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倾听谁:学校评价中的矛盾与冲突_素质教育论文

学校倾听谁:学校评价中的矛盾与冲突_素质教育论文

学校究竟听谁的——学校评价中的矛盾和冲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校论文,谁的论文,冲突论文,矛盾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校一经产生,就有学校管理工作的存在,同时人们也必然要对学校工作做出一定的评价,因此可以说,学校评价古已有之。学校评价其实是学校工作评价的简称,它是以左右学校教育成果的诸项基本条件,包括教育课程、德育工作、教职员组织、设施设备、领导管理等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活动。虽然说自21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已逐步建立了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但是评价的多主体性所造成的评价性质的不确定,却在学校工作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形成了一种隐患,亟待于解决。

一、学校作为评价对象所面临的困惑

(一)评价主体的多样性造成评价性质的不确定性

学校评价的主体包括教育行政机关、学术性团体、社会舆论及家长等等,他们都从各自的立场、价值观出发来对学校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学校评价。

1.行政性评价

行政性评价是教育行政机关对学校的评价。教育行政机关是从国家主义的角度出发,从国家与地区的需要出发来对学校进行评价的,通常反映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个人、群体和阶级的意志。这种评价注重整体、长远的利益,强调教育要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服务;强调学校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以及学校是否能培养合格的国家需要的人才,是一种较为宏观的评价。

2.学术性评价

学术性团体对学校工作做出的学术性评价,往往带有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他们的视线集中在学术问题上,所举办的教研会、研讨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仿佛有点“不知民间疾苦”的意味,因此是一种说服力较弱的评价。

3.社会性评价

社会性评价主要来自社会舆论、家长及其他学校工作的“雇主”。这种评价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被称为个体评价。这里的“个体”是广义上的概念,指的是具有共同利益的一组人,他们从自身的需要、利益、情感出发,对学校工作进行价值判断。在这一组人中,家长的评价最具有说服力,因为学校在家长们心目中的地位往往直接决定了它的报考人数、社会地位等。因此,家长的评价举足轻重。

(二)行政性评价与社会性评价的冲突导致学校处于两难境地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战略决策。因此,现阶段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成为行政性评价的重点所在。然而,社会性评价所重视的,与此“志不同道不合”。以下两例说明了这一点:

1.择校问题

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改革考试制度,以减轻学生负担。教育界普遍认为考进名校考进重点学校的竞争是学生压力的万恶之源。于是国家推行的教育改革中就有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就近入学,以减少学校间的生源差异,减轻学生的负担。然而实际上(以南京为例),绝大多数学校是免试就近入学的,但少数学校,如外国语学校和一些私立名校仍采取考试入学的办法。这时,家长的评价就显示出了巨大的影响力,这些名校在他们的心目中地位超然,于是为了挤进这些名校,孩子们只能更早地开始补英语,上奥数班,压力减轻了吗?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尤胜从前。国家想要削弱学校间的排名,然而在家长心目中,自有他们对学校的评价,排名是“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的了。

2.补课问题

为推行素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要求所辖地区的学校取消补课,与此同时,学校却迫于家长的压力偷偷补课。面对家长的呼声:“别人减负,我们不减,孩子还要考名牌大学呢!”学校不得不妥协,与教育行政机关玩起了捉迷藏,以各种名目,各种方式补课。更为讽刺的是许多教育局长、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在工作会议上言之凿凿,严禁补课的同时,他们的儿女却正在各自的补习班中埋头苦读。可见,一旦站在家长的立场上,他们也屈服了。于是各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推行素质教育情况的检查,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三)学校究竟听谁的——哪种评价处于主导地位

1.表面上:行政性评价处于主导地位

就学校的定义来看,它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机构,必须由主管机关审核,经法定程序批准,才能成立。学校的规模、办学方向、招生人数、师资力量等都是由上级教育行政机关根据当地的情况而决定。就《教育法》而言,学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受教育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监督。除此之外,由于学校必须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所以学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教育行政机关的财政拨款。这样的话,行政性评价就直接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受重视程度,教育行政机关掌握着学校的经济命脉。而一所学校的排名,如区重点、省重点甚至国家示范学校这些级别都是由教育行政机关审核批准的。从这些方面来看,行政性评价起着主导作用,学校必须仰教育行政机关的鼻息。然而我却认为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我们必须透过现象,从更深一个层次来看这个问题。

2.实际上:社会性评价处于主导地位

深一层来看,一所学校的规模、受重视与否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从根本上来说,家长是学校的真正“雇主”,一所学校若得不到家长和社会的承认,教育行政机关给它再高的评价也是徒劳。事实上,绝大部分级别高,受教育行政机关重视的学校,都是因为它们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家长的青睐。家长看中分数和升学率,学校就不得不在这方面痛下功夫。从前面的两个例子来看:学校偷偷补课,教育行政机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免试升学却保留少数名校考试招生,这些都是行政性评价对社会性评价的妥协。至此,学校究竟听谁的,已经不言而喻了,学校评价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性评价。

二、原因简析

要解决行政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的冲突所带来的问题,就必须先弄清这种冲突产生的深层原因。

(一)从教育价值观的哲学角度来看

价值观,是人们在对价值问题认识过程中形成的衡量事物价值的稳定尺度或对价值问题的基本观念。价值观属于意识范畴,对价值的认识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教育价值观就是人们基于对教育价值的内在本质的认识而形成的。因此,可以说行政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的冲突正源自于他们之间教育价值观的矛盾。

行政性评价是以工具主义教育价值观为指导的认为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社会服务的,只有当它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人的时候,才能最终实现它的价值。因此,教育必须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约。教育相对于社会而言,必然是一种工具,教育之所以有其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就是因为它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教育首先要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学校作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也必然要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运行。教育行政机关站在宏观的立场上,从长远和整体利益来看,发现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时,就必然会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教育改革。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也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等成了重中之重。然而面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家长们似乎并不十分支持与乐意,他们有着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对“素质”、“应试”有着自己的看法与评价。

在我看来,影响社会性评价,特别是左右家长对学校的评价的是一种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李泽厚先生在他的《漫说“西体中用”》一文中写道:“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它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做纯粹抽象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情欲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行和实际,滞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主张以理节情的行为模式,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上进又冷静清醒的生活态度。”这样一种价值观,反映在教育中,即表现为一种“务实”,追求教育的实用价值,不做任何空想。如通过教育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以满足个人生存生活的需要。这种冷静理性的态度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将其发展得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那么它的弊端也就暴露无遗了:1.急功近利,讲究实用。表现为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它不能落实到某种用处上,且这种用处是可以通过感性直观到的,人们就宣布它是奢侈品,它的存在是无意义的,是可以弃之不顾的。2.易于满足,缺乏宏大的目标。由于不崇拜任何抽象的理念,所以只要人生日用得到了满足,即达到了“温饱”,也就是“饱食暖衣”,专指人们的物质生活。事实上,人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来理解和诠释他们心目中的“幸福”,至于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那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正因为如此,家长们从来不会说自己的孩子上学是为了达到“人格的完满”。他们关心的是:高分——名牌大学——好工作——富足的生活这样一条链式,一切落实到实用上。其实这种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自古就发挥着作用,如古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都十分重视教育的实用性。而现今,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们对“实用”这个词有了更广泛的理解和更深刻的体会,于是当学校要推行素质教育,威胁到家长们心目中的永恒链式的时候,他们开始“自卫”,管你什么兴趣小组、课外实践,我自重视分数,看升学率,于是冲突和矛盾就产生了。

(二)从学校角度看

学校作为行政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的对象,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联系教育行政机关和家长的中介,本应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进行政策和信息的传达和反馈,沟通好教育行政机关、家长和社会的关系,从而缓解甚至是消除行政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之间的矛盾。然而,学校的明哲保身,一味退让,不负责任地激化了这种矛盾。就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而言,学校考虑更多的是利益问题。由于升学率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学校为了自身利益就持一种等待观望的态度,国家搞素质教育是举双手赞成,要我搞素质教育,就要三思而后行。更有的学校趁“减负”之机,大力加负,希望攻其他学校的不备,取得领先的地位,这种种行为都对两种性质的评价之间的矛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几点建议

学校评价对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对学校的发展方向有着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我个人认为,社会性评价虽然能够代表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反映群众的呼声,但是社会性评价毕竟有着其局限性和片面性,在学校评价中只能起到一种补充和反馈的作用。要改变现今的状况,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促使行政性评价回到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它的导向作用,以达到行政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的整合。

(一)加大宣传力度,利用舆论对家长做出正确的引导。广泛宣传国家教育改革各项工作的目的意义、方针政策、内容方法等,引导家庭支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将眼光放在更长远的利益上,这样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部门应该切实加强宏观教育体制的建设,缩短转轨工作的过渡期,化解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各种利益冲突,消除家长的顾虑,为学校实行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学校应该承担起落实教育改革方针的任务,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整体利益出发,切实推行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同时要做好家长在思想上和方法上的引导和调整工作,充分发挥社会性评价的作用。

(四)各级教育行政机关要加强对学校的监督检查,严禁各种违规行为。

综上所述,行政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之间的冲突,已经给学校的教育改革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行政性评价必须回到主导地位, 以便对教育的发展及学校工作做出更好的引导。

标签:;  ;  ;  ;  ;  

学校倾听谁:学校评价中的矛盾与冲突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