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诗歌文辞含蓄凝练、委婉晦涩、内涵丰富,而初中学生文学素养有限,无法由表及里地参透诗词。就初中教学而言,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其中熏陶感染,最终形成完善的鉴赏能力,应该是诗歌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发现诗歌中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婉约的情感,让学生学会审美、学会表达、学会创造,形成审美能力。
关键词:诗歌鉴赏能力 方法 意境
一、进入诗境
诗词是美的,其语言或有力、或火热、或锐利、或凄美,我们应用心琢磨,用丰富的、饱含情感的语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奏响最美的旋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鉴赏诗歌必须首先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寻求与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共鸣。例如,在教学《过零丁洋》时,首先就用满怀感情的语言来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中华民族经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是什么让我们的国家百折不挠、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具有民族气节和炽烈爱国情怀的仁人志士,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其中一位还很有才华,他叫文天祥。下面我们就通过他的作品《过零丁洋》来结识他。”有了富有感情的开场白,学生的爱国情感被有效地激发,他们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熏染氛围
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配乐是制造氛围最为常用的手段。已配曲演唱的古诗词也不在少数,例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岳飞的《满江红》、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等。这些配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联系到一块,在被文化滋润的同时又具有艺术气息。在诗词教学中运用配乐,或让学生尝试演唱古诗词,学生在活动中可以体验到古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与声律美,在艺术氛围中情感得以熏陶,文学素养得到提升。
三、品味语言
诗歌的语言是诗人精心组织、辨析、挑选之后的产物,每个字的使用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古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是诗人精心炼字的再现。如果把握好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鉴赏,就有可能由鉴赏转而创造:一是让学生懂得基本的诗歌表达技巧,通过基础知识的积累,在理论上得到准备。二是通过欣赏语言的色彩和动态获得认识上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诗人带给读者的绝不会是单调乏味的枯燥文字,而一定有着鲜活的生命和色彩,世人眼中所见之景和诗人眼中所有之境一定会有所不同,用美的心灵、美的眼睛感受到的色彩一定会带给人享受。三是把握诗歌语言的音乐美。音乐带给人无穷的乐趣,诗人用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表现出的情感和氛围,同样会使人获得音乐美的感受。
四、感悟意境
“诗缘情,诗言志”,古代诗歌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意境,欣赏诗歌的具体目的就是要走入其意境。要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意境,必须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让思维走入诗人给我们展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激发出内心的共鸣,获得美好的享受或者理解诗人的内心需求。
一般来说,对意境的把握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脑中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学生描摹的画面就是对诗歌意境的再现,学生的想象到位,理解就更加深刻,而对于作者的情感就能很好地把握。二是把画面中诗人没有描绘出的部分靠想象补充出来,使之趋于完整。艺术具有相通的地方,就如国画中的“留白”技巧。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时,对于诗人言虽尽而意无穷的地方就很有必要让学生对画面之后的内容进行再创造。三是领会画面后无限深远的意蕴,切忌断章取“意”。在引导学生学习诗歌时,对于常见的意象不可固执己见,要让学生体会到统一于诗歌意境中的这些意象是和谐完美的结合。通过想象的再创造,既能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在涵泳中获得美的领悟。
五、拓展延伸
随着知识的增长和想象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了一些诗词后,难免有吟诗作赋的心理需求。面对真实的生活,不少学生内心有表达和创作的冲动,我认为这些都是好事,将其与诗歌教学联系到一块,借此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常常采用开展传统诗词创作比赛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其创作。
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文笔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其创作热情高涨,而且学生在写诗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发挥聪明才智的满足感。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生活,用自己的真情描绘美、创造美。从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由学到写,更是一个大的突破,促使学生古诗词的学习道路越走越宽。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诗歌作为文学的骄子,在启迪学生智慧、净化学生心灵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探究的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美的眼睛感受生活,发现生活的和谐和美好。
参考文献
[1]钱红云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J].语数外学习,2013,(5)。
[2]陈秀萍 用审美的眼光游走在诗的国度[J].学问,2011,(1)。
论文作者:杨东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3年12月总第10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1
标签:诗歌论文; 学生论文; 诗人论文; 意境论文; 语言论文; 诗词论文; 情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3年12月总第10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