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与措施探讨论文_周健

关于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与措施探讨论文_周健

陕西省城固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陕西省城固县 723200

摘要:水土流失属于我国相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具体分布的范围相对较广,类型也较多。因为水力与风力等产生的侵蚀作用,导致水土流失情况不断严重化,因此需要做好水土保护有关的生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的恶化。在我国水土保持有关规定中,就已经明确了以预防为主,注重保护工作,避免水土流失严重化难以有效的治理,要做好从意识到保护工作上的武装。基于此,本文对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与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

1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作的常见问题

1.1缺乏水土保持意识

我国水土流失情况严重与人们水土保持意识淡薄有密切关系,相关方面缺乏足够的宣传教育。我国对于水土保持的重视力度不断提升,在此方面也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但是与先进理念与执行相比,我国在此方面提供的配套政策相对较弱。对于调动公众参与配合的宣传不足,人们在此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同时在法律法规的建设上缺乏足够的威慑力,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也较为常见。部分地区政府对于土地处理问题上自身没有清晰明确的意识,进而引发了地方违规开发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1.2缺乏完善的预防控制体系

在部分建设项目中,如果牵扯水土保持问题,应该让水行政置管有关单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方案的审查。然而在是的处理中,由于建设单位与个人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尽可能的缩减成本之下就会回避水土保持应该承担的责任,没有做好水土保持有关防控措施,进而导致水土流失情况的严重化。如果出现水土流失情况,会导致下游区域民众生产与生活的负面影响。甚至由于这种问题的发生,需要由政府提供下游民众一定补偿措施。但是由于个别政府的财政状况相对困难,因此对应的补偿措施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持,导致落实困难。此外,由于市场资源配置的处理环境之下,无法在经济扩展的形势下进行更好的水土保持保障工作,单凭通过市场调节的方式来进行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有效完成。市场主体无法独立享有水体流失防治所带来的综合利益,但是却需要承担防治工作带来的所有成本,这种局面下,市场主体则无法调动充分的能动性与配合度,导致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相对困难。

2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与措施

2.1建设生态自然修复工程

生态自然修复工程适合在生态环境底子良好的区域推广应用,它是指在自然环境的进化演变和生态平衡等的作用下,逐步修复上述区域的水土保持功能。环境底子良好的区域早期自然植被生长较好,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使得原有的植被遭到破坏,致使这些区域出现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现象。因此,国家应加快该类区域生态自然修复工程的建设,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倾斜,并鼓励这些区域推行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和轮封轮牧等措施,借助原本的自然条件,逐步改良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环保双丰收。

2.2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我国早期便在部分地区试点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积累了大量可以复制的宝贵经验。在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的今天,国家环保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推广与支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其他地区,并适当提高退耕区域农户的耕种补贴,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落到实处。此外,为防止“表面退耕,暗地耕种”的面子工程,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已退耕区域的监管力度,严防返耕返种现象。

2.3因地制宜完善制度体系

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层面,需要因地制宜的展开,多听取地方基层工作人员的想法,积极收集地方风俗文化情况,让制度设置更为人性化与有效,贴合实际情况才能更好的让制度落实,提升制度管束的实际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避免制度好高骛远或者笼统一刀切导致的制度执行受阻。要多吸取优秀经验,但是优秀经验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要做好对应的制度层面灵活调整,循序渐进的逐步规范化,保持制度的先进性。

2.4注重水土保持的监察工作

2.4.1提高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认识

通过全面提高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落实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可以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应用效果。同时还要加大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宣传力度,针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提出严格的水土保持监测工求,以此来实现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效果的进一步巩固,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效性。

2.4.2确保水土保持监测手段的现代化

在当前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需要加大对水土保持监测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并进一步加大对其的应用和推广,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可以通过加强3S技术的有效应用,并与一些常规的监测手段和监测技术相结合,构建一套完善的数据信息系统,将监测数据的发布、处理、传输和检测归集于一体,更真实的反映出当前水土保持的实际情况,确保水土保持监测效果的显著提升。

2.4.3构建有效的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体制

由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针对于各级水土保持监测机构,相关部门需要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其做好监测站的布设工作,实现对水土流失情况的实时监测,并对水土流失的防治成效和进展进行动态监测,进一步将信息管理、面积测算和GPS定位落实到实处。通过构建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体制,可以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落实到位,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依据,有效的推动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4.4加强对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管理

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所获取的监测数据,其是达成水土保持检测工作的重要目的,因此需要加大对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管理和质量监督。通过构建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评价体系,进一步对当前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和制度进行完善,具体化评价指标,并进一步对评价工作的开展方式和评价手段进行完善。作为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人员,需要做到持证上岗。另外,还要针对水土保持数据质量管理技术体系进行完善,全面提高样本采集工作的质量,加大对数据误差诊断技术和远距离监控技术的开发,进一步对当前水土保持数据采集标准进行完善,并加大推广力度,确保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预防工作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展开,要注重法律法规的完善,同时也需要让制度层面落实到位,提升制度本身的约束震慑作用,避免制度流于形式。制度规范层面需要依据各地方情况做细致化的要求落实,保证制度内容匹配实际情况所需。要协调好地方经济发展与环保工作的结合点,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有效的运用新媒体,让人们意识到水土保持不佳引发的恶性后果,为人们敲响警钟。同时通过严格的执法行为来达到全民的警示作用,发挥全民监督,弥补执法力度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宗杰,宋玲玲,田青,张富.甘肃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39(11):182-189.

[2]李宗杰,宋玲玲,田青,张富.陇南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10):132-137.

[3]姚应龙,徐伟铭,涂平.面向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本体知识库构建[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02):188-195.

[4]黄尚书,成艳红,钟义军,黄欠如,孙永明,武琳,章新亮,许彦.水土保持措施对红壤缓坡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6,53(02):468-476.

论文作者:周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  ;  ;  ;  ;  ;  ;  ;  

关于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与措施探讨论文_周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