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智力正常,高情商儿童也是成功的_亲子成长论文

即使智力正常,高情商儿童也是成功的_亲子成长论文

即使智力平常,高情商——孩子也能成为成功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也能论文,成功者论文,智力论文,情商论文,平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确认识智商和情商的关系

一般认为,智商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后经美国心理学家特蒙改善,成为现在所通常用的智商(IQ),表示一个人智力水平(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的一种相对数量。一般认为智商有先天因素,但由于个人的努力学习,可以提高30%。情商是指一个人对自我感情世界的理解和情绪控制的能力。情商与智商不同,不大有先天因素影响的局限,是后天培养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提高和人生经验的丰富而增长。对于一个人来说,智商和情商因素统一于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之中,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诸如在学习活动中,智力活动认识与反映客观事物,掌握客观规律,指导情商因素;情商因素推动、指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和补偿智力活动,提高智力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导智力活动。

具体地说,情商能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推动孩子学习的动力。情商因素还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增进教与学交往互动的活动,促使孩子学习成功。家长要正确认识智商和情商的关系,了解情商因素的多方面的作用,自觉地培养并发挥孩子情商因素的种种功能,为孩子成为社会的成功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解开“情商”之谜,牢记高情商的要点

——自信、豁达、自尊、自强、友善、合作、勇敢、创新、坚韧、勤奋

琚贻桐(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幼儿教研室主任、北京市劳动模范、特级教师):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例子说明情商是非常重要的。家长重视孩子的智力,是想让孩子将来考上大学,能有高学历,找一个好工作,可以过得更幸福。但如果不重视情商的培养是不能如愿以偿的。

常常有这样的现象:高考时一些孩子晕场。平时成绩很好,但一正式考试就发挥不好,脑子里昏昏沉沉,会的也不会了。而有些平时大大咧咧,学习成绩平平的孩子在考试时倒发挥得好,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情商在起作用,因为他们的心理素质不一样、坚韧程度不一样、承受压力的程度不一样。前者被担心、恐惧、忧愁等围绕在心里,影响他的发挥。这说明,智力还要靠非智力因素来调遣,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有的孩子虽然考上了大学,但由于不会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唯我独尊,又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打架被开除。有的孩子好强惯了,再加上来自父母的压力,什么事都要比别人强,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不能拔尖,或没能入团……心理承受不了,得了精神病。留学生智商不会成问题吧,但因怀疑导师偏爱别人、嫉妒他人而杀人的案件时有发生,不但断送了自己的一生,而且给含辛茹苦的父母造成了不可治愈的创伤。

即使工作以后,幸运的女神也专门爱降临在自信心、主动性、责任感强,社会交往能力强、能吃苦、坚韧不拔的人身上。所以人们常说情商决定人提升和成功的机会。

现在世界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情商的培养。美国的教育道德标准定出四条:提倡诚实、责任感、尊重他人、勤奋。英国为孩子制定的做人标准、价值准则是:1.诚实,2.尊重他人,3.有礼貌,4.公平正直,5.宽容,6.守时,7.举止不粗鲁,8.有耐心,9.忠诚,10.自我约束。

我们家长从现在开始就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更加注重提高孩子的情商,为他的成功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缪仁贤(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特级教师):尽管人们越来越重视情商了,但由于把握情感难度较大,情绪本身又不容易捉摸,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情商时要讲究方式方法。现在,选择一些家长培养孩子情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推荐给大家。

1.自我设问法

就是家长经常设置一种情境,启发、引导孩子遇事设问、遇境设问、遇到困难设问,增强孩子自主意识和能力。

2.自我悦纳法

就是家长善于教育孩子愉快地接纳自己生理解剖方面的(如性别、长相等)和心理方面的(如气质、记忆等)特点,既不隐瞒并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弥补自己的不足,又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发现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使孩子感到自己也有一个美好的自我。

3.自定目标法

就是家长善于引导孩子自己设定一个个有意义的具体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并要求孩子自行发誓或打赌,激励孩子靠自己力量非实现它不可,不达目标决不罢休。一个具体小目标达到后,再追求一个新的目标。从而,使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和动力。

4.自我监督法

就是家长善于教育孩子自己制定作息时间表或行事历,通过写日记或周记的方式,要求孩子立即动手去做眼下必须做也能够做的事情,不要找任何理由或借口拖延,并且要求孩子通过日记或周记进行自我小结,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习惯。

5.择优选取法

就是家长善于启发孩子对任何问题都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考虑,引导孩子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或方案,对不同思路和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培养孩子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

6.自主抉择法

就是家长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自己作出抉择,家长不包办代替,更不强迫孩子接受家长的决定。

7.自我"OK"法

就是家长善于引导孩子发现做好事情后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欢乐,达到自我激励效果。

8.调节心绪法

就是家长善于教育孩子正视现实,不论做什么事,都以乐观的情绪去对待,从容豁达,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善于转移注意力,忘却不愉快,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绪。

9.善解人意法

就是家长要善于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坚信好人多;善意待人,真诚守信;慎重交友,与人合作,融洽人际关系,热情接待客人,搞好邻里关系,友爱同学,尊敬师长,学会社会交往。

迈出高情商的第一步:建立自信心

田玉敏 杨显社

●让孩子成功一次

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要求也很高,无论孩子如何努力也不能使他们满意。有的孩子因为学习差而被父母认为一无是处,这些孩子很容易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中得出“我没用”的结论。

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还有什么比“我没用”更可怕的心理呢?您一定不能使孩子变成这样。

降低对孩子的要求,让他体验一次成功的感觉,他会对自己增强信心,下次的表现会更好一些,这可称作是以退为进。

发挥孩子的特长,让他在别的方面成功一次,他会感到:“原来我也能成功!”成功所带来的自信可以帮助他在学业上成功,这是声东击西的效果。

●不要滥作比较

拿孩子滥作比较是有害的。“你看人家小刚,处处比你强。”“你怎么不像贝贝一样,你的学习环境一点也不比她差。”这样的比较常常被父母们得心应手地使用,他们想以此激励孩子的好胜心,但事实上这样的指望常常落空。

●帮孩子建立自信的形象

“琦琦一定能行”“琦琦很能干”,用诸如此类的语言可以帮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父母经常用肯定的语言描述孩子的优点,就会给孩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在他心中建立一种自信的形象。在这种自信形象的指引下,孩子会逐渐表现得勇敢、大方、自信。

●莫在人前训斥孩子

中国早有“人前训子,人后教妻”的说法,但实际上,人前训子并非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在别人面前,尤其是孩子的同伴面前训斥孩子,往往使孩子很难堪,会刺伤孩子幼小的自尊心,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没有好处。

15岁就从哈佛大学毕业的威廉·詹姆斯·塞德兹决不是偶然产生的所谓神童,而是他父亲塞德兹博士以世所难敌的教育方式给我们这个世界奉献的一位天才,从其对儿子情商教育的片断,可以窥见其教育的精髓。

绝不让儿子受到权威的压抑

塞德兹[美] 柏桦译

培养和鼓励孩子的独立人格,不让儿子受到权威的压抑是我培养孩子成才的秘诀之一,不论在教育上或者是指导上,我都绝不用不准反驳的权威去压抑他。

现在我时常回忆儿子的成长,令人欣慰的是他完全是在快乐和自由的气氛中渐渐长大成人。有一件事令我至今难忘,每当想起,我都无法压抑住心中涌起的激动。

那是一个迷人的黄昏,我正在回廊的躺椅上读一本书。这时,儿子兴冲冲地从外面跑了回来。他一进院子的大门就冲着我大喊起来:

“爸爸,我要学画画!”

“那好呀!你怎么忽然对画画感兴趣了呢?”我高兴地问。

“今天我在爱丽娜斯家看到他的叔叔,他是一位画家,他的画真是美极了。”

于是,在第二天我就给他买回了颜料和各种画笔。对于这些,我总是对儿子采取支持的态度。只要是对他的成长有益的东西,我当然是竭尽所能去满足他。

几天之后,初学画画的那种激情渐渐淡了下来。儿子不再像前几天那么兴奋了,只是偶尔去画两笔,并时常表现得冷淡和低沉。

“儿子,今天是怎么啦?你好像不太高兴。”当我看见儿子在书架前发呆的时候这样问道。

“没有不高兴,只是……”

“哦,我明白了。你是不想学画画了,对吗?”

儿子没有回答我,仍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

“儿子,这没有什么。不想学就算了,你用不着为此而烦恼,也不用为前几天的那种激动劲儿而后悔。没有谁会来责怪你。”我以为儿子正在为自己不能善始善终而难过,便尽力安慰他,以便不伤害他的自尊心。

“不,爸爸,我并不是不想学了。事实上我现在仍然喜爱画画,这和前几天没有任何区别。”儿子小声地说道。

“那是为了什么?告诉我,好吗?”听见儿子这样说,我真有些奇怪。

“我总是画不好。”儿子沮丧地回答道。

“哦,原来是这样。这没有关系,你才刚开始学习,画不好是很正常的。”

“我不是指这个。我是说我不会使用颜料……”

这时我明白了,儿子并非是不能画好画,而是他不具备起码的绘画知识。我虽然不会画画,但也听说过一些关于绘画的事。在画画之前,一定要弄清楚每一种颜料的特征以及画笔和其它用具的功能。这时,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应该把用具交给儿子就一概不管了,而应该给他找一位教师,至少也要自己先去了解一下有关绘画的基本知识。

“那么这样吧,我给你请一位绘画教师,你说好吗?”

“真的?!那太好了。”儿子兴奋地说道,并一下子跳到了我身上,紧紧地搂住了我的脖子。

虽然答应了给儿子请一位绘画教师,但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这位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准,更重要的是他还必须懂得如何教孩子。由于这些原因,称职的教师并不容易找到,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塞德兹仍然是自己学习绘画。

“老师怎么还不来?”几天后,小塞德兹焦急地问我。

当我向他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后,儿子显得非常失望:“可我怎么办呢?多想画出美丽的图画呀。”

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儿子并非没有感觉,只是被那些从未学过的绘画技巧所阻碍。我完全能够感受到那种渴望表达但又因某种原因受限制的感觉。

“那么,你有没有想到过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呢?况且所有的技法和表现方式都是由人们自己发现和创造出来的,你为什么不自己摸索出一些办法呢?”虽然这样似乎有些难为一个只有6岁的小孩子,但我认为这也正是一个训练他的好机会。

“咦,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听完我的话,儿子就像发现了一个宝藏那样顿时兴奋起来,迅速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没过多久,儿子走出了房间并请我去看他的作品。当我一走进儿子的房门,出现在眼前的景象顿时让我惊呆了。

我看到了儿子的作品,那是一幅画在一块木板上的风景画:金黄色的阳光洒在硕果累累的田野上,远处是一座座童话般美丽的风车,天上是一朵朵变幻莫测的白云。

当我走近儿子的作品时,那种吃惊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在以黄色颜料描绘的田野上,他用破布头表现麦子,还用火柴棍拼成了那些风车,天上的云是用棉花粘贴上去的。虽然他没有像画家那样完全用笔和颜料作画,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噢,儿子,我真为你高兴,你是怎么想到这些办法的?”我激动地问他。

“由于不能掌握那些绘画方法,我不能画好那些风车和麦子,这使我难受极了。后来你告诉我方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我就想为什么不用其他的东西代替颜料呢?就这样,我完成了这张画。爸爸,你看这样做行吗?”

“为什么不行?只要能达到好的效果,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行!”

在儿子的绘画教师到来之前,他已经完成了七八幅这样的作品,并且一张比一张漂亮。后来,当那位老师看到儿子的作品时,他的吃惊尤在我之上。

“塞德兹博士,我真没有想到您的儿子有如此的天赋,他不但有一种天生的对画画的良好感觉,并且那种敢于创新的勇气是其他孩子望尘莫及的。说真的,虽然他还是个孩子,但他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艺术家必须的素质,这就是自信以及首创精神。”

这位教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画家,听他这样说,我真为自己能有这样一个儿子而感到骄傲。

标签:;  ;  ;  

即使智力正常,高情商儿童也是成功的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