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青少年吸毒行为现状及其成因的社会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社会学论文,青少年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毒品泛滥作为全世界的重大公害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署在1999年年底报告中指出:世界人口10%卷入了毒品的生产和消费,并正在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每年用于毒品交易的数额达4000亿至7000亿美元,仅次于军火交易。(注:人民公安报,1999年12月6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从发展趋势上看,吸毒正朝低龄化发展。据1999年国家禁毒委对2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吸毒者的年龄多数为17~35岁,占总数的比例达85.1%,最小的只有8岁。(注:人民公安报,1999年12月6日。)
一、青少年吸毒行为的界定及其类型分析
吸毒行为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越轨行为。在现实中,吸食、注射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从毒品种类和吸食方式变化看,吸食毒品的品种趋向毒性、成瘾性更强的硬性毒品转移,吸食方式从烫吸向注射转移。在此,我们借用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研究自杀行为的分类,把青少年吸毒行为依次分为三类:第一类,利己型吸毒。利己型吸毒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自娱式吸毒,即吸毒者通过吸食毒品来暂时改变自己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从而获得愉快的体验和感受。绝大多数吸毒者属此类型。二是炫耀式吸毒,即吸毒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特殊的社会群体影响力,借助其来显示自己具有勇冒风险、藐视法律的实力,标明自己在群体中的“身份”。第二类,利他型吸毒,是为了表明从属于特定群体和亚文化(反社会或越轨的)或是为了确定自己认同某个特别人物而采取的吸毒行为。这类吸毒者通常把吸毒看成一种仪式,其功能是让某一团体(反社会或越轨的)和某个特别人物认同自己,进而获得一种群体归属感。第三类,失范型吸毒。此类吸毒行为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剧烈变化,社会价值观念混乱,社会约束力减弱,缺乏达到目的的手段,角色需求模糊、矛盾,引起个体社会角色紧张,而借助吸毒来渲泄。当前我国低龄段青少年的吸毒行为以前两种类型为主,高龄段青少年的吸毒行为以后一种类型为主。
二、当前我国青少年吸毒的现状分析
1.人数急剧增加
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青少年吸毒人数急剧增加,下表可见一斑:
据公安系统1999年公布的数字,我国青少年登记在册的海洛因吸毒者为51.89万人。如加上未登记的隐性吸毒者,实际人数可能为上述数字的数倍。(注:人民公安报,1999年12月6日。)另外,进入90年代以来,青少年吸毒人数急剧增长的趋势已波及几乎全国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尤以西南、东南、西北各地最多。据国家禁毒委统计: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涉及毒品的县市达到2081个,占全国县市总数的72%以上。(注:王珑玲:“我国青少年涉毒的现状、成因与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00(6),第59~60页。)
2.吸毒年龄进一步低龄化,女性人数急剧上升
据统计,我国目前登记在册的吸毒者25岁以下的占60%以上,25~35岁的占25%左右。根据司法部1998年预防犯罪研究所课题组对14个省份的调查,顽固的吸毒成瘾者的年龄段偏低,25~35岁年龄段的比例约占59%,高于社会全面吸毒者34个百分点。这部分吸毒者一般有较长的吸毒史和戒毒史,最长达10年,平均为4年。(注:王珑玲:“我国青少年涉毒的现状、成因与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00(6),第59~60页。)另外,虽然目前青少年吸毒者中仍以男性为主,但女性吸毒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据对全国禁毒委14个省份劳教戒毒单位的调查,女性吸毒者占全部收容总数的比例最高达到28%以上,平均在17%以上,同时,女性吸毒人数中卖淫人员的比例也非常突出。(注:王珑玲:“我国青少年涉毒的现状、成因与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00(6),第59~60页。)
3.吸毒者文化水平进一步降低
从各地登记在册的青少年吸毒人员的情况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根据司法部1998年对26378名青少年吸毒成瘾者的统计,吸毒者的文化程度为初中文化的占60.6%;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1.8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6.69%。又如广东省戒毒劳教所1997年7月以来收容戒毒的1200多名人员中,高中文化者100人,占8.4%;初中文化者579人,占50.39%;小学文化占41.12%。(注:王珑玲:“我国青少年涉毒的现状、成因与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00(6),第59~60页。)
4.吸毒品种日益多样化和严重化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及国务院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目前,世界上这类药品已达200多种。从目前各地青少年吸食的毒品种类来看可谓多种多样,但又以海洛因为主。据统计,在广西的吸毒者中,吸用海洛因的占99%,吸用鸦片的占0.3%,吸用吗啡、杜冷丁的占0.7%。广东省劳动局的有关人员在全省女性吸毒劳教人员随机抽样调查了373名人员,其中吸食海洛因的占77.7%,同时吸食海洛因、大麻、“冰”毒、可卡因、鸦片以及杜冷丁、“蓝精灵”等镇静药物2种以上的占28.8%。(注:王珑玲:“我国青少年涉毒的现状、成因与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00(6),第59~60页。)
5.吸毒成为艾滋病和其它青少年犯罪的最重要诱因之一
根据卫生部对1985年至1997年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统计,我国目前现有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的67.4%是通过共用经HIV感染的注射工具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中的50.2%是静脉注射毒品者。据1997年的报告,静脉吸毒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数量占总数的76.5%,比上年增加了41%,通过性行为传播、医源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比例合计仅有6%。静脉注射吸毒不仅能够导致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而且能够导致其他危险疾病病毒的传播,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等。另据有关部门的资料表明,在青少年吸毒者中,男性90%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其涉及的案件性质有杀人、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盗窃、贩毒等;女性则几乎以淫养毒,少数涉及刑事犯罪。
三、青少年吸毒行为的成因探析
青少年吸毒作为一种严重越轨行为,其诱发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一种社会病态的“综合症”,既有自身的主观心理原因,也有家庭、社会的因素。其中机制论者的概括“用通俗便于理解的表达方式称之为‘内因化,内因外化相统一’的罪因理论,即双因双化统一理论”。(注:于真:“机制论的罪因论——双因双化统一论”,青少年犯罪研究,1995(6),第35页。)
(一)、青少年自身的主观因素:
1.好奇心驱使,无知心理误导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好奇心是个体在遇到新奇的事物后,引起注意,产生操弄意念等一系列内在心理变化。”(注: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6页。)它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无关,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其强弱程度与外界刺激的新颖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愈新奇或愈复杂,个体对之愈好奇。毒品作为政府的明令禁止物,其本身特性即决定了它能产生强烈好奇心,一是毒品的神秘性,毒品被明令严禁进入商品市场,贩毒分子的毒品买卖活动都是在地下秘密进行的。毒品的神秘特性常常会激起一些青少年的想象和疑问。二是情境的隐蔽性。可以说,绝大多数青少年没有亲眼见过吸毒的真实情境,即使知道一点,也是从别人的传言中获得的,对毒品的想象和疑问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对毒品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并导致不少青少年有一股试图亲临其境以观实情的想法和实际行动。因而他们总是想采取直接或间接手段千方百计地靠近毒品、观察毒品、甚至目睹吸毒者的现实行为。正是在这种好奇心驱使下,一些青少年抱着“体会体会吸毒是什么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的轻率态度与毒品发生了实质性的关系,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被毒魔死死缠住不能自拔。
据深圳戒毒所统计,1991年至1995年收戒的3006人中,因好奇心而染上毒瘾的占70%。而据某家全国性大报在1998年的一次调查显示,73%的中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尝尝毒品”。青少年对毒品如此强烈的好奇心理,已成为研究部门和反毒品战略中的重大课题。而对毒品危害性认识的缺乏也是导致青少年走上吸毒之路的重要原因。据广州市检察院对500名吸毒人员的调查,吸毒前对毒品没有多少了解的占52%,对禁毒法律一无所知的占57%,而对染上毒瘾、被毒魔缠住后不能自拔的严重后果更是一无所知,据云南省戒毒中心1999年调查表明“当熟识的人向你提供毒品时”,认为吸一口不会上瘾的竟占75.0%,这种人对毒品的危害认识极其模糊,面对着毒友们“吸毒论英雄”以及毒品自身的诱惑,他们心存侥幸,开始接触毒品,最终染上毒瘾。
2.社会角色紧张度
当今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呵护和学校的教育下成长和发展,并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某些缺陷以及开放社会消极亚文化的冲击,又致使部分独生子女对家庭和学校的生活、教育产生反感或烦腻心态,并采取方式试图摆脱家庭、学校和成人对他们的管束。于是,这种欲摆脱而不能摆脱和欲自由而不能自由所构成的心理疙瘩——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时时困扰着他们。社会学将上述现象原因归之于社会角色紧张度,认为社会角色紧张度是导致青少年吸毒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它主要包括社会角色期望的不均衡性,实现社会角色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程度、社会角色实现中的受挫等内容。可以预见,如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失落、受挫、压抑感、无助、无力、消极心理气氛弥漫在一部分青少年中,其社会角色的紧张定会显得尤为突出。有调查表明,15~19岁的青少年中大约有90%的人都有种种烦恼:有相当大部分人因升学和就业问题而烦恼,还有有为自己的性格、异性、金钱问题而烦恼。青少年的感情较脆弱,遇到突发性的压力与冲突,遇到外界伤害,精神极易被摧垮。精神痛苦,无计排解,在其他不良因素的促进下,便有可能走上吸毒之路。
3.交往行为不慎导致吸毒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8页。)即任何一个人都必然要同周围的同类发生关系,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8页。)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特别是从青春期开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同辈群体。由于同辈群体在地位、年龄、兴趣、经历、爱好和价值观方面具有相关性或一致性,彼此相互吸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恰当地描绘了同辈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正向和负向作用。据武汉市戒毒中心调查,第一次吸毒时的毒品由朋友提供的占81.9%,而1999年昆明市强制戒毒所调查,也可看出同辈群体影响之大。(注:尹利民:“世纪之交的反思”,浙江学刊2001(1),第85~88页。)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可由萨瑟立(Su therland)1947所开创的社会学习理论和差异交往理论得以解释,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主要由他们的社会交往所决定的,而一个人的越轨行为的形成,也主要是同有越轨行为的人交往的结果。青少年的失范行为,正如其它各种行为一样,很大程度上是从群体那里学来的,这种学习是在与其它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而这种学习的过程往往主要完成于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在这样的群体中,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在其它环境中所受的影响”。(注:汪天德、汪颖琦:“家庭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美国学者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青年研究》2000年第4期,第42-48页。)而差异交往理论认为一个人越轨行为的形成主要是差异交往的结果,一个青少年在走上吸毒等越轨的过程中,虽然在受到违规犯法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遵纪守法思想的影响,在与行为不良的青少年接触时,也与其他正常的青少年交往,然而,他所受的违规犯法的思想的影响程度,超过了遵纪守法的思想,那么,这个青少年交往行为不慎就成为导致其吸毒的关键因素。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和第一学校。家庭结构不全,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都是促使青少年走上越轨道路的重要因素。
1.家庭结构残缺或家庭破碎。
破碎的家庭是导致青少年越轨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父母离婚后患有“情感饥饿综合症”的青少年,其身心健康状况普遍逊于正常的家庭子女。在这种缺乏情感交流的环境中,心灵受到创伤,感情受到压抑,往往导致逆反心理,甚至产生反社会行为。在美国,青少年犯罪中约有75%左右是离婚家庭的孩子,各种惩戒教养机构收容所的少年中有50%是来自破裂家庭的。”(注:汪天德、汪颖琦:“家庭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美国学者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青年研究》2000年第4期,第42-48页。)广东省1999年查获的吸毒人员中,有35.7%是由于家庭破裂或家庭关系紧张造成精神空虚,最后涉入毒潭的。(注: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0页。)再如广州市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曾经获得全市手风琴大赛的冠军,后因父母离婚,便流入社会,结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而走上吸毒之路,美国芝加哥派社会学家托马斯(W·I·THOMAS)开创的社会解组理论(SocialDisorganisationTheory)认为,完整的社会结构、家庭结构、良好的社会秩序、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和谐而融洽的人际关系,家庭成员和睦有利于人们遵纪守法,反之,动乱的社会环境、破碎的家庭结构和充满矛盾的人际关系会使人们失范或犯罪。
2.家庭教育方式偏差与不当。
在青少年吸毒者中,由于家庭教育方式偏差与不当的恶劣影响而导致青少年染上毒瘾占有一定比例。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解释为暴力式、放纵式的家庭文化只会使个性发展失范,最终导致其社会行为失范。另一方面,通过吸毒成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以一种虚幻(但却极其有害)的方式补偿吸毒者在家庭中失去的关爱安慰及寄托。
(三)社会因素
1.转型社会不利因素影响导致价值观错位
许多调查显示,不少吸毒青年在“享乐至上”的错误观念引导下,错误认为吸毒就是一种高级享受,是有钱的标志,甚至是一种时髦,1997年在对武汉市司法局主办的戒毒中心调查发现:有38.1%的青少年认为吸毒是有钱人的象征。这些人成功的标志就是有钱,而毒品只有有钱的人才吸得起,因此,吸毒可以体现自己有钱,能显示自己的成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正是在这种错误的价值观误导下,他们以吸毒为荣,相互攀比毒品的档次和吸食量,相互吹嘘吸毒的感受,以至吸毒成瘾,积重难返。
2.社会禁毒宣传不足,造成某种“宽容”心理环境
就目前禁毒的社会宣传方面,其实际操作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一面:社会宣传目前做得还不够深入扎实,存在着针对性差、覆盖面小、手段单一以及形式主义、机械主义等弊端。如“上头重视下头松,城市重视农村松”、以“运动式”的宣传教育为主、“运动”来了轰隆隆,“运动”过后冷清清。对社会群体未能很好地进行分层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宣传教育手段缺乏多样性,未能充分全面地考虑社会公众的各种感知要求,未能组织力量深入到缺少现代传播媒体设施的地区或角落进行宣传教育,致使很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吸毒行为的评价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偏差。据某市有关专家对714名青少年对吸毒行为的评价专项调查发现,有5.7%的人认为吸毒是“无可厚非的”,有7.6%的人表示“如果发现朋友吸毒,自己不会因此中断与他来往”。1997年度北京市的调查中,有6%的被调查者对吸毒流露出向往的想法。人们的这种社会态度客观上使吸毒者处于某种“宽容”的社会与心理环境之中。
四、小结
在以上对青少年吸毒原因的进行多方面分析后,我们认为要使青少年吸毒这种严重越轨行为得到有效矫治必须从社会化的三个阶段入手。即基本社会阶段、强制再社会化阶段和继续社会化阶段,第一,在基本社会化阶段。在家庭方面,家长要注意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做到严而有格,教而有方,不溺爱,不放纵,尽量给孩子提供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与积极的心态;在同辈群体方面,个体在交友方面要慎重,择其善者而从之,对群体中的不良行为与价值观有清醒的认识;在学校教育和大众传播方面: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引导和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力弘扬社会主导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及给予个体正确的引导与暗示。第二,在强制再社会化阶段。一是国家要对戒毒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与支持,而戒毒机构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二是戒毒机构要采取以教育疏导为主的方式开展戒毒工作;要为戒毒学员提供一个设施完备、纪律严明的空间;要完善自身的人员结构,引进一定数量的心理学方面的人才专门从事心理疏导与心理矫治工作。第三,在继续社会化阶段。一是家庭要真心接纳个体,帮助个体摆脱原来的不良同辈群体。其中,对已达到就业年龄的提供一定的职业培训条件,提高其就业水平,恢复自信,争取早日就业。二是在同辈群体方面,同辈群体要理解个体的“历史”,尊重、信任个体,用群体的爱感召个体,使其顺利适应环境,开始正常生活。三是大众传播要注意宣传的适度,不仅要对毒品的危害进行全面的宣传,还要注意帮助吸毒人员树立彻底戒掉毒瘾的信心。
标签:毒品论文; 毒品的危害论文; 青少年教育论文; 戒毒药品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名人吸毒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戒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