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笑
3206821992091XXXX0 江苏淮安 223000
摘要:为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市政施工企业开始加快对市政道路的建设步伐,但是,由于施工中各因素限制,影响工程质量,造成安全事故。故而,需做好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控,并不断采用有效措施完善,以实现项目工程的管理目标。文中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
1.1质量第一原则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不仅体现了项目的投资效果及使用价值,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此外市政道路施工质量还代表着城市的外在形象和管理水平。因此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应始终坚持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基本原则,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1.2以人为核心原则
虽然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因素繁多且复杂,但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只有“人的因素”才是决定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核心因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类参建单位人员的工作质量、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都会对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强化对人的质量行为进行重点控制,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来确保工程质量。
2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2.1道路施工过程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
市政道路工程属于大型建设工程,因此在其施工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进行合理的道路规划,工程的监理工作也对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市政道路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规划的地区进行全面分析,全面考虑道路施工对当地交通的影响,并综合施工过程中相关管理模式,确定竣工日期以及施工方案的合理性,项目建议书需要对整个工程的进展以及检验进行分析,其衍生出的研究报告也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工程的各个阶段中质量的控制影响都要考虑到,这也是工程能够以高质量竣工的核心因素。道路施工的基础是勘测工作,勘测工作属于道路施工的前期工作,通过对施工环节的地质勘测、水质勘测、环境勘测以及相关建设数据的测量,根据勘测得到的相关数据对不同的路线进行具体的规划,对于道路中的路基、隧道、桥涵等设计,需要加大勘测的力度,确定不同的工程参数,从而为后续施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体是施工人员,目前施工企业在承包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对于人员的分配不够合理,分配的施工人员没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从而在工程严密的步骤中,完成的效率不够高,导致整个工程质量的下降。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其中施工专业性素质一般都是由基层工作人员担任,他们对于施工工作完成依靠经验完成,而施工步骤对整个工程的意义了解不够,从而导致不同人员施工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类施工人员负责的步骤有限,团队意识缺乏,是以完成任务为主开展施工工作。施工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主要是针对施工人员工作态度而言,他们没有质量控制意识,对于上级分配的任务没有按时按量的完成,工程的热情不高,没有基于质量的基础上完成施工任务,从而导致工程竣工的质量下降。
2.3施工材料质量不到位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项目需要用到不同的原材料,而原材料的采购工作一般是由特定部门负责的,但是目前工程项目监管的人员分配不够合理,采购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导致选购的原材料难以达到施工中制定的标准。材料作为工程建造的基础,材料的好坏对工程的最终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由于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成本以及建造的效率,导致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材料选择出现偏差或者质量过差的问题,市政工程一般采用施工企业责任承包制,而政府部门对于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够完善,导致企业存在通过获取高昂利润从而降低原材料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模式需要在施工前详细制定,其中需要对监理工作以及监理人员的分配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由于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市政工程规模属于大型工程项目,因此,对于监理人员的合理分配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监管过于片面,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细节管理不够到位,工程的动态化监管模式实施不够严谨,在工程设计阶段相关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
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3.1明确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员工素质
首先,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健全现有人员的编制制度,保证每位参与工程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丰富的工作经验。实际工作中,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善于从长远角度思考问题,为工程质量的保证奠定基础。对于技术人员来讲,要掌握专业知识,熟练使用各项技术,工作中高度负责,待方案经由审核后才能开展工作;施工人员作为项目工程的建设者,需格外重视技能水平的提高,借助各种途径进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监督人员要从旁进行指导、监督,尽最大限度的规避因技术问题带来的质量问题。
3.2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施工中,材料性能直接影响着工程寿命和质量,因此,需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首先,选择工作素养高,鉴别水平高的员工担任材料采购负责人,这样才能有效规避徇私舞弊、质量不合格现象的出现;其次,采购材料期间,要及时关注建材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化及计算方法,争取用最少成本购买到更多且质量合格的材料;再次,建立施工材料质量检测机制,采购的材料必须是国家认可供应商提供的,购买前认真审查质检书、合格证书;最后,加大对进场材料的检测力度。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监理人员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测,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材料,立即进行纠正,从而保证材料质量。
3.3发挥监理作用
市政道路工程中,将监理制度纳入其中,对规范施工行为,保证工程质量意义重大。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要明确规定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使监理人员能独立、公正的工作。同时,监理人员还要按时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测,明确质量控制点,一旦发现施工行为不规范或质量不合格现象,及时进行制止,并制定整改方案,待整改质量合格后,再进行后续施工。这种情况下,不但能将安全隐患扼杀于萌芽中,还能充分发挥监理作用,保证整体质量。
3.4控制路基路面质量
在市政道路路基中,普遍存在局部塌陷、路堤失稳等现象。针对该现象,应在填筑路基前清理基底,并有效处理软弱的土地基;严格控制填充材料的颗粒级配,控制每层填筑厚度,同一填筑层不能使用不同材料。填充结束后,用压路机压实。为保证混凝土路面质量,需严格控制混合料配比,通常情况下,单位水泥量不能少于300kg。针对混凝土坍落程度、水灰比等,要根据工程情况进行调整;控制路面的切割时间,多在抗压强度高于10MPa后切割;待混凝土路面浇筑结束后,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并浇水进行养护。
4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施工条件复杂,制约因素繁多,施工工期紧,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很大,如何有效地控制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仍然是一个待解的难题。本文围绕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探讨开展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能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要想切实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下一步还有待于深入施工现场,采集工程数据,开展实验研究,深入分析质量影响因素,对质量缺陷的形成机理与预防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丽冰.浅析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20(13):277-278.
[2]邓刚.试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J].建筑·建材·装饰,2016,38(19):50-51.
[3]索文革.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5(10).
论文作者:杜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论文;