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对我省水利科研的影响及对策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提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耿仲钟[2](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指出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程敏[3](2016)在《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短期抑制与长期促进》文中认为随着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在国内实施强制减排,由于以《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国际气候公约没有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率先实施减排政策的国家以不公平竞争和碳泄漏为由提出向没有实施同等减排措施的国家征收碳关税,碳关税成为了发达国家将其所倡导的低碳规制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展、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普遍约束力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大力推行碳关税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度过了碳排放的高峰期,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合理,拥有低碳技术的领先优势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低碳消费市场的支撑。在气候变暖、能源问题日渐突出的国际大背景下,碳关税的提出既能让发达国家占领道德的制高点,又能获得全球低碳经济领域的主导权。尽管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碳关税立法并不顺利,但是发挥低碳技术优势、重塑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对该利益的追求也将加快碳关税由制度设想进一步发展为贸易政策的步伐。碳关税无疑是针对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其一旦变成现实,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视角对碳关税的经济影响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短期影响的理论分析参考Gros(2009)的两国模型,同时建立了一个供求模型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关税会使我国高排放行业生产和出口大幅减少,国内价格下降而进口国国内价格上升,在不考虑外部性的情况下还会使我国福利水平下降。短期影响实证分析采用GTAP模型,模拟了几种碳关税税率情况下的影响情景,其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实证分析还表明如果美、日、欧同时对我国征收40美元/吨二氧化碳的碳关税,将会使我国GDP下降0.89%;碳关税长期影响主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理论分析分别从要素视角、需求视角和技术进步视角来进行,通过模型推理、产业结构信息熵等方法来分析碳关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长期影响实证分析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通过构建一个包括能源消耗在内的新的C-D生产函数,将能源消耗通过公式转化为碳关税,从而生成一个反映碳关税和各产业(行业)增加值关系的生产函数。结果表明:碳关税每增加1%,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将减少0.64%,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将会增加0.41%;碳关税每增加1%,制造业增加值减少0.46%,仓储和邮政业等服务业增加值增加0.53%。理论与实证分析均表明:长期来看,碳关税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上,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期抑制和长期促进并存的。因此,面对碳关税,需要综合考察其在短期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长期的积极影响,设计出从战略到策略、从短期到长期、从宏观到微观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应对政策。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碳关税的总体思路与发展战略,并分别从政府与企业两个角度给出了应对碳关税的长短期对策与建议。
智建伟[4](2013)在《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国际分工逐步细化。任何一国想要仅通过本国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都是不可能的。只有积极加入到国际合作中来,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充分流动,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农业方面依然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农业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俄罗斯与我国山水相连,不仅地理位置毗邻,而且在合作中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开展区域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的分析是以两国农业合作的互补性特点为主线展开的,通过分析双方农业领域中各个因素的比较优势,明确了两国农业合作要素的流动方向,并针对现存合作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这对促进两国农业合作有重大意义。本文立足中俄农业合作研究,从互补性角度分析两国的农业合作。引用马克思主义及经济学相关原理证明了中俄农业合作的可行度较高,并通过对合作可行性的规范分析对上述结论加以证实。通过对两国农业合作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双方互补性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因而本文借鉴了国际农业合作的历史经验,并进行了模式的比较和选择;并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生产要素和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合作,全面、系统地对中俄农业合作进行了分析;为了衡量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带来的效应,因而本文全面地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进行了整体分析和案例分析;最后提出了扩展与深化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战略思路。本文综合众多学者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可以加强国际分工,并互相引进本国所需的稀缺要素,从而大力提高两国的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观点。两国农业合作对资源的优化利用,以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符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本文通过分析中俄农业合作的外部条件,发现两国经济都显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这为两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双方制定的相应农业政策也将使农业发展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当前国际环境对中俄两国农业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这些外部因素都在促使两国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合作。在对中俄两国农业合作的内部条件分析时,可以清晰的得出中俄双方在农业领域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在生产要素方面和农产品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通过对内外两个方面的分析,认为互补性的农业合作对双方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另外,通过引入SWOT分析,发现了中国的基础生产要素竞争力不足而俄罗斯的高级生产要素优势不明显。本文通过中俄农业合作的现状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合作、农业科技合作及农产品贸易合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了中俄两国的农业合作还处在一个水平比较低,规模比较小,以民间自发为主的合作状态上,没有达到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应有的合作水平。论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合作中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在对中国和美国、以色列以及东盟的劳务合作、科技合作和农业贸易合作三个侧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中俄两国的农业合作涉及到一系列模式,在进一步深化互补性合作过程中需要明确中俄两国农业合作适用的具体模式,而互补型合作模式是最适合两国进行农业合作的模式。本文对中俄农业合作中的四个主要要素的投入及国际流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两国在就某一方面要素进行深入合作时所处的地位:俄罗斯在土地要素和科技要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合作时主要作为输出国;中国在劳动力要素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可以将农业劳动力输送给俄罗斯;双方资金要素方面的优势都不明显,不具有互补性,所以合作时应注意这一特点。中俄两国其科技发展的水平和方向不尽一致,客观上存在着科技位差和科技梯度。这就为两国的农业科技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论文还详细分析了中俄农业合作中的农产品贸易合作。虽然俄罗斯为保护本国农业发展设置了一些阻碍两国农业合作的政策壁垒,但由于其已经加入了WTO,这些壁垒将会逐渐取消,所以两国合作的环境会逐渐宽松;从量化模型分析中可以看出,两国贸易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优势产品稳定持久的输出给对方,实现农业贸易互补合作。所以两国农贸合作将会是中俄农业合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且具.有良好的前景。中俄农业互补合作会为两国带来较大的效益。论文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阐述了中俄农业合作带来的效应,两国的农业合作不仅刺激了经济的增长还使两国在社会发展及生态保护两方面都受益。论文构建了中俄双方的利益分配博弈模型,从理论分析到量化分析全方面地探讨了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产生的效应以及利益分配问题。论文立足于中俄农业合作中现存的问题,根据中俄农业的要素互补优势,提出了扩展与深化中俄农业合作的战略思路。本文站在国家的高度上,分别从互信、长期合作战略、法律和服务体系等几方面对两国农业合作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政策性建议。针对中俄农业科技合作方面提出了引进技术和成果转化的建议;针对如何进行劳务合作及资金合作的问题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针对农贸合作方面的问题,本文从宏观到微观两个角度都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中俄农业合作涉及的要素很多,要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将某一要素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合作的各个方面是不科学的。目前现有的研究中,关于中俄两国农业合作要素的系统性研究比较少见,并且关于农业合作中的互补性趋势等尚需进行深层次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为我国对俄农业合作提供理论指导。
陆建康[5](2006)在《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双重挑战,农业发展由原来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受市场、资源、环境等多种约束。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农业必将面临国外优质农产品的激烈竞争和强力冲击,农业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困难?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又是政府如何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由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重要作用,所有国家都对农业实行一定的干预和支持政策。各国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对农业的支持政策,而在于农业支持政策的方式不同、重点不同、强度不同。因此,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农业支持政策发展方向,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调整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是中国农业应对挑战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竞争力、农业发展战略以及WTO农业支持与保护等理论研究,并在江苏农业发展背景判断、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国外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比较的基础上,对政府农业支持的结构和效率以及江苏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提升江苏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今后政府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农业支持的目标、水平、重点和具体政策措施)。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 1.关于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调整与选择。从长远看,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发展战略,由传统农业发展战略向农业竞争性(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转变,最终实现自给自足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从依靠传统技术转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转变,从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方式向重视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为此,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的方式和重点都应作相应的调整,政府农业支持的目标应由干预生产市场向提高农业竞争力转变,从过去直接干预农产品市场和价格调控为主的方式全面向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幅度增加科技投资和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方向转移;由现在补贴流通环节,转向支持和补贴农产品生产者,并重点从支持农业生产转向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运用“绿箱政策”来支持农业。WTO《农业协定》尽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但其中的“绿箱”政策则为各成员国加强国内支持提供了政策机
熊丁[6](2006)在《入世对湖北民营经济的影响》文中认为“十五”期间,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从而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湖北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将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并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也因中国入世而发生重大改变。加入WTO以后,我省市场逐步放开,在2006年12月11日“过渡期”结束后将与国际市场全面对接。到那时,外国商品、资本、技术以及跨国公司将纷纷进入湖北市场,这既给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我省民营经济还比较薄弱、竞争力不强,入世后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与货物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贸易等三大贸易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迎接入世的挑战,我省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加快行业协会组织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适当地保护我省幼稚产业,以便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秦学[7](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刘小锋[8](2004)在《WTO与福建农业技术创新》文中研究指明2001年底,我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入世给我省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更多的是使我省农业直接面临的不可回避的市场竞争。所以,如何提高农业应对能力是我省农业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而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首先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影响因素,阐述了技术创新的主要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接着从对我省农业技术创新现状的研究入手,在肯定已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从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入世后制约我省农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再次,围绕WTO对我省农业技术创新提出的要求,探讨了今后我省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进而提出我省适应入世要求、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即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技术创新供给和需求双向互动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在分析农业技术创新运行模式时,强调必须重视制度创新的作用,提出要深化我省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发挥政府制度供给者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培养各种类型人才、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并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合作与交流。
王文刚[9](2003)在《加入WTO对黑龙江省玉米、大豆、水稻生产与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文中认为本文在查阅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数年的农业工作经验和体会,就入世对我国农业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我省三大作物制定入世应对措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从贸易政策、生产流通等角度阐述对我省三大作物的影响,并做出优劣势分析,并从政策措施和具体措施两方面对我省三大作物入世后的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和讨论:旨在于就我省玉米、大豆、水稻入世后的挑战与机遇作以探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面对WTO的挑战,使我省种植业三大作物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能有一个长足的进步和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我国加入WTO的背景,阐述了加入WTO农业谈判的有关协议,基本原则及关于农业贸易的基本规则;第二部分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有利影响。加入WTO可以为我国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和调整进出口结构。第三部分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不利影响。加入WTO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农民就业和收入以及我国宏观调控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第四部分就加入WTO后对黑龙江省种玉米、水稻、大豆的影响。结合现状分析了加入WTO后对黑龙江省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的相关贸易政策、商品流通以及竞争中的优劣势。第五部分就加入WTO后,黑龙江省玉米、水稻、大豆应采取的对策。首先要制定正确的发展路线。再针对黑龙江省种植业中玉米、大豆、水稻等不同作物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作物优化与产业布局方面的具体对策。
刘涛[10](2003)在《加入WTO后河北省农业经济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至今已一年有余。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加入WTO后,由于农业基础和自身积累能力非常薄弱,农业发展面临严重资源约束,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将受到较大的冲击。本文针对河北省农业的现状,并充分认识到加入WTO后河北省农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河北省具体农产品市场在WTO框架下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适合我省在WTO新体制下的农业经济安全措施,减少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对河北省农业在短期内造成的冲击,解决河北省农业外贸中存在的问题,保护河北省农民的合理利益,为河北省农业融入世界经济献计献策。在撰写过程中作者运用了众多的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我省农业市场、农业政策、农业外贸等状况时,本文运用对比分析法,比照WTO的《农业协议》及相关条款,提出了适合我省的可操作的农业保护措施;同时本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贸易开放对农产品影响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品种结构模型以及农产品优劣势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确定了河北省农业经济的调整目标和措施。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入世对我省农业的冲击在短期内是有限的,因此,我省农业一定要充分利用入世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尽快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品种结构优化,与国际农业市场接轨。
二、加入WTO对我省水利科研的影响及对策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对我省水利科研的影响及对策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政策建议 |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短期抑制与长期促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碳关税的概念及合法性研究 |
1.2.2 碳关税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
1.2.3 碳关税的对策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局部均衡分析法 |
1.4.2 GTAP模型分析法 |
1.4.3 一般均衡分析法 |
1.4.4 计量分析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来分析碳关税的经济影响 |
1.5.2 从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碳关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
1.5.3 提出我国应对碳关税较为全面的对策建议 2 碳关税的内涵及特点 |
2.1 碳关税的内涵 |
2.1.1 碳关税的提出 |
2.1.2 碳关税的内涵 |
2.2 碳关税的类型 |
2.2.1 基于碳税的碳关税 |
2.2.2 基于排放配额或排放许可权的碳关税 |
2.3 碳关税的性质 |
2.3.1 碳关税是一种边境税收调整或边境调整措施 |
2.3.2 碳关税是各国政治经济博弈的产物 |
2.3.3 碳关税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贸易壁垒 |
2.4 碳关税的特点 |
2.4.1 碳关税与反倾销税 |
2.4.2 碳关税与反补贴税 |
2.4.3 碳关税与进口配额 |
2.5 碳关税可能的征收方式 |
2.5.1 以出口国生产该产品的实际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标准 |
2.5.2 以出口国生产该类产品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标准 |
2.5.3 以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标准 |
2.5.4 以替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标准 |
本章小结 3 碳关税的制度形成及发展趋势 |
3.1 美国碳关税制度立法过程 |
3.1.1 《2008利伯曼-沃纳气候安全法案》 |
3.1.2 (2009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
3.1.3 (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 |
3.1.4 《总统气候行动计划》 |
3.2 欧盟碳关税制度的进展 |
3.2.1 《2003年87号指令》(2003/87/EC) |
3.2.2 《2008年101号指令》(2008/101/EC) |
3.3 发达国家推行碳关税制度的内在原因分析 |
3.3.1 发达经济体已基本度过碳排放高峰期,低碳优势逐渐显现 |
3.3.2 技术进步为发达国家创造了低碳比较优势 |
3.3.3 资源禀赋为发达国家发展低碳贸易提供了条件 |
3.3.4 消费需求成为发达国家推行低碳规制的重要支撑 |
3.4 发达国家碳关税制度的实施障碍及发展趋势探讨 |
3.4.1 发达国家碳关税制度实施存在的障碍 |
3.4.2 发达国家碳关税制度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4 碳关税短期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 基本假设及模型设计 |
4.2 我国征收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
4.3 碳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
4.4 碳税与碳关税经济效应比较分析 |
4.4.1 价格效应对比 |
4.4.2 出口效应对比 |
4.4.3 消费效应对比 |
4.4.4 生产效应对比 |
4.4.5 社会福利效应对比 |
4.5 碳税与碳关税供求模型分析 |
4.5.1 碳税的供求模型分析 |
4.5.2 碳关税的供求模型分析 |
本章小结 5 碳关税短期经济影响的模拟分析-基于GTAP模型 |
5.1 GTAP模型简介 |
5.2 模型设定 |
5.2.1 基准情景 |
5.2.2 模拟情景 |
5.3 模拟结果 |
5.3.1 对各个行业价格和产出的影响 |
5.3.2 对各个行业出口的影响 |
5.3.3 对GDP、福利水平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
本章小结 6 碳关税的长期经济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
6.1 相关概念界定 |
6.1.1 高碳产业与清洁产业 |
6.1.2 碳关税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
6.2 基于要素视角的分析 |
6.2.1 加入能源后的要素替代形式及模型假设 |
6.2.2 碳关税导致产业间资源的重新配置 |
6.2.3 碳关税导致产业内资源的重新配置 |
6.2.4 碳关税通过资源重新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路径 |
6.3 基于需求视角的分析 |
6.3.1 信息熵的概念及其在产业结构中的应用 |
6.3.2 碳关税影响需求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信息熵方法 |
6.3.3 碳关税影响需求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分析 |
6.4 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分析 |
6.4.1 碳关税促进高碳出口部门技术创新 |
6.4.2 碳关税促进能源供应部门技术创新 |
6.4.3 碳关税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分析 |
本章小结 7 碳关税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
7.1 我国各产业及行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现状 |
7.1.1 我国各产业及行业能源消耗现状 |
7.1.2 我国各产业及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7.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4 计量分析 |
7.4.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7.4.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
7.4.3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和影响形式的确定 |
7.4.4 基本回归分析 |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应对碳关税的总体思路与发展战略 |
8.2.1 协调经济发展阶段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
8.2.2 主动出击,积极应对 |
8.2.3 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
8.3 政府应对碳关税的短期政策建议 |
8.3.1 积极开展气候外交活动 |
8.3.2 扶植“低碳生产”试点企业 |
8.3.3 短期内我国征收碳税的时机尚不成熟 |
8.4 政府应对碳关税的长期政策建议 |
8.4.1 形成低碳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 |
8.4.2 发展可替代清洁能源以创造低碳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
8.4.3 优化对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 |
8.4.4 促进低碳消费市场的形成 |
8.5 企业应对碳关税的短期对策建议 |
8.5.1 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自愿减排目标 |
8.5.2 促进贸易伙伴多元化发展 |
8.6 企业应对碳关税的长期对策建议 |
8.6.1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
8.6.2 逐步推动产业低碳化升级 |
本章小结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4)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English Catalog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重点和难点 |
1.5 研究思路与结构 |
1.6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国际农业合作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政治经济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分工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启示 |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启示 |
2.1.3 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启示 |
2.2 其他经济理论 |
2.2.1 古典经济理论 |
2.2.2 新古典经济理论 |
2.3 现代经济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中俄农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
3.1 影响中俄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
3.1.1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1.2 俄罗斯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2 影响中俄农业合作的内部因素 |
3.2.1 中俄农业合作的优势 |
3.2.2 中俄农业合作的劣势 |
3.3 中俄农业合作的SWOT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俄农业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4.1 中俄农业生产要素的合作 |
4.2 中俄农业科技合作 |
4.3 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 |
4.3.1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规模 |
4.3.2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 |
4.3.3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地区结构 |
4.3.4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主体结构 |
4.4 双方现实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4.4.1 农业合作环境问题 |
4.4.2 农业要素合作问题 |
4.4.3 农产品贸易合作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国际农业合作的历史经验借鉴 |
5.1 中国与其他国家农业合作的历史经验 |
5.1.1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 |
5.1.2 中国和以色列的农业合作 |
5.1.3 中国和东盟的农业合作 |
5.2 经验借鉴 |
5.3 本章小结 |
6 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选择分析 |
6.1 我国现有的农业合作方式分析 |
6.2 我国国际农业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6.3 可供两国进行农业合作的模式选择 |
6.3.1 互换型合作模式 |
6.3.2 互补型合作模式 |
6.3.3 分布式合作模式 |
6.3.4 矩阵式合作模式 |
6.3.5 虚拟合作模式 |
6.4 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比较 |
6.4.1 纵向比较分析 |
6.4.2 组织形式比较分析 |
6.4.3 成本比较分析 |
6.4.4 效果比较分析 |
6.4.5 比较分析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7 中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互补性合作分析 |
7.1 土地要素 |
7.1.1 中国农用土地的投入 |
7.1.2 俄罗斯农用土地的投入 |
7.2 劳动力要素 |
7.2.1 中国农业劳动力投入 |
7.2.2 俄罗斯农业劳动力的投入 |
7.2.3 中俄农业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分析 |
7.3 资金要素 |
7.3.1 中国农业资金的投入 |
7.3.2 俄罗斯农业资金的投入 |
7.3.3 中俄农业资金的国际流动 |
7.4 科技要素 |
7.4.1 均衡需求的实证分析 |
7.4.2 中俄农业科技合作的发展趋势 |
7.5 本章小结 |
8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合作分析 |
8.1 双方农产品贸易所面临的政策环境 |
8.1.1 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 |
8.1.2 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政策 |
8.2 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
8.2.1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优势分析 |
8.2.2 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
8.3 中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合作的实证分析 |
8.3.1 数据来源 |
8.3.2 中俄农产品贸易指标分析体系 |
8.3.3 实证分析的结论 |
8.4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 |
8.4.1 俄制定对外贸易战略促进中俄农贸发展 |
8.4.2 俄入世后双方农贸合作的机遇挑战 |
8.5 本章小结 |
9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效应分析 |
9.1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社会效应分析 |
9.2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经济效应分析 |
9.2.1 对中俄农业产业发展的加速效应 |
9.2.2 对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扩展效应 |
9.2.3 对中俄沿边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深化效应 |
9.3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生态效应分析 |
9.4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效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
9.4.1 博弈中的利益分配的原则 |
9.4.2 博弈模型中利益的分配方法 |
9.4.3 模型的求解—核仁解 |
9.4.4 算例分析 |
9.4.5 实证分析结论 |
9.5 本章小结 |
10 加强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对策建议 |
10.1 改善中俄农业合作环境的对策建议 |
10.1.1 加强多边合作增强两国战略互信 |
10.1.2 制定长期合作战略 |
10.1.3 加强优惠政策和法律的协调 |
10.1.4 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 |
10.2 加强中俄农业要素合作的对策建议 |
10.2.1 加强中俄农业科技要素合作的对策建议 |
10.2.2 加强中俄农业劳务要素合作的对策建议 |
10.2.3 加强中俄农业资金要素合作的对策建议 |
10.2.4 加强中俄农业基础设施合作的对策建议 |
10.3 加强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 |
10.3.1 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
10.3.2 提高中俄农产品贸易效率 |
10.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基本框架 |
六、研究的创新和难点 |
七、研究结果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江苏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
一、我国农业问题的症结 |
二、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
四、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五、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
第三章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 |
一、WTO的《农业协议》 |
二、WTO农业国内支持规则 |
三、农业支持与保护的国际比较 |
四、中国农业国内支持的现状 |
第四章 江苏省农业支持结构与成效 |
一、江苏农业投入支持的发展历程 |
二、江苏农业投入支持的现状 |
三、江苏农业投入支持的评析 |
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持与保护政策实施对农户的影响研究 |
第五章 江苏农业竞争力评价 |
一、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
二、农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三、主要农产品竞争力比较 |
第六章 农业支持促进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分析 |
一、江苏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
二、影响江苏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
三、农业支持对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
四、围绕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调整农业支持政策 |
五、现阶段农业支持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
六、江苏农业支持的方向和重点 |
第七章 农业支持预测 |
一、江苏省加大农业投入的可行性 |
二、财政支农资金总量预测 |
三、江苏省农业保险投入需求预测 |
四、江苏农业科技投入需求分析 |
第八章 提升江苏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一、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
二、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
三、促进农业标准化 |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
五、促进农业经营国际化 |
六、加大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入世对湖北民营经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民营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
1.1.2 湖北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1.1.3 入世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变化 |
1.1.4 “十一五”规划制定并开始实施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经济发展与外部环境互动关系的方法论分析 |
2.1.1 从系统理论角度分析湖北民营经济与入世大环境的关系 |
2.1.2 从权变理论角度分析政府、企业组织与入世大环境的关系 |
2.2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利弊分析 |
2.2.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
2.2.2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
2.3 WTO 与经济全球化以及加入WTO 对中国民营经济的影响 |
2.3.1 中国加入WTO 与经济全球化 |
2.3.2 加入WTO 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影响 |
第三章 湖北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民营经济竞争力不强 |
3.1.1 民营经济总量和规模偏小 |
3.1.2 企业主素质不高,企业内部缺少应有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
3.1.3 技术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足 |
3.1.4 产品结构不合理 |
3.2 市场准入限制多,政策待遇不平等 |
3.2.1 行业准入限制多 |
3.2.2 政策待遇不公平 |
3.2.3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不够 |
3.3 体制不顺,服务体系远未建立 |
3.3.1 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方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
3.3.2 帮扶措施不到位,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
3.4 资金不足,融资困难 |
3.5 观念和认识滞后 |
第四章 入世对湖北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 |
4.1 入世给湖北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
4.1.1 入世为湖北民营经济发展开创良好市场环境 |
4.1.2 入世为湖北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
4.1.3 入世为湖北民营经济发展开创良好政策环境 |
4.1.4 入世为湖北民营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更多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机遇 |
4.1.5 入世有利于促进湖北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
4.2 湖北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入世的挑战 |
4.2.1 从货物贸易领域来看 |
4.2.2 从服务贸易领域来看 |
4.2.3 从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贸易领域来看 |
第五章 湖北省民营经济应对入世的对策 |
5.1 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市场经济环境 |
5.1.1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经济行为 |
5.1.2 完善政府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
5.1.3 拓宽融资渠道,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
5.1.4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
5.2 加快行业协会组织建设 |
5.2.1 理顺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 |
5.2.2 鼓励和扶持行业协会的发展 |
5.2.3 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 |
5.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5.3.1 提高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
5.3.2 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
5.3.3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建设 |
5.3.4 做好知识产权投诉、调处工作 |
5.3.5 加强知识产权立法、执法工作 |
5.4 在 WTO 规则范围内保护省内幼稚产业 |
5.4.1 在幼稚产业领域适当引入竞争 |
5.4.2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研发工作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1 经济学理论 |
2 地理学原理 |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
4 系统论 |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
致谢 |
(8)WTO与福建农业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 研究目标 |
3 论文创新之处 |
Ⅰ 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
1 农业技术创新定义阐释 |
2 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
3 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分析 |
3.1 西方经济学关于技术创新的基础理论 |
3.2 国内关于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 |
3.3 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 |
Ⅱ 入世后福建农业技术创新现状研究 |
1 入世后我省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效 |
2 制约我省农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 |
2.1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结合前的制约 |
2.2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结合中的制约 |
2.3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结合后的制约 |
Ⅲ WTO对福建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1 世界农业发展趋势 |
2 WTO对我省农业技术创新的要求 |
3 WTO对我省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4 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是入世后我省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
Ⅳ 福建农业技术创新应对入世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
1 农业技术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2 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
Ⅴ 构建适应WTO要求的福建农业技术创新模式 |
1 我省农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 |
2 加快建立适应WTO要求的我省农业技术创新运行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加入WTO对黑龙江省玉米、大豆、水稻生产与贸易的影响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2 我国加入WTO的背景 |
2.1 WTO农业协议 |
2.2 我国加入WTO农业谈判的基本原则 |
3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
3.1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有利影响 |
3.1.1 为我国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
3.1.2 入世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
3.1.3 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和调整进出口结构 |
3.2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不利影响 |
3.2.1 加入WTO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不利影响 |
3.2.2 对农民就业和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
3.2.3 入世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影响 |
3.2.4 加入WTO对国内农业不同行业的影响 |
4 加入WTO对黑龙江省玉米、大豆、水稻的影响 |
4.1 加入WTO对我省玉米的影响 |
4.2 加入WTO对我省大豆及制品的影响 |
4.3 加入WTO对我省水稻市场的影响 |
5 加入WTO黑龙江省玉米、水稻、大豆的应对措施 |
5.1 制定正确的发展路线 |
5.2 黑龙江省玉米、大豆、水稻的应对措施 |
5.2.1 玉米的应对措施 |
5.2.2 大豆的应对措施 |
5.2.3 水稻的应对措施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加入WTO后河北省农业经济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WTO及WTO协定 |
1.1 WTO简介 |
1.2 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和《中美农业合作协议》 |
2 入世后河北省农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2.1 加入WTO后河北省种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2.2 加入WTO后河北省畜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2.3 加入WTO后河北省林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2.4 加入WTO后河北省渔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 入世后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各地区农产品品种结构优化分析 |
3.1 入世后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误区 |
3.3 “八五”以来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熵值分析及其与全国的比较 |
3.4 河北省农业务产业增长回归分析 |
3.5 河北省各地区农业产品品种结构优化实力的主成分分析 |
4 入世后河北省农业发展安全体系的构建 |
4.1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
4.2 坚持正确的金融支持取向,推动农业战略性调整 |
4.3 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
4.4 保护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
4.5 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
4.6 培植流通主体,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
4.7 建立和完善全省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创新体系 |
4.8 根据市场消费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 |
4.9 选择和扶持有效的组织形式实现规模经营 |
4.10 积极进行土地使用制度创新 |
4.11 搞好农业区域规划 |
4.12 用积极的农业税收政策导向加快农业产业的步伐,提倡优质高效农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四、加入WTO对我省水利科研的影响及对策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3]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短期抑制与长期促进[D]. 程敏. 云南大学, 2016(12)
- [4]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研究[D]. 智建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 [5]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陆建康.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6]入世对湖北民营经济的影响[D]. 熊丁. 武汉科技大学, 2006(12)
- [7]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8]WTO与福建农业技术创新[D]. 刘小锋. 福建农林大学, 2004(04)
- [9]加入WTO对黑龙江省玉米、大豆、水稻生产与贸易的影响与对策[D]. 王文刚.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3)
- [10]加入WTO后河北省农业经济安全问题研究[D]. 刘涛. 河北农业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