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海阳市亚沙城小学 265100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新课标的重要方面。要切实改变学生现在朗读训练中“量少、面窄、质劣”的现象,全面提高朗读训练的质量和学生朗读的能力。我认为应积极采取措施,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保证时间,训练朗读
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做了这样的阐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这一段话,我的理解是,阅读是通过对文本的“读”,才使读者与作者之间达到平等的对话和直接的交流。要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吸收知识,必须得“读”;要从文本中获得美感,净化心灵,也必须得“读”。舍弃了“读”,阅读都会落空。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挤出时间,保证有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让读在语文的课堂上成为第一要务。为了保证读的时间,我们要屏弃繁琐的分析、多余的提问,对课文进行大胆取舍,精选读的训练点,因为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有时间进行指导朗读。读的训练点通常是经过综合考虑思想教育、语感训练、学生兴趣、课文重点难点确定的。
在教学中我始终把读贯穿于教学始终,按照读的读法“初读——再读——细读——品读”来设计教学,也是保证读的时间的有效方法。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错句。通过读,懂得课文讲了什么。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细读时,通过反复朗读,把课文重点章节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来,理解后再进行品味性地读,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分角色读或表演式读,把课文内在的情感读出来。
二、激情引趣,愉快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老师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只有学生喜欢朗读时,才可能会朗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扩大参与的面,让学生主动参与朗读。
1.采用各种读的形式,激发兴趣。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采取相应的、多样的促读方法,如自由读、仿读、赏读、选读、引读、扮演角色读等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有利于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入境会文,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智慧的启迪。各种形式的交替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朗读的参与面。
2.及时进行激励评价,引导参与。对于阅读教学而言,经常地让学生朗读是对教的反馈,及时地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又是对读的反馈。如果我们准确、富有启发性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则会使学生情绪高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热情洋溢地赞扬学生,或是对他们的朗读进行具体的评价,可以催化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强化成功的喜悦。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我们面对的不是专家学者,而是涉世不深、学历很浅的小学生,常常出现令人不满意的情况是必然的。许多学生一读书就多字、少字、错读字等,凡此种种,作为教师不应责备学生、挖苦学生,而应用一颗平常宽容的心去帮助学生分析情况,找出原因,端正学生的心态,用鼓励的语言、表情、眼神和亲热的动作使他们从“失败”中坚强起来,树立起“我要读好书”的决心和“我一定要读好书”的信心。
三、精心指导,升华朗读
语文新课标要求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流利”是包括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加字、不漏字。要注意读音正确。注意字的四声和多音字,还有前后鼻音,容易错的字、词,在读前可以先强调指出。读书要标准,声音要响亮清楚。读错的地方,要提出来共同订正。要重读数遍,直到正确为止。学生正在读错课文时,老师不要即刻纠正,以免打断朗读而失信心。这两个目标比较容易完成。
“有感情”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景,体会语言所蕴涵的内容。在朗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这是我们老师课堂训练的重点。我们应该发挥文本的作用,借助语言文字,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用真情实感来表达出朗读的最佳效果。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就需教师做必要的、适当的指导。
老师对朗读的指导首先体现在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这是因为朗读是以理解感受为基础的。只有知道何处是“委婉”,何处是“激昂”,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在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而精心的讲解、巧妙的提问有助于学生理解感受、想象、进入情境,因此,以问促读、以讲促读是指导朗读的好办法。
要求读得有感情,还需朗读技巧的支持。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情况,教给学生朗读方法。朗读技巧的指导应根据训练内容的特别而有所侧重,有的侧重语气,有的侧重重音,有的侧重停顿,有的侧重语调变化,不能面面俱到。朗读是一种复杂的、对语言的感受与处理的过程,在老师精心指导下,学生未必读一遍就能达到要求,这就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严格训练,读中有导、导中有读,直到达到读的要求为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朗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保证读的时间,激发读的兴趣,指导读的方法,学生就会愿读、爱读。善读,读出文章的情、读出文章的味。
论文作者:朱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感情论文; 兴趣论文; 激昂论文; 委婉论文; 时间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