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论文_李启红

李启红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中医院 4233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行胃肠道外科手术患者共1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0例患者中有67例行胃部手术,3例感染,感染率为4.5%,1例死亡,死亡率为33.3%;58例行小肠手术,2例感染,感染率为3.4%,;55例行结直肠手术,1例感染,感染率为1.9%。结论:造成胃肠道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因素贯穿了整个围手术期,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进行规范性的操作、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引流管的留置时间等,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感染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和死亡率。

关键字:胃肠科;围手术期;手术感染;预防和治疗

手术部位感染指的是患者在行外科手术时和手术后,手术腔隙、切口以及器官等发生感染,是手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1]。有研究发现,在外科感染当中,手术部位的感染大约为19.7%,尤其是在胃肠外科手术中,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几率一直都比较高[2]。目前对于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还没有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将分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500例,其中,男863例,女637例;年龄在24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6±11.2)岁。1500例患者中有560例行胃部手术,480例行小肠手术,460例型结直肠手术。

1.2 方法

对1500例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率、死亡率进行统计。总结患者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原因,从而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 结果

180例患者中有67例行胃部手术,3例感染,感染率为4.5%,1例死亡,死亡率为33.3%;58例行小肠手术,2例感染,感染率为3.4%,;55例行结直肠手术,1例感染,感染率为1.9%。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180例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

3 讨论

3.1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造成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因素和有效的预防措施

3.1.1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造成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因素。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在整个围手术期都有造成患者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手术前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点:医护人员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皮肤消毒时是否进行了规范性操作;医护人员在手术前是否进行了洗手消毒;在备皮时是否进行了正确的操作;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是否合理。

手术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了以下几点:手术室中是否进行了消毒处理;手术的器械是否进行了杀菌消毒处理;医护人员的服装是否进行了消毒处理;隔离措施是否完善;无菌技术是否实施得当。

手术后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了以下几点:接触患者的切口时是否严格执行了无菌操作;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是否合理;患者的敷料是否进行了定期更换,在更换时是否执行了无菌操作。

由此可见,造成胃肠道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贯穿了整个围手术期。因此在采取预防措施和治疗方式时,也需要根据手术阶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或者低蛋白症等病症,那么在进行胃肠外科手术后会更容易出现手术部位的感染;此外,免疫力低、年龄过大、进行了假体植入等患者也会因为易受到细菌的侵蚀而提高了感染发生的几率[3-4]。因此对于以上几种类型的患者,在实施胃肠外科手术时医护人员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3.1.2 预防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有效措施。

通过对本次研究的分析发现,对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有效的防感染措施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如果备皮区需要去除毛发,那么去除的时间应该安排在手术实施之前的2个小时之内,且去除的方式最好通过电动发剪将毛发剪去;对患者切口的清洁也应该安排在要进行切皮的1个小时左右,如有需要,可进行抗感染的处理,但尽量不要使用抗感染的药物;应该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冲洗,注意生理盐水的温度最好与患者的体温一致;对切口进行缝合时应该使用可吸收的收缝线,因为传统的丝线包含了大量的蛋白质,将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而采用可吸收的收缝线进行连续关腹这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如果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了体温骤降的现象,应立即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使患者的体温能够迅速恢复,因为如果患者的体温过低就会增加术后感染的几率;在手术完成后,如非必要尽量避免安置引流管,一旦安置要尽量缩短安置的时间[5]。

通过以上总结可知,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尽量减少或阻断手术部位、切口与细菌接触的几率,从而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3.2 胃肠道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有效治疗方式

本组研究发现,患者的手术部位一旦出现感染,不但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而且还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因此患者出现感染必须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治疗。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根据患者感染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果患者的手术部位出现了浅部切口感染,那么应该沿着手术的切口找到感染源,从而明确感染的类型,同时将坏死的组织进行清除,并更换敷料;如果患者的手术部位出现了深部切口感染,那么应该将切口敞开,清除坏死组织并进行二次清洗,然后进行缝合和敷料;如果患者的器官或者腔隙发生感染,表现为引流管流出脓性的分泌物,则一般是引流管的安置出现了问题,通过检查排除了其他原因后,要及时地将引流管进行冲洗或更换,对患者进行腹部CT的定时检查,从而对引流的效果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造成胃肠道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因素贯穿了整个围手术期,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感染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范朝刚.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更新的解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6):549-552.

[2]林国乐,邱辉忠,肖毅等.择期开腹结直肠手术单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0):1040-1043.

[3]卢门永,黄秀容,叶燕婷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3,(15):89-90.

[4]谢小玲,黄小红,祝妍华等.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体温保护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4(30):9-11.

[5]叶颖江,王杉,和宇等.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1(2):122-124.

论文作者:李启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1

标签:;  ;  ;  ;  ;  ;  ;  ;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论文_李启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