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蚌医一附院胃肠外科 233000
【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我院伤口门诊收治的80例乳腺根治术患者,都是已婚患者,按其意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术后患者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情况、总体健康状况以及功能各项领域评分进行观察,对医院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之后的功能各项评分以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显著的升高,并且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之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方法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出现的护理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干预之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况,有助于伤口愈合,帮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
乳腺癌是女性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主要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体和脂肪组合而成,乳腺癌主要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中患有乳腺癌患者当中有99%都是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只占据1%的比重,乳腺癌发病通常都与遗传基因有很大的关系,并且乳腺癌多发病的年龄段在40-60岁之间,处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根据我国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乳腺癌的患者逐渐年轻化,目前我国根治乳腺癌的方法通常都是使用手术治疗,主要通过切除女性的乳房来进行治疗,患者得知自身的第二性征被切除之后,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同时易产生抑郁、焦虑和悲观等心理情绪,长此以往,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生活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建立生活的信心。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伤口门诊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者都为已婚,按其意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当中患者患有单侧乳腺癌有35例,双侧乳腺癌有5例,年龄在30-65岁之间,平均年龄(47.517.5)岁,受教育程度:大专毕业有10例,高中毕业有12例,初中及以下有18例。对照组40例,当中患者患有单侧乳腺癌有37例,双侧乳腺癌有3例,年龄在28-70岁之间,平均年龄(4921)岁,受教育程度:大专毕业有8例,高中毕业有15例,初中及以下有1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肿瘤分期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护理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患者在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过后,护理人员应当以热情、耐心以及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待患者,细心呵护患者,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对患者使用亲切的话语进行交流,有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和紧张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打开心结,积极勇敢地面对以后的生活,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2]。
1.22环境护理
研究显示,心理焦虑紧张可降低人体的抗感染能力,也可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导致伤口愈合延迟,增加伤口感染机会[4],舒适的就医环境,专业的护理操作,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调动自身潜能,有助于伤口愈合。护理人员在患者就医期间,让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3],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在舒适温暖的环境中更好地进行康复治疗,获得更健康的身体,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23认知干预
护理人员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如实告知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了解患者产生抑郁和焦虑心理情绪的原因,以及患者发生心理情绪的程度,如实回答患者的问题等等。
1.24心理干预
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认知干预的基础之上,采取音乐治疗的方法,以及对患者实施放松内心意向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减轻患者术后带来的病痛,有效提升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和生活质量[1]。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使用对患者焦虑自评量(SAS)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以不小于50分作为焦虑和抑郁的标准分,其中焦虑自评量表共有20道题,每小题1-4分,有4个反向评分题;抑郁自评量表共有20道题,每小题1-4分,均为正向评分;得分与焦虑、抑郁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关系,换言之,得分越高,患者的焦虑、抑郁的程度越深。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统计方法为: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x±s)表示,并采用x2检验以及t检验。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与心理护理干预前的心理情绪有明显的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3.结论
乳腺癌是目前已婚女性的多发病,并且死亡率较高,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占据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最大比重,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为手术法,切除患有恶性肿瘤的乳腺、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结及结缔组织,切除的范围较广,会给患者是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患者因为失去第二性征而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情绪,因此,需要对术后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帮助患者重拾信心,拥有良好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主动配合治疗。根据观察两组护理之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夏玲.早期宫颈癌术后4C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24):3500-3503.
[2]高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16.
[3]栾艳,王智明.综合护理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34):154-157.
[4]魏安宁,吴国珍.术后患者情绪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3):218.
论文作者:刘静静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患者论文; 乳腺癌论文; 心理论文; 术后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