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基金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青年专项课题(基于学生视角的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模型研究:GBD1317016);黑龙江省教育科学专项课题:GBE1317004,GBE1317003;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J20170004;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BB1318018,GBB1317019,GBB1318020;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NEPU_201702)
摘要: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现代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理应成为本科教育的首要任务。为此,本文在分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意义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科学的培养体系、正确的培养方法与措施去加以引导和确立。而目前高校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因而,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尤为重要。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创新创业能力很强的大学毕业生不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就业压力,相反还能通过自主创业活动来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2、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创新创业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而我国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1]。使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规模与供给规模之间存在很大的缺口。
3、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支撑,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2]。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促进了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紧密结合,又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新模式,推动本科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
目前不少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得不够深入,学生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还未形成,创新创业氛围相差甚远。而且很多高校的学生教育模式注重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未把创业教育纳入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体系[3]。
2、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不少高校学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选修课门数较少,且更新速度慢。不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等进行选课,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二是课程设置带有随意性。不少培养单位课程设置随意,不是完全按照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
3、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单一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一直以学术型教育为主,教师队伍中大多是学术型教师,他们在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方向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对实际工程接触不是很多,而且缺乏创新创业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很难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恰当地结合,不利于协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
评价机制是学生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际效果进行有效的考核、评定,进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我国大学生教育领域已经提出了一些关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且在教育质量评价中发挥了一些作用。但已有的指标体系大多属于经验性认识,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
三、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措施
1、确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发生了质的改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新时代人才质量的核心。高校也应顺应时代需求,确立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2、确定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开发,进而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确定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原则,注重强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合,加强相关知识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来完善课程体系的改革。另外,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点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课程,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个性化知识结构,以便其根据将来的就业意向来学习相应的课程,进而培养各具特色的创新性人才。
3、组建“多元化”教师队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1)组建多元化教师队伍。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优秀教师、海外资深学者、杰出校友、产业界领袖和创新创业实践者,共同组建一支学术与实践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本土与国际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结构和水平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科研水平、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建立任课教师配备方案,提高任课教师教学实践水平
任课教师主要负担学生的课堂教学,因此要选拔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而且应具备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实践经验和相应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措施完善教师队伍。“走出去”指积极参与校外工程实践,有计划的选派有关教师深入企业和实践基地。“引进来”指请熟悉行业最新情况和发展的人士到学校来讲座,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
4、完善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机制
完整的评价机制由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与科学的评价模型组成,指标体系在整个评价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知识的储备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健康的身心素质和积极进取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精神支柱。创新创业成果、学习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外在具体体现,是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动力[4]。因此,可构建以知识、能力、创新创业成果和创新创业品质为主的指标体系。
四、结论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衡量本科教育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针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善于创造、勇于创业,从实质上改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但对影响创新创业人才的因素分析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还需后续努力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兰.校企系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哈尔并理工大学[D],2014.
[2]鲁玲玉.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武汉轻工大学[D]文,2013.
[3]徐姗姗.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素质培养研究.合肥工业大学[D],2012.
[4] 申静波,吕洪艳, 杜娟.赵娅,基于学生视角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7(7).
作者简介:吕洪艳(1982.10—),女,汉,硕士,副教授,东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籍贯:黑龙江省五常市,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高等教育。
论文作者:吕洪艳 杨永 杜娟 王莉利 李学贵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大学生论文; 高校论文; 教师队伍论文; 评价论文; 指标体系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