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推进论文,高校后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后勤改革从1978年起步,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后勤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之中,使高校后勤工作成为社会统一市场上具有教育特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上海在推进高校后勤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在高等教育面向新世纪挑战的形势下,高校后勤要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限于篇幅,略)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1.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大生产和专业化要求高校的后勤管理和服务必须走专业化和社会化的道路。
2.规模经济理论要求要打破单一高校办后勤的模式,综合利用社会和各高校的资源,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3.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产业,一方面包括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的产业化,另一方面是教育需求的产业化和产出成果的市场化。后勤服务具有产业的性质,需要用企业化的手段来管理。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发展和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客观要求
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有利于高校中心任务的实现和办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主要体现在:
1.高校后勤社会化有利于高校党政领导集中精力抓教学和科研。
2.高校后勤社会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从而为整个高校办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创造条件。
3.高校后勤社会化有利于调动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后勤实行企业化管理后,创造了新的机制和工作环境,后勤员工在新体制下能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抓住机遇
当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连续多年持续、健康发展,这些都为高校实现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保障。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正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时机。
(一)领导重视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国务院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行聘任制,减少冗员,精简高校职工队伍,使学生与教职员工之比、学生与职工之比、专任教师与职工之比均有较大提高;加速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精简分流富余人员。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扩大要同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进度挂钩。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城市组建企业化经营管理的高校后勤生活服务集团公司,从事学生公寓物业管理以及学校后勤生活服务。争取在3~5年内,大部分地区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并对加快高校筒子楼建设和危房的改造、争取到2000年前基本解决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困难和利用银行贷款进一步加快中央部委高校的教职工住房建设作了明确规定。上海要建成国际性的大都市,理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加快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上海市委、市政府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领导的重视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条件
由于受世界经济发展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低速发展的状态。对高校而言,经济低速发展为高校实行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主要表现在:
1.企业正在寻找新的市场,高校后勤成为许多企业关注的市场投资热点。当前市场疲软,相当一部分产品过剩,出现了买方市场。而对于教育产业,由于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人民群众对教育也有着越来越强烈的市场要求,加上教育自身发展的长期与稳定的特点,因此,这就决定了教育是一个可靠而稳定的市场。企业要寻找生存的空间就必须寻找新的市场。高校后勤就是一个大市场。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正把经营视角转向高校。
2.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促进高校师生公寓的建设。当前,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大量的空置房。据统计,到1998年上海尚有近1000万平方米的空置房有待消化,许多建筑企业正在寻找新的建筑任务。这为高校师生的住房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上海市政府计划到2000年,使高校的学生宿舍从6~8人一间改为4人一间; 全面改善上海青年教师的住房条件,有突出贡献的住三室一厅,骨干教师住两室或两室一厅以上,结婚的青年教师住成套的教师公寓,单身教师2人一间, 有条件的一人一间。要实现上述目标,不可能完全靠国家投资,房子和资金只能通过市场调节来获得,而且也可以通过市场来获得。比如我们通过以科技预期成果换房、培训人才换房和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购房的办法已为学校解决住房20万平方米。
3.银行寻找安全的贷款项目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创造了更多的融资机会。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总是将投资投放到收益较高且比较安全的项目上以防止坏帐的发生。利用这种机遇,我们可以向银行贷款来建造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以及筒子楼的改造等。
(三)改革思想的深入人心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上海在朝着“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目标迈进中,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蓬勃健康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也大大提高。目前从政府到学校、从领导到职工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给予比较一致的认识,形成了改革的合力。这为高校后勤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舆论环境。
(四)社会产业调整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提供了人事改革空间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然涉及到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会带来人员的转岗与流动。这一方面形成了竞争的环境,促进人们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选择优秀人才,因为,有许多人才会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激励机制中脱颖而出,这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提供了人才基础。
(五)高校后勤多年的改革实践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准备
近年来,一些高校对后勤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上海许多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后勤改革的阶段性成果,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为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基础和有利条件。
三、全面推进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经过近一年的调研,上海市教委提出了方案,并对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框架和实现途径进行了规划。这一方案可以用“一二四六八”予以概括。
(一)一个独立实体
高校后勤必须以校内行业为单位成建制,规范地从高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竞争力的后勤经济实体;后勤实体可以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高校(甲方)与后勤实体(乙方)之间,高校与市后勤中心之间按市场运行原则以契约方式明确责权利。
(二)两个龙头
建立“上海市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和“上海市高校后勤发展中心”,并以这两个中心为龙头或载体,推动整个上海市高校的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规范分离出来的经济实体,可自主选择中心进入这个后勤社会化的载体,形成竞争机制。学校领导也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将有关后勤服务项目让社会上的企业通过招标竞争,引进社会力量到校内进行服务。
(三)四种形式
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途径是各类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以不同形式进入市后勤中心。各校后勤经济实体进入市后勤中心的方式可以不同,主要有四种:
1.并入方式——高校分离出的后勤经济实体全面融入市后勤中心。高校后勤经济实体完全与高校分离,自主选择一个中心,成为市后勤中心的直属中心;或高校后勤部门分离为各专业服务中心,逐个分别融入市后勤中心。具体形式由高校与市后勤中心协商签约,也可以由市后勤中心以控股、参股、合作协议等形式使高校后勤实体成为其直属中心,人员均由市后勤中心统一管理。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的主要管理人员通过公开招聘,征得校党政领导同意后,由市后勤中心任命。市后勤中心设立后勤人员技术培训交流机构,负责未被聘用人员的培训,创造条件让其再竞争上岗。高校原用于后勤服务的资产,分类租给市后勤中心及其直属中心。中心根据协议向校方收取管理、服务等费用。
2.托管方式——高校分离出的后勤服务项目委托市后勤中心直接经营管理,由高校与后勤中心订立合同。在合同规定的托管期间,委托方将高校正式编制的后勤干部职工,交受托方按企业制度管理;同时;委托方将用于后勤服务的相关资产,按协议分类租给受托方。市后勤中心为高校提供低于社会价格的优质后勤服务,高校确定后勤托管范围、内容和标准,检查后勤服务质量,为受托方进入高校管理和服务提供便利,并按合同协议支付管理服务费。
3.联办方式——高校转制后的后勤实体加盟市后勤中心,成为与市后勤中心合作的联办实体。在联办方式中,主要管理人员经公开招聘,双方认可,由校方任命,主要负责人以加盟单位身份参加市后勤中心的领导班子,人事由高校后勤经济实体自主管理,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转变为由市后勤中心统一管理。
4.连锁方式——市后勤中心在高校设立服务网点,开展连锁经营。以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教育超市”(校园内的超级市场)和后勤服务中心、后勤发展中心开办的连锁餐厅为标志性项目,两个市后勤中心在高校设立其他服务网点和开办连锁店。高校不再设立同类项目的实体,而直接由后勤中心运作。市后勤中心所设的网点、连锁店可以由高校原后勤单位转制而成,也可以由市后勤中心直接投资。高校与市后勤中心根据不同情况以契约形式确立责权利关系。
除上述四种主要进入社会化的途径外,学校领导在保证大局稳定、提高效益、改善后勤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将部分后勤项目以契约合同的方式交给社会企业经营管理,通过向社会企业招标后择优发包,引进社会力量进校服务,直接进入社会化。
(四)六条标准
为了防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出现“走过场”的现象,改革方案对各高校后勤社会化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也可称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六大标志。
1.在人事上。规范分离,减员增效。高校后勤服务部门转制为各类企业化经济实体后,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属高校正式编制的后勤员工按现代企业人员制度,一律实行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用人制度。新进员工实行干部聘任制、工人劳动合同制,其劳动报酬、养老医疗保险等按企业办法实施。原高校事业编制人员到达退休年龄后,由原高校人事部门按当时高校在编教职工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计发养老金。后勤经济实体通过因岗设人、一人多岗、开拓项目、分流员工以及执行职工内退、待退、进入市后勤中心下设的后勤员工技术培训交流中心等方式,根据市高校后勤行业的标准一般减员15~30%,真正提高了高校后勤工作的劳动生产率。
2.在资产上。产权明晰,资产保值。高校原用于后勤的国有资产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规范分离,高校以签署托管协议的方法将后勤资产委托后勤实体使用。做到算清资产、明确国有、分类租赁、实现保值。即先将后勤现有资产盘清核帐,明确该资产的高校所有权,然后根据不同用途,以零价或优惠价租赁给后勤经济实体使用。后勤经济实体可通过对设备维修或固定资产折旧费、上缴费用等形式明确对国有资产的保值责任。
3.在经费上。收费服务,减轻负担。高校后勤由行政拨款改为收费服务后,后勤经济实体严格成本核算,通过面向市场、广开门路、多元筹资,保证同类同口径服务收费低于社会行业标准,以减轻高校对后勤的财务负担,缓解高校事业发展与教育经费紧缺的矛盾。为保证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社会化初创阶段,高校应继续给予后勤必要的政策与财政支持,高校补贴性的人员经费等逐年递减,幅度在5 %以内;大型设备维修、更新及水电热供给等方面仍由高校承担。同时校方要承担后勤与有关部门和服务对象的协调义务。
4.在管理上。建章立制,形成竞争。后勤经济实体要从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管理。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竟聘上岗、以岗定责、以责定薪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改革原来后勤管理和分配上的大锅饭,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各方面和各层次设计并形成竞争机制,在全市形成两个高校后勤中心的有序竞争和所属高校中心、专业服务中心之间的竞争。在一定条件下,组织社会的有关公司参与竞争。
5.在经营上。规范运作,规模经营。后勤项目全部投标经营,签约服务,规范经营运作,优化资源配置, 突出专业优势,扩大服务项目,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经营,建立在市场竞争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经营机制。
6.在服务上。以人为本,提高质量。后勤服务实体要体现姓“教”的特点,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的方向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完善并推行标准化管理和服务,合理收费,提高质量,主动服务,争取市场。
(五)八个效果
通过一系列措施使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达到以下效果:
1.在保证高校稳定的前提下,试点高校及其他若干所高校的后勤改革初见成效,得到高校师生、领导和后勤职工的基本认同。
2.创造条件,开展规模经营和服务。使教育超市成为校内生活消费的主要网点;通过教育超市的运作,请高校的食堂、宿舍等参与市后勤中心的集中配(供)货,规模经营,降低服务成本,使高校师生得到实惠。
3.使学生伙食质量有明显提高,同时在市后勤服务中心和发展中心的组织下,至少要将学校的一所食堂改造成具有较高标准设施和现代化就餐环境的连锁餐厅。
4.全面营造文明向上、环境舒适、服务到位、经营有序的校园后勤管理氛围,重点治理校园内零星小店、环境杂乱等现象。
5.在抓好高校学生公寓建设的同时,规划和启动改建旧学生宿舍,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实行由政治辅导员参与和学生自我管理与社会化物业管理相结合的新形式。
6.加快高校筒子楼改造,新建或配置一批青年教师公寓。1999年底完成筒子楼改造任务,确保优秀教师住房达标,2000年底实现全面解决青年教师住房的目标,并实行教师新村社会化物业管理。
7.抓好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工程,以搞好维修服务改革为重点,努力为教学科研服务。
8.坚持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后勤管理和服务,努力扩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岗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建立后勤与学生沟通的渠道,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
目前各高校都在按《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整体推进上海高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确定以加快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建设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突破口
上海市政府提出,到2000年,使上海高校学生宿舍达到4 人一间的标准。新建的学生公寓,每间配有独立的卫生间、直线电话、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插口,每层配有休息娱乐室、洗衣间。这些条件,足以使大学生们“安居乐学”。但是大规模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就需要各有关部门支持学生公寓的建设工作。在这方面,上海市教委正想方设法积极吸引房地产开发商和金融机构向高校投资,从而形成了“政府政策支持、高校提供土地、企业投资建设、银行给予贷款、学生房租还贷,以及学生自我管理与社会化物业管理相结合”的大学生公寓建设的投资体制与管理新机制。目前学生公寓已开工36万平方米,今年8 月将峻工25万平方米。
(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集约经营形式进行新的尝试
1998年4月,由上海市委、市府领导倡导,市教委牵头, 在沪的40所高校集资联合组建了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股份合作、市场连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得”的机制,联办高校后勤,统筹高校生活消费市场。
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运作后,迅即在全市高校的生活服务保障方面产生良好效益。其一,公司以资金为纽带,突破了“一家一户办后勤”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重组了全市高校生活后勤服务资源,促进了高校后勤的联合、规模经营和服务。其二,公司按照“市场统筹、项目分担、统一结算、按股分红”的经营思路把高校的生活消费市场集约起来,在高校间组织专项配货经营,形成了采购上的规模效益,减少了商品的流通环节,降低了高校的后勤管理成本。其三,公司的集约化经营,降低了师生的消费指数。其四,公司创办了教育超市,使高校师生在校内消费得到更多的实惠。目前,公司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同济大学、上海铁道大学等高校开办了12家教育超市,计划1999新学年开始,达到25家,初步形成校内市场规模。
(三)建立市后勤服务与发展中心,部分试点高校的后勤实现规范分离
今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等8所高校先行试点,到1999年2月底,已先后完成转制,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进入市后勤中心。根据方案,其他学校在做好思想发动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有条件者在1999年完成转制,其余院校分批展开,到2000年底前全部完成转制。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已经正式启动,试点高校于3月底之前完成与后勤员工的签约,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并将员工的编制从事业转为企业。建立新的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在现阶段,上海市高校在推行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但只要我们继续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不断地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就一定能够取得改革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