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羽50年研究工作述评_韩愈论文

韩羽50年研究工作述评_韩愈论文

五十年韩愈研究著作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五十年论文,韩愈论文,著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2004)03-0010-07

韩愈及其诗文一直是唐诗学界研究的重点对象,取得了一大批可喜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到2003年之间,大陆学术界一共出版了有关韩愈研究的著作52种,包括校注、选本、传记、专著、资料汇编等。这个数字虽然少于同期李白、杜甫研究著作的数量,但却又高于其他唐代诗人专题研究著作。考虑到韩愈与李白、杜甫在唐代文学接受史上的实际地位与影响的差异,以及学术界对他们不同的重视程度,我们认为,建国50余年来尤其是近20年以来,应该是韩愈研究史上的鼎盛时期。为了展示此期韩愈研究所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本文将对其中重要的著作进行简要的述评,以供研究唐诗的同志参考。

一、韩集校注及重要选本

韩愈全集的整理与研究一直是韩学研究史上的重头戏,古有“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之说,可见韩集整理的重要性。新时期韩集的整理也提上了日程,韩愈全集、诗集、文集的整理著作各有1部。屈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全书共5册,以通行廖氏世采堂本《昌黎先生集》40卷、《昌黎先生外集》10卷、《昌黎先生遗文》1卷为底本,参校宋刊祝充《音注韩文公文集》本、宋刊文谠《新刊经进详补注昌黎先生文集》本、宋刊魏怀忠辑《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本。另校残宋白文本5种。对于方崧卿《韩集举正》、朱熹《韩文考异》二书的校诸本及其校语,无论廖本征引与否,悉按方、朱原书采录。韩集异文基本包括在内。本书校、注合列,先校后注。校语先列方、朱成文,复列各本同异,最后说明取舍。正文改易廖本者,必有确证,详具校语。注文援引诸家旧说,悉出其姓名,每篇写作历史背景,在题下注文中说明。其数篇同时写作者,则此项注文,列在最前一篇,详为叙说。历代有关评论资料,其涉及全篇,则列入篇题注下,涉及章节字句,则分入各章各句之注。本书采取编年,按诗、文分体编年编排,先诗后文。不能确定的诗文以《疑年诗》、《疑年文》附于末尾。诗文编年略依吕大防、程俱、洪兴祖、方崧卿、朱熹诸家之说,重新考定。赋编入文。《顺宗实录》5卷单列,次于文末。全书编排科学,体例严谨,无论是在文字校勘、还是在诗文注释上都超出了旧注,反映了当代韩集整理的新成就。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3月出版)以方崧卿《韩集举正》10卷、《外集举正》1卷,朱熹《韩文考异》10卷为主,参校祝充《音注韩文公文集》40卷、《外集》12卷,魏怀忠《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40卷、《外集》10卷,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12卷等刻本,参比同异,择善而从。全书将韩诗按作年排列,编为12卷,详加评笺。校记不单列,融入注中。笺则于作品的时代背景、本事、有关人物等详加考索,断明己意。注则包括训诂、典故、地理等,务求简明。每诗后附有集说,广泛搜集历代有关评论资料,加以排比。本书对古、近人诗话、著述论说广为采集,对前人论说加以纠正与补订,极见功力,堪称韩诗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由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的《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出版)一书,收录徐氏东雅堂刊本《韩昌黎先生集》40卷的散文部分,据原稿重家校勘,编成文集成书。并为《文集》8卷、《文外集》2卷、《遗文》1卷、《韩昌黎先生集传》1卷,附录《集外文》3篇。校注者对于徐本各篇标题、先后次序以及文章分类的错误失当者,在注中有所是正。本书采取分段注释的形式,注释以存删旧注为主,间或录入明清诸家评说,以补注的形式列入旧注之后。补注中所采各家之说,无论其为训诂文字,或考证史实,或评论文章者,各按其性质系于本文每句或每段之下。其关涉全文者,则系之篇题之下,均次于旧注之后。著者广采诸家之说,择善而从之。对各家的说法,折中去取,下了一番选择功夫,在文字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加工工作。文学欣赏方面,书中集有各家评语。这些评语,就总的精神来说,出自桐城派古文意法的角度,其批评的深度和广度,不免有些局限,但其中的某些具体的分析,还是有所启示的。注释较为简略,能准确编年者,于注中标明。注文中引用沈钦韩《韩集补注》取之稿本,有不见于传世刻本者数条,弥足珍贵。本书虽然不能说概括了1000多年来前人研究韩文的成果,但在韩文注本中,仍是一个比较充实完善的本子。

除了上面所举的3种著作外,童第德《韩集校诠》(中华书局,1986年1月出版)也是一部很见功底的整理著作。该书运用校勘和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征引书证,对韩集加以笺释。以前的训诂学家一般以为唐以后的文字无训诂之必要,本书则根据韩文“无一字无来历”的特点,在前人校释的基础上探求其词语典故的根据及演变。又前人校勘韩集大抵胪列异同,而本书则有必要的抉择和按断,故《韩集校诠》对于韩愈诗文的研究及训诂学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校勘,以魏本为底本,诠释则兼采宋廖莹中世采堂刊本、文禄堂景印萧山朱氏藏本、元天厉刊宋王伯大校释本,以宋注本为主,兼及以后诸家,而宋诸家中以方季申、朱熹二家为主。对于前人已校者概不重出。前人注释有未谛、未尽、未详者,都为之补正。有不同意见,则加按语说明,很见功力。在编排上,本书由《韩集校诠》39卷、《韩集校诠外集》10卷、《韩集校诠附编》组成。其中,附编所收遗文为魏本未收,依据祝本及考异俯入。本书对韩集诗文的校勘下了较大的功夫,对研究韩愈诗文很有帮助。

至于选本方面,因所出太多,既有单选,也有合选,这里仅对在学术界较有影响的选本略加介绍。孙昌武选注的《韩愈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是一本有特色的选本。本书按诗、文、赋3类,共选注作品96篇,其中诗49首,文46篇,赋1篇,所选篇数约为其现存总数的1/7。每类作品均按写作年代排列,有利于读者认识韩愈思想、艺术的发展脉络。所选作品出自《昌黎先生集》正集40卷之内,以东雅堂本为底本,并参照诸本作了校勘。校勘结果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底本作了校改的,在该校改文句注解解释字句前先予注出;再一种是或异文可供参考、或可以两存、或推想原文应有错误的,在有关文句注解后面注出。注释包括作品写作年代、背景的考证和词语的注释与文句的疏通。引证力求详悉,并标明出处。每篇作品之后附有评笺,也按年代排列。所录者不仅有正面的肯定意见,也有批评意见,以供研究之需。有时也在评笺之后加按语,分析作品意旨与艺术特色,表明自己的看法。书前有长篇前言,对韩愈的思想与创作进行了评述,较为中肯。陈迩东选注《韩愈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以宋人魏仲举编《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为底本,参考别本多种定字择善而从。共收诗81题95首,韩诗名篇基本上都已囊括。所选的大部分是古体诗,近体诗只是略举一斑,比较精确地反映了韩诗艺术成就的特点。本书注解分解题和注释。解题有时解释全诗的风格与艺术,大都要言不烦,很有启发。注释词语释事而不忘义,而且注解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每每能兼顾与此有关的韩愈的作品,旁征博引,都能帮助读者观其会通,加深理解,扩大眼界,是一部有较高质量的韩诗选本。童第德选注《韩愈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6月出版)共选入韩愈较有代表性的散文54篇,按写作年代先后排列。其中,韩愈57岁以前的作品基本上予以编年,另有12篇文章未能编年,列在书后。入选的每篇文章,除注释词语、句意外,对写作年代、时代背景、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也作了简要的分析说明。书后有季镇淮的《唐贞元、元和时期的古文运动和韩愈的古文》一文,对韩愈的古文理论及其古文创作作了论述,可供参考。由叶百丰编著,洪本健编辑,沈达伟校录的《韩昌黎文汇评》(正中书局,1990午2月初版)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全书包括序,乃百丰通家昆弟马茂元所作;韩愈文选79篇,每篇文中节要处皆有叶氏所收历代名家评说,文后皆有集评;评家小传和引用书目4个部分,因叶氏病逝,他的这本韩文汇评,尚未最后写定。整理遗稿,补缀成书,由华东师范大学洪本健教授完成。搜集资料则是沈达伟之劳。由著名韩学专家张清华先生编选的《韩愈诗文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也是一本有较高质量的选本。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选文71篇,下编选诗136首,数量上均超过几种选本。在选篇上,编者不仅顾及到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而且也照应到了各种文体,将能反映韩愈思想面貌的重要诗文作品都入选了,可以视为《韩愈全集》的简编。在体例上,本书突破了以往选本只出注的惯例,在每篇作品前,加有评语。正文之后出注,注释的后面选录了前人的有关评论,名为集说。编者所加的评论对著者理解文意和美学欣赏很有作用,特别是对作品写作时间和背景的考释,尤有意义。评论除了提供作品的时间背景外,对文体、内容、艺术特色和美学价值都有评论,且大多能做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本书的注释简要准确,往往加了必要的书证。有些引证很像意趣盎然的诗话,有些又像笔记小说,读来令人十分惬意。全书共采录了220种书,集录了评语1070条,其中关于文的521条,关于诗的549条,可见编者的用力之勤。同时,编者在注释中往往对文意进行了阐发,表现了编者独到的见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学术价值。本书在作品选录及注释评论方面做得比较精到,对韩愈诗文的普及很有帮助。

此外,比较重要的韩愈选本还有钱伯城《韩愈文集导读》(巴蜀书社,1993年6月出版)、吴文治等《韩愈及其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黄永年《韩愈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9月初版)等,限于篇幅,此从略。

二、生平传记与学术评传

当代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韩愈的生平传记与学术评传的撰写。普及与研究是古典文学工作者所应从事的必备工作,新时期的韩学研究在这两方面都做的比较好。先谈几种生平传记。钟林斌《韩愈传》(辽海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分为75节,在详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叙述、描写、刻画、想象、议论等多种手段,形象地再现出韩愈在人生舞台上的活动以及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心理性格特征。与年谱性传记及学术性评传不同的是,本书更重视往往被人们忽视的传主生活细节,重视促成传主涉足某一领域并取得某种结果的心理过程,较为生动地再现了韩愈不同时期的思想和性格。本书虽为文学传记作品,但著者仍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韩愈研究当中的一些疑难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关于韩愈反对“永贞革新”所表现出的保守态度,著者结合唐代史料,认为源于他对王叔文、王伾未经由科举之途而受李诵重用的强烈不满,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心态。这种解说很有道理。此外,著者还对一些韩文名篇如《五原》等作出了自己的编年,也不失为一家之言。陈新璋《韩愈传》(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从广阔的历史背景,展示了韩愈作为大散文家、大诗人的人生风采,对其品格、文学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作了公允和充分的评说。张清华、刘振娅合著的《韩愈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也很有可读性。作者既能站在历史的高度观察不同峰点,又是专长于韩愈研究的学者,故该传能准确为韩愈作历史定位。对这样的人物应该让大众了解认知。该传正是一本以深厚的学术功力为底蕴,以新颖活泼、平实易懂的语言写成的普及读物。全书9章加导语10个部分,每部分又分若干小节,每节如一篇散文,有趣可读。洪流等著《韩愈的一生》(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根据史料记载和各家述评资料整理而成,追溯自韩愈的远祖,到他本人的出生、成长、求仕、任职,至逝世的全部经历,及其代表诗文论著都作了介绍。对那些有争议的问题,如对他的祖籍在啥地方,投文求官是投机钻营还是为了用世?他有没有投靠宦官俱文珍?被贬阳山的原因是极论宫市、论关中旱饥或遭革新集团排斥?晚年有没有转念信佛等都略举各家之说,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是一部普及“韩学”的优秀读物。

学术性的评传有两种,分别是刘国盈著《韩愈评传》(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和卞孝萱、张清华、阎琦合著《韩愈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刘传分为12章,对韩愈的家世、籍贯、生平、思想、创作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述评。本书一个显著的特色是,著者对韩愈生平中的许多疑点进行了考证,可以算是一家之言。比如关于韩愈的阳山之贬,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便是贬因。传统的观点认为韩愈的阳山之贬,不是由于上《御史台论天旱人饥状》,而是由刘禹锡和柳宗元“传之落冤仇”所致。著者不囿旧说,通过复核史料,认为韩愈的阳山之贬,正是由于他上《御史台论天旱人饥状》,触怒了幸臣李实,而和刘禹锡、柳宗元无关,结论较为可信。再如,著者对韩愈分司东都、入守内职、伐蔡之役、潮州之贬,以及他任国子监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事迹,都作出了较为接近史实的论述,显示出了著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使得这部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卞孝萱等的《韩愈评传》是一部相当有份量的学术性评传。3位著者均是多年从事韩愈研究的专家,对韩学有很深的造诣。此次合作撰写《韩愈评传》,使得该书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全书分4章。第一章为《韩愈家世》,对韩愈的籍贯与郡望、生母重新进行了考证,澄清了传统的误说。同时对韩愈的祖、父辈,兄、弟辈也进行了考述,结论可信。第二章为《韩愈生平》,对韩愈一生的5个重要时期的生平事迹作了评述,从中勾勒出了诗人大致的行踪与宦海沉浮。第三章是《韩愈思想》,对他的哲学思想、政治经济思想、文学思想、教育思想予以了论述。最后一章是《韩愈文学成就》,主要评价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及其诗文创作,对他的杰出的艺术成就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本书详细地占有材料,深入细致地进行考辨,思与行有机结合,传与平紧密相联,认真分析其思想和业绩,公允评价其成就与局限,对韩愈的一生进行了全面的、又有重点的介绍与评论。文字简练流畅,论述精辟独到,代表了国内韩愈研究的现有水平。

关于韩愈生平事迹研究的著作也有几部,其中韩愈年谱有两种。陈克明《韩愈年谱及诗文系年》(巴蜀书社,1999年8月出版)由《韩愈年谱》与《韩愈诗文系年》组成。在体例上,本书先列年谱,逐年排出韩愈的生平事迹,次列该年认为是韩愈的诗文作品,最后是历代有关韩愈评论的资料,名曰集评,按年代先后排列。年谱方面,起至代宗大历三年,迄至穆宗长庆四年,逐年考出韩愈的生平行踪。先从《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列出本年的史实,然后才是正谱。年谱的编写参照了吕大防《韩吏部文公集年谱》、洪兴祖《韩子年谱》、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等历代的韩愈年谱著作,并且纠正了诸谱的错误。诗文系年方面,广泛采纳前人时贤的成果,如方崧卿、朱熹、魏怀忠、方世举、钱仲联等人的著作。征引资料据统计,约有400余种,可见著者的用功之勤。集评收集了大量的历代评语,举凡文字训诂、版本校勘、题旨阐发、艺术剖析等,内容相当丰富,很有参考价值,可以看作是韩愈诗文资料汇编。在集评后,有时著者也加以按语,对某一具体作品的写作时间进行了辨正。同时也对它的思想意旨、艺术特色等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本书资料丰富,编排有序,谱主生平事迹与诗文创作相互结合,一目了然,对进一步研究韩愈其人其诗其文很有作用。徐明霞辑校《韩愈年谱》(中华书局,1991年7月出版),是缉宋清两代7种韩谱的校点。本书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是年谱,第二部分是传记材料,第三部分是前人所作有关韩愈年谱的记载和序跋。其中宋人编撰的5种,即吕大防《韩吏部文公集年谱》、程俱《韩文公历官记》、洪兴祖《韩子年谱》、樊汝霖《韩文公年谱》、方菘卿《韩文年表》,这是现存宋人所作韩愈年谱的全部。清人所作选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及顾嗣立《昌黎先生年谱》。方、顾是清代韩愈研究的专门名家,所作两种足以代表清人这方面的成就。吕、程、洪3种,其中吕《谱》15条、程《记》4条、洪《谱》44条按语,乃方崧卿《增考年谱》之文,洪《谱》里3处注明“至道云”,经核查为程《记》之文,至道乃程之字。今方《增考》已佚,故此材料当甚可贵。宋《谱》中以洪《谱》保留宋人材料最多,价值亦高。清谱二种,乃集前人成果,颇有参酌价值。

有关区域性韩愈研究著作目前见到的有两种,陈胜林《论韩愈阳山之贬及其文学评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从辨析韩愈阳山之贬的原因入手,依据其有关诗文和文献资料,及当地的文物古迹,对韩愈在阳山的生活、交往、思想、心态与此期韩愈文学作了系统具体的论述和实事求是的评价,亦有作者的创见。该书还对韩愈在阳山的诗文加以译释,对读者了解韩愈阳山之贬这段历史提供了方便,对地方历史文化交流和借鉴也很有意义。曾楚楠《韩愈在潮州》(文物出版社,1993午8月出版)分韩愈简介、韩愈与潮州文化、韩愈在潮州的遗迹、潮州纪念韩愈的文物胜迹、韩愈贬潮诗文汇编、历代咏韩诗文及史料选辑等6个部分。韩愈在潮的有关资料尽皆收入,对人们了解和认识在潮功绩与对潮汕地域文化思想的影响,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其中《韩愈与潮州文化》及“附论”中的《韩愈与大颠》,《潮州纪念韩愈的文化胜迹》中《韩愈画像辨正》等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供研究韩愈者参考。

其他研究韩愈生平的著作还有刘国盈《韩愈丛考》(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该书共24篇文章,分两个部分:正文及附录。正文21篇,对韩愈的生母、籍贯、成婚时间、死因、阳山之贬、初到阳山的时间、分司东都的原因、五原的写作时间、交游等生平事迹以及至今尚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订,广征博引,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从事于古典文学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韩愈诗文研究著作

韩集的整理以及韩愈生平事迹的考订都是为研究韩愈作品本身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韩愈作品的研究才是韩学研究的终极目的。50年来的韩学研究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上世纪50年代末期就有学者开始了韩愈文学的研究,黄云眉《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出版)就是这样的一部著作。该书由《韩愈文学的评价》、《柳宗元文学的评价》正文二篇,附文《读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以及附录组成,是著者为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撰写的一组稿件。《韩愈文学的评价》一文分为3部分,分别是《韩愈文学产生的主要因素》、《韩愈文学的成就及其领导古文运动的胜利》、《韩愈在文学中所反映的思想及其政治、生活》。著者在《引言》中说,撰写此文的动机是不太同意陈寅恪先生发表在《历史研究》上的名作《论韩愈》一文中的观点,于是重新研究韩愈及其作品。陈寅恪先生认为韩愈在唐代文化史上的贡献是儒学,而本书著者却认为恰恰相反,是文学而不是儒学。文章联系中唐特定的历史政治环境,对韩愈的文学成就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说,虽然有些地方话说过了头,但仍不失为一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章。

新时期对韩愈的文学成就的专著逐渐多了起来,其中关于韩愈散文研究的著作有4部。陈幼石《韩柳欧苏古文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5月出版)共5章,前4章以韩柳欧苏为对象,研究古文由唐及宋的继承转化、发展途径以及各自的成就。末1章为古文传统纵横观。关于韩愈,著者首先从“道”与“文”的结合上,论述了韩愈文论中反对“陈”“伪”“杂”,追求“文纯”“道真”。接着以韩愈早、中、晚3个阶段的4篇作品为例,具体分析了韩愈创作风格的变化发展,论述他怎样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主张与理想。著者认为,韩愈早期的文章,以奇见长,艺术技巧很高,但是思想力度不够。直到中晚期才达到高峰。这种分析很有意义,便于从中了解韩愈文章风格的发展过程,著者还认为,韩愈在文体复古中曾多次作出了富于想象力的尝试,力图把文学领域随着儒道也列入儒学的版图,最终为政治服务。韩愈之所以成为一个杰出的古文家,主要在于他创造了一种与他的对手所用文体完全不同的散文风格,这是韩愈古文的最大贡献。孙昌武《韩愈散文艺术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7月出版)是一本专门研究韩愈散文的专著。本书共8章,从内容结构来看,井然有序。头两章论述韩愈的古文理论,认为韩愈将文章与事功、道德、思想放到了同样的地位,从事文章写作的意义不次于从政作官,文章写作的目的在于阐释儒道。同时还探讨了韩愈古文思想内容的特征及其与艺术形式的关系。三、四两章着重论证韩愈革新文体、改革文风的开拓性的贡献。认为韩愈在文章上最为明显、影响也最为巨大的成就在于他创造了一种精练生动、接近口语、富于表现力的新型古文。他的文章以雄肆娇弱靡,以新奇娇陈腐,大大提高了古文的艺术格调,增加了感染力量。五、六、七三章论述了韩愈散文的写作技巧与语言特色,从议论、记叙、描写、抒情、立意、结构、讽刺、比喻等角度入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又从形象性、主观性、形式美、提炼词语等方面来探讨了韩愈散文的语言特色。最后一章分析了韩愈散文的影响与功过,指出韩愈的散文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方面,如文体问题、文风问题、写作艺术技巧问题等,都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曾子鲁《韩欧文探胜》(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由6部分组成。一为《韩欧古文理论》,论述了韩愈、欧阳修的古文运动理论,包括二人对古文形式与内容关系、古文创作与现实生活的看法,以及他们对散文继承与革新关系的看法。其中也有著者对2人古文理论异同的分析以及他们在古文运动中得与失的评价。在论述中,著者特别注重从客观现实环境因素出发,对2人的古文运动理论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结论较为公允。二为《韩欧文选读》,共介绍了韩欧的3类文章(论说、书、序)16篇,分析这些文章的艺术特色。三为《韩欧议论文述评》,介绍了14篇,着重分析韩欧议论文理直气盛的成因。四为《韩欧记叙文述评》,赏析了8篇。五为《韩欧抒情文述评》,以提要的形式介绍了韩文32篇,欧文30篇。六为《韩欧文综合评论选录》,辑录历代评论家对韩欧文的评论文字,以类相从,一目了然,很有参考价值。本书熔理论研究、作品分析与资料汇编于一炉,全方面地论述韩欧文的艺术价值,是一部别开生面的研究著作。蒋凡《文章并峙壮乾坤:韩愈柳宗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牛1月出版)是一部专题研究论文集,由5个部分组成。一为《韩愈柳宗元比较研究》,包括6篇文章,分别将韩愈柳宗元的生活、思想、学风、市民意识、古文观、小说观、散文艺术等进行了比较,找出差异,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以便能更好地研究二人的思想与创作。二为《韩愈论》,包括5篇文章,其中有4篇分论《原道》、《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顺宗实录》,另一篇论韩愈与永贞改革的关系。三为《柳宗元论》,有3篇文章,分别是《刘集与性意识的文学表现》、《柳宗元与书法艺术》、《英年早逝,医者奈何》。四为《作品论》,由9篇文章组成,分别鉴赏了韩愈柳宗元的一些传世的名篇。其中的《韩诗二十六首艺术纵横谈》、《柳诗五首艺术纵横谈》很有系统性,分析透彻,颇具可读性。五为《传记》,即《韩愈小传》和《柳宗元小传》,比较精练地勾画出了韩愈柳宗元2人生平概况、政绩与文学成就。本书虽为论文集,但却是著者有计划的精心之作。所论述的问题大都是为人所不曾注意的,故较有参考价值。

阎琦《韩诗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是著者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扩充、改写而成的。全书5章,对韩愈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首章着重论述了韩诗的政治内容,对韩诗的批判和韩诗研究中的偏见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间两章探讨了韩诗中的艺术风貌。著者对韩诗奇崛的艺术风格从语言、意境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成因。同时,著者又对韩诗的另外一些艺术风貌,诸如五律、七绝的工稳与清丽,五古的冲淡等予以了探析,这样就揭示了韩诗多样化的艺术风貌。韩诗的另一个特色是所谓的“以文为诗”,本书辟专章对此进行了论述。指出多赋体、以议论为诗、以古文章法为诗、以古文句法为诗是韩诗“以文为诗”的具体表现。它丰富了诗歌的创作方法,扩大了诗歌题材,促进了诗歌体裁和语言的解放自由,这是韩愈对诗歌创作的重大贡献。最后一章论述了韩愈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本书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韩愈诗歌的专著,对韩诗研究的推动很有作用,其开拓之功不可抹。阎琦后又和他的学生周敏合著《韩昌黎文学传论》一书(三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该书由上、下编组成。上编《韩愈家世生平考论》分两章:《韩愈家世郡望综合考论》、《韩愈生平考论》。著者不满意此前由他撰写、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韩愈评传》之《韩愈家世》、《韩愈生平》两章被著作审定人做了重大修改,违背了自己的写作初衷。为了恢复原貌,他对韩愈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关于韩愈的生母的问题、关于永贞集团的评价问题、关于韩愈与永贞党人关系的问题、关于韩愈与刘、柳关系的问题、关于韩愈“服硫磺”而卒的问题等,重新研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列入上编之中。《韩愈家世郡望综合考论》对有关韩愈的里籍、郡望、家世、辈系、生母等进行了考证,订正了一些误说,很见功力。《韩愈生平考论》则对韩愈生平中几个重要时期的事迹予以了考论,澄清了真相。下编《韩愈文学评论》也分为两章:《韩愈的诗歌历程》、《韩愈的古文历程》,分别对韩愈的诗歌、古文创作历程进行了论述,颇多新意。

韩愈是韩孟诗派的主要人物,关于这方面的著作有两部,毕宝魁《韩孟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共10章,前3章对韩孟诗派形成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及形成的过程进行总体探讨和阐述,以期勾画出这一诗派产生的背景。中间6章对该诗派中“将”级以上的人物分章进行介绍评析,主要从诗派这一角度出发,对几名主要人物的生平思想及作品的概貌进行一定量的介绍述评。同时对该诗派中的其他成员及友好盟军也作了一定的交代,以便于把握整个诗派的总体风貌。在此基础上,最后用一章的篇幅阐述该诗派的历史地位对后世的影响。著者重视从资料出发,来作理论概括,在充分占有和运用资料的前提下,阐释韩孟诗派的特点,使人有充实感。如引证韩愈、孟郊诗近百首,李贺、贾岛诗五六十首,这对读者认识这一诗派的总体诗风很有帮助。此书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韩孟诗派的形成、发展概况,在吸收大量古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解决了研究中不少尚未解决的矛盾,如李贺参加河南府试的时间问题,是一部研究韩孟诗派的优秀论著,值得一读。肖占鹏《韩孟诗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是著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曾由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著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并深化了这一研究领域。举凡韩孟诗派赖以形成的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潮、社会心理背景,这一诗派诗歌思想的渊源及其影响、诗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及其诗歌思想的深层意蕴,韩孟诗派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以及主要作家的诗歌思想和创作方面的特色,均作了鞭辟入里的论说。本书在全面深入地探讨韩孟诗派的形成、发展及其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深广影响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系统研究的态势和格局。由于这一态势和格局是建立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上,从而使人能窥见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也有创新之处,从广阔的文化背景出发来考察韩孟诗派的形成及其诗歌思想和创作倾向的发展衍变,是本书研究方法的一个特色。例如,著者探究韩盂诗派得以形成的历史背景,没有停留于简单地描述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而是揭示学术思潮的相对活跃与开放,造成的韩孟诸人诗歌思想的崭新内涵、社会心理的普遍倾斜带来的尚怪时风,所引发的士人价值观念的转换对韩孟诗派诗歌思想的形成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这样的探究无疑是有启发意义的。

属于韩愈综合研究的著作有如下几部。邓潭洲《韩愈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著者在精读韩集的基础上,通检了新、旧《唐书》、《资治通鉴》、韩氏的师友别集、以及唐宋以来的笔记、小说、诗话和方志等有关资料,经过仔细的考辨,审慎的别择,全面的把握,深入的分析,对韩愈的家世、生平、思想、创作等作了详细的论述。把韩愈的思想和作品提到理论的高度来探讨,认识到他的治道和政治主张的异同,认识到他对儒学的改造同文体变革的相互关系,以便对他的诗文创作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本书的一个特色是论述问题比较深入细致。比如评述韩愈的思想,著者从他的天命观、天人观、鬼神观、历史观、人性观、人生观、人才观、教育观等方面来入手探讨,对他每一种观点的形成与内容都进行了审视,比较细致透彻。再如论述韩愈的散文创作,对他的记叙文、说理文、抒情文、碑志等都予以了论析,不但总结出他的各类文章的艺术特色,而且还指出其缺陷与不足。既分析了韩愈散文的总体风貌,又揭示出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这种论述对全面了解韩愈散文创作的概貌,是很有帮助的。陈克明《韩愈述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在韩愈思想和文学研究上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如认为韩愈是反对各种弊政、同情永贞改革的;他是反对藩镇割据、维护中央集权的;他向往世族地主阶级的豪华生活,又同情人民群众的苦难;他崇尚儒学,又对孔、孟略有批评;他反对佛教、道教,又同少数僧侣、道士来往。在哲学方面,韩愈相信天命,也怀疑天命;相信鬼神,也怀疑鬼神,在这些问题上有一定的动摇,但总的倾向是唯心主义的。韩愈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这些观点较为独到。文学方面,著者重点论述了韩愈的文学主张、韩愈散文的造诣、韩愈诗歌的特色,均能从大量的实例中归纳、总结。本书另辟《韩愈师友关系》专章,论述了韩愈同独孤及、梁肃、陆贽、柳宗元、刘禹锡、李观、张籍、李贺、孟郊、贾岛等的关系,从中可以了解韩愈与这些人文学的交往、见解的异同,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唐古文运动的概貌,确立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领袖地位与主导作用。何法周《韩愈新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出版)全书共收10篇文章,附录韩文10篇。对严复《辟韩》一文发表百年来的抑韩论,进行了屡析与批驳,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对正确认识韩愈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历来几个争议的重要问题,作了有理有据的分析与阐述,亦有见地。韩愈是我国古代的语言大师,该书的“韩愈成语集锦”,为研究其语言提供了较丰的资料。其论述中颇多精辟之处,然于义正辞严里难免过激之处。胡守仁著《韩愈叙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也是一部有创见的著作。

张清华《韩学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是一部非常厚实的集大成式的著作。著者潜心研究韩愈数十年,在广泛吸收前人时贤成果的基础上,融汇了个人的认识和体会,对韩愈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形成了自己的韩愈研究体系。全书由上册《韩愈通论》与下册《韩愈年谱汇证》组成。《韩愈通论》分上、下编,上编为《韩愈的思想》,分别论述了韩愈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文学思想、教育思想、伦理观念、道德情操。下编为《韩愈的文学》,分别论述了韩愈与古文运动、韩愈的散文、韩愈的诗。著者在论述当中,做到了公正客观,不囿于成见,多角度地分析韩愈,以求得对韩愈及其创作的全面认识与评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充分肯定韩愈在思想与文学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指出他存在的种种缺陷以及消极的影响。不偏不倚,掌握分寸,恰到好处,结论令人信服。《韩愈年谱汇证》是对唐宋以来,特别是吕大防、程俱、洪兴祖等人以及近代专家研究的一次总结性的尝试。对韩愈生平事迹和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之后而做了厘定,是目前出版的一部较为完整、可信的韩愈年谱。《韩愈年谱汇证》不仅注意从不同的文献里钩稽资料,还特别注意从与韩愈交往密切的友人的活动、诗文中比对分析,互为证补,从韩愈诗文中挖掘第一手资料,即以己证己,以求得出正确的结论。《韩愈年谱汇证》以年系事,每年之下分“时事”“文坛述要”“韩愈事迹”3部分。诗文编年系于“事迹”之下。虽以排列史实、考订资料为主,但其用意是将韩愈置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这样一个硕大的背景之中来认识,从而求得较为全面的面貌。附录有三,分别为《韩愈家谱》、《韩愈家乘考》、《韩文公后裔家族世系表》。书首有傅璇琮、卞孝萱先生撰写的两篇序,对《韩学研究》一书作了高度的评价。

四、资料汇编及会议论文集

除了上述几方面的著述外,另有一些有关韩愈研究的著作,我们把它们一并放在这里评述。关于韩愈研究资料的著作有两种。汕头大学中文系编《韩愈研究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86年7月出版)共收了中外有关的论文36篇。从内容来看,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一为韩学研究史及研究综述,如《宋代潮州之韩学》、《陈衍评韩柳辩》、《日本人研究韩愈的概况》、《日本古代文学上的韩愈》等;二为韩愈思想研究,如《韩愈何曾接受过佛学》、《评韩愈贬潮后的思想和言行》、《韩愈的文学思想述略》、《论韩愈的文艺思想》、《韩愈的古文理论》、《韩愈的人才观之我见》等;三为韩愈诗文研究,如《论韩愈的险怪诗》、《论韩愈文之文气》、《韩诗四论》、《韩愈古赋考》、《论韩愈诗歌风格的形成》、《论韩愈的叙事文学》等。此外,尚有几篇韩愈与潮州关系的论文,如《论韩愈刺潮》、《韩愈治潮述评》、《论韩愈谏迎佛骨及治潮功绩》。本书为“韩愈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文章内容比较集中,颇有参考作用。另外一种是吴文治编《韩愈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9月出版)全书共4册,100多万字,属于集大成式的历代韩愈研究资料汇编著作,对于韩愈研究者来说应是必备之书。该书辑录从中唐到“五四”时期1100年间有代表性的评述530余家,包括文集、诗话、笔记、史书和类书近600种,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内容以对韩愈的思想、诗文创作进行的资料为主。另外,也有关于韩愈的生平事迹、作品考辨、字义疏证的资料,只是所占篇幅不是很大。书中所收的资料一般都散见在诸书之中,未收研究韩愈的专集、专著、年谱等。在辑录时,编者对所收资料本身的错误进行了校正。同时在每条资料的末尾注明出处,以便读者复核。本书内容丰富,编排科学,对研究韩愈及其作品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关韩愈学术研讨会议的论文集,目前见到的有4种。隗芾主编《韩愈研究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出版)收论文35篇,大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韩愈的历史评价,如任继愈《韩愈的历史地位》,认为韩愈是我国历史上的不朽人物之一,他的功绩在于开拓新阶段,道统说的建立,意味着把天下一切学术(道)都纳入儒家门下。道统说,发端于唐代韩愈,完成于宋代朱熹。朱熹接着韩愈指示的方向走到底。如罗宗强的《韩愈道统论的得失及其对中国民族心理的影响》、王玮的《韩愈的“全人”》都对其历史地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二是对韩愈的文学:季镇淮的《韩愈的文学思想述略》及张少康、金启华、香港的杨勇、新加坡的林徐典等的文章都从不同方面对其文学思想进行了论述,其中不乏精辟见解。书中论韩文者少,而对韩诗则颇多关注,尤其是韩诗的风格,如新加坡杨松年评析韩愈的以文为诗、王力坚论韩愈的险怪诗,全面论述韩诗风格的是张清华的《平生尚奇伟,险语破鬼胆——韩愈的心理机制与他的诗风》。因此书是讪头学术讨论会的论文结集,故对韩贬潮的事迹、功业与文学也有较多的关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饶宗颐的《宋代潮州之韩学》,谓“宋世文章,实以韩愈为中心,故名之曰‘韩学’。以各地韩集之刻本论,有潮本、京本、蜀本、杭本、饶本、闽本等,至朱子之《考异》为一大总结”。明确提出“韩学”,为日后“韩学”的建立发出了号召。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自成立以来,积极筹备并且先后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出版了3辑会议论文集。《韩愈研究》(第一辑)由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这本论文集主要分3个部分:一是以文化整体为背景,探讨了韩愈思想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这是从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以来对韩愈思想的最集中的一次总体探索。二是提供了外域的韩愈研究情况,这方面的文章虽然只有两篇,但却很有分量。中国古典文学在世界上的传播与研究,是一个极有学问的大题目,需要一个个具体的论述加以充实和支撑。因此这两篇谈及美国及韩国研究韩愈情况的论文,不只是对韩愈研究有意义,对探讨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三是从民俗、民情的角度来探讨韩愈作品中某些富有特色的描写,如韩愈与潮州文化,论韩愈《送穷文》与驱傩、祀社风俗的关系,都能使人耳目一新,使人们自然产生一种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亲切感和迫切感。这本论文集之所以能在韩愈研究上取得进展,与大家力求从韩愈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学风分不开。《韩愈研究》(第二辑),方烈文等主编,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共收了29篇文章。这些文章从内容上来看,大约可以分为3部分。一为韩愈思想研究,如《韩愈的政治品格》、《元和末年韩愈与佛教关系之探讨》、《韩愈亲情论》、《韩愈人才观之我见》、《试论韩愈的排佛与喜颠》等。二为韩愈诗文创作研究,这类文章占了大多数。如《论韩愈诗歌的审美意识》、《试论韩诗的诗体变化》、《论韩愈的绝诗》、《韩愈的语言艺术》、《韩文风格之成因》、《论韩愈写于阳山的诗》、《韩愈〈山石〉解读》等。三为韩愈研究史,主要有《韩愈集传本及校理源流管窥》、《宋代的韩愈研究》、《宋明两代评韩综论》、《饶宗颐与韩学研究》、《从朱熹眼中的韩愈看儒学经典作家对前贤之继承》等。本书所收的论文从各个角度对韩愈进行了研究,很有参考作用。书后附有《韩愈研究书目论文索引》(1986-1996),查阅十分方便。《韩愈研究》(第三辑),张清华主编,赵永建执行编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这是为纪念韩愈诞辰1230周年,1998年10月在孟州市举办的韩愈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结集。这次会议和这辑《韩愈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讨论了“韩学”的建立与内涵,讨论了韩愈的“道统论”及“道统论”的形成,总结了20世纪、特别是近20年来的“韩学”研究。把韩愈作为一门学问——“韩学”建立起来,是老一辈学者陈寅恪、饶宗颐等先生早就提出来的。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成立后,3次大型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推动,全国乃至海外对“韩学”的研究引起了广泛重视,形成热潮,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出版了许多专著。为了全面、正确认识韩愈,使韩愈的研究步步深入,正式建立“韩学”是十分必要的。正如卞孝萱先生《序》里所说:“作为研究客体的韩愈的历史地位之重要和内涵之丰富,完全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建立起来,这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但是,建立‘韩学’,必须从基础做起,才能像建高楼大厦一样,基固楼坚,巍然屹立。张清华先生出版了一部《韩学研究》,他特别标出‘韩学’,就是为了把韩愈研究引向深入全面而做的扎实的基础工作。与会学者认为‘韩学’研究应包括韩愈的研究及研究韩愈的研究。”关于20世纪“韩愈研究”的情况,这辑《韩愈研究》刊载了《20世纪的韩愈研究》、《新时期大陆韩愈研究述评》、《台湾地区50年韩愈研究概况(1949-2000)》、《90年代日本韩愈研究概况》、《1945-1998年韩国有关韩愈著书及论文》,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发表在这一辑中的论文有涉及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及韩愈家世、生平、学术主张、诗文创作、历史地位等,内容广泛,论说精要。

通过以上4个方面的简要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50年来学术界关于韩愈研究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建立起“韩学”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而且是很迫切的一件事情。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韩学”的建立将成为事实。

标签:;  ;  ;  ;  ;  ;  ;  ;  

韩羽50年研究工作述评_韩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