我国粮食生产的绝对收益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从产出来看,无论是按实物计量(每亩产量),还是按价值计量(每亩总产值),都是不断提高的;从投入来看,资金投入是不断提高的,而劳动投入是不断下降的;从收益来看,土地收益(每亩净产值)、资金收益(每百元物质费用净产值)、劳动收益(每一标准用工净产值)都呈现上升趋势。土地收益和资金收益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收购价格提高,而劳动收益提高却是收购价格提高和用工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值得引起特别重视的是:价格上升速度快于物质费用上升速度,而物质费用上升的速度快于单位产量的上升速度。

4.3 但是从我国粮食生产的绝对收益的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来看,1984-1990年期间与1978-1984年期间相比,却是不断下降的;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基本持平,但每亩实物产出增长速度下降,收购价格增长速度上升;物质费用的增长速度加大,而劳动投入的下降速度却在变小;土地收益、资金收益、劳动收益的增长速度都呈现出下降趋势,最为突出的是资金收益由平均递增9.36%下降到0.37%。

上述分析使我们得出一个重大结论:1978-1990期间,我国粮食生产绝对收益的各项批标都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但是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却呈现出全面衰减的趋势,而且粮食生产绝对收益的各项指标的减速发展全靠粮食收购价格的加速上升来维持。可以说粮食收购价格的加速上升是我国粮食生产至今没有出现负增长的根本原因。

4.4 我们在农业内部选择了四个占地较多的生产部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果、淡水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作物的比较收益是最低的。粮食作物土地收益分别是水果的12.0%,淡水鱼的23.6%,经济作物的38.4%;资金收益分别是水果的57.5%,淡水鱼的355.4%,经济作为的71.2%;劳动收益分别是水果的49.0%,淡水鱼的63.8%,经济作物的83.2%。

4.5 1978-1992年期间,我国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1978-1995年是上升期,从0.4上升到0.48;1985-1992年是下降期,从0.48下降到0.41。这说明,从1985年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收入一直处于相对恶化状态,农业劳动的比较收益越来越低,务农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之比高达4.46倍。

4.6 对我国农业、乡村企业、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收益和劳动收益的统计分析表明:一、农业的资金比较收益并不低,不仅不低于国有企业,也不低于乡村企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净产值,农业为100元,乡村企业为78元,国有企业为31元;实现的利税,农业为29元,乡村企业为25元,国有企业为13元。每百元流动资金实现的净产值,农业为123元,乡村企业为71元,国有企业为90元;实现的利税,农业为35元,乡村企业为23元,国有企业为36元。二,农业劳动的比较收益是最低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农业为2606元,相当于乡村企业的15.9%,国有企业的7.2%;平均工资,农业为1187元,相当于乡村企业的80.1%,国有企业的39.6%;人均利税,农业为479元,相当于乡村企业的34.0%,国有企业的12.3%。造成这一切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的资金占有量远低于工业。人均占有固定资产原值,农业为1667元,仅相当于乡村企业的30.0%,国有企业的5.3%;人均占有流动资金,农业为1354元,仅相当于乡村企业的30.0%,国有企业的5.3%,人均占有流动资金,农业为1354元,仅相当于乡村企业的21.8%,国有企业的12.6%。

可以说,我国农业的比较收益低主要是因为农业劳动的比较收益低,而农业劳动的比较收益低主要是因为农业的相对投资水平低和农业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而这一切又集中表现为我国的农民比例太大。说到底,我国农业的问题本质上是农民过剩的问题。

4.7 1979-1992年期间,粮食生产增长率超过5%,则粮食价格下跌;低于5%,则粮食价格上升。这是因为我国人均粮食总需求量相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弹性为0.4,1979-1992年期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9.0%,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因此,能够满足需求增长的粮食供给增长速度为5%(0.4×9.0%+1.4%)。1993-2000年期间,我国粮食的均衡增长速度将为5%。而在此期间,粮食的实际增长速度有可能始终低于5%,在需求拉动下,我国粮食价格将大幅度上升。

4.8 急剧扩大的粮食需求将迫使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出迅速增加,从而使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效应日益增大,粮食产出的平均成本将不断上升。农业生产资料行业的长期投资不足,使农业生产资料供不应求,而且这种状态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推动的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农村工业化的推进,也使农业投入的机会成本不断上升。

4.9 从工农业关系来看,我国的国家工业化已发展到了工农业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而农村工业化尚处于“以农补工”的工业化原始积累阶段,无论是国家工业化,还是农村工业化,都没有发展到“以工补农”阶段,无论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还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还没有能力,也没有动机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可以预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投入的主体将主要是农民。

4.10 上述需求、成本和投入的变化趋势决定了,在1993-2000年期间,我国粮食价格将大幅度上升。

4.11 由于我国目前的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已相差无几,因此,农产品国际贸易自由化将遏制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上升,致使我国农业生产效益无法提高,从而引起农产品供给减少,这样,靠国内生产满足主要农产品需求的目标将落空。为此,必须对农产品实行贸易保护。实际上,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不强,这是因为:农业生产的生态成本高;农业产前、产后部门落后;国家财政支农能力弱小。

4.12 提高农业效益的关键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有四:提高价格、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我们认为:短期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主要靠提高价格;中长期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主要靠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和科技进步。

我国绝不能走上土地私有化的道路,相反,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地实行土地国有化。

五.区际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的重要措施

5.1 依据各区粮食的余缺席,以及各大区自然、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余粮区;东南、西南主要缺粮区;四川、黄土高原、蒙新、青藏基本自给区。

5.2 我国未来的粮食主产区主要在东部余粮区。目前重点在长江中下游区、东北区、华北区。1995年后,东北区将在粮食贡献上跃居第一位,长江中下游第二位,华北区仍为第三位,同时蒙新区粮食产量上升较大,余粮接近华北区。2000年时,我国主要余粮区则为东北、长江中下游、蒙新三区,华北区退为自给区。由此可见,今后农业投资重点将主要在东北、蒙新两大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区。

六.建设持续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

6.1巨大的人口压力、较低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脆弱的环境基础,构成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主要限制因子,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又对农业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收入贡献是现代化进程中农业肩负的历史使命。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更是任重道远。

6.2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够确保特定功能实现的中国农业即为持续农业体系。我国持续农业体系由农业市场体系和农业生态体系两个一级子系统组成;农业市场体系由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市场和政府四个二级子系统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由农户、农民合作组织、生态环境和政府四个二级子系统组成,持续农业体系还是具有四个层次的等级结构,以农业生产和经营组织为例,四个层次为:农户、社会区农民合作组织、区域农民合作组织、全国农民合作组织。

6.3 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这是一种超越发展阶段的现象。不仅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如此,在中级和高级阶段仍是如此。这是由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因此,必须始终保持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地位,必须始终坚持联产承包责任制。

6.4 农户兼业化问题在我国已初露端倪,并且伴随农村工业化的扩大而迅速蔓延。在我国东部农村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兼业农户广泛存在;农田荒芜,粗放经营已成普遍现象。如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国未来的农户兼业化问题将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典型的二元社会结构限制人口的地域转移,劳动力与土地的联系较之其他国家更为牢固;“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为兼业经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人多地少情况下,按人口均分土地使用权,形成了狭小的土地经营规模,加之政府限制土地流动,农户除兼业外,无法获得社会平均收入;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极为落后,土地是农村居民唯一的保险手段。

我国是人口大国,吃饭的压力很大;是落后大国,对农业的依赖性更大,因此,农户兼业化的危害也更大。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防止我国农业走上兼业化道路。

6.5 土地私有和地价飞涨是造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户兼业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绝不能走上土地私有化的道路,相反,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地实行土地国有化。

我国现阶段实行土地国有化的有利条件是:从古到今,我国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土地私有制;农村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土地价格不高;代表农民利益的压力集团、农民合作组织尚未发育起来。现在是实行土地国有化的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坐失良机,将使我国重蹈台湾和日本的复辙。

6.6 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必须改革,土地承包的具体方法必须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在农村工业化发动以前和发动初期,实行“人人分田”式的土地承包方法,确保每个农村居民都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在农村工业化中期,实行“两田制”土地承包方法,口粮田人人有份,责任田招标承包,限定责任田面积的上、下限,实行责任田规模经营,保证经营者能获得社区平均的收入水平,同时规定经营者不得兼营他业;在农村工业化后期,实行“耕者有其田”式的土地承包方法,取消口粮田、责任田之分,切断农业外就业人口与土地经营的联系,一切土地按招标方式公开竞价承包,且承包数量不得超出国家规定的上、下限,保证“效率”和“公平”的适度平衡,同时规定耕地承包者不得兼营他业。

6.7 农民合作组织应当是合作经济性质的、农民自己筹办的、同政府积极配合的、为农民服务的群众性经济实体。它应当是能够进行自我经济运转,而不受行政组织支配的实业单位。合作组织的形成、层次和规模依经济区域、产业划分和实际需要来确立,打破行政区划的条条框框。合作组织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要体现农民的意志,并由农民支配。它的基本组织原则是让农民自己组织自己,自己服务自己,以协调农民之间、农民与,市场之间、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6.8 我国农业市场体系必须以批发市场为中枢。这是因为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具有先天性的双重分散格局,必须建立批发市场,实行集中买卖;我国地域辽阔,农产品市场的地区分割、部分垄断极为严重,借助批发市场可以确保农产品的区际流通;批发市场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支点”,既可以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又可以通过批发市场吞吐专项储备农产品。

6.9 应以期货市场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杠杆。政府既可以利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农产品供求实施“实时”宏观调控;也可以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农产品的供求实行“预先”宏观调控。期货市场与批发市场在政府调控中的杠杆作用极为不同。批发市场是现货交易,必须全额买卖;而期货市场只需交付5%左右的保证金就可以买卖,投资与真正的交易额之比为1:20。这就是期货市场“以小博大”的特征。由于我国财政能力有限,如能利用好期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将会使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效用。

6.10 政府调控的主要内容还有:制度创新;建立专项储备体系;建立保护价格制度;创造“三位一体”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扶持农业产前、产后部门的发展;全力推进农村工业化。

6.11 我国持续农业体系的创建,可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较小的成本,较快的速度,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这种“后发优势”的存在,决定了政府在农业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失灵”的存在也决定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进行积极地宏观调控。在农业处于转折点的历史关头,政府必须大有作为!

6.12 “九五”期间国家粮食最佳储备规模为300亿公斤,下限为250亿公斤,上限为350亿公斤,占总消费量的5%左右;省级粮食储备应为130亿公斤;农户自储200亿公斤;全国三级储备达600-700亿公斤。

七.结束语

7.1 我国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过剩。农民过剩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农业经济效益低主要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主要是由于土地经营规模过于狭小,农业土地经营规模过于狭小主要是由于农业劳动力太多,而耕地太少。耕地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扩大。减少农业劳动力是唯一途径。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决定了农业劳动力主要是向农村非农业产业转移。因此,推进农村工业化是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农村工业化!

(本文为中国科学院农业发展战略课题组报告摘要)

标签:;  ;  ;  ;  ;  ;  ;  ;  ;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