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丽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新联小学
摘要:设计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设计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研学后教"课堂模式中"研学问题"的设计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研学问题"设计在"研学后教"课堂模式的教学中起到主导的作用,"研学问题"设计得当、合理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前提和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这是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肯定和认同的。下面我试图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这方面,对其的教育价值及相关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研学问题"的设计要具备以下的特性
"研学问题"是一节课中的中心研究问题。其问题的解决有力推动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一节数学课成与败的关键。对于学生而言,"研学问题"探究是引领学生知识探究,形成认知结构,提升学习技能,培养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基于以上的因素,就决定数学课堂"研学问题"的设计具有以下的特性。
1、"研学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数学课堂的"研学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其结论是不确定性的。问题探究的策略、解题的方法或依据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它应该是在给予学生一定的问题情境下,其条件、解题策略及结论都要在学生寻找一定的情境条件中去设定和寻找。这样才利于学生去思考、去表达、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研学问题"具有探究性。解决"研学问题"的答案及途径不应是唯一的,不是现成的模式可以直接解决的。更不是用一些常见简易的方法去套用的。它必须是要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才能解决问题的。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具备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知识基础,有一定探究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才能完成的。因此,"研学问题"的设计与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主动探究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合作学习的能力。
3、"研学问题"要具有发展性。"研学问题"要顺应学生的认知结构,又能让学生的认识学习发生质的变化。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因此,"研学问题"的设计要关注知识的前后联系,要从一节数学课的重点出发,通过问题的探究指引学生掌握一节数学课堂的重要知识点,并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4、"研学问题"要具有创新性。"研学问题"可能是一个"问题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从一个问题中引申出新的问题或可以使问题一般化。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总能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问题的解决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数学知识模型,可以建立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等等。因此"研学问题"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的价值。
二、学生主体性意识及其表征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具有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试验、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种主体意识的培养。怎样在"研学问题"的探究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意识,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数学课堂学生的主体探究学习的意识要有以下的表征:
1、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学习是学习的内驱力,它的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思考问题,愿意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分享,愿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能主动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等。
2、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做到主动思考问题,自主探究问题。也具备一定自主探究问题的知识、经验基矗能独立分析问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建构起真正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
3、学习的探索性。有着主体学习意识的学生对数学有着深切探究的愿望,总是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总要问个"为什么",总要探究"是什么"。在学习上也表现出刻苦钻研的精神,有勇于挑战的精神,也具备一定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4、学习的深刻性。自主学习中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学生能深刻掌握知识的本质,形成数学观念,掌握数学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能力。
"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怎样在"研学后教"课堂模式下利用"研学问题"的引领学生去思考问题、动手实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呢?以下问题三就是在"研学问题"的引领下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
三、"研学问题"的探究对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作用
1、"研学问题"富有挑战性,因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积极有效的问题情境。
2、"研学问题"的探究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有所收获。自主学习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自我表现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3、"研学问题"的设计是有层次的,有针对性的。使学生形成原有认识结构和新知识的认知冲突,学生必须对原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应用一定的方法策略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造精神,不断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4、"研学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决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不能靠简单的识记、机械模仿、简单的套用模型来解决问题的。是要学生调用多种思维方法(如数感、直观、猜想、实验、验证等等)进行思考和探索。这就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方式。
5、"研学问题"的探究真正做到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数学问题过程,体验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这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他们形成全面的、深刻的数学观。
四、"研学问题"设计的举例及应用
有效的"研学问题"的设计要求教师要把握要课程标准的大纲要求、吃透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等具体进行综合分析。问题的设计既有开放性,也要让学生可观、可操、可测。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去领悟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例1:我们一共有32人去游船,租一条小船要24元(限乘4人),一条大船要30元(限乘6人)。怎样租船最省钱?
1、提出研学问题一:怎样租船最省钱?
2、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先由学生独立确定租船的方案,并进行相关计算。(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策略,在小组内优化策略方案。
(3)班级内展示各组学习成果。
(4)分析解决的策略。判断各解答方法的对错,去掉不合理的租船方案。
3、提出研学问题二:为什么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优化租船的最佳方案,分析以及背后的原因(尽可能租大船,尽可能坐满人)。
4、完善解决问题的步骤。
问题的设计来源于生活,给问题的设计创设了熟悉的情景背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问题串"的研学问题的设计有较强探究意义,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解决问题,同时需要多种策略的尝试才能进行优化,最佳方案背后的规律也需要探究总结形成策略模型。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例2比较下面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1、"研学问题"的提出::这两题中的"4"和"5"表示的意义相同吗?用什么办法去理解它们的含义?
2、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动手摆学具的方法、画图法,语言表征法,文字描述法等等。)
3、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交流方法,要做到勇于表达,勇于提建议。
(2)班级汇报展示方法。
4、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结合语言、文字、画图表征问题,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例子中研学问题的设计是一节课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研学问题有着探究的价值,需要应用解题的策略引领学生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主要是画图表征问题,根据四则运算意义选择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怎样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研学问题"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要注意的问题
1、围绕"研学问题"开展的课堂教学要进行整体的规划,要有目的性、针对性。要注重知识的可持续发展性,要遵循知识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要从知识系统结构去考虑所设的问题的地位性及价值性。
2、要控制好"研学问题"的开放"度"。一般来说,"研学问题"是有一定的开放性。有的老师为了追求知识的延伸探究而刻意加深问题的广度、难度,甚至超纲超标。这些都有违背课程大纲的要求。起不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反而会打压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是不可取的。
3、"研学后教"课堂模式教学中,"研学问题"的探究离不开教师后教策略的指导。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的方法帮助与指引。教师在课堂中不仅仅是优秀的教学设计者、组织者,更应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启发者、评价者、鼓励者。
综上所述,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有效的"研学问题"的设计是有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及前提。也是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数学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
论文作者:陈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研学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方法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