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加强台区线损管理方法论文_王磊 王辉 程晓君 薛伟文

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加强台区线损管理方法论文_王磊 王辉 程晓君 薛伟文

摘要:为了贯彻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减少因发电引发的环境污染,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供电企业愈发重视线损管理工作。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成,然后分析了台区线损异常的可能原因,最后列举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台线损区管理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管理方法

线损的统计与分析是线损管理的关键,只有准确、真实、及时地统计线损,科学分析,才能及时发现异常、查找原因,指导供电企业查处窃电、计量装置故障等。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是智能用电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它是通过对配电线损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用电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用电监测,推行负荷控制、线损分析,最终达到自动抄表、错峰用电、用电检查(防窃电)、节约用电成本等目的。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对配电变电器、电力用户的电量、电压、电流、功率等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出疑似引发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如计量装置故障、采集异常、窃电、档案错误等,从而帮助工作人员提出对应的处理措施,有效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加强台区线损管理的影响因素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背景下,台区的线损管理工作必将会向着更加多元、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或者也可能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转变,但在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平台的搭建与线损管理体系的协调工作,依旧需进一步的完善与调整。虽然在供电网络中有一部分的线损管理工作已进行开展,但线损故障工作的内容、范围与模式等依旧存在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优化,其中包含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与采集信息的准确性是台区进行线损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其次,建立搭建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培训体系、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喜用平台,从综合性、有效性以及协调性方面不断的进行优化与调整。

1.1 管理体系

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全部新用户的用电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处理,并且对台下用户的用电信息与需求进行汇总与更正。但是,目前台区线损的管理工作依旧以人工操作为主,使管理工作的效率与用电信息的采集效率得不到保证,影响用户信息采集在线损管理工作中的落实。例如:①以人工操作为主的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工作,操作人员需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人工的抄录与整理分析,因此在抄录环节中容易发生漏记、信息失真的现象,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直接影响对用户信息的分析与收录。②此外,供电服务与营销两个环节中的信息缺乏沟通,在开展线损管理工作时,其中的线路状况与用电的详细信息在营销系统中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这两个环节中信息沟通的不到位将会影响台区本身的用电负荷与同其他环节的交接工作。

1.2 公变终端

公变终端用户信息采集系统是线损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的又一影响因素。其产生的影响主要通过公变终端出现的线路搭接错误、终端装错等问题,出现的数据信息错误、丢失与失真的情况,从而影响线损的管理效率。现阶段台区内的线损管理工作,没有出现通过公变终端影响数据信息准确性、台区内相关信息等方面进行的专项管理,从而影响线损数据分析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3 用户信息

用户信息采集难度的变化也是影响线损管理效率的因素。用户信息统计的失真、漏记以及用户使用违规电表的检查信息都是线损化管理工作重点关注的问题。除此之外,台区内单表的老化或者出现的故障不能得到及时的检查与维修,也严重影响了用电信息的采集与线损管理工作的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加强台区线损管理的有效方式

2.1 提高对台区线损的可监测率

对提高台区线损可监测率工作的侧重点应该是通过采集到的用电信息,对采集信息准确率在98%左右的台区,对其中不能通电能表的地方进行处理,进而提高可以监测到的台数。提高其工作效率的方式有:①对于不带电的电能表,需要按照规定对其进行送电处理,使电能表可以正常运行;②电能表内有损坏模块的,需对其进行调整,保证每个台区只有一种载波方案;③台区内的电表影响读数的,需要进行档案调整处理;④出现故障的电表,需要及时进行更换电表处理;⑤电表通信信息错误的,需要及时进行修改通讯信息;⑥台区内需要调试的考核表,按出现异常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2.2 提高台区线损计算的准确性

对于提高台区线损技术准确率的工作,其应关注的重点是通过对信息采集覆盖率在98%左右的与信息采集成功率在98%以上的台区,开展重点治理的工作,进而来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与对台区线损管理的质量。主要包含:①对信息采集覆盖率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台区,进行分台区管理并在现场安排补装电表的活动;②对于现场条件不达标的电表进行更换处理,进而提高信息采集的覆盖面积;在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信息采集覆盖面积的同时,也要保证台区内用电信息采集的成功率得到提高。

2.3 三相负荷平衡

在对电力系统台区线损管理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三相负荷平衡的方案,解决电力系统的台区线路出现损耗的现象,通过安装测量装置,保证三相负荷处于平衡的状态,同时,通过安装测量装置也保证了居民的用电安全,避免了电量的过多浪费和线路的过多损耗问题的发生。

2.4 降低电流峰值

在对电力系统台区线损管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降低电流峰值的方案,尽量减少电力系统的电流峰值,从而保证负载电流值处于平缓稳定的状态,而不是忽高忽低的不稳定状态。只有保证了负载电流在电量的使用上均衡稳定的状态,才能大大降低线路的损耗,为此,电力部门通过安装电子定时器来对电流进行准确、科学的控制,使电量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开电流高峰期,通常情况下,可以对这些设备轮流替换使用,从而大大降低线损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减少电流和稳定电压两种方式来降低线路的损耗。

2.5 减少电器设备能耗

在对电力系统台区线损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减少电器设备能耗的方案,来解决解决电力系统的台区线路出现损耗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线路的老化,在选择电器设备的过程中,优先选择低损耗、高灵敏度的电器设备,因为这种类型的电器设备能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工作,通过选择低损耗、高灵敏度的电器设备,加大对电力系统台区线损的严格管理,对降低线路损耗有重要意义。

3 结束语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提供了有力的系统支撑,可有效辅助线损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线损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线损率指标全面反映了电力传输与营销过程中技术经济效果情况。供电企业要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强化管理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细化指标分解,实行责任包保,制定有序用电方案,做好负荷预测和市场预测工作。要确保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营销业务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现场实物保持一致,加大对指标的管控力度,尽最大可能减少电能表抄表失败和异常数量,逐步实现“应抄尽抄,抄即可用”的目标,满足远程自动抄表准确率和及时率要求,大大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线路损耗。

参考文献:

[1]盛其富,楼小波,等.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2]徐志光,詹文,卢群.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台区线损[J].电力需求

[3]侧管理,2015(1):52-54.程俊文,李慧娟,曹志强.基于K-means算法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防窃电研究[J].供用电,2019,36(01):75-80.

论文作者:王磊 王辉 程晓君 薛伟文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加强台区线损管理方法论文_王磊 王辉 程晓君 薛伟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