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年来城市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不断扩大了城市规模。人民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对现代城市交通系统日益提高了要求,逐渐产生了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等很多问题。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建设中应提高重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都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科学建设不仅对于贯彻绿色出行及环保理念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使城市交通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本文基于日常生活较深入地分析了城市慢行交通体系规划,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建议。
关键词:城市活力;慢行空间;规划设计
1 引言
世界城市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时期、后工业社会时期。街道设计的价值导向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城市街道环境品质的提升成为城市塑造形象、吸引人才、增强投资、促进发展的一大重要策略。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转折期,优化城市公共空间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抓手。慢行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空间品质、生活环境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城市慢行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大尺度的城市绿道或慢行系统网络构建方面等宏观层面。
2 城市慢行空间相关概念
2.1 慢行交通的概念及特性
慢行交通是指使用步行、自行车等人力近距离出行的交通方式, 出行速度一般不超过15 km/h,以居民的日常休闲、通勤等生活需求为主,出行工具简单、成本低、节能环保、便捷,慢行交通经常被作为短距离出行的首选或日常出行的一种辅助方式。但其灵活度高、自由度大,管理较难,同时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不同步,使得公共交通接驳点与住宅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慢行交通一直处于城市交通出行中的弱势地位。
2.2 慢行空间的界定
慢行空间包括城市道路中交通通勤性的慢行空间,以及以慢行交通的路径串联起来的公共区域和景观环境,即非交通通勤性的慢行空间。交通通勤性的慢行空间由城市步行道和城市非机动车道组成,非交通通勤性的慢性空间由历史文化街区、步行街、滨河步道、城市绿道、居住区内部休闲道路、郊区休闲道路组成。
3 城市慢行空间现存问题
3.1 街道慢行空间功能分区供给混乱
1)功能性空间利用混乱。例如,慢行空间功能杂乱,配电箱、电线杆等市政设施分布混乱,占用甚至阻断人行空间。2)空间尺度划分不规范。例如,街道空间中绿化空间、休憩空间、通行空间没有实现合理划分,导致这三类空间都无法实现高效利用。休闲座椅安放在狭窄的人行道上,无人理睬;过于狭窄的人行道迫使行人不得不走在车行道上。3)空间分割有效性差。慢行空间与车行道之间缺乏隔离桩,导致机动车、非机动车随意侵占街道慢行空间,包括盲道,无法保障行人在街道空间的有效畅行、合理使用。
3.2 慢行基础设施不完善
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标志标线、服务设施、道路铺装等,服务慢行者,体现人性化。但在城市道路中,存在标志标线模糊不清;缺乏街边照明、街角设施、卫生设施、休闲设施、导向设施、无障碍设施、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等;路面铺装破损、盲道不连续、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也限制了慢行空间其他功能的发挥。
3.3 慢行空间挤压、整体感缺乏
基于机动车出行需求规划的道路网,没有充分考虑慢行主体,导致机动车道压缩慢行空间,给慢行出行者带来危险与不便的同时也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和整体出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步行道和街角空间常会被杂乱的电线杆、广告牌、路灯等服务设施占用,过窄的道路会导致步行和骑行障碍、带来压抑感甚至导致安全隐患。
4 街道慢行空间的景观优化策略
4.1 加强开放,构造有机空间的发展措施
城市景观空间的科学规划,街道慢行空间建设的多样化,采取对城区公共活动空间的疏通方式,使街区空间的构建日趋开放和多样化,结合实际应用相应调整原有封闭街区边界,通过连接主要公共空间体系等方式提高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老城区慢行空间的畅通性。将人性化的大众活动功能植入公共景观空间,空间功能活化体系的构筑以人为本,进而使形成的空间骨架具有整体性。由功能区块间的疏离地带转变为城市公共活动带,并与河道地景变化相结合,在城市慢性交通体系空间建设中加强规划,以提高广大群众出行的便利性。
4.2 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将功能区划有机结合自行车出行特征进行分类划分,与功能区交通特征相结合,针对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规划措施:一是公交接驳区。采取自行车与公共交通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出行,针对临近主干公交网站区域范围的自行车道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完善,并将公共自行车停车场设置在轨道网站周围。二是活力区域。为使短距离出行方式采取自行车这一交通工具实现,严格遵循区域划分特征建立并在应用过程中逐步改善自行车道路网络。三是景观休闲区。为使自行车休闲、健身等需要得到满足,新建公共绿地、大型公园、滨水绿化带及环境优美的自行车通道并不断完善,与景观之间充分考虑其融合问题。
4.3 慢行系统与公共服务空间
1)停车组织。为保障非机动车路权,全线取消机动车停车位。为解决现状停车需求采取如下措施:五里庙、周谷堆市场通过新建停车场、“平改立”增加配建车位,沿线小区通过单行组织、退红空间、“平改立”挖潜停车空间。并采取违停抓拍、现场巡逻对路内违停严格管控,保证慢行系统通畅安全。现状非机动车及共享单车停放混乱随意,本次设计在人群使用便利前提下利用退红空间、公交站点、小区出入口、绿化设施带,系统布置停放点,并设置电子围栏,规范停放。2)公共交通。为解决公交停靠与非机动车行车冲突,沿公园段将2.5m非机动车道由公交车站后方绕行,保留1.5m公交站台,同步退红,保障人行空间。并结合公交站点合理优化人行过街点位,实现慢行系统与公共交通的无缝接驳。3)标识系统及城市家具。为合理准确引导行人,全线统一设计标识系统指示牌。在重要路段布设彩色人行过街,增加警示减速慢行标识,礼让行人。全线完善城市家具设施,结合设计理念,增设公交岗亭、休憩座椅、花箱护栏、街道小品,更换铺装侧石、隐形井盖等。在特殊区域路段,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场地特性的提升设计。
5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街道慢行空间的生活价值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等更多理性规范的发布,对于提高城市空间使用率,引导市民合理共享街道空间具有重要价值。不同的城市自身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方式有所不同,城市慢行空间应当在立足城市自身发展需求的前提下,采用多种优化策略,促进多样化的生活与交往在街道空间里交织、共融,激发街道的活力与生机。
参考文献:
[1]刘一杰,毕凌岚.存量更新视野下慢行系统城市适应性因子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8,44(04):123-128.
[2]古占钧.人性化城市慢行交通构建策略研究[J].中外建筑,2018(08):155-158.
[3]李德标,尹宽鹏.城市道路慢行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设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9):154.
[4]王项,路桥科.浅谈城市慢行交通发展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8,16(19):131-132.
[5]吴佳璞.城市慢行系统立交节点方案设计[J].上海公路,2018(02):64-68+72+5.
论文作者:方荣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城市论文; 空间论文; 行空论文; 交通论文; 街道论文; 系统论文; 自行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